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一樣思考:第六屆蔡瑞月舞蹈節

前陣子拼命在整理一堆照片要交出去, 所以德國行的po文就嚴重脫鉤, 就是忙這個–
第六屆蔡瑞月舞蹈節(演出時間:11月4-6日),表演地點在蔡瑞月舞蹈研究社(玫瑰古蹟)

舞蹈節今年邁入第六年,以「回到大自然的家系列二 — 像山一樣思考」(Thinking Like A Mountain)為主題
— 引述自李奧帕德《沙郡年記》中,最富盛名的散文。希望透過舞蹈,帶領觀眾共同深思人與土地之間唇齒相依的關係,表達對我們賴以維生的土地及家園最深刻的省思。

這一次為紀念蔡瑞月90歲冥誕,首演蔡老師於2000年親自重編的經典舞作,並邀集日本現代舞大師折田克子,美國埃立歐‧波瑪爾舞團、澳洲現代舞先驅伊莉莎白‧陶曼,進行跨國界的演出及交流。

08年的時候曾幫忙拍過第三屆的活動, 那時候是第一次拍攝這樣的舞蹈表演, 場景/燈光/舞蹈全部是當場的臨場反應拍攝, 又是一場定生死, 所以有點手忙腳亂, 這次的舞蹈節共演了5場場次, 我拍了3場, 照說應該越來越上手, 不過說實話, 碰到晚上場+舞台燈光+跑來跑去的舞者, 根本是討不了好

編舞家:台灣 蔡瑞月 台灣現代舞之母
為台灣首開現代舞思潮.在二次世界大戰及二二八事件歷史磨難中,堅持開創舞蹈生涯。

舞碼:〈杯底不倘飼金魚〉,以豪放喝酒奔放的草根精神,展現台灣文化的幽默與豐沛生命力。

我要承認, 連拍三場裡面, 這支舞我拍的最糟糕, 完全抓不到舞者的動作, 而且不知出了啥問題, 拍出來的效果一整個朦朦朧朧….記得沒有灑乾冰做效果啊!

ps. 那個女舞者是金魚喔 ^_^….

舞碼:《絲蛾 Silk Moth》
表達「我們只是土地的一部分,而不是擁有者」

編舞家 & 舞者:澳洲 伊麗莎白.陶曼 Elizabeth Dalman 澳洲當代舞蹈大師
曾擔任澳洲國家藝術現代舞團總監.榮獲澳洲國家勳章.澳洲國家舞蹈終身成就獎,創立密拉姆藝術中心,從事生態藝術創作。

陶曼老師不愧為一代大師, 看似簡單的舞, 卻依然能震撼人心, 而且這是我拍過最好拍的一支舞 (因為舞者沒有不停的跑來跑去^^), 燈光加上服裝的效果, 拍出來的視覺呈現粉美

 

舞碼:〈咱愛咱台灣〉
重建蔡瑞月老師1946年經典舞作,歌詠台灣山水景致,傳遞戰後台灣菁英重建故土的熱切心情

這支舞也是有點難拍, 舞者雖然只有一人, 但滿場又跑又跳, 到最後拍成功的, 通通是正好停頓擺pose的時候…汗

 

舞碼:埃立歐.波瑪爾(Eleo Pomare)經典黑人民權舞作《Blues for the Jungle》「叢林的憂鬱」

這齣著名舞作對於黑人奴工的人權問題,有著深刻的控訴,於1966年在紐約首度公演,即造成轟動,更諦造連續公演一個月的盛況。經過多年的洽談,終於首度在台灣演出。

編舞者: 埃立歐.波爾瑪Eleo Pomare 非裔美國人
曾擔任埃立歐.波瑪爾舞團的編舞家及藝術總監長達五十年。美國舞蹈節的諮詢委員。古根漢會員藝術家。

這支舞非常的長, 分成好幾個段落, 從黑奴時代, 一直討論到近代社會的種種現象, 因為我有先來看過這支舞的彩排, 所以在掌握舞者的動向上比較吃香

這邊拍照比較麻煩的是場地問題, 因為只能定點拍照, 加上那幾根樑柱怎樣都避不掉, 所以常常出現舞者被柱子裁斷手腳, 或是整張臉被遮不見了…只好3場拍攝都選了不一樣的位置, 好儘量彌補場地上的限制, 像這張照片, 在前2場我拍的位置, 就都被柱子遮掉了很多人….拍出來的照片都不能用>.< , 還好最後有拍到比較好的角度


