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asai People (馬賽人) 在 Maasai Mara (馬賽馬拉大草原)

在我們的行程中, 原本在國家公園safari之後安排了馬賽村的參觀, 但沒想到早在我們還在前往國家公園之前, 我們就在這片Maasai Mara (馬賽馬拉大草原)中, 遇到了這群手持木杖, 披著紅色披肩, 穿梭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游牧者

馬賽馬拉大草原(Maasai Mara)在非洲的斯瓦希利語中(Swahili)的意思就是”馬賽人的平原”

根據馬賽人的口述歷史,他們原本是生活在北非的尼羅河河谷的游牧民族,15世纪開始他們趕著自己的牛群,沿著尼羅河谷向南遷移尋找水源,並在17~18世紀中葉抵達肯亞北部,所以他們也被稱為尼羅河游牧部落文化的傳承者。數百年來,他們在非洲遼闊的大地上逐水草而牧,靠圍獵而生,過著游牧民族的本色生活。馬賽族人驍勇善戰,曾一度依靠武力統治幾乎整個東非大裂谷長達幾個世紀之久。 

從上個世紀初開始,致命疾病的流行襲擊了馬賽部落,緊接著是持續多年的嚴重干旱,在此期間,一半以上的馬賽人及其動物死亡。不久之後,馬賽人的領地遭到了英國殖民者的蚕食,許多地方變成了白人農場主的私人財產。肯亞獨立前後,馬賽人曾經可以自由放牧的地方,比如馬賽馬拉、安博塞利等,又變成了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今天,馬賽人主要居住在東非的肯亞南部和坦桑尼亞北部,沿著大裂谷在佔地面積16萬平方公里的半乾旱和乾旱的土地上,人口將近90萬人。

數百年來,馬賽人堅持著傳統半游牧生活方式,他們不狩獵,不吃野味,才使這片土地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同時馬賽人也鄙視農耕生活,認為耕作使大地變得骯髒。

但在現代文明及大量觀光客湧入的衝擊下, 現已有一小部分人轉為半農半牧, 甚至有一些部落的人開始學習英文, 擔任觀光客的導遊或司機, 也有部分村莊開放接待觀光客參觀。

看到的很多是小朋友趕著牛群…..

馬賽人認為牛群是神的賜予,把牛群看成生命,這些牲畜是他們的食物來源,也代表他們的財富。小孩負責白天趕著牛群去較遠的牧場,在夜間,牛群關在村落裡,甚至和主人共居一個茅舍。男人娶老婆時,也是用牛隻來換取…..

據Sadi說, 娶一個老婆大概要價10~15頭牛…..當然也要看女方”素質”高低來加減, 據說最高是20頭牛…….然後他還認識一位有錢的部落族長有32位老婆, 而且每個老婆都有自己的房子…..總之這話題引起一車人的熱烈討論與無限的發酵效應…… 

牛隻是馬賽人的”重中之重”, 他們的食物主要依靠牛奶和牛血

按照邏輯,馬賽人生活在草原、叢林中,與野獸為伍,善於捕獵理所當然。但事實上,馬賽人人不僅不狩獵,甚至只是在慶典的時候才吃肉,而且從來不吃包括魚類在內的野生動物。對自然的崇拜使他們遠離了狩獵。馬賽人的日常飲食需要是由牲畜的奶和血提供的,他們口乾了就拔出腰間的尖刀,朝牛脖子上一扎,精確地對牛的頸動脈進行切口,拿根小草管就去吸,就像我們喝飲料般直接生飲,卻絕不會造成牛隻的損傷。

除了血和牛奶, 馬賽人也吃一些塊莖和蜂蜜, 也會用澱粉植物做成湯和燉菜。近年來也因為與外界的頻繁接觸, 穀物與玉米也出現在馬賽的食譜中。歐洲一個科學家曾對130名馬賽人,230個農民和380和普通人做了長期跟蹤,發現不吃蔬菜,天天只喝牛奶、牛血,偶爾吃牛肉, 至今保持原始生活狀態的馬賽人竟然沒有一個得心腦血管病,是三類人群中最健康的! 

