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戰舞台攝影_第十一屆蔡瑞月國際舞蹈節

第十一屆蔡瑞月國際舞蹈節 – 《覺醒改革●就是靈魂的偉大—人民的司法●人民來改革》

今年的舞蹈節又再度來當攝影義工, 不過相較於以往連拍好幾場, 今年就一場決生死, 有點小挫…..還好表演的這幾天戶外天氣都很好, 少掉雨絲的干擾, 也可以不用撐著傘在雨中拚單手持機拍攝, 真是老天有保佑

————————————

《同舟》

蔡瑞月:《同舟》(1978 年首演)
編舞│蔡瑞月
音樂│《春之海》宮城道雄
服裝設計│林璟如
舞者│莊媛婷、林詠真、宋紜華

微閉眼睛,循著記憶裡的路徑前進, 落花如細雪,清香拂過水面,愜意的神態迷失在前方水面,蜂蝶輕盈, 春神止不住愉悅地搖曳著。
日本幽靜的湖山景緻、怡人春水,自然而然流淌在舞作當中。台灣現代舞之母―蔡瑞月為宮城道雄的曲子「春之海」,雕鑿出饒富日本意境的深刻幸福感。
(from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

整首舞曲都非常的流暢優雅, 舞者服裝美, 燈光氛圍佳, 拍出來的照片也很中規中矩….

唯一的遺憾是…..我實在無法想像我真能搖著扇乘著小舟在湖中飄盪時還能如此悠然自得….

從去年起, 就限定拍攝區在觀眾席的最上方, 今年也是比照, 所以現在都只能遠遠的拉鏡頭, 沒辦法像站在舞台前區時拍出的逼近感….

退場也退的很有美感…..

 

————————————

登山

石井漠:《登山》(1925 年首演)
編舞|石井漠 (日本現代舞之父)
再現監修|石井登
音樂|E. Grieg 《Stimmungen, Op. 73 “The Mountaineer’s Song”》
舞者|石井登、石井咲

舞蹈的路程是既遠且險峻的。
石井漠在獨自一個人時要跳舞
石井漠在饑餓時要跳舞
石井漠在悲傷時要跳舞
舞蹈是石井漠的一切
石井漠的全部就是跳舞
望著山頂,一步一步地登山,鼓勵門生弟子,今天也要登山
額頭流著大汗,雖歷經五十年,今天要登山,明天也要登山
(from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石井漠一八八六年出生於日本東北方的秋田縣,他認為「我們的舞蹈藝術應當是由內體的運作譜出視覺化與動態化的詩」,而建構出饒富日本生活哲理與美學的「舞蹈詩」理論。

一九二二年石井漠赴歐洲各國巡演,發表他個人的「舞蹈詩」作品,備受歐洲文化界矚目,也因此吸收到歐洲的新舞蹈形態「律動」(Eurthymics),藉由他,西方(特別是德國)新舞蹈影響被引進亞洲,並得以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上發揚光大,也大大地影響了台灣第一批留日舞蹈家的肢體與創作風格,石井漠老師在亞洲近代舞蹈藝術史上可謂功不可沒。

舞者石井登先生是石井漠最疼愛的長孫, 石井登的名字源於漠老師這個鍾愛的作品, 這次與自己的女兒石井咲一同演出, 別具意義

父女共舞….

大概因為自己剛去挑戰完5895m的吉力馬札羅山, 所以看到這齣舞蹈時真是心有戚戚焉, 登高山時身負重擔, 氣喘吁吁的拖著沉重的步伐, 看著遙遠的山頂無法後退, 種種疲憊, 沮喪….”放棄吧!”負面軟弱的心情就像小惡魔拿著三叉戟總是不停的在心頭戳戳戳, 但若是有同伴, 願意拉一把, 鼓勵一下, 會讓人更堅強的邁出下一步

ps. 老爸的眼睛的舞台妝真是搶眼啊……

————————————

Elegy》(悲歌)

馬歇‧盧曼:《Elegy》(1911 年首演)
音樂|Michael Wimberly
服裝設計|Eleo Pomare

英文的介紹是Memoria of a passing loved one, 中文的介紹為”愛情的詠嘆調”

這支是一個人的獨舞

拍照的時候完全看不懂這支舞在表達甚麼……

慘…..營造氣氛的煙霧好濃啊, 加上燈光一打, 舞台效果很棒, 但拍照就一整個朦朧美啦……

拍到後來, 發現最有看頭的是完全不起眼的服裝

還可以這樣玩……

XD….變身成無臉男啦!

