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槓子寮山(砲台)-牛稠嶺(砲台)-八斗子海豹石

朋友挑戰小百岳, 這次的目標是基隆槓子寮山, 它算是海洋大學的後山, 是非常輕鬆的行程, 趁著天氣也好, 我就再度跟上了

ps. 離開學校超過30年, 再次走進校園裡, 還真的有點時不予我的fu

往槓子寮山的龍崗步道位處海洋大學龍崗校區,是典型的淺山丘陵常綠闊葉林,生態也非常豐富,為近來基隆市政府積極開發的一條結合自然、觀景、健行、賞蝶的休憩步道

龍崗步道就是一路階梯… 這個比起象山的階梯步道, 真的是超輕鬆, 只能慶幸我每周都還有在自己練, 所以可以跟上走百岳的朋友(當然人家也有放慢走)

20分鐘就走完步道到馬路上了 (中間還有走錯一小段)

步道頂端的小平台有不錯的展望, 就是那個電線有點礙眼

龍崗步道出來之後, 還要踢一小段馬路往槓子寮山, 有兩個登山口可以走, 一條直陡上, 一條繞半圈較緩, 我們決定陡上緩下
… 看著前面的山徑, 還真是陡啊~~

山徑爬到一半有個展望點… 這裡視野超讚, 比槓子寮山上面的三角點還廣, 左邊從基隆港往右一直看到八斗子, 正前下方連接和平島的社寮橋也是超清楚

稍停一下拍個照, 我差點被海放…

我們花了六分鐘從最短的登山口上來(含拍照)…

槓子寮山海拔163m台灣小百岳004,有一顆二等三角點No.1168,另有一小顆的「都」字基石,基隆市都市計劃控制點

三角點的展望… 還好勉強還能看到基隆嶼

這一天很多黑鳶飛來飛去啊~~ 只是我最近出門都偷懶沒帶單眼,就只能用手機拍,完全沒法設快門”凍結”, 所以抓不到細節啊

ps. 基隆港是黑鳶的重要棲地之一,而黑鳶也獲選為基隆的「市鳥」,雙翅張開約160公分 (跟我一樣”長”),是台灣唯一的食腐性猛禽。
港區吸引他的是由魚市場排出廢水中夾雜的下雜魚、魚內臟,黑鳶也會捕捉魚類、小型鳥類、老鼠和兩棲爬蟲類。

撿完小百岳, 剩下就是玩樂行程, 先轉戰槓子寮砲台

槓子寮砲台遺跡包括崗哨、交誼廳、營舍、指揮所、碉堡、彈藥庫、礮盤區等,與二沙灣砲台、大武崙砲台同屬國定古蹟

槓子寮砲台原有六門大砲,兩個一組分別安置在三個砲盤區,砲台有360度的砲軌,可自由選擇發射的角度,是基隆眾砲台區中僅見,相當特殊。

砲台區走到最裡面有一大片草坪, 這邊有很棒的景觀視野

ps. 這是榕樹吧? 那些個超粗大的鬚根釘到土裡, 看起來像是多足怪獸緩慢往前移動中…

槓子寮砲台推估可能初創於清末割臺之前,日治時期再大事修造而成的,是日本時代所建的新式砲台之一,與社寮島東砲臺、八斗子砲臺、牛稠嶺砲臺互為犄角,形成交插火網以防禦八斗子與基隆港北面海域。

把八斗子漁港拉近 (綠色圍籬是原本的中油油庫, 現在正在工程中) …
重點是要看港外的那個陸棚(大坪海岸), 被稱為八斗子的秘境, 我們等一下要去那裏找一顆在2018年才被人發現的石頭景點

草坪另一側則可以看到碧砂漁港 & 基隆嶼

拉近看一下… 今天風浪有點大, 可以看到海上的白浪滔滔

我們原本的計畫是回到海大再去八斗子, 不過路上碰到的山友告訴我們他們是從八斗子那頭上砲台, 所以我們決定去走那條路下山, 這樣我們可以省掉大繞一圈

山友告訴我們這條步道剛剛被整個整理過, 除了草, 繩子也全換新, 我們走了一段後, 就真的超感謝這些山友志工, 而且慶幸我們來時間的很都厚, 不然可能根本不敢走…

走不到10公尺就遇到超級陡下… 地上是砂土+鋤草後的草屑, 若是沒鋤草會看不到路, 而且沒有繩子hold住的話, 靠自己的腳力會跌死, 很恐怖!