 

馬賽人是地球上平均身高最高的民族,男性平均身高近1.9米,女性也在1.7米以上。馬賽人由於身體幾乎沒有脂肪,每個馬賽人身材都非常修長,而且四肢長而有力,奔跑跳躍能力超強,而且馬賽人還是視力最佳的民族,可達7.0甚至8.0以上,能夠看清幾公里以外奔跑的動物。難怪馬賽人能夠在沙漠和灌木林裡游走放牧並且生存下來

一身的大紅色是馬賽人的標誌

馬賽男人最標準的穿著打扮被稱為Shúkà“束卡”,由兩塊布料組成,一塊裹住身體,另一塊斜披在肩上。打從60年代起,棉布便取代獸皮,馬賽人的服裝樣式選擇性變多了,但對”紅”的喜好精神是不變的,紅色代表武士、血和勇敢,在野獸遍布的Maasai Mara大草原上,這看似“一團火”能有效地驅趕野獸

除了穿著大紅衣服嚇阻野獸, 馬賽人也可以直接靠著本身的氣味(體味), 就讓動物們自動避走…..據說連萬獸之王獅子聞到味~兒就都會閃得遠遠的…..真是太強大了!

只有武士才能手拿長矛。一般的馬賽男子則隨身攜帶一根一端削尖的圓棍用於防身、趕牛。由於長期形成了習慣,無論放牧、行走在街上或在樹蔭下休憩都棍不離手,即使進城逛街也不離身。據說這是政府特許,其他部落無此特權。一般來說除了自衛,他們絕不獵殺野獸;但如果獅子攻擊家畜,馬賽人有時也會習慣性地反擊,甚至殺死獅子。

Sadi一開始就特別提醒我們不要隨意對著人拍照, 因為當地人非常不喜歡被拍,鏡頭對著人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特別是馬賽人,據說馬賽人認為照相會帶走他們的靈魂,所以如果沒得到同意(給錢)就拍照的話,很有可能他們會直接上來打人……所以我們在路上都是隔著車窗, 偷偷的狂拍

馬賽人的民族語言是Maa, 以當地發音就是「歐馬語」(ɔl Maa)……Sadi告訴我們時我一度以為他是在說笑, 一直跟他”罵~”來, 又”歐罵~”過去……

在前往Ngorongoro保護區的路上, Sadi問我們有沒有要去參觀馬賽村….ㄟ….這不是本來就在行程中的嗎? 所以我們就乖乖的點了頭……

第二天一大早, 我們揮別Ngorongoro保護區前往Serengeti, 剛離開山區沒多久, 就在這一片平原發現….長頸鹿!!!

因為這個品種的長頸鹿長的瘦瘦高高就像馬賽人,所以被稱為馬賽長頸鹿(Maasai Giraffe),成年雄性高6米,雌性高5-5.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長頸鹿亞種和最高的陸生哺乳動物。牠的外表斑點似葡萄葉,邊緣呈鋸齒狀,底色為深巧克力色。 長頸鹿可以活到20~30歲,最大的天敵是人類。

雖然在台灣看過很多次長頸鹿, 也有很近距離的觀察, 可是看到悠然漫步在這非洲大草原的長頸鹿時, 還是覺得這畫面讓人好激動啊!

然後….我們看到了更讓人熱血沸騰的一幕, 馬賽小孩和馬賽長頸鹿在一起散步…..唉呦, 有種萌小孩在遛超大萌寵的感覺啊

還沉浸在遛長頸鹿的美好幻象之中的我, 剛回過神, 我們已經在一個馬賽村落前停車, 就看到一群馬賽人陸陸續續地走出來……

先繳了參訪費, 還沒搞清楚狀況, 我們車上的團友就已經跟來接待的馬賽人嘰哩瓜啦的說了要去追長頸鹿, 然後就開跑…..ㄟ?~啊?~ 等等我啊!!

