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海道跳島–積丹半島の章

北海道跳島第2天, 這天我們要自駕跑積丹半島, 首選的景點就是神威岬 & 島武意海岸, 另外還找了黃金岬還有幾個中途景點可以去看看
ps. 積丹半島屬於”ニセコ積丹小樽海岸國定公園”的一部分 (ニセコ翻譯為雪谷or二世谷)

我在出發前研究了一下地圖, 發現我們離羊蹄山不遠, 好像可以繞一圈去”遙望”一下, 所以開始糾結…
方案1. 按原計畫到神威岬來回, 約3個多小時
方案2. 小圈+俱知安町來回 (走國道5號, 路比較大條)
方案3. 大圈 (走國道393號, 山路為主)
繞圈的方案2&3都要4個小時以上, 開車之外還要下車走, 想想我可能沒那精力, 決定還是方案1原計畫, 把羊蹄山留給以後
ps. 羊蹄山標高1,898m, 因外型近似富士山而被稱為蝦夷富士, 屬於支笏洞爺國立公園, 是日本百名山之一。
- 神威岬「カムイ」【Cape Kamui】

第一站直衝最遠的神威岬, 打算一路往回玩, 這樣才不會玩累了還要開長途回小樽
ps. 路上看到的幾個速限牌都是50, 但除了市區, 大家都是80上下的速度在飆, 因為不熟情況, 所以我都是跟著前車的速度跑 (開太慢會被後面逼車…)
後來特別查了一下, 北海道速限在市街的時速為30~50公里,郊外及幹線道路是時速40~60公里。高速公路是70~100公里

從小樽過來大約開了1-1.5小時之間, 10點半到的時候, 本想說我們夠早了….
看一下停車場的情況, 小車還好, 遊覽巴士已經有3-4台到了…還是不夠早啊~~

神威岬位在積丹半島西北端, 是一個高80m的海岬。這個海角被命名為「カムイ」“Kamuy”,在阿伊努語中是“神”的意思

地圖下面的標語 : “Blowin’ in the wind” — 隨風飄搖 , “shakotan blue” — 積丹藍
… 白話就是, 風很大, 海很藍 … 這2個都是神威岬的特色
ps. 忍不住哼起Bob Dylan的”那首”老歌 (按我)

神威岬自然公園有一條遊步道被稱作「チャレンカの小道」( Charenka 小徑) , 走到岬角尖端約 20-30 分鐘, 但若要把展望廣場也走到, 估計要1小時, 另外加上沿路拍照&賣店吃冰淇淋等, 建議抓1.5-2小時的停留時間比較悠哉

步道旁的說明牌, 下方有個不起眼的收錢箱, 希望1人最少給100日圓的清潔費, 這屬自動捐款, 我覺得100很值得啊~~

通常大部分的人都是先直衝岬角最前端, 我們猶豫了一下, 選擇從岬角後端的高處展望台先攻…
前往岬角後端的展望廣場的山坡是整片的矮箭竹, 一眼望去像是厚厚的綠絨草坡, 只要是好天氣, 簡單的藍天綠地就很漂亮~~

步道做的很好, 也有人維護, 我們爬上去的時候就看到工作人員扛木頭在忙
一口氣往上…衝!

爬到高處就可以看到神威岬, 燈塔&海中的那根神威岩2個地標還可以同框
這個海的藍色就是所謂的「積丹藍」,而且只有限定夏天好天氣時才看的到
… 根據日本人的說法,積丹藍會根據陽光的強度、海水的深度和視角而改變色階,並隨著波浪而呈現出的藍色色調
… 所以到底是淺藍? 深藍? 還是深淺交織的雜燴藍?