 

———————————— 

 《蛇精

石井漠: 《蛇精》(1933 年首演)
編舞|石井漠
音樂|齊藤佳三
舞者|陳壽琴、林詠真、侯怡君

演繹自著名歌舞伎舞踊劇「京鹿子娘道成寺」。
石井漠過去曾以齊藤佳三作曲的「道成寺的幻想」為靈感而創作,十一年後將其發展成「蛇精」。石井漠從白拍子成為蛇體的印象切入,將其發展創作成此作品。
(from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

ps. 白拍子——平安末期至鎌倉時代流行的歌舞,也指表演這種歌舞的遊方舞女。表演白拍子需女扮男裝,邊唱邊跳,主要以鼓做伴奏,有時也會用上笛、銅鈸。

「京鹿子娘道成寺」
安珍和清姬是紀州道成寺傳說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名字。清姬愛戀去熊野朝聖的青年僧人安珍,安珍也答應清姬將會回到清姬的身邊。不料安珍毀約,憤怒的清姬化作大蛇追至道成寺,怒火將躲在吊鐘裡的安珍連同鐘一道燒毀掉

被清姬燒毀掉的鐘得以重鑄恢復之日,道成寺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道成寺屬於禁止女人入寺的寺院,而來者卻是一位白拍子。白拍子表示願以舞為供奉,僧人們允許其入寺。白拍子莊重起舞,一個舞蹈接一個舞蹈地表演,舞姿漸漸激烈起來,終於跳進鐘,在鐘墜落後化作大蛇現身。最後白拍子在僧人們的祈禱中降服。     

《京鹿子娘道成寺》的重點在於白拍子表演的各種舞蹈,多姿多彩的舞蹈表現的是心動、憧憬、喜悅、悲哀等女兒的戀心,以及戀愛中女性的優美姿態。展現了歌舞伎旦角舞蹈的精華。

詳細故事參考 “道成寺“(from 百度)

這支舞蹈也是石井漠老師的作品, 所以對肢體的律動很要求

因為好奇, 去youtube抓了《京鹿子娘道成寺》來看看,  “坂東玉三郎歌舞伎長唄舞劇”的版本竟然還分(A)(B)(C)(D)4集, 不過要看就還是要看大師的表演囉, 重點就最後一段(結局), 真的挺有趣的, 不過歌舞伎裡面的表演對變蛇後的肢體表演沒有很講究, 而且變了蛇竟然就立馬結束…..

還是舞蹈比較賞心悅目又有趣……

ps. 莫名的我有一種”白素貞+2隻小青”在跳舞的即視感…..

 

————————————

《藤田恭子雙人舞》

舞者藤田恭子是日本現代新銳舞蹈家, 是日本現代舞大師折田克子的愛將, 這幾年在蔡瑞月舞蹈社的一些活動常常都會看到她的舞姿

這支雙人舞我找不到相關的資料, 而表演前的介紹說明…..我根本沒注意聽啊!

但….這是今年的舞碼裡面讓我差點邊抹眼淚邊按快門的一支舞

據說….是描寫失智母親與兒子之間的種種”糾葛”

藉由舞社特殊的場地, 讓整齣舞蹈的表現的更有故事性, 也更有”內心戲”了

挖咧……白光直打在白褲子上的效果…..噘著的喀噌真是亮到比白熾光的燈泡還亮啊!!!