跑到半途, 帶著我們的馬賽人就停了步, 他說再靠過去, 長頸鹿聞到他的味道就會跑走….., 我們幾個也沒膽靠太近, 就前進一些, 看著長頸鹿從眼前慢慢地晃過去…..

這樣自由自在的漫步在廣闊的天地之間, 或許要面對殘酷的生存競爭, 不過這才是野生動物真正的歸屬…..

那位馬賽先生看上我們團員的手錶, 竟然問他要開價交換……ㄟ….不知換幾頭牛才划算, 不過換了也帶不回台灣啊….

再度回到村莊前面, 與另一車的團員們會合, 然後才知道…..蝦密! 這裡不是行程中預定參觀的馬賽村?! 

這下子…..突然有點不知如何是好了ㄚ! …..大家商議的結果, 既然都來了, 錢也繳了! 那就待著瞧瞧吧! …..

村人們也集結在村外, 準備要來迎賓囉!

一邊哼唱, 一邊分成兩邊繞圈圈…. 從YouTube上找到有點類似的影片 : Maasai Dance and Song

ps. 馬賽人真的超愛格子紋

媽媽來跳繞圈舞迎客, 把小女兒也帶上了…..

一旁吹號的照說不是應該用的是獸角嗎?  但這根黑黑的管子看起來實在像是某種水管…..不過那嗚嗚嗚的聲音跟吟唱的調調完全搭不起來, 只是他們到底唱的啥也是全然聽不懂……

大隊人馬拿著棍棒, 邊跳邊衝過來還是挺有震撼感的……

馬賽人多赤腳,但在坦桑尼亞的馬賽人會穿著由牛皮製成的簡單涼鞋,不過最近開始也用輪胎條或塑料製成。

狂拍照…….

從資料上看馬賽人男女老幼都是剃光頭, 只有擁有「戰士」資格的人才能蓄發編成小辮, 看來這一村的戰士都不在家…..

剃髮在馬塞人的各種儀式中代表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藉以剃髮這種方式,象徵著步入人生一個又一個嶄新的開始。因此進入馬塞村我們會發現,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是短髮甚至是光頭,只有馬塞族的戰士們會留長發並且編成辮子。

馬賽人艷麗的服飾,也是最為吸引遊者之處。馬賽女人的衣著不像南非祖魯族少女那樣泰然裸露上身,而是全身包得緊緊的,但那頸上一大圈的白色珠飾,還有渾身上下的彩色珠鍊、金屬環…實在是令人眩目,這些飾品隨著結婚及年齡的增加不斷加碼,而且據說戴上就不准摘除,晝夜與之為伴…..

話說….這一身的珠珠串串晚上睡覺真的不用拿下來嗎? 尤其是那”土星環”, 這樣睡覺很不舒服吧?

除了鮮豔的服飾,馬賽男女都愛穿耳洞佩戴耳飾。馬賽人年幼時,尤其是女孩,都在耳朵上用刀或尖銳石器切出一個大洞,耳洞塞上飾物,並不斷以木塞來撐大洞眼,並陸續加大飾物重量使耳廓越拉越長,直到變成一對巨大的耳洞,最厲害的可以拉到兩耳垂肩,他們認為耳洞越大、耳廓越長就越美麗動人。女人的長耳廓花樣更多,因為可以裝飾有更多的彩色串珠、銀片、銅環,看起來就更美啦!

不過受到外來文化與審美觀的影響, 越來越少的Maasai, 特別是男孩, 遵循這種把耳垂搞個大洞的習俗。

大部分馬賽人的下排牙齒中都缺少兩個門牙,說是因為當兒童生病時便於灌藥,所以從小就被拔掉…..好吧, 這種理由聽起來比甚麼”這樣看起來比較美”之類的更有說服力…..