神威岩高41m, 這樣看很像…立在海上平台上的…巨大米粒?
看了一些日本人拍的照片, 發現展望廣場就是拍神威岬夕陽的熱門角度, 問題是我們沒法在這裡待到那麼晚

再拉近…可以看到遊步道上有不少人, 只是那塊風化切出來的岩石斷面好搶戲啊~~

我們朝岬角的步道走, 這邊看到的積丹藍海岸的顏色變化超漂亮, 唯一一個缺點…這個角度看不到神威岩啊…

看向積丹半島另一側, 有個小小的漁港 & 海岸邊的大小礁岩
如果我們要開車繞圈, 就會往這個方向走

夏末重要的特色植物都過了花季, 但還是有些小小驚喜
這應該是エゾニュウ(蝦夷丹生), 當歸屬的一種, 它的莖可以作為野菜食用,但味道很濃, 通常會用鹽醃過, 可作為越冬的蔬菜。
難怪我感覺它跟台灣的玉山當歸有點像啊~~

用相機撿到的路邊野花…
左下 : ハマフウロ(浜風露), 中文名稱應該是 香葉草、牻牛兒苗
右下 : エゾカワラナデシコ(蝦夷河原撫子), 中文名稱是石竹(我分不出來瞿麥or長萼瞿麥, 反正都算石竹)
右上 : 某種野菊吧? 找不到名稱
左上 : “萩(ハギ)”…這個有點玄(見下)

萩(ハギ) 的中文名稱是胡枝子, 是豆科類的植物
網路上ハギ的照片, 花是很像, 但枝條跟葉子都是一副軟趴趴的樣子, 跟我看到的這個硬挺的樣子完全兩樣情
最後只在”積丹半島の植物と自然“裡面, 找到一張照片跟我拍的很像, 版主說這是 “萩(ハギ)” 生長在風很強的地方的型態

往岬角的步道, 設置了神威岬最有名的”女人禁地”的大門, 以前的禁令, 現在純當擺飾, 早就沒這規則
這個大門是有特定開放時間 [官方網站(www.kanko-shakotan.jp)], 一般而言,
4月~11月 開園時間 8:00~18:00(最晚入園17:00)(4月&11月會提早30min)
12月~3月 開園時間 10:00~15:00(最晚入園14:00)

~女人禁地的傳說~
這是一個有關於日本平安時代末期著名武將源義經與一位平取酋長的女兒嘉蓮卡公主(チャレンカ姫)之間的悲戀故事, 總之…義經偷跑, 公主追到這裡沒追上, 悲傷之下投海自盡。
此後,神威岬的自殺者絡繹不絕,因此又有『辭世之町』這個別稱。此外還有傳說,凡通過神威岬海域的船上若載有女性,船隻就會因詛咒而沉沒,直到明治時代初期,此地都是女人禁制之地。
神威岩,相傳就是悲傷的嘉蓮卡化身的岩石。(步道名稱 : チャレンカの小道, 就是以她命名)
ps. 其實源義經在北海道還惹了另一位公主, 弄出了一塊”女郎子岩”, 想知道這2個的故事, 可以參考這篇【翻譯】源義經傳說:神威岩、女郎子岩

走在小徑上, 發現右側的海岸邊也有個塊柱狀的礁岩, 有點像是小號的神威岩, 它被稱為「水無しの立岩」
這個小岬角稱為ワクシリ岬, 下方有個洞口, 根據步道上的石碑說明, 那是念仏トンネル(念佛隧道), 目前已被廢棄。關於念佛隧道, 有個讓人唏噓又有點玄的故事…

大正元年,神威岬設置了常設燈塔看守人和助手,但某天看守人的妻子與助手的妻子與3歲小男孩一起外出,不幸在ワクシリ岬附近被海浪捲走,為避免悲劇再發生,因此計畫鑿通ワクシリ岬角建立隧道。沒想到從岬角兩側開始挖掘後,可能是由於技術不到位或測量誤差,導致落差無法交會。工程一度停滯,但當村民為死者念佛並敲響鐘聲時,聲音導引了兩邊挖掘的方向,讓施工得以恢復。
這個手鑿隧道在1918年11月8日完成,長度約60m,高度和寬度約2m,裡面彎曲了兩次,內部一片漆黑。相傳要一邊念佛一邊走,就能平安無事通過。

放眼滿地只有草, 如果是6月~7月時, 就可以看到蝦夷萱草(エゾカンゾウ Ezo kanzo )開出橘黃色的花
(萱草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金針花, 也做忘憂草)
ps. 岸邊有奇特的”小山峰”, 從我們的方向看過去, 超像是貓耳朵

