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魯Peru.利馬Lima

走一趟印加古道是好久以前就立下了的”宏願”, 以往是沒法請長假, 因為飛一趟南美耗費的時間又臭又長, 再加上想去的點排一排, 不花個20天總覺得玩不到”癢處”, 所以就一直延宕下來…..
然後我猛然發覺, 這樣跑一趟南美的旅程費用, 已經從7-8年前看到的10多萬蹭蹭蹭的飛漲破了20, 我已經要兜不住這筆天價, 眼看我的印加夢大約永遠就是夢…..所以看到網路上有包印加古道4天3夜健行的祕魯/玻利維亞行程在招人, 牙一咬就直接報了…..

祕魯政府規定印加古道每天只開放500人進入, 這個數字含入山嚮導及挑夫, 算一算遊客的名額大約就只有200人左右, 所以往往在一公開登記就客滿, 而且祕魯政府還規定一定要嚮導帶領團進團出走印加古道, 而且必須事先登記繳費並在入山時出示護照核對, 所以散客是沒法自行入山的, 而且如果臨時不能去, 只能放棄, 不能更換其它人…..也就是說, 在前一年的10月我們就訂下了這個不能反悔的約會

這趟旅程從洛杉磯轉祕魯, 轉機+搭機將近24小時, 尤其在美國轉機折騰好久, 套句團友說的, 已經昏天地暗得不知今夕是何夕….不過因為時差, 所以在”錶定”時間12小時之後, 在第2天早上8點多, 我們就到了祕魯的首都Lima利馬, 並立刻往舊城區開始這一天的行程…..

ps. 這條流經首都市區的河流的髒亂程度, 讓我有點驚到…..就這樣成為我在秘魯拍到的第一道風景…..

我們到達這天正是母親節, 所以街上到處都是拚著最後一刻搶生意的攤販

這種賣現榨果汁的小攤販還滿常見的, 一台賣場推車+一個小小的手動榨汁機, 就可以開賣, 挪點跑警察的機動性超高…..

我們在舊城區下車改用步行踩點, 第一站: 聖馬丁廣場(Plaza San Martín)
聖馬丁廣場是1921年為慶祝秘魯獨立100 週年而建成, 廣場中央有一尊雕像, 紀念殖民解放者兼秘魯首任總統–何塞‧德‧聖馬丁(José de San Martin)   

若不是導遊特別說了, 沒人注意到雕像下的女神頭上頂著一隻羊駝….. 
因為羊駝是安地斯文明的代表, 尤其是生長在高原的Vicuna(唸成”比姑娘”), 被印加帝國視為聖獸, 而為了融入安地斯原住民的信仰文化, 所以很多秘魯的建築&藝術都能看到這種不同民族元素的混搭風…..

我們的導遊是一位來自台灣的漂亮女子, 她當初是背包客, 來到秘魯之後, 發現太喜愛這個國家, 所以就扎根下來, 不過我們來的時候她正好懷孕4個月, 所以就把親愛的老公(來祕魯工作了6-7年的湖北帥帥小伙) 拖來當助手

因為很喜歡這條小巷的感覺, 所以用望遠鏡頭拉了一張, 再改成黑白照片, 就更有fu了

利馬在18世紀中期前一度作為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統治中心,1535年被選為秘魯首都,被譽為「王者之城」。整個城市劃分為43個區,860萬的人口佔了全國的百分之三十,是祕魯最大的城市,也是最大的港口。

老城內有大量殖民時期建築, 其中 Jirón de la Unión 被開發成步行街, 歷史城區在1991年以 “利馬歷史中心”登記為世界遺產

街上的舊建築……可惜已經廢棄頹圯了, 不過仍能看出過往的美麗

建築門前若是有這個黑白相間的倒五角形標誌, 就表示這棟房子是登記有案的歷史建物……

走著走著來到某建築前, 導遊雖然很賣力的在解說, 不過我們的注意力整個被帶走, 因為街上看起來熱鬧極了, 像是有活動要進行….. 

哇~哇~哇~ 第一次看到盛裝的安地斯婦女…..一掃長途飛行後的”呆滯”, 我立馬像打了雞血一樣的超亢奮的狂按快門, 而且她們也非常大方的笑著讓周邊的遊客拍照

一轉眼連旗幟都上手了, 看來有等一下真有好戲…..

