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高越嶺古道-西進東出全紀錄(上)_西段+奇萊南華

DSC_0924-IMAG4010.jpg - 能高越嶺

能高越嶺古道全線橫貫中央山脈,連接起南投霧社與花蓮銅門二地。在過去,能高越嶺道肩負起台灣島上東西間聯絡的任務,蘊含近百年的歷史人文史蹟。

about 能高越嶺古道 :
◈ 原是泰雅族與賽德克族古道,西自霧社(南投仁愛鄉),東至初音(花蓮吉安鄉),是東岸與西岸之間,族群遷徙與貿易的道路。
◈ 日治時期「能高越嶺道」被修建成正式道路,並成為日本東西部隊攻擊泰雅族太魯閣群的主要路線,是主要警備交通要道之一。
◈ 光復後,台電延續日人所遺留的步道與輸電工程基礎,完成重新架設花蓮縣銅門至南投縣萬大的東西向供輸電力線路&保線路,當時被譽為「電力的萬里長城」,並立有「光被八表」碑。
◈ 1970至80年代,台灣省公路局計畫將古道路線闢為東西橫貫公路,其中霧社至廬山、屯原,東段奇萊至銅門的台電保線道路亦納編為「台14線」,並設置里程碑。但最後因保育意識抬頭,反對的呼聲漸高,加上經費龐大,還有路線地質不佳、養護難度高等因素,計畫中斷。台電保線道路、能高越嶺古道得以保留其原始風貌。
◈ 能高越嶺古道1993年入選台灣七條主要越嶺道, 2004年列入國家步道系統。 (可以去下載介紹 : 能高越嶺國家步道摺頁中文版 – 天池山莊 – 林務局)

DSC_0606.jpg - 高美_能高越嶺

能高越嶺國家步道全長27公里,以越嶺道15.5公里處的光被八表為分界點,分成東西兩段:
西段(15.5K):屯原登山口【2000m】→{4.5K}→雲海保線所【2360m】→{8.6K}→天池山莊【2860m】 →{2.5K}→光被八表碑【2800m】
東段(11K):光被八表碑【2800m】→{5K}→檜林保線所【2109m】→五甲崩山【2005m】→{6K}→奇萊登山口【1340m】

能高越嶺道常常因為颱風地震大雨而崩塌, 所以經常開開關關, 尤其是越嶺道東段坍方多, 修復慢, 已經關閉很久。大部分的行程就只安排西進西出, 以攀登奇萊南峰與南華山兩座百岳為主, 在天池山莊住一晚折返

其實….我很早, 早在2006年就走過”奇萊南華” (就是越嶺道西段路線)
這是2006年12月(14年前耶~想當初我還是青春年韶…大誤!) 跟著朋友來走能高越嶺的照片, 那次雖然成功攻頂奇萊南峰&南華山, 但兩個山頭不是大霧就是大風, 都是拍了照就秒閃。上南華時還被朋友的朋友帶錯路又莫名走上稜線攻頂, 結果一早上拚了7、8座山頭, 超慘痛的經驗讓我對這條路線一直有種不可說的怨念, 去年又有朋友要修揪在山上跨年, 我立馬瀟灑的揮揮手歡送, 寧願在家窩到廢…..

ps1. 當時超”霸氣”的穿著露趾涼鞋上天池 (攻頂時有換鞋)
ps2. 當時帶的是單眼底片機F80, 又備了一台小數位, 全程就拍了100張左右的照片(這次暴增到500多張)
ps3. 當時超精簡的blog紀錄 :  2006聖誕前的南華奇萊山頂搏命行@lynn’s travel log

DSC_0602-7.jpg - 高美_能高越嶺

今年因為covid-19疫情, 原本的出國計畫胎死腹中, 只好在台灣到處用力浪, 當朋友提到這個”追尋賽德克巴萊–能高越嶺古道[全段]”的行程, 一開始我也是打算pass, 因為我已經走過前半段, 而且我對東段的印象就是難走, 崩塌嚴重….謝謝再聯絡…..

但是….不得不說徒步穿越中央山脈屋脊是件很帶感的事, 而且能高越嶺古道東段沿線多處坍方落石, 因而全線封閉多年, 如今好不容易開通, 很可能又一次因為颱風之後崩塌而又再度封閉, 加上山友在一旁鼓吹東段非常值得一走, 所以….

在睽違14年之後, 我又來了! 只不過這次我的涼鞋收在背包哩, 因為出發前上網查到的資料是每天都有午後(雷)陣雨, 猶豫了好久, 最後還是特地搞定最討厭的雨鞋, 打算穿雨鞋凸全程

ps. 塞進了一雙軟布鞋又綁上護踝, 雖然變得好走且不容易掉脫也不會磨腳, 但還是像兩腳各綁了1公斤的沙袋, 走的我累死了

這次走的是越嶺路線, 除了原本的越嶺道還要加碼一段台14線….實際走下來發現一天比一天難走, 一天比一天操
Day1 (西段越嶺道13K) :屯原登山口→ 雲海保線所→ 天池山莊 
Day2 (攻頂8.8K+東段越嶺道7K):(天池山莊→天池→南華山→奇萊南峰→) 天池山莊→ 光被八表→ 檜林保線所 
Day3 (東段越嶺道6K+台14林道10K):檜林保線所→ 五甲崩山→ 奇萊登山口→ 奇萊山莊→ 天長隧道東口 

ps. 天池山莊→(3K、爬升500m)→奇萊南峰(標高3368m)
    天池山莊→(2.4K、爬升320m)→南華山(標高3184m)

