紐西蘭自駕-6_Wellington搭渡輪. Kaikoura抓龍蝦. 風雨中的渡假勝地Akaroa

從東格里羅國家公園離開後, 我們往南直奔北島最南端的威靈頓

在紐西蘭公路上常常可以看到 : 禿禿的丘陵地有一塊的人造林 & 公路兩側整齊高聳的樹圍牆

今天的路程有300公里以上, 開車要超過4小時, 是非常考驗司機體力的一天
(本來我想說就是從台北到嘉義台南, 不難! 但其實在紐西蘭因為不習慣左駕, 加上路況不熟, 需要全程注意力持續集中, 所以我們大約1.5-2小時, 就要讓司機停車休息一下)

我們找了間位於海邊的小店休息吃點東西, 吃完順便來沙灘散散步, 吹吹海風, 把瞌睡蟲都趕走

原本想沿著沙灘走到盡頭的公園上廁所, 沒想到沙灘變得很難走, 想走去旁邊馬路, 卻一直走到往人家後院的小道, 所有人都快抓狂, 好不容易回到馬路, 立刻派司機去開車把緊急的人先送到公園, 好不容易搞定所有人的民生大事, 結果我們兩撥人在公園等來等去又找不到人… (公園有兩處廁所)

總而言之, 這個公園雖小, 但五臟俱全, 溜梯鞦韆不用說, 竟然還有小火車, 難怪一堆爸媽帶小孩來殺時間

我們上車正要開離這個海邊公園時, 有人突然傳來一系列照片… 我一看忍不住翻白眼兼笑場, 挖哩咧… 這下昏昏欲睡的司機大人精神都來了…

ps. 為了維護本blog的純潔度, 所以我後製了一下照片(水彩鉛筆效果)

我們在威靈頓的民宿就在植物園(Wellington Botanic Garden)邊, 把車跟行李都安頓好後, 我們就直奔植物園… 當然不是因為我們對植物園有愛

我們的目的是這個在植物園裡面的山頂纜車(cable car), 沒想到纜車站在植物園最遠的最高點, 所以要先爬個10分鐘左右的”小山”

ps. 山頂有纜車博物館, 還有一間紐西蘭最老國家級天文台–卡特天文台 Carter Observatory (據說它的360度全天空式螢幕的導覽活動很夯 , 要預約官網), 我們全部跳過

植物園的山頂也正是眺望威靈頓的好地方, 看夜景也很棒, 但我們太累了, 不想晚上再來爬一次…

威靈頓Wellington 是紐西蘭第二大城市(第一是奧克蘭) ,也是首都 (世界上最南端的首都城市)

威靈頓位於南北島嶼之間的庫克海峽上的位置,因為風洞的作用,導致它被公認是世界上風力最大的都市之一,年平均時速為 26-27 公里,也被稱為“風城”,但我們去這天真是風和日麗啊~~

威靈頓纜車Wellington Cable Car(官網) — 完成於1902年,纜車從Lambton Quay蘭姆頓碼頭大街出發,最後一站Kelburn(植物園),五個停靠站,全長612米,爬升120米,搭乘時間五分鐘,最早是提供給居民的一種交通方式,現在這個120歲以上的紅色纜車,早已成為威靈頓的標誌,是紐西蘭目前唯一營運的索道纜車

大部分遊客是從市區坐上來到植物園, 售票口只有在市區那一頭(出入口藏在小巷裡, 不是很明顯), 所以我們就先上車, 出去再付錢 , 本來想說逛完市區可以再坐回去, 但混太晚時間來不及, 只能踩馬路回去

市區散步, 第一步來到港邊 — 皇后碼頭Queens Wharf, 這邊有很多餐廳, 看起來價格應該都不便宜

舊聖保羅教堂(Old St.Paul Cathedral) — 建於1866年,典型的19世紀歌德復興式建築,它一直”服役”到1964年,現在雖已退休,但還是可借用場地舉辦婚禮之類的