女舞者那長達腰際的長髮, 都成為舞蹈的一部份

每一個節拍, 每一個動作, 都是一種傾訴

拍到這邊我已經感動到不行

在框架中的兒子

在牢籠中的母親

逼垮兒子的母親…..那介於瘋狂與痴呆中間的表情真的讓人心痛

一直藏在大帽子下的是鍋大帥哥啊~~~

 

————————————

珍妮絲的人生終旅》(Limousine for Janis) 

埃立歐‧波瑪爾:《珍妮絲的人生終旅》(1972 年首演)
編舞|美國編舞家—埃利歐.波瑪爾 ( Eleo Pomare )
音樂|珍妮絲.賈栢琳《Mercedes Benz》、《Me and Bobby McGee》、《Half Moon》、 《Trust Me》、小野洋子
服裝設計|許艷玲
舞者|陳壽琴、呂佳芠、侯宜君、宋紜華、許哲倫

《珍妮絲的人生終旅》是一支獻給珍妮絲‧賈珀琳、吉米‧罕翠克斯等搖滾巨星的作品。原由澳洲國家現代舞團於 1972 年在阿得雷德藝術節上首演。此舞碼在弔念他們的生命熱情同時,不免惋歎他們因嗑藥、酗酒等 問題而英年早逝的命運。
(from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

她是六〇年代劃過天際的流星,搖滾史上最偉大的女性
他是用左手彈奏吉他的傳奇搖滾之神
衝撞性別與種族
人權舞蹈大師埃立歐・波瑪爾 帶來Janis Joplin與其他搖滾巨星的傳奇人生

《珍妮絲的人生終旅》(Limousine for Janis ) 從舞蹈看見靈魂的吶喊

這支舞碼一出場立刻引起我的一聲驚嘆, 唉喲! 我第一次來幫舞社拍攝時也是有表演這支舞, 2008年第三屆舞蹈節….好懷念啊……

當時因為”業務”不熟悉所以手忙腳亂, 沒想到這次我因為心血來潮加用raw檔, 結果拍到一半記憶卡不夠用, 只好臨時邊拍邊刪檔案, 也是一樣手忙腳亂……

上面這張是以前拍的, 下面的是這次拍的

上次是蹲在舞台前, 所以視線是仰角; 這次是站在觀眾席後面的高台上, 變成了俯角, 感覺就完全不一樣……

這次的舞台燈光打的面積比較大, 所以拍照測光好掌握多了, 上次的燈光只打一小塊局部, 雖然很搶眼, 但是明暗對比差異很大, 測光容易不是過曝就是不足 (上次那張就是血淋淋的證據)……

 

———————————— 

《苦酒》

埃立歐‧波瑪爾: 《苦酒》(1966 年首演)
編舞|埃立歐‧波瑪爾
舞作重建|伊莉莎白.陶曼
音樂|貝西‧史密斯
曲目|〈Gin House Blues〉〈Send Me To The ‘Lectric Chair〉〈Nobody Knows you when you’re down and out.〉
舞者|潭美‧吉斯兒

〈苦酒〉是編舞家埃立歐‧波瑪爾為伊莉莎白‧陶曼女士特別編創的獨舞作品,1966年12月在紐約哈林區首演。此舞作紀念1920年代美國藍調女歌唱家─貝西.史密斯(Bessie Smith)。據稱當年她在美國南方公路發生車禍,沒有過路人伸出援手,最後有人停車關注,卻因膚色種族被拒於多所醫院門外,錯過急救時機,最終撒手人寰。貝西在世時,享有樂界盛名。可惜一生飽受酒癮、感情之苦。

紐約時報著名舞評家克萊夫.柏恩斯(Clive Barnes)曾評論:「〈苦酒〉以最原始的情感而非敘事形式,透過貝西.史密斯三首藍調呈現三階段的悲劇性美國人生。這是一個情感濃烈而悲憫的舞作。」2007年編舞家埃立歐‧波瑪爾在紐約受訪時談到種族問題時曾說:「我們都身在其中,但不論如何我們都一樣是人。」

哈哈….這支舞碼在第八屆的舞展也有出現,  所以很清楚舞者的走位及動作, 不過2次的燈光還真是tone調差粉多, 之前是藍光與白光的冷暗調, 這次則是走明亮的紅色路線…..

上次的燈光……我很喜歡後半段這樣的燈光表現, 拍起來非常有fu

但這樣的打光若是以我這次所站立的拍攝位置是絕對拍不到那盞燈, 唉…..