DSC_0603.jpg - 高美_能高越嶺

屯原登山口…跟前面2006年的照片比對, 發現招牌變了…. 以前那排登山的人看起來像是現代登山客, 而新的扛棒上面爬山的小人變得比較像是古早時代的人

ps. 看別人照片, 發現扛棒左邊樹叢裡另有「國家歷史步道 能高越嶺古道27KM」&「國家高山步道 能高、安東軍山49KM」的牌子…..(我眼瞎沒看到)

DSC_0608.jpg - 高美_能高越嶺

能高越嶺 0k….古道每隔500公尺便設有里程木樁, 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進度條”到哪裡了

我們透早從台中搭9人座的接駁車過來, 出發起登時正好9:00, 早上是入山的時間, 加上這是熱門路線, 所以登山口堪比菜市場, 人頭鑽動各個搶拍照

DSC_0609.jpg - 能高越嶺

今天目標是13K的天池山莊,海拔爬升約860公尺,坡度平緩,沒有崎嶇的危險地形,是經典的初級登山路線

說是初級路線, 開步走沒多久, 各隊人馬的素質馬上顯現, 有的一下就衝到沒影, 有的就一路慢慢龜….很快就拉開各隊的距離

DSC_0611.jpg - 能高越嶺

一出發沒多久就碰到崩塌地形….其實這條路線有幾處地質不穩,幾乎逢雨必坍,今年稍早5-6月也因為下雨崩塌而封閉了一段時間

* 注意 : 行經崩塌處時務必留意腳步,應加速通過切勿逗留

DSC_0614.jpg - 能高越嶺

早上天氣超棒的….雖然穿著雨鞋不怕下雨, 但還是衷心希望3天一直都是好天啊~~

DSC_0616.jpg - 能高越嶺

古道沿著山壁一路腰繞緩上,西段的步道維護修整的非常平整,被山友稱為通往中央山脈的高速公路

DSC_0617.jpg - 能高越嶺

懸崖邊有一毀棄的吊橋橋墩,原先的吊橋早就不知道在何時毀掉了….

DSC_0618.jpg - 能高越嶺

我的背包收拾起來大約7kg(衣物/行動糧/睡墊/吃飯的傢伙&個人用品), 加上2L的水, 再加上胸前的相機隨身包, 披披掛掛超過10kg….這個重量在一般登大山, 隨便就背上18-20公斤的人看來, 算是極輕量, 不過對我來說已經是”重裝”

這次帶上新買的”玩具” nikon Z50 上山, 跟單眼比起來, 重量可說輕如鴻毛, 所以一路一直不停地拍照, 拍得不亦樂乎

DSC_0621.jpg - 能高越嶺

14年前根本沒有這種手機訊號點的標示….

DSC_0626.jpg - 能高越嶺

上一次來是12月, 跟著一群年輕人一路狂衝, 這次是9月, 驚喜的發現沿路開滿各種大花小花, 看到昏頭拍到手軟…..(整理在最後面)

這邊看到整片的白花是台灣澤蘭,生長的領域可以從海邊延伸到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是台灣的特有植物。它雖有個蘭字,但不是蘭而是菊科,為蜜源植物,是多種蝴蝶和蜜蜂的食草。筒狀頭花數目特多,聚在一處,花未開就很壯觀。一旦花開,露出的長花柱,就像雪花一般,因此也有六月雪之名。

DSC_0633.jpg - 能高越嶺

另一個山頭那個聚落是….廬山溫泉?

DSC_0635.jpg - 能高越嶺

能高越嶺前段最重要的展望, 就是照片中間偏左這顆因為電影「賽德克‧巴來」而突然爆紅的馬海濮富士山 

馬海濮富士山海拔2,617M,二等三角點1458,台灣百名山#038號,與尾上山、再生山、武浪洋山、武令山及母安山同稱盧山六寶,為廬山六寶之老二,但為六寶最難登頂的山頭。

日本人占據台灣後,因思鄉之故,將台灣所有酷似富士山的山頭,均命名為富士山,馬海濮富士山因峰頭呈完美的等腰三角形,狀似日本富士山,因以得名。此山又名麻平暮山,為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馬赫坡社(今廬山溫泉區)的轉音(Mahebo)。馬海僕富士山就是霧社事件的領導者賽德克族馬赫坡社的頭目–莫那·魯道與其族人在最後一次的大戰役死守與自殺之所。

DSC_0637.jpg - 能高越嶺

陽光帶來的光影….是一種閃瞎人眼的美麗

DSC_0648X.jpg - 能高越嶺

2006年來的時候, 還看到有人騎腳踏車上山, 能高越嶺道原本是越野單車和林道車(越野機車)的熱門路線。但因數次意外及路況崩塌嚴重, 現在登山口的牌子上已經標示禁止騎自行車及機車進入, 不過天池山莊運補的機車明顯不受限制, 所以我們一路上被好幾台野狼機車追過….