觀賞重點 : 內部屋樑很像是倒過來的伊麗莎白時代的帆船船體,屋頂的木板是用貝殼杉,還有令人驚嘆的彩色玻璃窗… 可惜我們去的時候已經過了開門的時間啊~~

這是新的聖保羅教堂, 跟老教堂隔了一個街區, 大教堂的奠基石由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在1954年1月首次訪問紐西蘭時親自主持放置, 但一直到 1998 年才正式完工。

新的教堂 1964 年正式取代舊聖保羅大教堂,用作聖公會大教堂,並於 2001 年祝聖。

戰爭紀念碑Wellington Cenotaph,頂端的騎馬雕像象徵 The Will to Peace 嚮往和平的意志。
每年4月25日的ANZAC Day澳紐軍團日(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紐澳軍人) 會在這裡舉行紀念儀式

右上 : 議會圖書館
右中 : 國會大廈 Parliament Buildings 
右下 : 議會行政大樓 Executive Wing( 紐西蘭首相&各部門部長辦公室, 内閣開會的地方),因為獨特的建築外觀,被暱稱為蜂巢 Beehive,為威靈頓的地標之一。
這三棟風格迥異的議會建築一個貼一個站成一排,不和諧中又隱隱自成風景

逛完主要建築群, 我們兵分兩路, 有的人回民宿自己煮飯吃, 我跟朋友在外覓食, 幸運地發現一家中國餐館, 很爽的大快朵頤一番

第二天天還沒亮的碼頭… 我們到威靈頓, 就是為了搭渡船到南島, 我們訂的渡輪AM8:15開航, 要求1.5小時前要報到, 預計航行時間3.5小時

我們一大早開車來報到, 櫃台卻告訴我們船班延誤, 要等1小時以上… 遲遲到來的輪船在我們望穿秋水中緩緩入港

碼頭圍籬後面那堆車, 全都要”餵”進輪船裡

不要看甲板上只有幾台車, 其他全塞進船肚子裡了

我們的車在工作人員指揮下, 依序停進船艙(沒有固定的號碼格子), 離開車要上客艙時, 大約看了位置 , 但沒想到停車處有好幾層, 結果沒人記得我們車停在第幾層甲板…

威靈頓那頭滿滿烏雲, 沒想到過了海峽到南島, 變成藍天白雲

ps. 旁邊圍起來的是頭等艙的甲板, 一般乘客過不去

遠遠看以為是秋天的紅葉, 但有點奇怪, 沒想到靠近了看… 天啊… 這些樹是枯死了吧?! 都快死一大半啦!

倒船入庫… 好厲害, 要把這麼大的船倒進去那個窄窄的ㄇ字碼頭

隔著一塊陸地, 有台超大郵輪停在旁邊, 但看不出來那是還在建造中? 修理? 還是就是暫時停靠

經過一番找不到車的混亂 我們開上南島的土地啦!

要去找車時, 服務人員問我們車停哪層, 大家一同傻眼 (印象中我們直直開進來, 沒有繞樓層)… 我們找了兩層船艙 , 還在塞滿各種車輛的船艙中繞來繞去(下車時船艙很空, 上車時裡面全滿, 各種旅行車貨車遮住視線), 好不容易才找到隱身在車陣中的2台車

這個航行圖是從網路上找到的, 南島北端的港口城市叫皮克頓Picton, 原本的計畫是中午下船後在這邊找地方吃午餐, 但我們晚了快2小時, 午餐就船上解決了, 下船就直接拚進度, 今天要開156K/2hr到凱庫拉Kaikoura

(圖片來源 : wikipedia) 1 號國道( SH 1 ) 是紐西蘭最長和最重要的公路,它是唯一貫穿國境的高速公路,從北部的雷因格角Cape Rēinga 到南島的布拉夫Bluff,總長2,033公里,在北島為1,081公里,在南島為952 公里。

我們雖然沒有從最北端開始, 不過從奧克蘭一路南下, 跳過海峽再繼續銜接到南島最南端, 主要走的就是SH 1, SH 1雖說是國道, 但跟我們印象中的高速公路不太一樣, 它只有在進出城市的時候, 才有高速公路的樣子, 大多數的時候, 它就是很平凡的雙向單線道