導遊好不容易把大家都叫回來聽說明……這是我們的第二個目標景點 : Le Merced Church, 全名是仁慈聖母聖殿與修院(西文Basílica Menor y Convento de Nuestra Señora de la Merced/英文Basilica and Convent of Our Lady of Mercy),創建於1534年,它的歷史與這座城市一樣古老。在1991年加入舊城區一併以 “利馬歷史中心” 列為世界遺產

最初的教堂為木結構,目前的磚砌教堂是1746年地震後重建,華麗繁複的巴洛克立面是1591年的雕刻。

教堂內部

主祭壇

在這個聖母教堂中天花板的裝飾在不同區也有不同的風格, 而這個天花板讓我直接聯想起撲克牌…..不過下方這個聖龕讓我覺得哪裡怪, 後來發現是兩邊的雕像…..完全不是常見的天使像或聖人像裝飾, 反而做的有點像是人柱…..

進門右手邊有座很特別的…”牆” , 很多信徒對著這面牆非常虔誠的祈禱

回來查了一下…..原來是牆上的Urraca神父十字架(Cross of Padre Urraca),據說這位西班牙神父在16世紀時曾展現許多奇蹟。Urraca神父的遺體被埋葬在聖餐壇的腳下,坐落在聖殿入口處,三個世紀以來,人們虔誠地跪在這位古老的修道士身上尋求奇蹟。

教堂絕對不可或缺的彩色玻璃窗….

因為心繫外面的活動, 難得我以最快的速度繞了教堂一圈又衝出來, 正好碰到當地人從教堂裡抬了轎子出來….哇~哇~哇~

乍看….第一個想法是….聖母出巡囉! 尤其是在台灣剛參加大甲媽繞境, 這個景象怎麼就辣麼熟悉啊~~~
後來看了同團朋友拍的照片, 確認聖母沒出門, 應該是只有十字架代為遊街巡守去了…..

ps. 本來以為我們是撞大運, 不過據導遊說, 在秘魯全國常依各地區不同節日舉行這種類似小型嘉年華會的遊行表演, 所以很有機會可以碰到…..

有些遊行隊伍還在一旁做最後的著裝整理中….

快快快…..起轎啦! 前面的隊伍已經走啦!

我好了, 但還沒輪到我出場啊…..

ㄟ….我的隊伍咧? 阿郎咧?

著裝完畢的大美女…..

糟糕! 我的頭髮還沒綁好….. 唉呦媽呀! 你不要拉那麼大力啊! 痛死了!

準備好了…..隨時可以上場囉!

來喔! 起舞囉! 搖落企!

喂! 丟溫啊! 緊來喔!!

這是我覺得最吸引人的隊伍, 服裝超炫, 領頭人超酷….所以我一路跟著狂拍….只是為什麼他們頭頂著獅子吼, 手上卻抓著大猩猩玩偶啊? 

大猩猩的OS : 你們不要再甩啦! 我頭暈!!

DSC_9797.jpg - 2018印加-祕魯利馬

在全隊都是中年大叔之中突然看到一位又帥, 笑起來又可愛的小鮮肉….. (完蛋! 我這中年大嬸的惡癖越來越嚴重)

本來拍小鮮肉拍得爽, 不經意回頭發現我後面站著一位手捧小豬的瞪眼面癱大嬸….剉到!

ps. 為何要捧著小豬來贊聲啊? 不懂!

這一隊樂隊以小年輕居多…..中間不敲鑼打鼓了, 也來段小舞步扭一扭

導遊領隊好不容易把一群人趕離遊行隊伍, 繼續我們的參觀行程….第三站 : 武器廣場/中央廣場(英文Plaza Mayor/西文Plaza de Armas)

Lima雖然是Peru(秘魯)的首都,但是直到西班牙人於16世紀侵略並滅亡印加帝國(Inca Empire) 後,方建都於此。在1532年,當時的征服者法蘭西斯克.皮澤洛(Francisco Pizarro, 1475-1541年)戰勝了印加帝國皇帝阿塔瓦爾帕 (Atahualpa)。三年後於1535年,皮澤洛在武器廣場建立了利馬市。