海上有漁船駛過… 積丹半島附近海域是有名的鯡魚漁場….
ps. 鯡魚的日文是ニシン (唸做泥信), 除了做生魚片, 也可煎煮炒炸, 做成各式料理或加工品, 它的魚卵可用塩醃製做成「数の子」(かずのこ) ,外觀呈淡黃色, 算是日本年菜中的主菜之一。

神威岬是多風地區, 風速達13公尺以上的日子, 大門會關閉, 所以不少人到了現場才發現吃到閉門羹
只能驕傲地說我們人品好, 今天的天氣&海相都好到不行, 海一整個是平的, 連著名的大風吹都弱到不行
(快被熱到融化, 我這平常不拿傘遮陽的人, 都乖乖撐起來擋太陽)

步道有的地方很窄, 要交會時要縮小腹側一下, 碰到人多時會有點抓狂, 今天的遊客一陣一陣的, 還算OK

因為我們不趕時間, 也沒有團體集合的問題, 所以一路慢慢逛順便拍照, 讓趕時間的人往前衝, 就賺到這樣近乎淨空的場景

有在走萬里長城的感覺…
這樣看不難了解為什麼風大的時候步道要關閉, 因為一不小心人就會被吹出步道…

圍繞著岬角的海與天的藍色變化, 真的很迷人

風化的懸崖石壁上, 這顆大石好像隨時下一秒就砸下去…
有日本的網友說 : 積丹的海沒有大河流流入,大部分海灘都是岩石或礫石,因此即使海面洶湧,水也不會因為沙子而變得渾濁 … 這算冷知識嗎?

近看這個風化切掉的小山頭, 切面就像是沙子堆起來的沙丘, 感覺一碰就垮, 實際上不知道是花了千百年變成這樣, 很好奇要削多久可以削到不見!

回頭看…可以看到步道最遠最高處的閘門

神威岬燈塔於 1888 年(明治 21 年)首次點亮,是北海道現存第五古老的燈塔。

現在的是第二代燈塔,於1960年(昭和35)重建。目前是無人管理的燈塔, 也沒有對外開放

過了燈塔再往前走個20-30公尺, 到了夾角最尖端, 有塊小空地被圍欄圍起來, 就是神威岬展望台, 可以有300度眺望

近在眼前的神威岩, 海水看起來很淺, 感覺可以就醬走過去…
當然不行, 這裡的淺灘大約深二到五公尺, 用走的直接滅頂, 我知道島武意的海岸可以下到海灘, 但神威這邊的沒看到有人提到, 大家都是步道走一走就離開
ps. 有人形容這是祖母綠+鈷石藍

鏡頭拉近, 這樣看真的覺得神威岩就是立在浮在海上的平台一樣

偷拍美女… 這塊展望區是岬角最前端, 所以更突出到海中, 往兩邊看有點像是從海上看回陸地的景觀, 跟剛剛在岬角尾端看到的景象不太一樣

意外發現原來積丹半島上竟然山勢綿延 (我本來以為是平原為主)
積丹半島向日本海突出,從地質上來看,它是屬於那須火山帶的後志火山群的延伸。半島全長約30公里,地形陡峭,平原稀少,以積丹岳(1255m)和呼別山(1298m)為脊梁,沿岸海岸線複雜。

鏡頭拉近…海岸沿線有很多特殊的景觀
查了一下資料, 發現積丹半島是由海底火山熔岩堆積+海蝕作用, 才會形成這些巍峨的崖岬與奇形怪狀的礁岩

從最前端的觀景區回望燈塔…11點多, 遊客都去吃飯, 跟我們一樣在大太陽下亂混的人不多
要來往回走囉…

(兩張照片接圖) 回程看見整個積丹半島…我們在神威岬的最前端, 而神威岬又在積丹半島的最前端

回頭…神威岬燈塔最後一眼…掰掰啦!