DSC_0649.jpg - 能高越嶺

朋友前一天在清水到處papa爆走, 最後腳痛收場, 早上覺得情況還許可, 所以堅持上來了….不過後來還是越走越痛, 最後這3天就是靠領隊提供的強力止痛藥撐完….

DSC_0651.jpg - 能高越嶺

有沒有搞錯, 現在是9月耶~ 竟然有杜鵑….

ps. 後來知道這是金毛杜鵑,它長年開花,花期長…當然,冬季除外

DSC_0653.jpg - 能高越嶺

走了1個鐘頭, 放下背包小休一下, 順便補點高熱量食物, 免得等一下沒力撲地就難看了

DSC_0654.jpg - 能高越嶺

在古道約2公里處,往上方高壓鐵塔的平台處有富士見駐在所的土牆遺跡…被草整個遮住, 完全看不到….這個駐在所是1931年霧社事件結束後,日本政府為了加強山地控制,監視鄰近部落而增置的

能高越嶺道被稱為能高保線路或台電保線道路, 沿路不時可以看到這個完全仰賴人力搬運架設的電塔

—————————————————–

戰後初期,1950年代,由美國出資40萬美元,指定重啟日治時期已有初步基礎建設的「東電西輸」計畫,將東部多餘的水力發電,透過架設高壓輸電線的路徑,送至西部平原使用。由台灣電力公司執行,西起霧社萬大發電廠,東迄木瓜溪下游銅門電廠,沿著能高越嶺古道,跨越中央山脈,全長45公里,共架設127座巨型鐵塔,最高的電塔海拔達二八二四公尺,完成一條高壓輸送線,於民國42年完工啟用,係台灣東西部電力輸送調節的重要里程碑。

1960 年代起,因西部電力工程與發電量迅速成長,舊東西線轉為「西電東送」。1977年,台電為了開發水力,循著木瓜溪北岸向上游開闢並興建檜溪壩、奇萊壩、小瀧澗壩等7個水壩,以致原本的能高越嶺道被直接拓寬,也有部分被土石掩埋,原來將近80公里的步道僅剩從屯原道奇萊登山口的27公里。 再加上東部用電增加,沒有多餘電力可供輸出,維修工作則可用直昇機快速運送工人與器材,保線路又逐漸沒落。

1998年台電完成被稱作「新東西線」的第二條跨越中央山脈輸電線,舊東西線退居幕後。但在民國八十八年發生兩次大規模停電,一次是七二九大停電,緊接著九二一大地震更重創國內供電系統,在這兩次災難中,台電藉著舊東西向輸電線路「東電西送」,把東部電力緊急輸送至西部,讓西部電廠恢復、維持運轉,是台灣的「保命線路」。直到2016年才正式不再送電,兩端解除併聯並撤銷保線所;舊東西線的傳奇故事,至此落幕。

進階閱讀 : 古道電塔紀行—能高越嶺道的文資保存與環境永續  |  能高越嶺道的人文歷史

DSC_0660.jpg - 能高越嶺

能高越嶺道是日本人修築作為警備道路,所以大部分路段有到兩米寬, 閃路給機車完全沒問題

DSC_0670.jpg - 能高越嶺

古道3k處….雲天宮登山口

走到這裡, 押隊的山友忿忿道出血淚史, 原來他上次來正好屯原登山口封閉整修木棧道, 只好改走雲天宮登山口高遶, 一群人重裝走到快斷氣, 好不容易接上越嶺古道, 就看到山莊的機車補給隊從登山口方向騎過來….原來是他們上山後, 屯原就放行給走了~~ 這真是….絕對要給予最深切的同情啊

ps. 屯原登山口至1K/2K處經常有坍方落石,南投林管處會依情況決定是否暫時封閉主線,改開放另一條由雲天宮登山口的高繞路線通行。這條能高越嶺古道路斷時的緊急出入口, 由雲天宮登山口起登,又稱「尾上山西稜線」,全長約增加1.5公里,而且路程比較陡,步行時間約增加2小時

DSC_0673.jpg - 能高越嶺

看看這木橋修得多好啊…..西段的木橋大多都有這樣的水準

DSC_0679.jpg - 能高越嶺

步道平行塔羅灣溪(走在上面完全看不到),蜿蜒於連綿群峰中,90%的步道穿越「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是賽德克族早年行獵往來的社路

DSC_0681.jpg - 能高越嶺

突然在路上巧遇認識的山友, 立刻拍照上傳給沒來的朋友炫耀一下….

DSC_0682.jpg - 能高越嶺

能高越嶺古道西段約4.1k….尾上山(南稜)登山口

尾上山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屯原地區,海拔2682公尺/三等三角點/編號5939,為廬山六寶之老大,一般會由能高越嶺古道的尾上山登山口起登

DSC_0691.jpg - 能高越嶺

第一座吊橋…..其實這是屯原登山口起算的第三座吊橋, 只是前面兩座都已經毀掉了

ps. 其實原本是限5人通行, 結果現在新的規定變成只有1個人….這是表示橋也老了, 撐不住人了….

DSC_0697.jpg - 能高越嶺

能高越嶺據說是台灣「吊橋」最多的步道, 可惜現在留存還能走得不多了…

DSC_0698.jpg - 能高越嶺

覺不覺得這個吊橋門很眼熟….很像是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的標誌

DSC_0701.jpg - 能高越嶺

因為一路拍照, 我經常落到倒數第2名 (倒數第一名是押隊的副領隊)….