上路沒多久, 我就忍不住 “哇~~” 我們在北島沒遇到葡萄園, 沒想到南島一開始就碰到

紐西蘭也以葡萄酒國家自居, 可惜這次我們沒有去葡萄園酒莊, 不過我跟朋友每次到超市必選1-2支酒, 每天晚餐都有好喝的酒, 真是超幸福
(因為選擇太多, 粉紅酒/紅酒/白酒/香檳, 愛喝但對酒沒研究的我們, 就挑評選五星或是有得獎的, 若是再無法取捨, 我跟朋友就開始猜拳, 所以會看到兩個傻女抱著酒在酒櫃前狂比剪刀石頭布)

南島的景觀比北島感覺更荒涼, 草的顏色也都已經枯黃, 但山坡上那一塊塊的人造林, 又非常的似曾相識

道路旁邊出現鐵道, 我們僅有碰過一次火車, 但車廂不多就2-3節, 一下就錯身而過, 根本來不及拍照

凱庫拉Kaikoura 必吃美食-小龍蝦… 在到達凱庫拉之前, 會先經過這家1970年代就開始營業的龍蝦小屋(google評價給4.5星), 我們很愉快的決定先來吃了再說

雖說他家的炸魚薯條評價也不錯, 不過所有人一致都要吃龍蝦

尺寸有大中小… 當然是大囉! 加大蒜奶油加5摳, 加!

看到龍蝦寫成Crayfish,稍微愣了一下,因為Crayfish是”淡水”龍蝦,俗稱小龍蝦,又名蝲蛄

後來查了一下,確定紐西蘭的這傢伙是從海水撈出來的,也叫岩龍蝦(Rock Lobster),但紐西蘭人就硬是要叫它Crayfish,它最主要的產地之一,就是南島小鎮凱庫拉(Kaikoura)

顧店的是位年輕女孩, 我們一口氣點了8隻龍蝦, 她開了2個鍋, 一次煮好幾隻

拍完照, 終於可以開吃, 一口咬下去… 吼~ 肉質非常Q彈, 很有嚼勁, 超好吃, 三兩下就解決掉, 吃完忍不住舔著嘴, 真是意猶未盡啊~~

海邊超多海鷗, 一直待在店的附近找(撿?) 食物

ps. 同伴在這邊被紐西蘭小黑蚊咬了幾個包, 結果癢到不行, 而且還拖了一個禮拜以上, 大家貢獻各種藥膏, 但不是沒效就是只能緩解一下, 所以我們都聞小黑蚊變色 (我後來有被咬到一個小小包在手上, 是真的有癢, 但還好我沒有很嚴重)

在到民宿之前, 我們還有一個地方要去

今天最後一站 : 凱庫拉半島, 這邊有條步道 — 凱庫拉半島步道 Kaikoura Peninsula Walkway (DOC)
這條步道繞經半島的懸崖頂端,整個步道需要三個小時,沿途會經過Seal beach海豹沙灘、Whalers Bay 鯨魚灣、South Bay Viewpoint (南灣觀景台)等景點,可以欣賞凱庫拉山脈&海岸線的美景

時間太晚我們來不及走步道, 但這不是重點, 我們主要是要來找海豹

沒想到一開始找到的是已經往生的… 我們在海邊繞來繞去, 都沒有任何收穫

我們有幾個人決定先爬到峭壁上的基恩角瞭望台Point Kean Viewpoint, 上來真的超值得, 海岸的岩石平台看的好清楚

等一下, 下面那兩個人… 他們前面那個黑黑的, 是海嗎? 仔細看, 再前面還有一隻, 竟然真的讓他們找到

我們又急吼吼的跑下觀景台, 來到發現海的地方… 這兩隻完全不理會圍在牠們身邊的瘋狂拍照的一群人, 還是自顧自的睡到一動不動

我們有維持一個安全距離, 我是用鏡頭拉近… 看牠睡的胡天胡地

這隻海的下巴有白色的東西, 前面的石頭上面也有, 看半天不知道是啥? 是牠剛剛吃了什麼剩下的… 殼?

