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沙漠之城 [第7章] : 死海.馬茵溫泉.尼波山.米底巴
我們離開瓦地倫沙漠, 一路往北回程, 今天我們將再度前往死海, 這趟旅程的規畫還滿妙的, 不管是以色列還是約旦, 都會在死海附近來來去去, 讓我們隔著老遠看海就是碰不到, 不過總算…..今天要在死海邊的旅館住上一晚, 可以真正體會一把死海漂浮究竟是怎麼樣的感覺
途中導遊讓司機在路旁停車, 就為了讓我們拍這幾個標誌扛棒….距死海18公里….不是這個, 是旁邊的”SEA LEVEL”, 也就是說, 我們現在正好在”平”海平面的地方….
死海位於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交界,水源幾乎完全依靠約旦河,是世界上地勢最低的湖泊,而死海周邊的湖岸是地球上陸地的最低點
這邊的牌子標的死海的海平面是是-390公尺, 中文wiki上面寫低於海平面424m, 英文版寫的是-430.5m…..
在網路上(from : Dead Sea Water Level – ICL) 找到非常有趣的資料,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以色列和約旦開始轉移約旦河流的大部分流量,並增加湖水用於商業用途,死海的海平面從急速下降,到2010年中期,湖水位的測量值到了海平面以下約430米,近年來的水量更是以驚人的速度萎縮 – 表面水平每年下降超過一米(3英尺),而海岸較30年前後退了2公里, BBC news也為此作了一篇報導 Dead Sea drying: A new low-point for Earth – BBC News
(from : Dead Sea | History & Facts | Britannica.com)死海的衛星圖像顯示其水位逐漸降低:1972年(左),1989年(中),2011年(右)
隨著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湖水位的下降,Al-Lisān利桑半島的面積逐步增長,直到將死海分割為南北兩部,半島西部現已可由陸路連接以色列邊境。南部盆地最終被細分為數十個大型蒸發池(用於提取鹽),因此到21世紀它基本上不再是天然的集水盆地。北部湖盆則是我們現在所稱死海的實際範圍
因為趕路, 我們錯過飯點, 導遊問大家想不想吃中東的素民美食沙威瑪, 馬上獲得全車一致同意, 所以我們就請司機沿路注意有沒有不錯的店…..結果我們先看到這家….團友跟我的第一眼都是….啥?! 三滴血咖啡?!!!
後來多事的去查了bood是啥? 但找不到這個字, 或許老闆真的是想寫blood……只是漏掉L
導遊幫我們找到一家便宜又好吃的店(好像1美金, 還是1塊約旦第納爾?) 只不過好吃是好吃, 但一開盒我還以為我拿到的是蛋餅….
小朋友手上拿的就是正常的長相, 老闆很好心的幫我們切開, 方便我們吃, 我竟然還嫌棄, 真是太不懂感激了
喔喔喔….看到死海啦! 只是好迷濛啊! 海跟天的分界幾乎分不出來, 真正海天一色
這是….帶著馬在沒有人的大馬路邊招客人騎馬? ….再說3個人來顧攤也就算了, 竟然有人把睡鋪搬來直接躺人行道上….
我們的車從好幾間看起來很高檔的旅館旁邊一路呼嘯而過, 結果我搶拍了這張照片之後, 車子打了個轉, 就轉進來了……哇哈哈哈, 原本行程表中列的旅館離死海有段距離, 沒想到後來改訂到這裡, 棒呆了!
今天住這間5星的度假旅館網路上滿多人介紹的, 不過人家住的是別墅, 我們住的是一般旅館區, 我們不貪心, 因為不管怎樣, 最重要的就是它有自己的海灘, 我們可以穿著拖鞋, 隨時趴搭趴搭的走過去, 實在太贊了
看著那一堆標得滿滿的地圖, 我只搞懂一件事, 要去死海海邊就直直往前走就對了…..