Sadi後來在車上跟我們說的時候, 我才趕快撈出照片放大來看, 還好有拍到不少張嘴露齒的, 而且還真的很多人都有牙洞…..

跳完迎賓舞, 我們被帶進村落裡, 村人們準備表演第2輪的舞蹈

男人們圍成一個半圓, 開始跳起馬賽特有的跳躍式舞蹈”Adam dance” (adam在馬賽語裡就是跳的意思)。 這種舞有兩種說法

  1. 馬賽人生活在草原,經常要跳起觀望遠處的野獸,久而久之,也演變到生活中的一種舞蹈,愈跳得高,也愈能展現敏捷度
  2. 舞蹈源於部落間的衝突,為了少流血,以誰跳得高來分高下,後來被名為「戰舞」

ps. 這傢伙跳的真的好高啊! 太厲害了! 

原本是男人們藉著跳躍展現自己作為部落戰士的勇猛和力量, 不過後來就變成了某種比“誰跳得高”, 誰就以贏得更多女人愛慕之類的比拚秀…..

不過對著我們這些觀光客, 當然就沒啥動力, 互推半天, 沒幾個人出來跳, 而且很多是應付了事……

跳舞時沒有任何樂器伴奏,完全用他們純天然的聲音,嘴裡一直在哼哼著什麼,聲音似乎從鼻腔裡發出的,含含糊糊,還有震動的感覺,與其說是唱不如說是念,Hmmm的感覺,但是很有節奏。

女生也在另一邊同時表演….ㄚ~ㄚ~ㄚ~ 要兼顧兩邊拍照, 結果就是顧此失彼, 不知漏掉多少精彩鏡頭啊!

2位團員也跟著跑去玩跳躍舞, 只是她們吟唱的節拍跟跳耀的時點完全搭不上, 所以….就是各自隨便跳的節奏

欣賞完舞蹈表演, 我們被帶著穿過村落, 從另一邊的門出來, 就看到一間小屋孤拎拎的在一旁

原來是村子裡自辦的學校

有小朋友上台來帶領全班同學一起朗讀學習成果…..小朋友念得飛快, 我完全沒聽懂……哈哈

教室裡另外又擺了捐款箱, 歡迎各位觀光客們捐錢贊助教育……

一群臉上有白色飾紋的男孩….若要跟他們拍照, 要另外給錢…..(自首, 我這是偷拍的)

馬賽男孩在15-18歲行「成年割禮」儀式,在儀式過程中,男孩必須忍受疼痛保持沉默以證明自己的勇敢無畏,一旦因為疼痛而叫喊,那麼這個男孩子這一輩子都會被族人看不起。父親們會以牛或者羊作為獎勵給予男孩。儀式之後三到四個月的恢復期,男孩必須穿著黑色的衣服,並把白色顏料塗在黝黑的臉上,孤獨地住在野外沒有荊棘防護的窩棚裡,磨礪男人立身所需的堅忍,體魄和勇氣。結束後男孩就正式成為馬塞族的戰士,成為“磨忍(moran)”一族,即馬賽人的低級武士。

完成割禮後少年們便可離開族人而獨立,在這期間,他們要參加按年齡分編進行棍棒摔打、防禦進攻技能的戰士訓練,經過若干年的艱苦訓練並至少殺死一頭獅子(現已禁止),成為「戰士」後方可返回家擔當部落的保衛者並且成家立業。

在成為戰士後一直要到30歲左右才會退役,每7年馬塞人會舉行盛大的Eunoto儀式慶祝戰士們退役,母親會為自己的兒子剔去那一頭作為戰士的標誌性長發,這標誌著戰士們正式成為了馬塞族的男性長者。

從學校出來, 就看到一群人在門口等我們……原來這些就是我們的”家庭接待員”, 每人負責帶著2個人到他們家裡參觀

查完資料, 看這照片突然好奇心大起, 這些人沒有長髮, 所以不是現役中戰士, 但絕對不像是未成年的青少年, 難道都是超過30歲的退役戰士嗎? 