雖然出發前還特地去找了海獅海豹海狗的差異, 結果我還是整路海豹的喊, blog寫一寫覺得… 特地再去查了一下, 發現這不是海豹啊~~ 這不是海豹啊~~ 這不是海豹啊~~

(圖片from 教育部FB)
— 海獅(Sea Lion)有外耳殼、後面的鰭狀肢能轉向前方以支持身體,以及能夠利用鰭足在平地上走動;
— 海狗(Fur Seal)同海獅;
— 海豹(Seal)沒有外耳瓣,而是有耳孔,此外,由於後肢退化,在岸上時被迫用腹部扑騰,類似於毛蟲的運動

以上, 我們拍到的有明顯的小耳朵, 所以非常肯定不是海豹, 但海獅vs海狗就很難分辨了, 直接去凱庫拉官網查, 結果是 New Zealand Fur Seal (當地稱為”Kekeno”), 也就是說… 我拍到的這些照片通通是海!!!

ps. 若用英文來看, 海狗Fur Seal直翻就變成毛海豹… 哈哈… 但其實, 海狗跟海獅的關係更近

我們本來已經轉身往回走, 我走在最後又鬼使神差的回頭, 然後就目睹一隻海狗從海裡撲騰上石頭, 然後在那邊很無聊地把頭轉過來又轉過去…

牠那個又短又刺的頭毛太好笑了, 好像是被剃光頭後再長出的超短寸頭

凱庫拉半島周圍有幾個kekeno海狗聚居地,在紐西蘭,海狗往往出現在多岩石的海岸線上,而海獅則更喜歡沙灘。

這種尖鼻海狗長著長長的淡色鬍鬚,身體覆蓋著兩層皮毛,下層顏色較淺;背面是深灰棕色,濕的時候看起來幾乎是黑色的。

看夠了海狗, 所有人很滿足的回到民宿休息, 準備明天一早要出海

我們在凱庫拉Kaikoura最重要的行程就是釣龍蝦 (嚴格說來龍蝦不是用釣的)

第二天一大早7點半, 我們來到龍蝦漁船的船長家, 我們全部人上船, 然後就先來體驗一段陸上行舟

船長老婆負責開車把我們連船帶人一起帶到港口, 然後把我們推下海…

一到海上, 船長就直奔之前設好的誘捕籠的地點, 直接拉上來看成果… 哇~ 上一籠成空, 這一籠有3隻? 不對! 4隻! 不過船長也特別說明, 太小的龍蝦是不能留的

ps. 橘紅色的筒子就是用來裝誘餌的地方, 據說龍蝦喜歡骨香味和肉腥味

光撈蝦籠太無聊, 船長也準備了釣竿給我們釣魚… 這個雙響炮只出現一次, 絕對要記錄

跟在陶波湖一樣, 船長準備好所有的東西, 我們負責把釣到魚的釣桿拉起來, 不過這邊的海釣不需要執照, 所以不用再額外支出

其實上鉤的大部分都是鯊魚baby, 頻率多到連船長都抓狂, 他雖然有用聲納想辦法避開鯊魚群, 不過顯然這一大群小鯊魚根本就追著我們的船跑, 因為不管船長怎麼跑怎麼拐, 這些小鯊魚還是前仆後繼地一直上鉤

我們的漁獲… 小鯊魚都直接丟回海裡, 但船長還留了一條, 我們猜他是要拿來作蝦籠的餌

放在工作臺準備處理的漁獲… 看到台上的說明, 包括魚, 龍蝦, 鮑魚, 扇貝都必須嚴格遵守尺寸限制, 小於規定的就要放回

船長在幫我們的龍蝦量身圍, 我本來以為是量身長, 沒想到是量寬度 (每個國家/地方規定不同)