也因此武器廣場是全市最古老的廣場,更可說是利馬的搖籃。在殖民地時期,這裡是集市所在地,也是鬥牛場,並被用作死刑裁判所處死刑場所。

市政廳(Palacio Municipal)位在武器廣場西側, 屋頂上飄揚的是秘魯政府旗 (秘魯國旗只有單純的紅-白-紅三色旗,在中間白色部分沒有圖案), 牆上的雙頭鷹標誌是利馬的徽章

廣場北面用黑色欄杆圍著的是總統府 (Palacio de Gobierno), 裡面門口有衛兵(我拍的角度正好完全被柱子擋住), 每天正午/傍晚都有衛兵交接儀式……這棟官邸的後方就是利馬茨河 (Rimac) 河岸。

這裡在印加帝國的全盛時期具有強烈的宗教意義,也是最後一位印加皇帝居住的地方。西班牙征服印加之後,皮澤洛在1535年於現址建造自己的宮殿。經過幾次地震與火災,原始建築已殘存無幾。目前的宮殿於1938年建造完成。

武器廣場最引人注目的建築….位於東側的大教堂與總主教宮

利馬主教座堂又稱大教堂 (Cathedral/La Basílica Catedral de Lima) 是利馬市最知名的建築之一。1535年,法蘭西斯克.皮澤洛為此地興建的第一座教堂安上第一塊石頭,但這座教堂後來因地震毀滅。目前的大教堂是1746年興建,結合了巴洛克與新古典主義風格。

前面提到的征服者皮澤洛在建立Lima沒多久之後, 在1541年被前同僚殺害,死後就葬於大教堂內

非常有氣派的大門立面

ps. 看網路上的介紹是說大教堂和主教宮要門票(可單買或買聯票), but…..我們去的時候因為是周日, 教堂舉行活動, 所以大門就大開著, 隨便你進出….

兩旁的持槍警察……我拍個照也不要狂瞪我啊!

有趣的門環…..

金碧輝煌的主祭壇…..裡面正在進行儀式

一進入教堂後右手邊這區就是皮澤洛的安葬處….不過我們去時鐵門深鎖還圍了起來, 裡面更是烏漆嘛黑的, 想隔著鐵門拍都沒法 ….. 

非常美麗的拱頂…..

唱詩班的座椅…..如同歐洲的眾多教堂, 都以超精美的雕刻來裝飾詩班席位

右側邊的某塊地被圈禁起來, 地板上有透明壓克力可以窺見地下的墓穴, 只是因為反光根本看不清楚, 一旁擺了這張圖文說明…..

大約因為我們是免錢進來參觀, 所以包括禮台正下方的地下室(大教堂內的墳墓區) & 主殿前後兩側的的展示廳…..通通沒法進去…..難怪導遊只給我們15分鐘的參觀時間…..

1651年在廣場的中央設置了青銅噴泉

廣場周邊的建築物中, 可以看到有許多殖民時期和共和時期的木造陽台, 這些非常有特色的陽台建築也賦予了利馬老城區的和諧與獨創性

據我們導遊的說明, 噴泉雕塑的動物, 獅子代表西班牙, 下面的怪獸是印加帝國, 西班牙征服了印加帝國, 所以獅子壓制了怪獸…

ps. 我怎麼看都覺得這兩隻的動作很像在進行某種不可說的猥褻行為…..

緊鄰大教堂,以花崗石為主建造的巴洛克建築是總主教宮Palacio Arzobispal。這裡也是要購票參觀, 一樓現為小型博物館展示歷年主教使用過的物品及畫像, 二樓目前是利馬總主教的寓所&執行公務的地方, 裡面也開放多個房間包括展覽廳、會客室及主教臥室等供遊客參觀 。

ps. 我們去的那天不知是否是因為周日, 還是因為是母親節假日, 還是因為中午休息…..總之看起來就是大門深鎖沒開放….. 

主教宮的陽台以雪松木打造, 非常精緻, 這種加在窗戶外的木框設計最先起源於阿拉伯, 然後流傳至伊比利半島(西班牙/葡萄牙), 這種設計不僅能防止陽光直射, 讓空氣流通保持房屋涼爽, 同時還保護房屋內部的隱私, 允許由內向外偷看, 但窗外的人無法看清裡面….