經過第一個泳池 — Summer Poor…..看起來很不錯, 但先去死海泡完澡(誤!), 再回來這邊游個兩趟把全身的鹽分洗掉
明明看到海就在前面, 但就是走不到, 到底要走多久啊~~ 整個天空霧矇矇的, 原本太陽很大, 突然不見了, 趕快趁現在去泡海水, 就完全不會被曬到…..衝ㄚ~
ps. 仔細看照片, 可以隱約看到對岸高起的海岸…..我當時完全沒發現, 一片灰…..
以為是到了海邊的沙灘, 其實這只是另一個泳池 — Infinity Poor …..
氣溫35度, 死海26度, 真是適合泡海水浴的溫度….
剛靠近海邊就被飛機的引擎聲給吸引, 一眼就看到之前在瓦地倫沙漠中拍到的輕型機, 沒想到在海邊也有一模一樣的, 看來是旅遊景點常備的遊覽項目
找路找樓梯一路往下衝就對啦! 死海! 我來啦!!!
其實一開始猶豫了一下, 因為不知道要先帶著相機純拍照, 還是要先去泡死海, 最後決定用防水套裝著手機, 邊泡邊拍
因為網路上各種帶著傷口泡死海的慘痛經驗, 雖然覺得自己沒問題, 但又不敢百分百肯定, 所以下水的時候有點戰戰兢兢的, 還好順利的”下海”, 雖然剛開始有點重心不穩, 但試了一兩次之後抓到訣竅, 也很容易的就漂起來, 然後就放鬆讓自己晃悠悠的盪著….其實在死海也沒辦法正常的游泳, 異常的浮力讓手腳都漂在水上, 真的除了漂浮沒什麼可以做的, 只是因為浮力太大,要站起來的時候重心容易不穩, 要小心
根據wiki的資料, 死海的鹽度高達34.2%(2011年),由於密度達到1.24 kg / l,因此形成天然浮力,任何人都可以輕鬆漂浮在死海
要感謝團員有”順便”帶到我的飄浮照…..下面的照片是我上岸後, 看到一群老中下海, 他們準備的道具實在太贊了, 忍不住偷拍…..從左到右 : 我在死海天氣晴 / 約嗎 / 及時行樂
注意事項 :
1. 確保不要讓眼清噴到海水, 不然可能會讓你痛不欲生, 若真的濺到眼睛裡, 要立刻用清水清洗
2. 死海水中鹽分及礦物質成分非常高, 所以絕對不能喝, 尤其是有各種疾病的人, 可能會出大問題…我有稍微沾水舔了一下, super鹹又苦
3. 不要漂太久, 有人說控制一個小時內, 太久會脫水, 起來以後盡快沖水, 並且要多喝水
4. 海底石頭部分尖銳且大都很滑, 光腳要小心不要被割傷, 但穿鞋也要小心不要滑跤….總而言之, 看個人, 我是因為不想毀了我的運動涼鞋, 所以光腳踩進去….
泡完起來要抹上據說對皮膚非常好的死海泥, 不過還好不用像我想像的要從死海裡自己撈, 旅館已經裝好放在岸邊的罈子裡
看看人家塗得多嚼勻, 左邊的2人連頭髮也通通抹上了…
note : 如果有皮膚敏感的問題(接觸之後有刺痛或灼燒感),盡快沖洗,然後塗上大量的保濕液
等泥巴乾了之後, 可以到旁邊的水龍頭沖乾淨…..因為礦物質含量非常高, 所以洗掉之後會覺得緊實又光滑, 不過因為這種有黏性的泥巴有點難沖乾淨, 所以我就沒想去抹泥巴(以前在土耳其幹過了)
完成死海漂浮的重要任務, 接下來就是拿著相機好好把這五星度假旅館逛上一逛
我在別墅區到處亂鑽, 這邊的場景真適合來拍美美的網美照….算啦! 我對拍人像非常不擅長, 加上沒有網每, 拍拍空景也是不錯
有的別墅區有私人泳池, 真是享受啊….