舞碼 :《五月節死亡遊行-誌念車諾比核災》

舞者手上白色的鮮花掉落滿地,象徵車諾比核災事件,造成無數人死亡的慘況,主辦單位希望藉由舞蹈的呈現,讓民眾能夠更加重視台灣核電廠的安全性

最後出現象徵死者的舞者…嗯…脖子的寒毛有點豎起來了

 

舞碼:《心撼 Heart Quake》
是伊麗莎白.陶曼老師在目睹日本大震帶來海嘯、核災後,迫切想呼籲人對自然應有的尊重。

這支舞…很讚, 燈光也讚, 舞蹈中一直傳達出淡淡的哀傷與為生存而掙扎, 以及重新再站立的堅強意志

淡淡的, 淡淡的…讓人忍不住眼角也濕潤起來

 

舞碼:《生存的居所》(生きる居場所~地熱と自熱)。
副標題「地熱」代表的是自然,「自熱」代表我們內在的熱情,兩者發音皆為「zinetsu」 ,呈現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密不可分,必須在與自然和平共存的狀況下,憑藉著由內散發的熱情去決定我們的生活形式,如此一來,我們才可能擁有真正的生存居所。

經歷日本311大地震,及隨之而來的核災,《生存的居所》,還原地震發生前一秒的太平生活,及地震發生後,災民尋獲親人鄰里時喜出望外、相擁而泣。

這支也是支長舞, 分成了好幾個段落, 比起前一支舞所帶來的淡淡的憂傷, 這一支舞相對的愉悅很多, 也讓人忍不住心情雀躍起來, 舞者鮮艷的衣服, 在這邊有很好的效果, 拍起來也很有明快的感覺

編舞者:折田克子Orita Katsuko 日本當代舞蹈大師
日本皇室紫綬褒章.日本現代舞蹈協會常務理事‧2009年榮獲「旭日小綬章」。

 

舞台拍攝的要點

1. 為了不干擾舞者及觀眾, 拍攝時的紅外線輔助對焦燈&對焦嗶聲都是關掉的 (不可用閃光燈)

2. 盡量拉高ISO, 縮短曝光時間, 因為這樣才可以凍結舞者的動作, 不然絕對是鬼影幢幢


3. 除了拍攝舞台上的表演節目, 觀眾及周邊花絮也都要拍到, 才是完整的拍攝記錄

 


文字參考資料

《玫瑰古蹟》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第六屆蔡瑞月舞蹈節
http://www.dance.org.tw/modules/AMS/article.php?storyid=42

DM-0921-01-s.jpg

一股深沉的狼悲鳴,迴盪在懸崖間,然後滾落山下,隱入暗夜…..

李奧帕德在五十年前,要一切活著的生物,留心傾聽那聲音,

只有山活的夠久,可以客觀的聆聽狼的悲鳴。

當狼群眼中的綠火逐漸消逝,

鹿群、牛群的死亡已近在咫尺,放牧者與獵人的銀行帳戶透支是遲早的問題,

只有山活的夠久,能預見這條生物鏈崩解。

「野地裡蘊含著這個世界的救贖」

百年前梭羅便暗示著,

相互依存的共生圈,才是人類生存的出路。

如今,台灣的救贖在哪裡?

南到北四座核電廠,彷彿四支廊柱釘成的牢籠,

當政者,你盲目的權力,已讓土地上的人們,無處可逃,

只能依靠經濟發展的「奇蹟」,預支心驚膽顫的未來。

二○一一.三.一一。

日本大震後的核災,是車諾比之後,最沉痛的核殤。

生物集體流離失所,在悲劇中輪迴。

但山早就明白這個結果,只是人類仍不明白,

這就是狼的嚎叫所隱藏的意義。

人沒有學會像山一樣思考,

乾旱塵暴、洪水核災,只有年覆一年的襲擊,

也將我們的未來,衝入了大海。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