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懸命 非洲之巔_吉力馬札羅 : day1 出發

因為這段時間工作非常忙碌, 一回首才發現, 我們從非洲之巔 – 吉力馬札羅kilimanjaro回來正正3個月了, 想當初從出發前的死豬不怕滾水燙, 立志擺爛, 到上山前的忐忑與熱血加乘, 攻頂時的奄奄一息,生不如死, 一路滑下山後的又累又high又水腫的種種記憶, 覺得還是該好好的靜下心來把這趟旅程的最後做一個總結

p.s. 這是趁美麗的領隊拍照時從旁”順便” “偷”拍的, 就拿來當成自己這趟旅程的代表照啦!

(借團友拍的照片) 問我當初為何會想參加…下面是我從網路上看到的一位版主所寫的攀登吉力馬札羅的理由…

一般人的理由:
1. 赤道雪山,可以一路經歷從熱帶雨林到高山荒漠所有垂直植被地帶,風景豐富且迷人;
2. 非洲第一高峰,世界最高的獨立山峰,且是世界極少數非專業登山人員可成功攀登的5000米以上高山;
3. 磨練鬥志心志意志;

文藝青年的理由:
1. 因為山在那裡! 
2. 來非洲不做會後悔的一件事之一!
3. 我愛海明威! (“乞力馬扎羅的雪” vs “雪山盟”!)

第三種愛秀型:因為登上去了,以後就可以跟人吹牛逼了。

好吧! 我必須說我是以上皆非, 雖然我看完狂笑好久,  因為很多朋友給我的回應就符合那裡面的各種選項…..

我只不過是….有一點不顧一切, 有一點腦抽, 有一點….熱血!

所以我來了! (朋友幫攝於起點的Machame gate)

其實還有一個很好的理由, 上面是從WIKI截到的圖, 可以看出這座在十九世紀德國傳教士所發現的赤道雪山山上的白雪, 在現代環境的變遷下已經快速的消融了, 再不來, 就沒有機會一睹赤道雪山的風貌了

吉力馬札羅山是在2500萬年之前形成的火山,火山口在最高的基博峰頂峰南側,保存完好,直徑2400米,深200餘米,內有一個由火山灰形成的內錐。雖然火山還在休眠,但現在其噴氣孔還不時地釋放出火山氣體。科學家在2003年的一次考察證實火山熔岩距離頂峰的火山口地表只有400米深,但目前尚沒有噴發的跡象。由於歷史上沒有吉力馬札羅山火山噴發的記錄,但根據研究,最近的一次噴發可能在15萬-20萬年前。對從北部冰場冰川採集到的冰核的分析表明,「吉力馬札羅的雪」(指冰川)有至少11,700年的歷史。(from WIKI) 

吉力馬札羅山有兩個主峰, 最高的5,895公尺叫Kibo基博峰(坦尚尼亞獨立後改名為Uhuru烏呼魯峰), 另一個叫馬文濟(Mawensi, 5149公尺) , 兩峰之間有一個10多公里長的馬鞍形的山脊相連, 在冰川最大的時期,連續的冰蓋覆蓋了大約400平方公里的面積,一直延伸跨越基博峰和馬文濟峰。上圖照片是從飛機上空拍到的kilimanjaro山頂上的白雪, 只能說雪量看起來真的少的很可憐…..

(from WIKI) 近年來,山頂積雪融化、冰川消失的現象非常嚴重,從1912年到2009年的近80年間,冰川已萎縮85%。從1912年至1953年,峰頂冰川大約每年減少1%;從1989年到2007年間,每年減少2.5%。如果冰川以這個速度消融,大約在2022年至2033年間,吉力馬札羅山峰頂的冰川將會完全消失。

這是我們要離開前往機場時在路上又再一次的遇見kilimanjaro, 遠遠望去, 吉力馬札羅山是一座懸浮在遼闊的東非大草原上的孤單高山, 雖然很朦朧, 但仍然高聳入雲, 氣勢磅礴 

吉力馬札羅山(斯瓦希里語:Kilimanjaro,意為「燦爛發光的山」)位於坦尚尼亞東北的吉力馬札羅區,臨近肯亞邊界,是非洲的最高山,常被稱為「非洲屋脊」、「非洲之王」。吉力馬札羅山地區已經於1968年闢為國家公園,整個山體上不僅生長著熱、溫、寒三帶野生植物,也棲息著熱、溫、寒三帶野生動物。堪稱一山攬一世之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組織也早在1981年就將它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中。

身為七頂峰之一,吉利馬札羅山不需要冰攀技巧和特殊雪地裝備,一般的Trekkers就能登頂,常走的路線有6條 (map form AWS Monitoring)。最好的登山季節是寒冷而乾燥的6月至10月,或者是充滿綠意但還未到雨季的12月至次年3月。