DSC_0711.jpg - 能高越嶺

4.4K, 能高越嶺古道上最大的土地公廟–福雲宮
….是說老天爺, 土地公跟山神都非常幫忙, 我兩次來走都很平順, 要真心的心存感謝

DSC_0717.jpg - 能高越嶺

4.5K處的台電雲海保線所 (H2360m)是絕大多數隊伍會停下腳步休息兼拍照的大點….這邊空地開闊,有日式房舍是台電員工臨時房,原本是沒有對外開放,但我們這次看到門外曬了好幾床棉被,看來是有人整理中,另外對登山客最重要的廁所與水源,據說缺水時會被鎖住,但鎖已經被人破壞了…

我們在這邊看到好幾位穿著火辣, 揹著極簡輕裝的辣妹網紅….希望她們背包裡有夠保暖的衣物, 登山行進時還好, 山上氣候溫度變化很快, 下午會起霧或下陣雨, 夜晚的溫度常會降到很低….

DSC_0722.jpg - 能高越嶺

保線所的木製建築都被前面的樹木遮住了…..

日據時期,能高越嶺道是主要警備交通要道之一,當時亦為管控之需求,設置多處駐在所,部分駐在所除了配置警力、辦公室,還有住宿設施,在1930年霧社事中,除了霧社分室與馬海僕駐在所之外,其餘均被泰雅族抗軍焚毀,1931年日本人在事件結束後重建越嶺道上的駐在所,且為加強山地控制,增設富士見與松原等兩駐在所。目前駐在所碩果僅存的有「尾上駐在所」(今雲海保線所)、「能高駐在所」(今天池山莊)、東能高駐在所(檜林保線所)。

「雲海保線所」位於尾上山下方,在霧社事件中,「舊尾上駐在所」遭莫那魯道率眾所焚毀後,再於原址上方約1公里重新建置,雲海保線所的主體建築是沿用自日本警方興建的尾上駐在所,至今已有90年歷史,在能高越嶺道西段是重要的休憩站。

DSC_0716-IMAG4006.jpg - 能高越嶺

一邊嗑著午餐, 一邊跑去拍照…..但因為周邊的樹與草叢長得太高, 展望通通被遮住啦, 只能看到右側遠方朦朧的山影….

林務局的介紹 : 「雲海保線所」名為雲海,即長年均有雲霧翻騰景致,尤以夏季午後最甚,往東遠眺群山連峰-能高連峰、馬海僕富士山,更遠有干卓萬山及卓社大山,更可遙望清境農場及埔里鎮等聚落

14年前拍的保線所 & 展望…..大概因為是冬天, 所以樹葉跟雜草都幾乎是禿禿的沒來礙眼….

DSC_0719.jpg - 能高越嶺

看看標示牌, 距屯原登山口4470M、天池山莊9490M….代表我們只走了1/3, 還有2/3的路….

DSC_0725.jpg - 能高越嶺

出了雲海保線所沒多久, 馬上就又碰到一個崩塌地….直接封道改高遶…..

不管是高繞還是下切都是為了避開原本危險的路段, 可是這樣一來都要付出多好幾倍的力氣, 所以每次碰到高繞下切都忍不住要嘆氣

DSC_0726.jpg - 能高越嶺

氣喘吁吁的從高繞路段下來, 回頭看看原本的路徑….

DSC_0730.jpg - 能高越嶺

繼續向前進….走著走著….奇怪, 印象中5K處可見大片森林火災後留存的白木林, 那一片超美的, 怎麼不見了?

DSC_0735-F1000009.jpg - 能高越嶺

2006年拍的…這是『能高越嶺古道』上著名的『白木林景觀』…漂亮極了, 真的是讓人印象深刻

DSC_0736.jpg - 能高越嶺

現在舉目望去整片青綠…..14年….樹木都長起來了吧?!

DSC_0735X.jpg - 能高越嶺

除了白木林….我記得還有一個橫跨巨大山溝的吊橋, 過了吊橋回望白木林,是這段能高西段最讓我魂牽夢縈的景致…..

DSC_0738.jpg - 能高越嶺

14年後, 白木林不見了, 吊橋不見了…..好失落…..
重新修葺的步道高繞後直接來到能高西段最大的崩壁,這段黑色碎板岩脆弱的崩塌地形在能高越嶺道5.8~6.0K,全長約200公尺, 領隊耳提面命要快快過, 因為隨時都會有落石

DSC_0737-照片 041.jpg - 能高越嶺

14年前的大崩壁…..多少還可以看到整塊的岩層, 還有一些植物頑強的附在山壁上

DSC_0742.jpg - 能高越嶺

但現在整個都幾乎是碎石, 抬頭看…..上面的碎石隨時會因為各種風吹草動或任何微不足道的理由掉落 

DSC_0746.jpg - 能高越嶺

半途竟然還有小瀑布……

DSC_0747.jpg - 能高越嶺

從另一端回望…. 感覺好像不只200公尺啊~~

DSC_0752.jpg - 能高越嶺

再度回到原本的古道….領隊說, 只要看到旁邊是岩壁的, 大概就會是最早的舊道

DSC_0760.jpg - 能高越嶺

7K….耶! 剩下不到一半的路了

DSC_0763.jpg - 能高越嶺

上次來的時候, 跟著一群年輕人一路狂衝, 經過雲海保線所的時候還早, 所以我們只拍了照就繼續趕路, 一直到過了大崩壁, 找塊路寬的地方, 才就地修整吃午餐…..