原本想要去賣店吃有名的積丹藍冰淇淋, 結果竟然沒賣, 那就往下一站來去, 不過在那之前, 要先來去吃午餐

這裡不是我原來打算要吃午餐的地方, 大約是導航沒設對(太多餐廳都叫お食事処), 把我們帶來這附近打轉 …那就吃吧!
中規中矩的海鮮丼, 可惜用的不是馬糞海膽…
另外兩位朋友對高膽固醇美食沒有那麼愛, 所以…可是來到海邊竟然吃燒肉丼, 真是太浪費啦!
- 積丹岬・島武意海岸(しまむいかいがん)

島武意海岸離神威岬開車只有20分鐘的車程, 島武意的地名是來自於愛奴語的「シュマ・ムイ」(意為「岩石的入江口」)
幫朋友拍完, 我就直接衝, 忘了拍入口的空景, 只好借朋友的照片

要到島武意海岸, 要先走過一條60公尺左右的小隧道, 因為隧道是彎的, 一開始看不到對面的光, 近乎全黑有點瞎… 不過很快就可以走到出口, 一出去就是景觀台
這條隧道是明治28年時, 漁夫為了運送鯡魚而開鑿的, 漁工將一筐筐鯡魚背上海崖,穿過隧道抵達曬魚場

島武意海岸以眾多奇形怪狀的岩石和高度透明的海水而聞名,被選為日本百選海灘「日本の渚百選」之一, 也是積丹半島的人氣景點
景觀台旁有一條步道入口, 可以直下陡峭的海崖到達海灘, 落差約有70公尺, 我們本來非常期待能下到海灘去玩水, 沒想到…

整個區域竟然都被封鎖…遊客就只能待在這個小平台

原因是…熊出沒…
看告示是在10天之前出現, 到現在這隻熊還沒被找到, 所以全區封鎖

好想下去踩沙灘玩水, 近距離看看積丹藍的海水究竟有多透明, 沒想到只能鎩羽而歸

回到隧道口, 這裡有張地圖, 我們原本打算走黑線到海邊, 被封鎖不能走
還有另一條綠色的自然遊步道, 最遠可以走到女郎子岩展望台(單程1.8K)…但也一樣被封鎖!ㄚㄚㄚ~ 可惜我們只能放棄了~~
ps. 女郎子岩就是被源義經拋棄的另一位公主變成的礁石…
- 黃金岬

從積丹岬離開後, 我們前往第3個目標地–黃金岬
黃金岬位在美国(びくに)地區, 與神威岬、島武意海岸被列為積丹半島的三大景點!
從網路上查到步道口在美國港的隧道口旁邊, 但我們在隧道前後繞來繞去, 怎麼都找不到, 最後找了個地方臨停, 朋友跑到應該是入口的附近位置, 發現步道口整個都被擋起來, 貼了張A4紙…就算日文看無, 但”工事 & 立入禁止” 直接秒懂
…本來以為這下黃金岬也要黃了, 後來又發現2張告示, 仔細一研究, 發現可以從別的入口上黃金岬, 這下又重燃希望

黃金岬有3個入口, 在隧道的兩邊各有一條路上去#2(整修中) , 但這2個入口都不好停車, 所以目前官方給的公設停車場, 就在警察局斜對面的”積丹觀光協會”, 從這邊走大概150公尺就到步道主入口(橘色箭頭)
ps. 網路上叫人把車停到民宿, 千萬不要, 那是給住宿的人客停的, 亂停會被趕, 還惹人厭

我們到觀光協會裡面解決一下民生問題, 結果發現他們有在賣積丹藍霜淇淋, 馬上一人一支
這個口味說是清爽薄荷…我覺得就是淡到沒感覺的薄荷味…

吃完積丹藍冰淇淋very滿足, 總算要出發來去黃金岬

地上發現可愛的石磚, 左邊是黃金岬的重點-愛心小島, 右邊..看起來像比目魚, 但這附近海域不是應該是出產鲱魚嗎?

入口就在大路旁, 走到路口就看到好大的指示牌, 但我忍不住要劃錯重點… 哈哈!

入口處也有每人100元的捐款箱, 我們也乖乖投錢了

走上來230m, 這裡是隧道入口接上主步道的地方, 這條岔路直接陡上, 大約省200公尺的路, 而我們一路走過來的主步道, 就是很緩的上坡

再往前就又發現另一條岔路匯入主步道, 這是第三入口(隧道另一頭的民宿附近)接上主步道的地方
… 重點是旁邊的圍欄, 雖然大部分被樹擋住, 但找到空處, 就可以看到美景

往右可以看到一個小島, 這是黃金岬最主要的景點: 寶島(從上空看長得像愛心), 但我沒想到竟然有隻石頭小狗在顧著愛心, 太可愛了!