  • Marangu:又稱可口可樂路線,相對簡單,同點進出,大約五或六天,沿途住山屋非露營;相當熱門,但最後一天登頂突然增加的難度和高度可能讓一些登山者不適應,所以登頂成功率相對較低。
  • Machame:又稱威士忌路線,一般認為風景最漂亮,但稍陡,行程會是六或七天;全程露營,非同點進出 (Machame進,Mweka出)
  • Rongai: 一般認為是露營路線中最簡單也最沒風景的一條  
  • Umbwe:一般認為相當難
  • Lemosho:相對簡單,天數較長,可能六到九天,全程露營,中後期路線會跟Machame接在一起
  • Mweka:這條通常是給其他路線下山用的,一般只有馬拉松比賽會跑這條上山

資料來源: Kilimanjaro Routes Overview 遊客的選擇, 威士忌路線打敗曾經最夯的可樂路線, 但其他路線會不會太慘了點….

近幾年看到台灣出團都是走最popular的Marangu可樂路線, 但當時理智尚在, 所以沒想到要嘗試, 阿災….熊熊看到走Machame威士忌路線, 而且是走7天的團, 就在一時腦熱的情況下報名了


威士忌線路風景據說是最美的,可以看到完整的植被帶,其中第三天是上到4600再下到3900,路線十分之坑爹,但是無形中也給了攀登者適應高原的時間,所以成功率稍高了一些

整理了一下這幾天住的camp & 路程資料, 不知為啥, 各個網站對於每個camp的高度數據都不一致, 最後只好以我們在每個camp拍到的說明牌為準, 另外做了一張表格….比照地圖, 第4天綠線的路程我們拆成2天來走, 就是7天的行程

Machame Gate…..

公元2世紀,希臘著名地理學家托勒密曾在地圖上標出位於赤道附近的這一雪山,但後人覺得赤道有雪山不可思議,就把它從地圖上抹掉了。

1848年,德國傳教士約翰內斯·雷布曼到非洲大陸地區傳教,並深入內陸地區探險,親眼看到吉力馬札羅山,成為「發現」此山的第一個歐洲人。他將對吉力馬札羅山的見聞發表,卻引起軒然大波,被斥之為「異端邪說」。

1889年,德國地理學家漢斯·邁爾和奧地利登山家路德維希·普特舍勒親自登上了基博峰,拍攝並帶回大量赤道雪山的照片,才使得吉力馬札羅山的存在最後被確認。這也是人類有記載的第一次登頂吉力馬札羅。

圓牌中是我們的路線表 ….從這裡直接攻頂要走40km約需32hr….不過正常人是不會發神經這樣的幹啦

剛抵達時大家很興奮地到處拍照, 團友竟然不小心立馬滑了一跤, 嚇了旁邊所有人一大跳, 還好運氣&摔跤的技術含量都很好, 爬起來沒事繼續活蹦亂跳……

入園價目表就供參考, 因為通通都包在團費中, 就不再傷腦筋研究

(團友幫攝) 每到一站都需要簽名…..

因為作為國家公園,攀爬吉力馬扎羅有比較嚴格的流程,在這裡要按照當地規矩,必須由專業化的旅遊公司帶領,不能自己說爬就爬,不許獨自行動。這一方面是出於安全考慮,另一方面是確保吉力馬札羅的環境不被污染。

我們每個人都只要背自己當天所需要的用品, 衣物, 行動糧 & 水….我還外加一台大相機&小數位(打算最後攻頂用), 其他行李, 換洗的衣物, 睡袋等就交由指定給你的挑夫

由於吉力馬札羅山具有明顯的垂直地帶性,從山麓到山頂依次分布著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帶, 最熱時三十度, 攻頂最冷時零下十五到十度, 視每個人對冷熱的對應, 原則上是從短袖排汗到長袖保暖大外套通通要帶, 我的手套等級不夠, 在途中超市補給時臨時再加買, 打算雙層手套上, 也有團友補買了保溫水瓶, 準備扛2-3瓶熱水上山……. 

所有挑夫所揹的行李必須被詳細秤重, 不合規定的就要重新分配打包……

攀爬吉利馬札羅山有規定必要嚮導數量,還有一定要配幫背東西的挑夫,再搭配登山者與這群人六七天份的食物(和瓦斯、帳篷、睡袋、睡墊…and etc),還有限每名挑夫最高負重15kg(不含他自己的5kg, 但也有的資料說是total不能超過25kg, 總之就是一個混亂的資訊),這些基本規定的人數加一加很容易就變成一個大團體了。

note: 所有裝水裝飲料的”塑膠瓶”嚴格禁止帶上山….只好把我的3L水袋裝得滿滿的背上山…..飲用水每天會由廚房的人員在山上水源取水過濾後, 準備熱水/冷水給大家補充

starting point….我們一早就從旅館離開, 開了2-3小時的車, 在gate這邊慢慢的混, 又吃完午餐才出發, 直到開步走, 大約是12點半以後了…ㄟ, 這樣來的及到今天的營區嗎? 我不要摸黑走路啊!