想當初我們到葡萄牙Beja, 還特地跑去看那唯一剩下的阿拉伯民族建築格子窗(blog)–Gelosia (Janela de Rótulas), 結果在這利馬古城竟然隨處可見……

繼續在古城踩街…..這是舊火車站, 不過現在變成圖書館

就在火車站對街轉角, 我們在這不起眼的bar前面駐足…..不要小看這間自1905年開業的酒吧餐廳Cordano, 它可是在歷史上享有特殊地位……
因為直接毗鄰政府宮, 秘魯政府行政部門的所在地和總統的官邸, 幾乎為現代歷史上的每一位秘魯總統都成為這家店的客人, 有的甚至成為常客 (最常被點的餐飲組合就是Pisco sour和火腿三明治butifarra) 

在古城pa pa go的最後一個點, 我們來到聖方濟各聖殿與修院(Basílica y Convento de San Francisco de Lima)

聖殿與修院在1673年祝聖,1774年完成。雖然在1687年和1746年地震中倖存,但是在1970年地震中遭到嚴重的破壞。它最早於1989 年就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1991年以”利馬歷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為世界遺產。院內涵蓋三座教堂、五座修道院、圖書館和多個教堂地下室,其中最值得參觀的,是它的圖書館和地下墓穴。。

開放時間:每天9:00-20:15,教堂7:00-11:00和16:00-20:00…..
修道院買了門票之後也不能單獨參觀, 只能跟隨英語或西語講解員帶領成團入內, 而且修道院內是完全禁止照相及錄影, 所以以下的照片全都是從網路上撈來的…..

ps. 我本來以為參觀完修道院, 會讓我們去教堂晃一晃….結果沒有>.<! 我們就被趕上車去吃午餐了…..


圖片來源 : AgainErick at the English Wikipedia

1943年,人們在教堂下面發現了殖民地時期的舊墓地,裡面密密麻麻的埋葬了超過萬人的屍骨。從wiki看到的資料是有25,000多具屍骨, 不過網路上也看到有人寫多達7萬人埋葬於此…..

Convento de San Francisco是Lima第一個公眾墓穴,至1808年才停止使用。地下墓穴佔地廣闊,通道縱橫,但只開放部份區域供人參觀。

大約經過捷克&葡萄牙幾個以人骨裝飾的”美輪美奐”的人骨教堂的洗禮, 再看到這樣的純墓穴….已經完全無感, 也就一路讚嘆真是有心人, 將原本雜亂的墓穴整個重新整理….

(圖片來源 : Lima and the District of Miraflores)

導遊把我們帶到了修道院食堂, 在最後方有一幅大壁畫…..大家馬上就認出這是”最後的晚餐”…..但是仔細看, 可以發現和我們認知中的畫作有些不一樣之處….

這幅秘魯版的”最後的晚餐”, 是十七世紀比利時畫家Diego de la Puente的畫作, 通過這幅畫, 看到了西班牙和安第斯風格的影響

  • 畫面中, 耶穌右邊的第2位, 穿綠衣的猶大的後側….冒出來一隻魔鬼
  • 左側有一間燃著壁爐的房間; 另外, 左上側可以看到一對夫婦的圖像….這些部分與最後的晚餐毫無關係, 出現在此的原因仍然是一個謎 (導遊猜有可能是畫家把自己畫進去)…
  • 晚餐的主菜是典型的秘魯菜”cuy chactado”(烤天竺鼠)….
  • 餐桌從長方形變成橢圓形
  • 使徒們半靠在躺椅上,而非端坐餐椅上,非常羅馬風格
  • 服務於桌子的孩子,他們代表純潔,並有一隻狗代表對人的忠誠。


(圖片 : Museo del Convento de San Francisco de Asis de Lima / 說明 : Church and Convent of San Francisco (Lima) – Next Stop Peru)

修道院的二樓的古圖書館被認為是南美洲最重要的圖書館之一。在其無價的藏書中,有從15世紀到18世紀的方濟會編年史,17世紀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地圖集或戲劇,由真正的學院出版的第一部西班牙語詞典,著名的普朗丁Polyglot於1571年至1572年間在安特衛普出版,超過6.000卷羊皮手稿,以及耶穌會士,奧古斯丁,本篤會和加爾默羅會的各種作品。還有關於若干主題的書籍,如典範權,教會權,哲學,神學,文學或歷史。最後,可以找到大量的聖經。