第二天一大早帶著相機再度往死海衝, 因為前一天的霧氣整個矇到不行, 還好第二天人品爆發, 早上的天空棒極了, 帶點雲的天空讓死海與泳池的顏色都凸顯出來, 加上沒有到處鑽動的人頭, 寧靜又清爽
終於發現….原來可以看到對岸耶~ 對面是以色列, 翻過對岸的高地, 直直拉過去就是耶路撒冷 & 伯利恆
這個較小的泳池好像是只給特定的客人使用, 上面的大泳池則是在入口登記房號與拿浴巾之後就可以隨意使用
這個泳池後面有吧檯和沙發座位區, 在這裡點一杯飲料, 可以看著死海發呆待上一天, 實在是最頹廢的度假方式…..
偽海邊的沙灘….隔著一些距離看, 真的就像在海邊, 但其實要從右下角老外出現的樓梯再下去
往左邊眺望, 可以看到另一個應該是別的旅館的海灘, 老實說, 那個海灘比我們旅館這邊的海岸要漂亮平整…..旅館這邊的石頭海岸有些雜亂, 不過沒關係, 都一樣能下去泡水
一大早就有人下海, 真是挺不錯的, 人少太陽不烈, 可以靜靜享受漂浮的感覺….等等! 岸邊那女人在幹嘛? 下水前做運動?
仔細一看, 發現原來是救生員在幫遊客拍特效照片…..那位救生員看來是已經熟能生巧, 一手控水, 一手持手機拍照, 還一邊指揮人要怎樣橋位置擺動作
後來團友說救生員也有幫他們拍(據說還指定要用iphone拍…凸), 有水拱門, 還有接水的一系列照片
早早的就出門趕路…..今天是我們這趟以約行程的最後一天, 不過我們有一整天的時間, 最後還要拚一把再多搶幾個景點
死海,阿拉伯語Al-BaḥrAl-Mayyit(“死亡之海”),希伯來語YamHaMelaẖ(“鹽之海”)。它的東岸屬於約旦河,其西岸的南半部屬於以色列。西岸的北半部位於巴勒斯坦西岸,自1967年阿拉伯-以色列戰爭以來一直處於以色列佔領之下。
死海是雨水和地表水流動的終點,約旦河是死海唯一的主要水源,水從北方流入湖中,然後再也沒有流出。同時因為這個地區的氣溫偏高,意味著有很大部分的水會因為蒸發損失,只留下越來越濃縮的礦物質。湖水鹽度極高, 一般海水含鹽量為3.5%,而死海的含鹽量在34.2%(2010年的鹽度),幾乎為一般海水的10倍,且越到湖底越高,最深處已經有湖水化石化。
ps. 死海是世界上最深的高鹽湖泊, 但卻不是世界第一鹹的….世界上最鹹的水是位於南極麥克默多乾谷McMurdo Dry Valleys的唐胡安池(44%)、第二的是位於吉布地的阿薩勒湖Lake Assal (34.8%)
我們的車開上高地, 還是應該說回到平地之後, 導遊讓司機在路邊放我們下車…..這裡是他的私房眺望點
這下我們可以用”平視”的角度眺望對面以色列的海岸線
隨著太陽高升, 因為蒸發的水氣, 視野變得模糊起來….這比雲裡霧裡還要朦朧飄渺
用作圖軟體裡的”去霧鏡”效果…..哇~~~~ 原來看清楚是這樣, 好特別!!
司機好整以暇的站在車旁看的我們這群在小丘跳上跳下又死不肯離開的奇怪外國人…..
繼續上路….從車上看的跨越峽谷兩邊的道路, 讓大家忍不住瞪大眼睛驚呼出來, 真是太厲害啦!
今天的第一個”景點” Ma’in 馬茵溫泉 (也稱為 Hammamat Ma’in)….夏天泡溫泉?! 沒搞錯….
