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葡萄牙之每天2萬步_第一站:古城Porto 波多-藍色驚艷
Porto 波多(也有人翻成波爾圖)(葡萄牙語:Porto / 英語:Oporto)位於葡萄牙北部面向大西洋,是葡萄牙第二大城市和第一大港,其名字就有「港口」之意,葡萄牙的國名與波多酒都源於這城市。
源自西班牙的多羅河(Douro)流經Porto市區的南方,河岸兩邊一邊是舊城區Ribeira,另一邊則是酒廠與許多高檔飯店的所在地–加亞新城(Vila Nova de Gaia,葡國人口第三多城市),兩岸則是由一座高聳鋼骨鐵橋路易一世大橋(Luis I)連結。
其舊城區與周圍產酒區在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選擇Porto作為敲開葡萄牙大門的第一站…..在機場會齊大隊人馬之後便直奔舊城區內的住宿公寓…..(負責的小姐是個嬌小型的葡萄牙大美女)
這棟公寓型民宿(右邊2扇窗的這戶)每層1~2套房間, 每間都是有客廳廚房餐廳臥室的標準公寓, 因為是老房子改建, 所以很抱歉沒有電梯, 很好, 這下全部人眼巴巴的看著領隊分房….結果是: 年紀最大的睡1樓, 另兩組人馬分佔2樓, 領隊&個人房的睡3樓….最後2個背背包沒旅行箱, 看起來就很能走的–我跟我室友, 4樓頂樓給我們啦!
…..這分房聽著既合理又人性化, 但爬最高最苦逼的是我們就小憂傷…..(原本爬到3樓想說到頂了, 還以為老天有眼, 沒想到打開房門一看…樓梯在裡面…當場差點沒跌在門口)
ps. 我們的門鈴像電話聲, 結果人家來串門, 我們拼命對著屋內電話筒哈嘍哈嘍喂喂喂…..最後是朋友用line敲我們才知道要下去開門….
上面是我們所走的半日遊路徑圖, 星星是我們住宿的地方, 今天的目標: 閒逛, 吃吃喝喝, 買水果….
幾乎大多數的文章介紹Porto, 都說Porto不大, 走路就可以把所有景點踩完, 我們在Porto待上2天半, 其中一天計畫要出城去玩, 所以有1天半的時間可以讓我們pa pa 走, 不過說真的….走不完也看不完啊!
總之, 先把行李丟著, 出門來去探險
我們的旅館走出大馬路, 立刻就來到自由廣場Praça da Liberdade & 雄霸廣場一端頂端的市政廳 Porto City Hall / Câmara Municipal do Porto
前面那張照片是中午的光線, 水池拍起來是綠色的, 後來下午5點左右又拍了一張, 變成完全反射天空的深藍色的水池…..那個fu完全不同了啊!
自由廣場有點像是Allies大道 (Avenue of the Allies / 葡語: Avenida dos Aliados) 的大型中央分隔島….廣場周圍的建築很多看來都非常有古意特色, 多半是政府機關,豪華旅館 & 銀行等….不過仔細看…很多房子其實是廢棄的空屋, 有的甚至連窗戶玻璃都已經沒了….
然後我們接著就順道被帶來自由廣場旁邊的麥當勞”參觀”….啥!? 不會吧?!