當時朋友起鍋煮了一包乾燥飯, 加上一些切好的蔬菜火腿之類的, 美美的吃上一頓雜燴粥…..而現在的我, 為了輕量化, 經常就是最簡單的餅乾+乾果+果乾打發…..

DSC_0764.jpg - 能高越嶺

這個台電保線路的指標….對我們的意義不大, 那條岔路完全不明顯, 反正走在”大路”上就沒錯….只是….誰貼的貼紙啊? gang boy又是什麼鬼….幫派男孩?

DSC_0766.jpg - 能高越嶺

雖然一路緩上, 但揹著10公斤的背包走上幾小時還是很累的….貼心的領隊會在每次我們厭世之前讓我們下背包休息一下喘口氣

後來發現我們休息的點應該就在松原駐在所遺址(能高步道里程7.8K和7.9K之間)附近,松原駐在所是霧社事件事件為加強山地控制而增建的,由於附近有優美的松林,因此命名為「松原」….我們坐下的地方就有著厚厚的松針地毯

DSC_0770.jpg - 能高越嶺

過松原駐在所後約150公尺,有一座保存完整的木炭窯遺跡木炭窯(能高步道里程8K),是現存重要歷史遺物

木炭窯多數建造在昔日的駐在所附近,以供應駐在所警備員煮水烹食,冬季烤火、取暖之用。

DSC_0771.jpg - 能高越嶺

這個木炭窯相當完整,內部均為砌石,出入口門楣還在

木炭窯又稱悶柴窯,直徑2-3公尺,深約1-1.5公尺不等,多設置於傾斜的坡地上,主要考量可以順應地勢、推送木炭;而選擇的樹材,則以相思樹及九芎等最為常見。

DSC_0776.jpg - 能高越嶺

能高越嶺道自日治時期即是非常受歡迎的登山健行路線。 交通部觀光局將2020年訂為「脊梁山脈旅遊年」,以臺灣5大山脈為架構主軸,規劃出7條高山經典路線,行銷推廣臺灣「奇、險、峻、秀」山脈旅遊之觀光品牌。其中一條即為奇萊南峰能高線,那裡想到因為covid19的影響, 結果台灣人自己先擠爆了從北到南的各登山路線

DSC_0780.jpg - 能高越嶺

又遇到坍方地形….不知道是不是我錯覺, 感覺這次來, 崩塌地點變多了

DSC_0782.jpg - 能高越嶺

能高越嶺道全線海拔約介於1,400-3,358公尺(奇萊南峰)間,擁有多種類型的森林生態系,由暖溫帶森林、冷溫帶森林、寒帶針葉森林、高山草原生態交互呈現,步道入口是闊葉林樟科、殼斗科植物的天堂,隨著海拔緩緩上升,台灣二葉松及台灣五葉松的金黃色松針鋪滿步道,秋天另有掌葉槭紅葉的景致,再往海拔 2,500 公尺左右,則可見峭壁上台灣鐵杉優雅的樹型….

參考閱讀 :  能高越嶺植物介紹

DSC_0783.jpg - 能高越嶺

往天池還剩下3.8K, 再度小休一下….

DSC_0786.jpg - 能高越嶺

雲霧突然壓下來, 這是高山午後常見的情況

DSC_0788.jpg - 能高越嶺

雲霧一蓋, 陽光就沒了….照片的”戲劇性”降低很多啊~~

DSC_0797.jpg - 能高越嶺

又來….這段崩塌還特地造了木棧道方便通過

DSC_0803.jpg - 能高越嶺

疑….霧要散了?! 我們運氣這麼好? ….看到照片右上角沿著山壁的路徑了嗎? 想想當初不知道花了多少人力物力才能打造出這樣一條在山間蜿蜒穿梭的越嶺道

DSC_0805.jpg - 能高越嶺

前面的隊友突然一陣喧嘩, 莫名其妙的我只聽到抬頭….啥? 紅葉耶!…隊友中有位資深山友, 對植物頗了解, 馬上指出這是台灣紅榨楓

台灣紅榨楓秋冬時節葉色轉黃紅, 但現在才9月, 感覺是這傢伙偷跑….

DSC_0807.jpg - 能高越嶺

一抬頭…哇~ 好閃! 相機對這高反差反應不過來, 硬生生爆掉(曝光)啦, 不過我卻覺得這種白日夢幻的感覺也不錯…..

DSC_0809.jpg - 能高越嶺

同伴們都在拼命拍上面的紅葉, 但我對躺在路邊的倒木同樣感興趣, 這角度像不像張著大嘴飛撲過來的老虎

DSC_0812.jpg - 能高越嶺

這是….鐵杉? 我們又進入了不一樣的林地了

DSC_0814.jpg - 能高越嶺

小橋流水….

DSC_0816.jpg - 能高越嶺

流水….這個實在不太能稱為瀑布, 涓細的流水順著翠綠的岩壁霹靂啪啦的掉落, 還是讓人忍不住駐足讚嘆….