Ma’in 位於海平面以下260米,這地區共有109個溫泉,溫度不同但富含礦物質,溫泉瀑布化學成分相似,含有重要元素,如鈉,鈣,氯,氡,硫化氫和二氧化碳。據說自羅馬時代以來,希律大帝就來此享受這裡的熱礦泉溫泉和瀑布,可以沐浴在藥用水中熱療,或只是享受熱浸。
我們走在一片樹林之間…..馬茵溫泉據說是世界上最壯觀的沙漠綠洲之一
五星級的Maein Spa Resort酒店…..擁有97間客房,以及天然泳池,桑拿浴室,公共游泳池和山景餐廳
不過我們不是來住房的…..我們是來泡水的…..
哇! 這瀑布好漂亮…..沙漠裡竟然有這麼大的瀑布, 水從哪裡來啊?!
這裏的溫泉水源于約旦高原平原冬季融化的雪水,同時瀑布還是峽谷裏109處溫泉和泉水的源頭。這裏的泉水在穿過峽谷匯入Zaraq河流過程中,水溫被地下熔岩加熱從45°C到60°C,最高可達63°C。
我們來到池邊時, 本來以為是泳池裡是冷泉 (是說看起來就像冷泉ㄚ~)…..結果跳下去差點被熱昏, 一群女人都躲在有樹蔭的地方, 不然浸在熱水裡曬太陽實在太夭壽了
…..蒸氣桑拿藏在泳池旁邊的假岩石山裡面, 我進去一下就逃出來了
回教女生的泳衣….一樣完全遵守把頭髮跟全身通通包住的規矩
泡完出來, 我們就直接在這裡的餐廳解決午餐….雖然是自助餐, 但烤羊肉超好吃ㄉ
讓我看這路牌走, 肯定迷路…..反正司機知道路就好
第二站 : 尼波山 Mt. Nebo, 尼波山因摩西而聞名, 據說這裡是摩西曾經眺望應許之地耶路撒冷之處, 也是摩西一生的終點死亡之處, 現在則成為猶太教與基督教的聖山, 是許多信徒必訪之地, 一是懷念摩西,二是為了站在當年的地方,遠眺上帝應許之地。
公元前1280年,摩西帶領以色列子民出走埃及,卻因以色列人對上帝的應允喪失了信心,令上帝不悅而讓他們在荒野中流浪40年,失去信心的一代凋逝後,上帝命摩西登上「尼波山」眺望上帝應允的流著「奶與蜜」的迦南美地,然而因為曾經背離上帝,身為領導人的摩西被懲罰不得進入聖地,他只能登上尼波山眺望遠處的迦南,在120歲時抱憾而終,終其一生,都沒有能夠踏入上帝所說的「牛奶與蜜的地方」迦南地半步。新一代的以色列子民由約書亞帶領進入迦南
網路上看到有人說票價1JD, 但我們在2019年造訪時已經變成2JD….其實全世界景點的門票或是如我們爬山的報名費, 全都每年不停往上跳, 而且調高的程度往往比我每年長一歲還多很多….
從入口進來後沒多久, 就看到這塊奇特的石雕, 側面看是一個老人臉, 近看裡面藏了好幾張臉, 轉過來旁邊看則像一頁一頁被損毀的書冊…..