大約真的是爬山養成的習慣, 看到這種四方形水泥柱就忍不住看一下, 竟然讓我在步道邊發現這顆4等三角點…

步道走到底, 就是一座木製展望台

黃金岬的地標就是這個開運之島–宝島, 從空拍圖看, 愛心的形狀就很明顯, 所以對著這個島可以祈求戀愛成就 & 良緣…
這附近是鯡魚(にしん)聚集的漁港, 據說因為大批魚群聚集在此, 夕陽照耀下魚鱗反射出耀眼的金色光芒, 才因此取名為黃金岬

從瞭望台上看到的宝島, 勉強還是可以看出愛心的形狀
還有艘觀光遊覽船不停的在旁邊轉 (4月下旬~10月期間, 可搭乘水中展望船「ニューしゃこたん号」)

旁邊的海岸…這樣看過去是一個接一個的岬角, 老天…積丹半島到底有多少岬角
ps. 這個角度小狗石就變成啥都不像了

轉到另一側, 看到的是漁港旁的小鎮, 可惜的是左邊的漁港裝不進照片裡…
在這瞭望台轉了兩三圈, 把該拍的照片拍一拍, 來回轉囉

回到”積丹觀光協會”, 朋友驚喜的發現, 只要有在神威岬, 積丹岬(島武意海岸) & 黃金岬3個地方都拍照上傳打卡, 就可以在協會窗口領到紀念明信片(限300名)
我們有2個人很快樂的賺到紀念品啦! (我雖有拍照但沒有上傳打卡的習慣, 所以就殘念, 直接借來拍照)
- えびす岩・大黒岩(だいこくいわ)

在余市附近的白岩町, 距離海岸約10米的淺水中有兩塊岩石, 稱為惠比壽岩和大黑岩
瘦的這塊岩石的形狀像七福神的惠比壽大人,因此得名,旁邊頭頂有鳥居的則叫做“大黑岩”,兩個也被合稱為夫婦岩
ps. 找了一下惠比壽的資料, 實在看不出來哪裡長得像 (惠比壽)

惠比壽岩細瘦的底部看起來很不妙, 感覺哪天因為大浪一拍或地震一抖就會斷掉, 而大黑岩頭頂的鳥居則完全不知道是何人何時, 也不知道為了啥架上去的
這個景點一般觀光客比較少人來, 我是在當地的網站(recotrip)介紹中看到, 因為實在太合我的眼緣, 所以巴巴的特地開過來看兩眼
— 越看越覺得像…
1. 老夫子 & 大番薯在對話…[知道這兩個漫畫角色的人應該都年過半百了]
2. 小丸子裡的花輪 & 美環在對話…

麻煩的是這裡沒有停車處(整段路都掛上了禁止停車的牌子), 我們在比較寬又不影響車道的地方下車拍照快閃, 偏偏下午的光線拍出來就是剪影, 加上拍照的位置後面一大片岩壁, 背景太複雜, 所以實在看不清長相, 害我拍得好鬱悶
我們在開車離開時, 突然發現更好的拍攝點, 但路窄實在沒法停車, 只能慢慢嚕(還好後面沒車), 然後靠兩位朋友開窗搶拍, 但缺點就是避不開那個鋼索柵欄…
網路上看到有日本人趁日出+退潮, 走下沙灘去拍照, 真的超美啊~~(看圖)
ps. 其實本來還有一個蠟燭岩(ローソク岩)也是我想去看的, 但因為我飆車飆太爽, 錯過展望點…嗚嗚嗚
蠟燭岩在位於余市町北部的豐濱町海岸,和射隧道(ワッカケトンネル)的盡頭,有一個停車場可以在那裡看到蠟燭岩。
我們就在這裡結束積丹半島的行程, 接下來要回小樽, 我們要來去天狗山等落日… (收錄在前一篇)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