最感動的是我在14年前的照片裡也有找到它 (還有一小道彩虹), 相對於其他景觀的變化, 這個小瀑布幾乎沒變, 就連旁邊岩壁上的植物都幾乎一樣, 宛如時光在此停駐

DSC_0820.jpg - 能高越嶺

步道上時不時會出現有特色的樹頭, 這個上面還長了一個很噁心的白瘤(應該是某種蕈類)….

DSC_0826.jpg - 能高越嶺

前方的山坡上看到了一些白木林…..不過那個不是我心心念念的白木林,而是鐵杉的枝幹透出的灰白

DSC_0837.jpg - 能高越嶺

鐵杉樹皮灰色或鐵色,成熟樹皮上有不規則紋路如雲母片狀的裂片

DSC_0838.jpg - 能高越嶺

12K…喔喔喔….剩最後的1K就可以休息吃飯啦!

DSC_0839.jpg - 能高越嶺

今天真是沿路拍花拍到手軟, 很多路段就像這樣大片大片的, 還有很多是藏身的岩壁或是別的植物裡面, 小心觀察就會找到很多驚喜

DSC_0841.jpg - 能高越嶺

哇哇哇….正在叨唸怎麼還沒到的時候, 就看到對面山坳處的天池山莊了! 上次來的時候在雲霧裡, 沒想到這次竟然這麼一清二楚, 連我這超級大近視都在第一時間就一眼看到它….

DSC_0842.jpg - 能高越嶺

看到目的地, 大家立刻振奮起來, 掰咖的朋友也忍不住加快腳步….

DSC_0843.jpg - 能高越嶺

鐵杉的氣勢真的無樹能比, 就算是殘缺的枯木, 也還是張牙舞爪的

DSC_0845.jpg - 能高越嶺

再度通過一座小吊橋….可以看到吊橋的兩端下方都有加裝鋼架支撐….根據天池山莊的路線圖所標示的吊橋, 好像沒把這座算進去….

DSC_0857.jpg - 能高越嶺

鐵杉….後面的雲霧正好襯出他們的姿態 

DSC_0858.jpg - 能高越嶺

12.5K….最後的500公尺

DSC_0859.jpg - 能高越嶺

又是一個小瀑布

DSC_0860.jpg - 能高越嶺

我真是超愛鐵杉的, 每一顆都有各自有型, 所以常常會忍不住用相機捕抓它們的身影….

在天池山莊前最後一座吊橋, 這座吊橋是 「能高吊橋」,又稱三德吊橋,海拔約2800公尺,是台灣海拔最高的吊橋

這是14年前的照片…..這次領隊讓我們在吊橋前先下背包, 然後從橋頭左邊有一小岔路,可下到溪谷, 我們上來後又一心衝天池山莊, 結果就是完全忘記拍照, 只好拿出舊照片來抵

DSC_0878-F1000014.jpg - 能高越嶺

從吊橋上可以看到著名的三層的能高瀑布, 第一次來的時候, 我只有從橋上拍瀑布, 完全不知道有路可以下到瀑布旁

能高瀑布位於濁水溪支流塔羅灣溪上游,海拔約2,800公尺,是臺灣著名的高海拔瀑布之一。總落差約200公尺的水瀑,三段層次分明的懸掛在崖邊,又名三疊瀑布。

DSC_0861.jpg - 能高越嶺

從竹林小徑一鑽出來….哇哇….看到著名的能高瀑布啦!

ps. 注意到瀑布中層旁邊的那棵樹了嗎? 跟前一張14年前的照片比對….一模一樣!…..這棵樹為什麼可以相隔14年完全沒有變啊~~

DSC_0871.jpg - 能高越嶺

我們來到瀑布下方, 每個人都懾於它的豔麗, 沒想到近看跟遠看竟是給人完全不同的風景

第3層的水瀑分為兩道水流,猶如夫妻並肩而立,日治時期又稱夫妻瀧。

DSC_0875.jpg - 能高越嶺

瀑布下層的岩石顏色很特別, 看起來像是石頭中的黃金, 給人金碧輝煌的感覺

DSC_0879.jpg - 能高越嶺

天池山莊前的叉路口,明天一早要從這邊上奇萊南峰,現在當然是直衝天池山莊 

DSC_0880.jpg - 能高越嶺

本來想來一張照片對比….結果今天的雲整個擋住山莊前的展望….

能高山 ,日據時期因山名有個「高」字而與玉山(新高山)、雪山(次高山)合稱「台灣三高」。

能高山,是台灣百岳之一,高3262公尺,屬於中央山脈,南方有能高山南峰,北邊連接南華山及奇萊南峰。能高山的山形狹長,縱看尖銳,橫看雄偉,頂峰遍佈草原。日治時期興建通路,相較其他百岳,該山的攀登歷史頗早。(資料來源:wiki)

卡賀爾山,海拔3105公尺,雖不是百岳,但牛角的造型辨識度佳,因此有牛魔角之稱,也有人稱它為「天神的筆架」

DSC_0880-F1000015.jpg - 能高越嶺

只好再叫出十四年前(民國95年)的照片….能高主峰這樣看真的尖銳又高聳, 卡賀爾山的牛角也很明顯

ps.旁邊有雲海耶….