這個為紀念教宗若望保錄二世於2000年到此地朝聖而立的巨大石碑,稱為約旦之書,摩西是輪廓上的側臉,上頭還刻了一些聖經裡的代表人物,像是以利沙、約書亞、大衛等等。
雖然摩西”明面上”的墳墓位於耶利哥以南11公里的Maqam El- Nabi Musa,但根據基督教的傳述,摩西其實是被埋葬在尼波山上(雖然沒有明確他的埋葬地點)。一些伊斯蘭傳統也有同樣的說法。
這塊滾石據說是用作16世紀拜占庭修道院的大門….另一個超誇張的說法是認為這原本是在耶路撒冷的花園墓密封耶穌墓的大石頭
摩西泉(Moses Spring) — 根據《聖經》舊約, 摩西率領猶太民眾在荒漠中游牧四十年, 眾人因缺水口渴而抱怨, 摩西遂用杖擊石, 磐石果然流出泉水, 解了眾人的口渴。這個泉水的位置,傳說有兩個可能的地點:一個在Petra佩特拉附近 (導遊帶我們去過了),另一個則位於尼波山附近
….看這地圖實在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 問導遊到底摩西泉在哪? 導遊說就在山下那顆樹(哪顆啊?)的地方, 很好, 還是不知在哪, 就只好自我感覺良好的挑了個很像的地方拍照了事
按聖經記載,摩西曾兩次擊打磐石出水,一次在利非訂(出埃及記17:1-7),另一次在加低斯;兩次不同之處,第一次是神吩咐摩西用杖擊打磐石出水,後來則是神叫摩西吩咐磐石出水,但摩西卻用杖擊打磐石兩下,結果雖然有很多水流出,然而神卻因摩西不信祂,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神為聖,而最終懲罰摩西不能領以色列人進入祂所賜的迦南地(民數記20:8-12)。(參考資料 : 杖擊出水的磐石 )
ps. 我們之前才去過摩西擊石出水處, 就在petra附近的Wadi Musa
Serpent Cross 鋼製盤蛇十字架,1984年義大利設計師吉安尼.凡陶尼(Giovanni Fantoni)的作品,象徵摩西的銅蛇杖。
青銅蛇的故事—
1. 摩西舉銅蛇(民數記21:4-9) 講述了人們對穿越沙漠的旅程感到沮喪,並向摩西抱怨缺乏麵包和水。耶和華派蛇來咬人民作為他們缺乏信仰的懲罰。當人們悔改時,耶和華告訴摩西在桿子上設置一條青銅蛇。任何被蛇咬傷的人都可以看到青銅蛇,他們就會被治愈。
2. 耶穌和尼哥底母論重生(約翰福音3:14-15) 在新約時,有一個法利賽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猶太人的官。當尼哥底母向耶穌請教有關重生時,耶穌回答說, 「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註:或作“叫一切信的人在他裡面得永生”)。」 因此摩西的銅蛇又是預告著耶穌將被釘十字架,成為萬人的拯救。神為人所預備的救贖就是要人單單仰望祂。 銅蛇雕像的基石上面正是刻上這段經文
在摩西紀念教堂 The Memorial of Moses 前方的觀景台有塊指示牌, 清楚標示出前方上帝應許給以色列人的迦南美地的各個著名地點與方向, 但我覺得還是用地圖來”指”比較看得懂 (事實是…我懶惰沒拍那塊牌)
「尼波山」(Nebo為阿拉伯語)位在著名的基督教古城米底巴(Madaba)以西9公里,一處地名叫Siyaagha的山頭上,東南邊為Afrit谷(Wadi Afrit),北邊為摩西泉谷(Wadi Ayoun Mousa),海拔800公尺,是聖經上所稱的Piscah山脈的頂峰,隔著約旦河谷,由此處可清處楚望見死海對岸的耶路撒冷。
尼波山位於摩押平原的山頂,海拔870公尺,站在山頂上向西眺望可以看到聖地的全景,死海、約旦河、耶利哥Jericho,在非常晴朗的日子甚至可以看到耶路撒冷。
「這就是我向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應許的土地。我說過,我要把這塊土地賜給你們的子孫,我已經讓你親眼看見了這塊土地,但你不能去那裡」。摩西登上耶利哥城對面的尼波山(Mount Nebo),聆聽上帝耶和華吩咐的話語(自《聖經.舊約》),然後如上帝所說,摩西與世長辭在摩押地山谷,至今無人知道確切位置。而尼波山,則成為猶太教與基督教的聖山。
極目看過去, 隱約可見高樓大廈, 借助一下鏡頭的望遠端拍一張, 回來再截圖放大一下….真的有…..但我不知這是哪裡, 看那個高樓, 我猜是耶路撒冷?