這間麥當勞前身是20世紀30年代的帝國咖啡館,外觀氣派,內部華麗,曾被旅遊網站評選為「此生一定要去的麥當勞」,也確實吸引不少觀光客慕名尋找。
水晶吊燈 & 玻璃裝飾….也就覺得還好……但我對那個點餐系統超好奇的啊! 只可惜人太多, 不好跑去玩
自由廣場走到底, 再稍微往左拐一下, 就可以看到非常有名的 聖本篤車站 São Bento Railway Station
聖本篤車站位在市中心Almeida Garret廣場,最早於1916年啟用,距今已經100年整。
車站原址是16世紀本篤會修道院,1783年毀於祝融之災,19世紀末荒廢,剛好遇到葡萄牙鐵路擴建計畫,在1900年由當時的葡萄牙國王卡洛斯一世(Carlos I) 為車站奠基,並由葡萄牙知名建築師、同時是波爾圖在地出身的José Marques da Silva設計,車站也以修道院為由命名。可能是設計師曾在法國留學的原因,這個車站的設計帶著濃厚的法國文藝復興氣息。
一進車站就掉下巴……超震撼!! 這些大型的藍色磁磚畫真的是太美了
葡萄牙藝術家Jorge Colaco於1905~1916年間,以超過2萬片藍色瓷磚所做的”瓷磚畫”,生動的展現出了王室生活、重要戰役以及人民生活,上部帶狀的彩色磁磚畫,則描繪了葡萄牙人在各個年代所使用的運輸形式的歷史,讓São Bento車站不僅是運輸點,更像是藝術與歷史融合的博物館。
瓷磚彩繪藝術 Azulejo 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最典型、且最具代表性的藝術類型,不但隨著當代的藝術流行和技術進步而有著不同的樣貌,它的應用也同時牽涉了設計、建築還有繪畫等多種美學領域。
Azelujo 的字源來自阿拉伯語“Al-zuleique”,意思是“光滑的小石頭”。
瓷磚畫最早源於古埃及第三王朝,消失了2900年後由薩珊王朝「重新發明」這項技術,傳入阿拉伯世界,早期的瓷磚畫最常用黑色與白色來相互搭配。後來,藝術家為了更豐富作品,開始需要更小的碎石片,並自己切割小石頭以便有更多的顏色搭配來完成一幅瓷磚畫,就像阿拉伯建築中常用到馬賽克磁磚。這項技術由穆斯林征服者摩爾人帶入伊比利半島,十五世紀時經由西班牙的塞維亞傳入後,逐漸風行起來,成為西班牙與葡萄牙的經典藝術美學。
葡萄牙早期磚牆仍以摩爾人樣式為主,以花草植物或幾何圖形拼貼為主,顏色方面多為藍、白、黃、綠等色調,後來,在義大利琺瑯陶器製造的技術引進後,Azulejo的品質也跟著改良,直接就能在磁磚上彩繪美麗圖形而焙燒。到了十七世紀,受到荷蘭台夫特藍磁的影響,葡萄牙的Azulejo風格大為轉變,白底藍色的藍彩磚牆開始大量出現,恬靜的自然風光或與宗教有關的聖經故事、神話中的傳說人物紛紛被應用在教堂、王宮、一般民宅及公共建築上,磚牆從此成為葡萄牙全面化的一項國藝。
瓷磚畫的矜貴在於每塊瓷磚上的圖案都要由人手工繪製,被複製的幾率很小,基本都是訂制款,有設計者濃郁的個人印記。很長一段時間,瓷磚畫是上流人士身份的象徵,只有權威的統治者及有錢的富人才請得起工匠、購得起材料來表現如此奢侈的藝術。裝飾的瓷磚愈多,愈是地位不凡。
參考資料:
Azulejo 彩釉花磚:隨著時代不斷變化的藝術品
漫游慢遊: 說故事的藍彩磁磚
進門左手邊的繪畫
上半部(大) : 描繪了瓦爾德維斯之戰 the Battle of Valdevez (1140)
下半部(小) : 騎士Egas Moniz和西班牙León的Alfonso VII 阿方索七世在Toledo的會晤(12世紀),在吉馬良斯圍困期間獻出他的生命,他的妻子和他的兒子
進門右手邊的繪畫
上半部(大) : 國王約翰一世和菲利帕王后(Filipa de Lencastre) 騎著馬在波爾圖入城處慶祝他們的婚禮(1387)
