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風華 – 騎單車搧海風
這次來到台南, 朋友安排了來去北門賞鹽田騎咖打掐….一大早在我們住的北門民宿享用了超豐盛的海鮮粥當早餐, 就開著車摸過來了, 本想直衝遊客中心, 結果快到了時被我喊 “停!!”
這是北門嶼基督教會旁的永隆溝, 水上停著許多膠筏, 當地漁民自此乘膠筏採蚵、捕魚……當時不曉得這條水道竟然是”溝”, 單純被這幽靜美好的景色吸引, 一車人扛著相機跳車, 然後就逛啊逛到一發不可收拾
北門嶼基督長老教會
據說當初教會建堂是利用永隆溝河渠淤淺填土而建,將荒地變聖堂,在早年烏腳病好發時期,是居民的精神支柱與依靠。不過在歲月流逝中,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北門嶼教會近乎荒廢3、40年,教會信徒只剩2名,在2011年呼應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白色鹽鄉」主題,化身為「白色聖堂」,也是情侶口中拍婚紗的聖地「幸福教堂」,浪漫傳說在網路上延燒,知名度暴漲,成為觀光熱門景點。 (走過烏腳病辛酸史 北門嶼教會化身白色聖堂)
教會旁邊是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巴洛克風格的洋樓, 是臺灣省府於民國60年興建的病房, 優美秀麗的外觀被稱為”小白宮”, 看著裡面對於烏腳病的介紹及過往的資料照片, 真是讓人也忍不住唏噓
王金河及謝緯醫師, 與台南神學院芥菜種會的孫理蓮牧師娘, 是早期烏腳病醫療的鐵三角, 1996年王金河醫師正式退休, 結束了金河診所, 至此為止, 王金河醫師行醫正好滿五十年。
本想去有名的”錢來也”租咖打掐的, 料想說花錢的車比較好, 結果…轉頭回民宿借用免錢的卡實在啊!~~~
北門遊客中心外的牆上有一系列洪通的創作, 很有童趣
北門環狀自行車道總長度6.1公里,連結北門遊客中心、鹽田至井仔腳、北門潟湖再繞回北門,是全台唯一富含鹽業歷史文化的自行車道,遊客可邊騎單車邊飽覽沿途美景,像是鹽湖、竹篙鹽埕、鹽田遺址、紅樹林、鹽灘濕地生態、井仔腳鹽田和北門潟湖。特別是黃昏時鹽田夕陽美景,美不勝收,運氣好還能看到成千上萬隻黑腹燕鷗群飛翔。 (北門單車鐵馬行)
第一站–百年咾咕厝
咾咕厝是台灣漁村以前常見的一種建築,現在還保留的並不多(野柳那邊也有一間),房子是就地取材,利用海裡的咾咕石與沉積岩,打鑿成方塊狀堆疊在一起,層與層之間加入粗稻殼及一些黃雞土、貝殼粉所堆砌而成
ps. 查了一下: 「石珊瑚」(別稱「造礁珊瑚」) –> 分泌大量的碳酸鈣(CaCO3)–> 形成珊瑚礁石 = 咾咕石
這間咾咕屋(外表)整個整理好了, 變成樣品屋…..
不過咧….這修過的牆還真看不出來珊瑚礁石的樣子, 特別翻出2007年第一次來井仔腳的時候拍的照片, 那時整個地區都還沒整理, 一整個傾頹殘破的樣子跟現在差粉多…..
前面1張照片拍到的房子, 只有在下面有用到珊瑚礁石當基石, 上面這張就整個牆壁都是用珊瑚礁石砌成的….壯觀吧!
這間(也是2007年拍的)看出來有做好幾重的屋脊, 而且在與牆接縫處都有裝飾, 應該算是當時有錢的大戶吧, 可惜都剝落毀壞了, 這次再來也沒想到要去找, 不知道沒有重新整修…
正好找到一個角度, 對比一下2種不同時空的屋頂…..