測量龍蝦以尾部第二節的兩個大棘之間的寬度為準。雄性尾部寬度54毫米,雌性尾部寬度60毫米。少於這個規格的都需要放生;同時,懷孕的雌性龍蝦,無論大小,需要立即放生

ps. 紐西蘭政府的規範 還包括每日撈捕量 & 撈捕方法

ㄟ… 為什麼剪尾巴啊? 船長說是因為規定非船務人員不可捕抓龍蝦,所以休閒捕撈的龍蝦要剪尾識別,這樣餐廳才會接受我們拿去的龍蝦,幫我們料理

之前處理陶波的鱒魚處理到怕, 直接請船長順便幫我們搞定, 專業的人拿專門的刀片起魚來好簡單啊

不能帶走的魚 & 龍蝦都被丟回海裡, 但已經有意外的訪客等在旁邊準備撿現成的便宜

信天翁Albatross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鳥類,成鳥平均身長達1米多,雙翅展開可達3至4米,是世界上現存的翼展最大的飛行鳥類。它們一生中至少有 85% 的時間在海上度過,返回陸地通常是為繁殖和撫養後代。

丟回海裡的魚直接被半路攔截, 旁邊還有好幾隻海鷗, 我本來以為海鷗夠強盜的了, 沒想到信天翁是海盜中的老大, 區區小小的海鷗根本沒機會搶贏巨大的信天翁

但尼丁有一個皇家信天翁中心(Royal Albatross Centre), 是世界上唯一的大陸信天翁繁殖中心, 本來我在排行程時有考慮, 最後因為現在不是繁殖季, 看到機率不大, 加上時間太趕, 最後決定放棄, 沒想到在凱庫拉讓我們近距離看到了, 太幸運啦!

信天翁的種類有 24 種, 紐西蘭地區繁殖了 13 個品種, 前面白色的應該是皇家信天翁, 我本來以為這隻是亞成鳥(Subadult) … 是沒錯, 但這是另外一種信天翁, Short-tailed Albatross 短尾信天翁的未成年小鮮肉

我們在海上到處繞, 想要逃開小鯊魚魔咒, 船長突然指著很遠靠近岸邊的地方大叫 : 看! 海豚!

我用28-300mm的旅遊鏡裝在Z50上, 焦段相當於56-600mm, 等於是超級望遠鏡, 不過海豚動作太快, 距離太遠, 很難仔細對焦構圖, 就隨便亂打了幾張照片, 回家整理照片看到時根本傻眼, 沒想到讓我拍到海豚直立跳躍, 更幸運的是… 裁切放大後還能明顯看到海豚的身形, 而不是當背景整個糊掉

我們要回程時, 船長又大叫 : 海豚來啦! … 這次這票海豚在我們船邊游來游去, 太讚啦! 大家也都跟著超high的

中午到船長介紹的一家中國餐廳, 順便請廚師幫我們把龍蝦跟魚都料理好, 果然食材新鮮, 不管怎麼做就是好吃

今天我們要住在阿卡羅阿Akaroa — 位於基督城附近的海邊度假小鎮, 但從凱庫拉Kaikoura開過去, 有265km, 至少要3個半小時以上, 還有點不太妙的是… 開始變天了, 海上風浪都變大了

「阿卡羅阿」是納塔胡部落毛利語,意思為「長的港口」,地理位置在基督城以東84公里的扇形峽灣,由於風景怡人,而且充滿濃郁法國風情,不少遊客會在夏季慕名前來度假

原本我在阿卡羅阿(Akaroa) 建議了不少活動, 結果因為風大雨大, 通通bye了, 直接到我們的住宿點

這是第二天早上趁著短暫雨停的時候拍的照片, 原本應該是湛藍混合了Tiffany綠, 甚至可以下海與海豚同遊的美麗海灣, 變成這樣… 想哭!

前一天下午我們到達時更慘, 風雨大到海水整個打到馬路上, 根本是開著車直接逃進民宿, 第二天早上我們剛到沒多久雨又下來, 一群人又被雨趕… 趕快跑

遠眺阿卡羅阿港灣的最佳位置的咖啡餐廳 Hilltop Tavern… 這兩天我們經過的時候都沒開, 就只能在外面對著壞天氣嘆氣

我們紐西蘭的行程到今天正好過了一半, 希望接下來老天爺能對我們好一點啊~~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