摩西率領猶太人「出埃及」輾轉遷移,大約是主前13世紀的事。現在的尼波山上,摩西時代的遺跡早已蕩然無存。西元二世紀以後,隨著基督教的逐漸流傳,許多基督徒來到了尼波山,建起基督教堂,在此修行、傳教和行醫。現在山頭上的主要教堂建築是主曆第四世紀初期建造的,6世紀時擴建成一座拜占庭式教堂,現在這間”摩西紀念教堂 The Memorial of Moses”則是20世紀迎接教宗造訪前,在古蹟原址改建的。旁邊另有一間小型博物館,陳列歷年來在這裡挖掘出來的古文物
教堂外的地面有一幅正在修復中的馬賽克
在教堂發現公元531年所建的「受洗池」的遺跡,池底的馬賽克磁磚地板保存完好,鑲嵌精細的馬賽克記述田獵的實景,圖案色彩絢麗,是現存於約旦同類圖案最古老的精嵌細工地板。
上半部是狩獵場景:一位牧羊人&士兵分別與公獅及母獅搏鬥,兩名騎馬獵人擊敗了熊和野豬。 下半部的場景是帶有異國情調的田園風光:牧羊人看著他的山羊和綿羊在樹蔭下吃草; 一位黑皮膚男子牽著鴕鳥; 還有一個男孩牽著斑馬和有斑點的動物(看起來像駱駝,但可能是代表長頸鹿)。
除了記述田獵的圖案, 舊洗禮堂的這些各種圖形變化的馬賽克地板也都非常漂亮
前來參觀的信徒在教堂內做一場彌撒
整個紀念教堂在前不久才又被重新翻修過, 入口進來的左邊是挖掘出來的舊洗禮堂,這裡有約旦最有趣的古代馬賽克之一。在教堂的最右邊是新洗禮堂(公元597年),以前是一個陪葬小教堂。
在靠近出口大門旁邊是Theotokos教堂,裡面據說也有很棒的馬賽克動物&植物圖案,可惜我直接經過, 被我無視的混過去了…..
Madaba (米底巴, 也翻成馬達巴) 距約旦首都安曼30公里,聖經中曾提到大衛王在此地擊敗亞捫人(Ammonite)和亞蘭人(Arameans)的聯軍,米底巴鎮一度曾為以色列人的重要城市。基督教在公元一世紀的時候快速傳播,米底巴鎮也在這個時後成為基督徒的聚居地;公元八世紀,746年,馬達巴在很大程度上被地震摧毀,隨後被遺棄。
ps. 亞捫人居住在約旦河以東,是以色列先祖亞伯拉罕的侄子羅得與幼女生下的後代….真是亂七八糟的亂倫時代
pps. 亞蘭人是屬於閃族的一支,生活在今敘利亞南部及幼發拉底河中上游一帶(即《聖經》中提到的亞蘭地區)。曾建立過大馬士革王國等政權,經常與以色列王國交戰。
從停車場走到教堂的途中有看到好幾家賣果汁的店, 原本想要買一杯現打果汁試試, 但最後為什麼沒買咧…..?!
6世紀時基督徒建有一座教堂,8世紀時毁於地震。19世紀時東正教徒逃難到Madaba,打算建造一所教堂,1896年重建教堂在清理廢墟時,發現一幅精美的馬賽克中東地圖,這就是著名的「Madaba的馬賽克地圖」出土,吸引全世界學者來訪,Madaba一夕成名。
從5世紀到7世紀,數以百計的其他馬賽克散佈在馬達巴各處陸續被發現, 其他的馬賽克作品主要在考古博物館的聖貞女教堂(church of the Virgin)和使徒教堂(church of the Apostles),故而Madaba被稱為”City of Mosaics馬賽克之城”
保留馬賽克地圖的希臘東正教聖喬治大教堂,也被稱為“ Church of the Map 地圖教堂”
因為遊客實在太多, 所以教堂準備了好幾張解說圖, 放置在教堂庭院還有解說室, 讓每一團的導遊在進去參觀之前, 都能先向遊客詳細解說, 這樣參觀的時候就能專心的觀賞而不會受到其他團體的影響, 真的設想周到
….我們的導遊非常了解我們, 特別挑了有座位的室內解說室, 有的國外團就是站在太陽下聽解說….