下半部(小) : 葡萄牙征服北非的休達戰役 the Conquest of Ceuta(1415),主角是大名鼎鼎的航海王子恩里克(Infante D. Henrique “恩里克”是葡萄牙的譯法,對應於英語的“亨利”,因此許多書上也稱“亨利王子”)
國王約翰一世和菲利帕王后婚禮 (局部放大)
菲利帕王后(Filipa de Lencastre,1360-1415),恩里克王子的生母,原為英國蘭開斯特公爵之女,英王亨利四世的姐姐。菲利帕在27歲時嫁給國王約翰一世,之後生了9個孩子,其中七位長大成人,並對葡萄牙有歷史上的重要貢獻,因此她以mother of “The Illustrious Generation” 傑出的一代的母親”(葡萄牙語:ÍnclitaGeração) 被記載在歷史上。
休達戰役 (局部放大)
1415年,年輕的恩里克王子隨父出征北非,8月21日那天從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手中奪取了重要港口休達(Ceuta 位於直布羅陀海峽非洲摩洛哥一邊,今為西班牙自治市)。休達是整個地中海沿岸最堅固,最富裕,最具戰略意義的要塞,也是穆斯林世界與東方和印度香料貿易的西端,來自撒哈拉沙漠以南,埃及,敘利亞,波斯以及歐洲南部的商旅雲集於此。此役使葡萄牙完全控制了直布羅陀海峽並開啟了與地中海貿易的通道。(from: 葡萄牙帝國的海上花列傳之一)
車站的天花板寫著Douro和Minho,表示通過葡萄牙北部的兩條河流-多羅河(Rio Douro)和米紐河(Rio Minho)。
多羅河通過波爾圖市區的南方;米紐河則位在波爾圖北邊40多公里處,是西葡國之間的自然國界。意指Porto所在的省(Minho和dDouro河之間)
因此,位在Porto的聖本篤火車站就好像作為串聯兩河流域交通的樞紐。
車站大門入口 & 透著溫暖黃色光線的整面玻璃窗….這一天站內到處都是成堆的紙箱, 堆疊的方式很不一般, 不知有何用意, 但又不好看, 避都避不掉….
聖本篤車站據傳也是哈利波特Harry Potter 書中的King’s Cross Station 「王十字車站」的雛形….這邊可是找不到 platform 9 3⁄4 , 只能找那個fu了, 有嗎?
落日點燈之後, 再度經過聖本篤車站, 立刻被煞到, 真是燈光美, 氣氛佳, 氣派雍容, 不愧是被稱為「全世界最美的車站」之一
這是建於17世紀的Saint Anthony’s教堂, 就在聖本篤車站旁, 被我們匆匆三過其門而忽略掉…..立面具有優雅的巴洛克風格,瓷磚作品講述聖安東尼和聖母瑪利亞的故事。
從聖本篤車站出來, 轉向車站右手邊的上坡路一直走…….這條也正好是電車路線, 根據網友的建議, 在波爾圖要搭繞行老城區的22號路面電車, 不過我們另有打算, 所以…先拍照!
順著路走到底, 就是戰鬥廣場(葡萄牙語:Praça da Batalha)及 Church of Saint Ildefonso 聖伊爾德豐索堂
這座巴洛克風格的聖伊爾德豐索堂是18世紀羅馬天主教教堂,供奉托萊多主教聖伊爾德豐索。教堂興建於1709年,以取代年久失修的舊堂,1730年完成主體建築,1739年完成雙塔,工期長達30年。 (from 維基百科)
but….鐵柵門深鎖…..
沒關係, 我們繼續往下個景點逛過去…..
我們沿著聖伊爾德豐索堂旁邊的人行步道 — 聖卡塔琳娜街 Santa Catarina street (有名的購物街) 一路前進
走沒幾步, 領頭的人就在路口一間咖啡館前站定, 這是名列世界十大最美咖啡館 Café Majestic, 具頭兒說 : 戶外吃一個價, >店內吃一個價, >帶走吃一個價,
然後….我們的頭兒開始喊餓了, 所以….
1921年一開始是以Elite café為名開始營業,後來改名為Majestic, 從開幕的當天開始,咖啡廳就成為Porto的地標,在當時是名人們、教授及學生聚集交流討論藝術、政治、哲學議題的地方….在90多年後的現在, 則是被觀光客全面攻佔…..