馬賽人的村莊很像古時候的軍營。它的外圍約2米高,是用多層帶刺的灌木(一種金合歡屬植物)交叉搭建而成一個很大的圓形籬笆。十幾間用泥土和著牛糞堆砌成的房屋,一間一間沿著圍牆排成圓環狀,中間形成了一個片二、三百平米的空地,像個廣場。白天是孩子們玩耍的地方,到了晚上,所有的牛、山羊和綿羊都被趕進這種圓形籬笆里過夜,以防止外面野獸的襲擊。

在馬賽, 建圍籬是男人的事, 但蓋房子卻是女人在蓋…..責任分配很簡單, 就是男主外女主內…..”主外”-圍籬外的所有事物, 包括:放牧、守衛任務…等; “主內”-從蓋房子到整理整個住地的家務事。 

Kraals(Maasai homes)是馬賽人居住的圓形小屋,外徑不超過五米,以牛糞混和樹枝,草,泥砌成牆,屋頂覆以乾草。在熱帶大草原上,這樣的屋子根本抵擋不了日曬、雨淋和白蟻破壞,所以需要不停地補牆、換柱、加草,但因為馬賽人是遊牧民族,所以這樣的房子也方便,每次要遷移的時候就乾脆拆除,下一次再遷移回來的時候就可以在原來的地方再重新蓋起來。

屋子內部構造我覺得很像蝸牛殼,從緊窄的門口進來,就是呈螺旋狀的低矮通道,連我們東方人嬌小的身高,都要擠身彎腰才能進去,這樣,主人可以在家裡方便地刺殺試圖進入屋內的人。

一進到室內,猶如跌入一片黑暗中,僅靠地上的灶火及屋頂的洞提供光源。屋子內部只有一人多高,十平米左右的屋子除了一道窄窄的門外,連一扇窗戶都沒有。

進門拐彎左右兩側是牛犢和羊羔的圍欄,中間空地是灶火。灶上的木炭還有星點的餘火,微微冒著煙可驅蟲,也保持屋內溫暖。

因為屋內沒有椅子, 我跟朋友是坐在人家夫妻&小孩的床上

床用木架簡單的區隔了兩側, 一邊是夫妻兩睡的, 一邊是孩子們的床, 床上僅鋪了一張薄薄的獸皮當墊子, 中間掛著兩條披肩作為睡覺時蓋的”毯子”。

主人示範馬賽披肩的綁法…..就……打個結…..完全沒任何技術含量

主人用相當不錯的英文跟我們介紹了一些他們生活上的習俗, 我很好奇的問他們的英文從哪兒學的, 原來他們這一個村落基本上就是一個大家族, 男孩長大了, 家裡都盡可能送到外面的學校學習,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村里有這麼多會說英文的接待員….. (所以這算是個有錢的村落啊~~~)

馬賽人盛行一夫多妻制,馬賽男人每娶一個妻子,就讓妻子在他的領地里蓋一座這樣的土房,供其居住生子…..也就是說, 一個村落裡面的基本上就是一幫子的異母兄弟&堂兄弟……

這裡的馬賽婦女似乎都不太會說英語,跟我們說得上話的通通是男人……村子裡的女人手工做了很多的裝飾品, 可以買些馬賽村特有的珠子做的手環項鍊做紀念, 很不幸我們這團好像沒人捧場

這個野外廁所應該是專為觀光客建造的……外面還圍了籬笆, 真是有心啊~~

 

我們準備要離開時, 來了好幾車的歐美團, 看來這個村落今天的生意不錯啊!

 

我們繼續上路, 往Serengeti塞倫蓋提國家公園前進!……..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