學者推斷這幅地圖的創作時代應在西元570年以前,以大約200萬片馬賽克所拼成,推測原圖大約為21×7米,當前尺寸為16×5米,只有四分之一被保存下來。地圖上描繪了山脈和峽谷,村莊與城鎮,以中東地區為主體,覆蓋範圍北由敘利亞,南到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巴勒斯坦」的拼字在圖中清晰可見,正中央以約旦河及死海為主軸貫穿全圖,向東繪出約旦高地起伏的地貌,向西顯示地中海海岸平原分割撒馬利亞(Sa m aria)和猶大(Giudea)二座山脈。
參考約旦河及死海的方位, 其實這幅地圖是左邊為北, 右邊為南, 所以是逆時針向左轉了90度….導遊一邊講解, 結果我一直歪頭, 我半吊子的方向感讓我有強迫症要維持北邊在上面啊~~
3.死海(貿易船隻) | 4.約旦河(魚兒回游不入死海) | 5. 耶利哥Jericho
真的地圖太大啦, 只好挑重點拍局部….
此地圖是現存最早將耶路撒冷標記為“聖城”,按照wiki的說法,這張地圖中最精彩和最詳細的元素是耶路撒冷,它位於地圖的中心,馬賽克清楚地標明了一些耶路撒冷老城顯著的結構:大馬士革門,獅子門,金門,錫安門,聖墓教堂,大衛塔和南北大街Cardo Maximus。
同樣如 Neapolis, Askalon, Gaza, Pelusium & Charachmoba等城市,所有這些城市都非常詳細的描述,甚至可以作為街道地圖參考。
很好玩的是,這張地圖對多方的考古發揮了重要作用。1967年,在耶路撒冷猶太區的發掘中,在Madaba地圖建議的地點發現了Nea教堂和Cardo Maximus。2010年2月,挖掘工作進一步證實了地圖中描繪的道路貫穿耶路撒冷市中心。
在柱子的另一邊描繪出西奈山和埃及地區
這整幅地圖有著重要的考古價值,並將地理位置和宗教象徵巧妙地結合,描述相當精緻,希臘文的注釋清晰地介紹了著名人物和相關歷史事件,折疊透視圖和鳥瞰圖的組合描繪了大約150個城鎮和村莊,所有城鎮都標有標記,同時忠實的表達了地理要點,提供六世紀的朝聖者朝覲聖城一個明確的指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中東地圖。
除了地上的地圖, 還可以抬頭順便欣賞一下牆上保存完好、色彩絢麗的馬賽克基督教人物壁畫。
最後的工商服務…..專門製作馬賽克拼畫的店….這些工匠從手工繪圖到自己切割一小塊的彩石, 再黏貼組成各種不同的圖案和樣式
其實還滿喜歡生命樹的圖樣, 只是甲意的都太大張啦! 搬不回家, 而且我家也沒辣麼大….直接遏止敗家的想頭
最後的晚餐….沒忘記再來一杯檸檬薄荷汁來搭配…..只是那個烤肉真是超大盤的, 我們吃到撐死還是沒吃完…..
最後的夜晚….是在某旅館大廳”休息”+廁所梳洗 (其實是4-5人共用一房間, 但我懶得來來去去搬行李)
最後在機場checkin 差點跟機場櫃檯還有其他旅客吵起來…..回家的過程好累! 回去面對現實世界更累!!!
== end of this journey ==
ps. 話說我們行程的第一天是以耶穌基督誕生的伯利恆開始, 而最後一天以摩西歸天之處結束…..有種奇妙的感受
…..然後又再次面對這一堆難搞的舊約/新約故事….這下總算是真的可以全部丟開了! 萬歲!!!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