整間咖啡館由João Queiroz建築師設計,帶著新藝術(Art Nouveau)的色彩,真皮原木座椅上雕刻細緻花紋,數種款式的吊燈垂掛而下,刻意斑駁的鏡面交互反射,讓空間更加深邃,也讓咖啡店更增華麗感
在1997年的《哈利波特》首集誕生之前,作者J.K羅琳曾在1991~1993年間,旅居於波爾圖,在當地擔任英文教師。經考據J.k羅琳當年確實是經常涉足Café Majestic,並坐在角落寫作,亦有人言之鑿鑿地說《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中某些章節就是在這裡創作。
(from : 《哈利波特》迷朝聖的城市 原來不是在英國)
The Majestic Café’s menus – Café Majestic
我們在裡面找到座位就給它坐下吃上了….. 價格完全不親民(這樣要價15~20歐)…. 食物的美味程度就普通, 吃氣氛的啦! …..
吃飽喝足的一群人, 出來後做鳥獸四散, 我則繼續沿著 Santa Catarina street 這條購物街一路前進
經過2個路口之後, 在Rua Santa Catarina大街和Rua Fernandes Tomas大街交彙處碰到驚喜….哇賽!!!
聖靈教堂Capela das Almas (the Chapel of Souls) , 也被稱為Chapel of Santa Catarina聖卡塔琳娜教堂, 教堂本身是十八世紀的建築, 但瓷磚外觀是20世紀初 Eduardo Leite 的作品
教堂外牆面積約360平方米,藝術家模仿了18世紀的經典風格,以15,947的瓷磚,精湛地描繪了 “阿西西聖弗朗西斯之死”,“教皇三世的聖所” 和 “聖卡塔琳娜殉教” 的場景。
對於這些聖經故事我完全就是一點也不懂的門外漢, 但不妨礙我以”看熱鬧”的態度欣賞這些壁畫…..
門面的彩色玻璃窗是Amandio Silva在19世紀實現的作品, 但我進了教堂竟然忘了回身拍一下透光的玻璃窗….
內部….很平實的小教堂, 牆面也有藍色的磁磚畫
繼續逛…..老房子改建的店舖…..
然後我們來到…完全看不出來是”菜市場”的 Mercado do Bolhão 傳統市場….
這個市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37年,由於工業化,全市人口增加,當局決定建立市場,為市民提供每日的農產品需求。 目前建築的建設可以追溯到1914年,主要銷售新鮮的季節性產品; 水果,蔬菜,魚和肉。 2006年被列為公共利益大廈。
整個市場的內部樣貌….裡外的fu未免差太多…..從外觀完全看不出來內裡乾坤
在Bolhão 可以找到各種新鮮農產品,包括奶酪,橄欖,熏肉,香腸,麵包,水果等。 在星期五和星期六上午是市場最活躍的時刻
我們是周三傍晚到市場, 有很多鋪子不知是收攤還是沒開, 有點小冷清, 但後面衝進來好幾團老外觀光客, 一下子突然熱呼起來了…..
一進市場一夥人立刻很快地各自散開, 完成今天主要的目的買了水果, 然後就開始亂亂逛啦!
這樣賣魚….天啊! 這魚還新鮮嗎?
香腸鋪子……很好奇的是掛在門上賣的長塑膠袋(?)不知是幹啥用的…..
滿滿都是各種醃過的橄欖…嘶…流口水了….
賣酒的鋪子…. 天氣太熱只想狂喝冰啤酒, 不過那些裝飾品好可愛啊….
也有鋪子可以品嚐當地的葡萄酒和奶酪…..
各種餐巾桌巾圍裙手工包…..完全用不上, 用看的就好
葡萄牙當地著名的特產…軟木工藝品, 第一次看到這種用軟木製成的各種包包, 帽子, 衣服, 鞋子….讓孤陋寡聞的我大驚奇啊….
真的能用啊?! 不會很容易就裂開嗎?
還有賣花的鋪子…..繼續往2樓逛去….
今天2樓出來的鋪子不多, 寥寥二三鋪, 也都是賣蔬菜水果的, 逛了一圈正要下樓, 一探頭卻見一對小貓在頂棚上曬著太陽好不愜意
話說我很認真地逛市場, 不過有好幾個夥伴已經跑出市場去買葡式蛋塔來解饞了…..
我們把買回來的水果&各項戰利品都先拎回旅館, 然後再度出門, 直奔路易一世大橋Ponte Luís I …..