DSC_0883.jpg - 能高越嶺

天池山莊(海拔2860M),為100年改建的二層高挑景觀山莊,是全台最漂亮的山屋,設有餐廳及每房可睡十多人的雙層睡舖,提供炊煮設備,洗手間及水源.一夜450元。有預約還提供餐點(天池廚房)。

ps. 天池山莊以莊主每晚彈吉他駐唱而聞名, 上次來被我當催眠曲, 沒聽完兩首就睡死了….

DSC_0882.jpg - 能高越嶺

原本聽到山莊重新開放的時候正好是我們上山的時間還高興了一下, 可惜我們這次沒有抽到床位, 而是被安排在下方露營區最遠的帳篷裡….只在一樓的大廳吃飯(位置不夠, 我坐樓梯板上, 更多人是端著飯在外面吃)….

DSC_0881.jpg - 能高越嶺

天池山莊前身為能高駐在所,建於西元1918年9年,因為道路維修與遞送郵件的需求而設,是一棟外觀雅緻的木造日式建築,全檜木打造的建築內備有宴會廳、泡澡的風呂間,能容納 100 多人,豪華舒適,被譽為「能高御殿」。 可惜在1930年(昭和5年)在霧社事件中遭到焚毀。  

霧社事件之後,日人於西元1931年重建檜木屋舍於原址,形制與尾上駐在所(雲海保線所)相同。民國後,因應台電東西向輸電線路需求,沿用為天池保線所,直到民國75年焚毀前一直是登山者最稱道的高山豪華住所。

民國82年重建的天池山莊,因登山遊客的日益增加,遠超過山莊的容納量,並影響周邊環境,經審慎檢討後,林務局以綠建築設計概念,於民國100年在原址重建。嶄新的天池山莊,實現高山環保節能之理想目標,同時兼具生態環保、森林護管等多功能使用。

DSC_0887.jpg - 能高越嶺

第二天我們透早3點多起床, 4點摸黑出發….攻頂

原本一般的安排都是先攻又臭又長又陡的奇萊南峰看日出, 不過我們領隊決心帶我們遠離人群, 所以我們先攻南華山…..回頭看到遠處對面山上那一排燈光就是去攻奇萊南峰的隊伍

DSC_0888.jpg - 能高越嶺

往南華山走的, 只有我們….獨享耶, 爽呆了

DSC_0889.jpg - 能高越嶺

走到接近山頭的時候, 就看到遠方金光升起….遠方天際線的”抖動”線條….是雲! 朋友還一直以為是山峰….

DSC_0890.jpg - 能高越嶺

嗚哇….天空的顏色變得多彩且更濃郁了

DSC_0894.jpg - 能高越嶺

草原慢慢染上金色…..只剩最後的一段路, 趕緊加快腳步….

DSC_0896.jpg - 能高越嶺

因為忍不住一直停下來拍照, 所以落到了後面….我們的前鋒部隊已經有人衝上山頭了

南華山(H3184m,三等三角點No.5942) 列名台灣百岳排名第74,日本人稱之為「楠花山」,取山有石楠花之意(石楠花又名「森氏杜鵑」),亦稱作「能高北峰」,因山脊狹長,山腹瘦削,兩側多為崖壁或急坡,列為台灣百岳「八瘦」之一….這樣看過去覺得還好, 沒有很”瘦”啊

DSC_0898.jpg - 能高越嶺

因為是在山上看日出, 所以其實天光已經亮了, 只是太陽還沒上來到山頭上面

DSC_0900.jpg - 能高越嶺

最近發現很多山頭都有這種雕刻鏤空的鋼牌, 讓所有攻頂的人可以”舉牌”, 就不用像以前一樣要自己先列印一張紙註明山頭&海拔, 真是善舉

DSC_0907.jpg - 能高越嶺

因為還有一層厚厚的雲海, 所以太陽最後是從雲海上面出現…大家屏息以待, 霎那間爭相喊著”出來了! 出來了!”

DSC_0906.jpg - 能高越嶺

第一道曙光打在我們前方的箭竹草原上,看著草原霎那間染上金光….心中滿滿的

太陽升起的東方下面就是木瓜溪山谷,谷底就是花蓮銅門, 也就是能高越嶺的終點, 我們明天的目的地….木瓜溪繼續向海岸山脈蜿蜒流淌,然後北折入海, 在遠遠的山谷盡頭的雲海下方, 隱隱約約地看到像是花蓮與太平洋

DSC_0912.jpg - 能高越嶺

金黃色草原…..南華山全山都為箭竹所覆蓋,

DSC_0901.jpg - 能高越嶺

南華山上有360度的展望,往南展望,前方這個尖尖的山頭是能高主峰,牛魔角卡賀爾山駐守在前,左後側最高處則是能高南峰

南華山有一條路通光被八表,從3184公尺高的山頭,短短1.8公里就下切到2800公尺的光被八表,聽說這段路走在稜線上風景超級美,不過因為有幾段陡下,下雨或路溼滑的情況會比較難走,要注意一下安全~
(我們後來在光被八表碰到山友要從那邊上南華….這真的就超拚, 只能揮手祝福了)

DSC_0903-line_720926447602747.jpg - 能高越嶺

因為知道要透早摸黑刷箭竹林, 怕露水弄得溼答答的, 所以雨褲也穿上了, 沒想到今天水氣不高, 外面沒沾到甚麼水, 卻把我悶出兩腳的汗….