咾咕厝旁邊就是「井仔腳瓦盤鹽田」
這裡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至今有180多年歷史。原來清領時期設於鳳山縣大林蒲的瀨東鹽場,因遭洪水淹沒,遷移到台南佳里的外渡頭附近,至清嘉慶23年(西元1818年)再遭水患肆虐,1818年遷此至今,近來因人工成本過高的原因,於2002年結束了長達338年的曬鹽業,使原來遍布於此處的鹽田,漸漸荒廢棄置,管理處為延續其曬鹽產業文化的精神,將鹽場復育,而現已成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內最具特色的觀光鹽田,更恢復了居民共有的生活回憶 (台南市旅遊觀光局)
「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先在海邊築埕,然後在結晶池上將甕打碎之後的碎瓦片一片片拼貼鋪上,再引水到鹽池,經由日曬成瓦上的結晶鹽
瓦盤鹽田最大的特色, 就是這些瓦片, 不僅可以避免粗鹽和土壤相黏, 瓦片曬到太陽後會反射熱能, 因此瓦盤鹽田曬鹽的時間就可以縮短, 而且曬出來的鹽色也更加乾淨潔白
今天的天氣有點陰完全不曬, 非常適合騎車…一體兩面的結果就是: 沒陽光, 拍照很沒fu…
這是2008年第二次來的時候拍的, 那天陽光非常好, 在陽光的折射下, 薄薄的一層波光粼粼地海水讓如同馬賽克拼貼般的瓦盤鹽田更漂亮了
井仔腳鹽田因為已經觀光化, 有開放體驗傳統曬鹽、挑鹽、收鹽, 所以最常見的就是全家大小通通撩下去….
這也是第2次來的時候拍的, 碰到老師帶學生來校外參訪, 結果就是讓我們拍得很爽….^_^
這張是”挑鹽上堆”:一般收鹽時, 會先用鹽籠裝起來, 然後讓其中的鹽稍微瀝出水分,再挑到小堆地置放。那個鹽籠一個大約裝30公斤,一擔鹽(兩個鹽籠)約60公斤….挖咧….我絕對擔袂起來
之前跟著攝影班來過井仔腳瓦盤鹽田 2次外拍….這是第一次來拍的, 那天也是沒陽光, 加上是第一次拍, 完全沒經驗, 現在回頭去看, 大概只剩1-2張勉強能看…..
現在因為變成觀光鹽場復育, 周邊也都整理起來了, 遊客可以買到很多的海鹽製品, 另外還有曬好的粗鹽可以拿, 不過不是隨便你裝多少, 要去興安宮花一塊錢領小夾鏈袋, 一人可以裝一小”口袋”….^_^, 朋友很快樂的裝鹽回家灑魚缸養魚去 (這個鹽沒有經過純化, 絕對不能吃)
後面那個正在重建的就是興安宮….. 正好前面那張挑鹽的超級藍天版照片有拍到老興安宮, 對比一下, 看來工程改很大, 廟頂原本的裝飾全都不見了, 希望不會變成又俗又怪異的現代型簡單版廟宇…..
鹽場前面有一棟塗成橘色的偽希臘風休息涼亭, 隔壁還有這個掛滿日本鯉魚飄, 不知要幹甚麼的竹編帳篷, 總之…現在的井仔腳很不一樣….
旁邊的店家正在曬虱目魚乾, 可惜我愛吃新鮮的 (我可以把帶刺的虱目魚從頭吃到尾…哼哼)
想要拍得有特色….先試試眼睛特寫….挖咧….
再試試魚尾巴特寫….嗯…soso….算了, 放棄!
朋友買了酥炸虱目魚柳, 一人分一條當點心, 繼續來騎車囉…..
繼續往前騎…..北門潟湖堤防, 正是觀夕及冬季(每年10月至隔年4月)觀賞黑腹燕鷗的絕佳地點, 不過因為堤防護欄很低, 如遇風大, 其實不建議來堤防上騎車, 住台南的朋友就是正好有一次碰到刮大風雨+打大浪的時候騎這段, 聽說非常”驚悚”
北門潟湖因為有沙洲屏障,所以風平浪靜,適合生物生長,漁民在潟湖插植蚵架養殖,露出水面那一根根的就是蚵架
廢棄的瓦盤鹽田
因為鋪瓦片的工人有各自的風格, 或是因為業主要求的關係, 有些瓦盤鹽田有隱藏的圖樣或是”商標”字號, 可惜我們看了老半天也看不出來….
朋友竟然在一片混亂的瓦盤地上找到不知是甚麼鳥留下的鳥蛋…..挖咧, 親鳥不知跑哪裡去了, 放著蛋不孵….是因為已經知道孵不出來放棄了嗎?? 還是只是純粹離開覓食??
一圈騎下來, 不停的停車拍照, 還真是又餓又累……來去吃午餐囉
海邊的鳥不知道育雛過程和山上的鳥一不一樣,山上的鳥是會在蛋全部生完之後,才會開始孵蛋,如此才能不同時間生的蛋,會在同時間孵化成小鳥。
…所以說親鳥有可能跑開, 等著生第4顆蛋, or &第5顆蛋再孵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