上面照片中, 左邊是碧砂漁港, 右邊是八斗子漁港, 兩個漁港連在一起, 共用一個大門…

雖然風景很美, 但我們2人全心都放在手抓繩&腳上, 每一步都戒慎恐懼, 小心再小心

站在頂端從上往下拍, 看不出陡峭的程度, 實際上應該有45度或更陡, 很多路段我都是用倒走迫降的姿勢…

本來以為今天是超輕鬆行程, 沒想到晚節不保, 後段路直接陷入拉繩地獄, 下要拉, 上也要拉, 而且這一路是一連串的山頭, 我們就不停上了下, 下了上, 看到一段又一段的繩子, 只能腦袋放空眼神死…

整路的拉繩都很新, 也很好抓握, 就是我沒戴手套, 一路扯到兩手紅通通, 朋友手太嫩, 直接起水泡…

一路上兩手都用來抓繩保命, 沒法搖扇降溫, 直接大爆汗, 所以偶爾有通風的地方, 站著散風真的很讚, 若正好有景可以看, 那就真是完美享受

今天海上來來去去的遊艇不少, 不過今天有點”小”浪, 搭船應該有晃到, 大概沒比我們好過
… 各自有各自的亮點&糟點啊

難得沒有拉繩的路段, 真是感激涕零啊~~

有些比較危險的傾斜路段, 也有架繩作確保, 這一路都要繃緊神經, 建議要挑連續好天氣之後來走, 雨天絕對打咩

我很愛用手機的0.5倍廣角, 可以show出路徑的周邊整體感, 缺點是垂直的部分被壓縮, 這裡其實是長直陡上, 結果看起來很矮又粉平…

我就站在爬坡口一邊嘆氣+喘氣一邊拍照…

經過一番翻山越嶺起起伏伏, 我們花了38分鐘終於從槓子寮砲台走到牛稠嶺砲台… (後來看到山友介紹, 這是軍營碉堡, 不是砲台)

牛稠嶺砲台是明治時期因應日俄戰爭所修建的防禦工程之一,屬基隆要塞司令部的轄內設施,與鄰近的槓子寮砲台同時監控八斗子、社寮島制高點,以及至白米甕砲台間基隆外海海域防禦任務的重大要塞。

牛稠嶺看到的基隆嶼的角度… 今天的基隆嶼看到飽

上到牛稠嶺砲台本來以為就到了今天最後的高點, 沒想到還有最後5公尺, 而且是要垂直上!

這是砲台僅存的圍牆…
本來以為不需要硬是要爬上去, 沒想到等一下就是要走在圍牆上才能出去… 只好爬了!

對…沒看錯! 就是要拉著那個繩子爬上去! 腳很難跨上去啊~ 真的是有點夭壽

然後從圍牆這頭走到那頭…

再順著繩子下圍牆… 這邊至少還擺了一些水泥柱墊腳

然後再從角落的一處缺口回到山徑

來到三岔路口, 牛稠坑砲台的東口/西口步道就是繞一圈, 但我們要取道八斗高中

再度面臨超~陡下… (其實我們的離線地圖裡沒有這條路徑, 要不是之前山友報路, 我們根本不知道有路可走)

陡坡終點之前有根擋路的大石柱, 我看半天沒看出刻啥, 根據山友的紀錄, 這根是 : “陸用地‧四九”石柱

終於抵達八斗高中的登山口了, 真是大大鬆了口氣, 我們花了快1小時從槓子寮砲台走出來

位於八斗高中學校後方的登山口長這樣…

我們穿過八斗高中運動場出校門,然後直奔便利商店吹冷氣喝冰啤酒消暑…

休息一陣之後, 我們再度出門, 頂著中午的烈陽, 踢了近半小時的馬路, 終於來到大坪海岸

因為查到退潮低點是下午1點, 只好透中島跑來海邊, 果然水退光光… 朋友來過一次, 熟門熟路地繞過岬角直奔目的地

ps. 石頭顏色較深的地方超滑, 我本來以為只是石頭還沒乾透, 沒想到差點滑出去…

外側的大岩石區用看的就知道爆炸滑, 根本超難走, 我們後來是走靠岩壁的石頭灘, 年紀大了, 不太能跌倒…

找到海豹岩啦! 真的有像眺望著基隆嶼的海豹

其實我們一開始因為角度不對, 所以沒有認出它來, 幸好朋友來過, 我們在旁邊繞繞, 終於確定最佳角度

我的人其實沒有退很遠, 但用廣角拍起來就很有空間感

基隆鳥會2018年向基隆市府提報海豹岩為「特殊地形及地質現象」的自然紀念物,但審查進度無下文。
如果確定為”自然紀念物”, 應該就會被管制起來, 不能爬上去了…

要接近這隻海豹只能在退潮時間,漲潮時這邊會被海水淹起來, 只能從崖壁上面拍照

ps. 據說第一個發現的人一開始說是像海狗, 但因為海狗有耳朵, 而且石頭上的洞正好像斑紋, 所以最後大家一致同意定案海豹

崖壁上面就是望幽谷濱海步道, 問題是下方的海岸邊竟然全是垃圾… 真是糟糕啊!

離開前又回頭看了一下望幽谷方向的山壁… 我驚奇的發現從這角度, 岸邊的大石… 這根本就是一群肥肥的海獅躺著在曬太陽啊~~ (應該也很像海牛)

附上以前在紐西蘭拍到的睡懶覺中的海獅…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