在圖書館的中央區域,有一些放在大型書架上的合唱書的例子。這些非常大的書籍重約25公斤,因為書頁是用小羊皮製成的,封面是用塗有牛皮的木頭製成的。在房間的中央區有兩個螺旋樓梯,通往第二層,均以雪松木做成。屋頂上有四扇窗戶,與側窗一起,可以通過自然光線將燭光的使用降到最低

遊蕩在教堂廣場有非常多的小販, 照片最右邊那個應該是Churros, 我們在西班牙吃過, 西班牙人常拿來當作早餐/點心, 被我們暱稱為西班牙的炸油條, 口感像是我們的油條與甜甜圈的綜合體, 只是西班牙人很愛沾著巧克力醬一起吃, 所以又甜又油……

走了一個早上, 我們來到被導遊暱稱貓咪花園的 John F. Kennedy Park….本來還在到處找貓咪, 沒想到在角落一個小小的草坪裡竟然就躲了…究竟有幾隻啊?

花園裡的餐廳…..

我們在秘魯的第一餐….因為是導遊事先統一點的餐, 據說是祕魯咖哩? 但完全沒咖哩味….左上角是前菜, 馬鈴薯(還是樹薯?)淋上特製的沾醬, 不錯吃, 右上角是素食特餐(鹽水熱煮青菜), 左下是我們的主餐:咖哩(?)雞絲飯, 然後是飯後甜點….

結果, 我最愛的是那一顆非常有味的醃橄欖 ^_^

飯後我們來到位於海邊的愛情公園(Parque del Amor)

公園於1993年的情人節建成並對外開放。公園裡有時舉行一些有趣的活動,比如曾經舉辦過接吻馬拉松比賽。據說,修建愛情公園的創意來自於一位名叫安東尼奧的詩人。他曾說過,人們為烈士或英雄修建紀念碑,但沒有城市為戀人們豎立紀念碑。 

公園靠海一邊的圍牆,有的部分是用各種顏色的瓷磚修建的,這種磁磚拼貼很有高第的Park Guell奎爾公園裡的長椅的fu

公園的一端有玩滑翔翼的地方….

不過距離有點短, 竟然只有橫飛跨過公園到另一端而已…..旁邊還有條行人步道可以通往海邊…..

然後我們前往位於海邊的shopping mall, 大夥人直衝超市買零食飲料

我們在利馬一整天都是天空灰茫茫一片,陰霾不散,原本擔心會下雨, 不過導遊卻保證絕對不會….其實利馬是世界上聞名的無雨城市,一年四季,沒有雷鳴電閃,沒有疾風暴雨,至於結冰、下雪更是聞所未聞的事情。而利馬說是無雨,並非終年滴雨不落,只是降雨特點是由濃濕霧形成的露珠以霏霏的粉狀飄落下來,迷霧濛濛,時間一長,還是會有水氣滲透土地。

利馬市區雖然西部濱海, 但因常年干燥無雨,天長日久,周圍便形成一片茫茫沙漠地區。所以前一秒還在海邊, 一出利馬市,就發現被沙漠包圍,沙丘重疊

我們在外住了一天之後再回來利馬, 結果回來當天在前往海邊餐廳時碰上美的叫人驚艷的夕陽, 只是這些照片是我在行駛的車上隔著車窗拍的照片, 一路搶拍, 所以完全沒有構圖可言

非常有氛圍的海邊餐廳….重點是旁邊的海灘….

很多小鮮肉們在玩衝浪…這時候嫌我的300mm望遠端不夠用啊!

從餐廳回望,發現原來利馬是整座城市建在懸崖邊上…..

這個角度的懸崖看得更清楚了, 懸崖邊還有綠油油的植物與滿山壁的紅花, 而且那些岩石看起來好壯觀啊! 真的是很奇特的景觀

完全忘記我吃了啥…..我們這一路在車上, 每天導遊都在車上集體點餐, 所以到了餐廳只要聽到報號舉手, 就會直接把我們之前點的餐點送上….
結果是….每天都要等到餐送上來才想起自己前兩天到底點了啥….有點謎底揭曉的樂趣

吃完飯出來順便來張夜景…..

對岸可以看到有兩座很大的發光十字架……

因為晚上不建議外出, 而且我們住的地方雖然治安還好, 但就真的沒景可言, 再說每天一回到旅館就累趴, 所以也就沒有啥夜拍….順便多拍幾張囉!

 

=預告, 下一篇 : 納斯卡線Nazca Lines=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