從山腳下1790m的出發, 到海拔3000米的machame宿營地, 約11公里, 標準時間5小時

第一天的路很好走,前面的路是公園修過的,坡度也不大,很容易讓人想大步往前


不少頂著大包小包行李的挑夫超過我們, 但是嚮導還是會不斷告訴你”POLE波咧 POLE波咧” (慢慢走 慢慢走), 而且絕不可以超過領頭的嚮導, 就是要讓我們更和緩的逐漸適應變化的海拔

因為走太慢, 所以東張西望模式全開, 嚮導看我拿著大相機東拍西拍拼命拍花, 就非常熱心地跟我介紹每一種花的名字還有一些特殊的用途, 但素….大嬸我就是一整個植物白癡, 純愛照而已, 縮了那摩多, 沒一個記得…..(大汗)

恰巧從網路上看到的, 最左邊的是此區特有的鳳仙花Impatiens kilimanjari(紅花黃尾巴捲曲)…….

一直低頭拍花, 抬個頭運動一下, 沒想到撞大運…..天啊! 佈滿天空的巨大”葉脈銀河” 真的是漂亮極了!!!

超級美, 從來沒看過樹冠會有這樣效果

走在莽莽蒼蒼的熱帶雨林中…..

這算是緩坡 (後面幾天的坡很多就真的是靠夭型的)

昏叫…..非常乖, 一動不動地當麻豆

這是我們一路上見到色彩最豐富的挑夫…..

領頭嚮導教了我們一些斯瓦希里語, 但至今我只記得除了pole pole外的一句叫 “無秀斗” (這是”讓路”? 還是”靠左”啊? )

松蘿,字面意思為松樹上的蔓或毛狀的植物體。常見的有節松蘿(Usnea diffracta)和長松蘿(Usnea longissima)兩種

松蘿屬地衣類的植物,可吸收霧氣中水分,從自行的光合作用中獲得營養,不吸取宿主的養分,因此它不是寄生植物或菌類,而是一種「附生植物=著生植物」(epiphytes),也因此它所在的環境空氣必須未受污染,是環境的指標生物之一。

中藥裡面這個還能拿來作藥….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外用治創傷感染……之類的

這樹幹未免太糾結了…..

看見兩側三人高的扁柏行樹,嚮導告訴我們緩坡上去就到了今天的目的地- Machame營地….歐耶!

(團友幫拍) 這個camp的位置無論是看夕陽還是看日出都不理想, 所以也就不用掙扎要不要搶夕陽拚日出, 待帳篷裡醉生夢死就對了…..

(借團友照片)  每到一個camp都要先找工作站去簽到…..

依照我的照片上記錄的時間, 我們下午12:45進閘門開走, 大約6:05到達, 走了5個多小時, 比標準時間慢了20分鐘左右

我們到達的時候, 隨行的人員已經搭好營帳(2人一帳) & 鋪好地墊, 連行李大部分也會先放好, 離開時我們也只要打理好行李, 放在帳篷門口, 自會有人來收行李收帳篷, 我們都不需動手

廁所的話…..通常營地隔一段距離會有簡易的木頭房, 裡面挖個大洞就是廁所, 當然, 如果就近有樹叢, 可以野放, 不過因為營地人太多, 大部分時候我們還是都會認命地走一段距離去正規的WC, 至於月黑風高的夜晚,  就真的看各人了……

到了營地, 放下背包, 可以先用工作人員準備好的熱水洗手洗臉, 先鬆泛鬆泛
ps. 我們看到有一老外坐在營帳門口, 脫到全身只剩短褲, 非常愜意的用一大盆水左擦右搓還洗腳….但我們的水是共用的, 所以無法這麼”奢侈”…..

(再借團友照片) 然後帶著熱水瓶(等加水), 或是想加餐的食物, 先去餐廳帳坐著等喝熱飲及點心

這是我們的餐廳帳, 12個人塞進去鏘鏘好, 不過動作都要很小心,  因為椅子桌子都是折疊式的, 地面又不平, 不小心就會摔摔摔…..因為山上很冷, 基本上我們只要坐進去, 就會把門口都拉起來, 廚師侍者要來遞東西時, 就開小縫傳進傳出…..

每天早晚趁著餐廳吃飯集合時, 領隊都會用簡易型的手指式脈搏血氧儀幫大家監看身體狀況, 每次在讀數據時, 都會有比上不足的遺憾, & 比下有餘的驕傲, 心機深一點的, 還故意製造笑話讓人喘不過氣來, 真是考驗人性之一大時刻 

 

待續……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1. 感謝賞文, 不過這個系列的文已經全都po完囉!
    請到文章最上方, 在標題的右下角, 有個檔案夾標誌”2016非洲獵遊&吉利馬札羅攀頂峰”, 點進去就可以看到這一系列的所有po文囉 (有很多~篇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