這是這次舞台設計的燈光…..感覺完全不同調調! 而且這次舞者把頭髮放下來, 變的狂野很多

我喜歡這次的最後退場燈光, 拖得長長的影子感覺很棒

ps. 偷偷說…….女舞者有變胖啊, 上次的小腹&大腿沒這麼繃…….

 

———————————— 

瘋狂的動作

石井漠:《瘋狂的動作》(1933 年首演)
編舞│舞踊詩人石井漠
舞者│徐詩菱、宋紜華、邱芷筠、侯宜君、許哲倫、 王永同

這是將過著瘋狂生活的一群人印象化的作品。 《瘋狂的動作》是由石井漠老師將參觀過的精神病院情景搬上舞台,在 30 年代日本新舞蹈運動中,瓦解人們對舞蹈的浪漫想像,他沒有穿著華麗的舞衣,而是赤裸上身,隨著鼓聲、用力踏著步伐進場,和其他摹擬動物的舞者們,各做各的動作,構建出一幅「野性」的畫面,質問觀舞者在語言背後、理智底層,人靠什麼進行表達?讓人重省「瘋癲」不再是負面、邪惡的,而是人的自然狀態。

這支舞碼也是我看不懂的一齣啊……

整齣舞看起來就像搭配著敲鑼打鼓的節奏玩一二三木頭人, 跟編舞者想表達的瘋人院的”野性”沒法聯想啊……

———————————— 

《折田克子單人舞》 

這支舞碼也是找不到任何的說明……

but…..是一支視覺效果很棒的舞…..

這張照片意外拍成失焦, 意外的超合我的意……好愛這張的感覺

我一直按快門, 相機一直不給拍, 老在show記憶卡滿, 只好刪照片-搶拍, 刪照片-搶拍…….搞得我好緊張, 深怕漏掉好鏡頭, 快狂燥了……

克子老師的舞都會帶點哲學意境, 拍起來都很有畫面

 

———————————— 

石井綠:《布蘭登堡協奏曲》(1963年首演)

10.《布蘭登堡協奏曲》(1963 年首演)
編舞│石井綠
音樂│巴哈《G 大調第四號布蘭登堡協奏曲 BWV1049》
服裝設計│緒方規矩子
舞者│莊媛婷、呂佳芠、徐詩菱、林詠真、侯宜君、宋紜華、羅邵瑄、 邱芷筠、許哲倫、王永同

日本知名詩人高村光太郎晚年(昭和 22 年.西元 1947 年)寫下詩作 〈布蘭登堡〉,抒發他對巴哈作品的讚頌。石井綠創作舞作時並不曉得這首詩,不過在首演過後,前來欣賞作品的朋友告訴石井綠,舞作意象恰巧與〈布蘭登堡〉詩作意象不謀而合。

秋日的陽光照亮每處小落, 如同那首賦格曲一般的追逐著時間,
有時稍微向後退回一小步, 旋即又天真爛漫大放光彩。
高遠地、貼近地、清澈地、美麗地、不停地流洩滿溢……
─摘錄自高村光太郎詩集《典型》中的作品〈布蘭登堡〉

最後的舞碼出現時, 我忍不住又樂了, 這支也是之前第3屆時拍過的舞碼, 基本上就是一群人滿場飛跑, 不過因為之前拍過, 所以狀況比較能掌握, 拍起來也就比較得心應手

這種大堆頭人往同一個方向移動的鏡頭最好拍, 最怕前後左右交雜亂跑…..

不過很可惜的是這種從正前面的角度拍的照片, 大概很難再拍到了…….因為站在前面的位置, 很容易影響觀眾, 甚至直接影響到舞者, 以後應該就都是站在最後面調長鏡頭

這張也是上次拍的, 從下往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天花板讓整個背景變得很雜亂….

但從上往下……屋頂 & 觀眾的腦袋瓜有時就會成為避不掉的噩夢……

 

總之, 第十一屆的舞蹈節活動圓滿結束, 我的拍攝也順利完成…….修圖也搞定了, 交作業囉!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