再度經過……黃昏光線下的聖本篤車站
從聖本篤車站前方的阿方索.恩里克斯大道(Avenida Dom Afonso Henriques)繼續往南走(是一段上坡), 就會在右手邊看到….
波爾圖主教座堂(葡萄牙語:Sé do Porto)…的側面, 因為趕著去路易一世大鐵橋Ponte Dom Luísi 等夕陽 , 所以同樣是匆匆經過….
終於在太陽下山前衝上路易一世大橋, 本文的第一張照片就是鳥瞰這座鐵橋的全景
路易一世大橋(葡萄牙語:Ponte Dom Luís I) 是一條橫跨杜羅河的鋼鐵拱橋,連接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圖和加亞新城。其172公尺的跨度是當時世界第一。 1881年開工,1886年10月31日落成啟用。總長385.25米,重量3045頓。拱長度172米高度44.6米。其名紀念當時的國王路易一世。
這是之後白天來時從橋下拍的照片, 可以看到下層是給車輛行駛的通道, 上層則是給地鐵走, 而行人則是上下層都可以行走
路易一世大橋由艾菲爾鐵塔的設計師Gustave Eiffel….的工作夥伴-Téophile Seyrig所負責, 所以有人說看到這座橋會聯想到艾菲爾鐵塔…..會嗎?
電車來囉…..
行人應該是要走兩側的走道, 但沒有電車的時候, 大家都在軌道平面上pa pa走, 畢竟遊客實在太多啦!
拍婚紗的也來啦! 這對新人頗簡約, 只來了一位攝影師, 沒有攝影助理打光, 也沒有化妝師隨侍
橋下練獨木舟的人….遠遠從上往下看, 其實很像一種能在水面上行走的昆蟲–水黽, 或是俗稱的「水馬」、「水蜘蛛」在水面滑動的fu…..
右邊橋下是是舊城區Ribeira, 對岸則是加亞新城(Villa Nova de Gaia), 那邊有很多的酒廠….這是之後的行程, 今天就先用眼睛看看夕陽下的景色
從橋的左方看過去, 是douro上游方向, 最接近的是最年輕的方特大橋(Infante D. Henrique), 這座在2002年開通啟用的道路橋樑跨度為280米,長371米,形態簡單而優雅,薄形的美感令人驚嘆。
左邊橋下則是看到很多破破的舊房子, 看起來很多都廢棄了…..
有興趣可以看一下這篇 【葡萄牙第二大城】世界遺產 Porto 波多 &廢墟與都市的美麗邂逅, 裡面提到這些荒廢房屋的情況, 根據 2011 年的官方統計數字, 波多 Porto 市中心有 18.8% 的房子是被棄置的. 這代表幾乎每五棟房子就有一棟是沒有人居住, 這真的很驚人!
要從橋下走到橋上, 要嘛認命地去爬樓梯, 要不可以花錢搭這種軌道車….
今天的夕陽….沒看頭啊! 被遠處小丘上的建築物擋光光, 只剩下一抹橘黃…..沒力氣&體力等色溫了…..
舊時的城牆上是倦極休憩的海鳥…..我們也是累極餓極, 來去找飯吃, 然後快快的洗洗睡了…..
走在路上時, 突然心有所感地抬頭一望….ㄟ….樓上陽台的鳥好好笑, 竟然這麼乖的停在欄杆上…..
默默想想, 拿起望遠鏡頭對準拍了一張, 然後檢視照片放大再放大…XD…這是假鳥啊!!! 而且還跟剛剛拍到的城牆上的海鳥還真有異曲同工的fu啊~~
點燈啦!
我們回到旅館附近的小巷, 好不容易大家相準了一家餐廳, 正在門口張望, 結果老闆兼廚師跑出來說他們的爐子壞掉了, 所以今天只能吃魚…..我是沒問題, 但不是所有人都愛吃魚, 只好謝謝誠實的老闆, 轉往下一家
最後總算吃到了晚餐, 這是我點的章魚(腳)…..必須說, 我在葡萄牙吃到的章魚料理各個軟嫩帶Q, 通通都好吃極了!!
=待續=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