DSC_0903-照片 081.jpg - 能高越嶺

南華山頂上經常會颳強風, 上次來就是風強到我站不起來, 站直就感覺會被風吹走, 害我在上面都蹲低低的移位….還好大霧勉強開了一點, 但連同拍照待不到2分鐘就迅速逃離

DSC_0915.jpg - 能高越嶺

南華山往西可以眺望清境農場、埔里與守城大山….但我對著前面一堆高高低低的山頭發傻, 完全搞不清哪顆頭才是什麼守城大山…好像是….右前方最遠最高的(像是壓扁的麥當勞標誌)

DSC_0917.jpg - 能高越嶺

雖然依依不捨 但….奇萊南峰還在另一邊等著我們….

DSC_0923.jpg - 能高越嶺

太陽上來後, 金黃色草原就成為黃綠色的了…箭竹之外山坳處看到的高大樹林主要是冷杉林

DSC_0896-照片 080.jpg - 能高越嶺

不要被騙, 後面那個不是南華, 真的山頭還在後面…這張就是為了紀念被騙上陵線, 連翻了好幾個假山頭才到南華山, 超累又超級狼狽…. 

這件鳥事被我一直”記恨”到現在….跟我上過奇萊南華的人都被我叨唸過….

DSC_0924.jpg - 能高越嶺

我們要回到天池, 那裏是攀登奇萊南峰跟南華山與奇萊主峰必經之三叉地,回天池山莊1K,往奇萊南峰2K(奇萊主峰6.8K),往南華山1.4K

拍完後發現相機電池沒電, 備用電池沒帶到, 手機也快沒電….超慘, 之後只能用手機頂一下

DSC_0924-IMAG4007.jpg - 能高越嶺

在台灣叫做“天池”的高山湖泊包括了小雪山天池、福壽山天池、南橫天池、&南華山天池。
南華山天池也被稱為“能高天池”,標高3080M,是其中海拔最高的一座天池,位於奇萊南峰與南華山大草原鞍部。南華山天池是一座看天池,為草坡集水地形,雨季時池的周圍可長達百公尺,但旱季甚至可能乾涸,這邊聽說可供直升機當做停機坪。

….本來想從這裡落跑回山莊休息, 被領隊勸說剩2K, 天氣這麼好, 展望肯定棒….那….就上吧! 

DSC_0924-IMAG4009.jpg - 能高越嶺

前面左邊這顆是「深堀山」,又稱奇萊主山南南峰,海拔3311公尺(海拔雖然破3000, 但沒有三角點, 不算百岳),距離奇萊南峰僅0.9公里,是奇萊連峰最南端的一座山岳

目標「奇萊南峰」就在它右後, 兩顆山頭看起來都是圓滾滾的, 沒有一點大山的氣勢

ps. 【深堀大尉事件】 1897年1月日本陸軍大尉深堀安一郎等14人,由埔里出發調查原住民部落分布,並擬開鑿橫貫公路。途中遇大雪,大尉與帶路原住民發生爭執,14人均遭殺害,成為當時日本領有臺灣後第一個探險隊全員被殲滅的事件。 事後,總督府為紀念深堀因公殉職,將天池西側3311m的山頭,命名為深堀山。而此事件更影響總督府對「北蕃」的觀感,及造成後來採取強硬「理蕃」措施的原因之一。

DSC_0924-照片 078.jpg - 能高越嶺

上一次上奇萊南是半夜先攻, 黑暗中跟著前面的人一直走, 只記得路很陡走很久, 這次是太陽升起, 天光大亮的時候, 眼看前面的路, 就忍不住想打退堂鼓….這實在有夠夭壽….

天池之後一小段緩坡, 然後下小溪營地,再然後就開始無止盡的陡坡….之字陡坡(肖年的往往選擇直上) + 好幾段的直上陡坡 + 最後的禿坡

….嚴重懷疑天池的里程牌子有誤, 這根本不只2K吧….

DSC_0924-IMAG4011.jpg - 能高越嶺

奇萊南的山頭就在上面那段石頭坡上面…..剛完成一段陡坡, 還沒喘完就看到前面這路, 雖然抱怨天氣太好曬到昏, 會遭天打雷劈, 但忍不住又跟壓隊的領隊哀號想要直接轉身來鄧….

DSC_0924-照片 077.jpg - 能高越嶺

這是14年前攻頂照, 我們比日出早到了1個小時….圈窩在下面的磚頭建築裡躲風, 煮完薑母茶之後煮巧克力, 還是冷到劈啪抖, 日出前15分鐘…大霧….決定霧中拍個攻頂照交差了事趕快跑

奇萊南峰海拔3358公尺,有顆編號1496二等三角點基石,台灣百岳排名第39。奇萊南峰坐落在奇萊連峰的南緣,雖掛有奇萊的名號,但山體崇闊寬廣,沒有奇萊主峰、北峰的峭拔險峻,全山除西北面的反插坡較陡外,全是緩和的坡面,為台灣高山百岳”十崇”之一,是座相當容易親近的入門高山

這是幾張照片拚出來的, 不知道我為什麼沒有直接用全景….昏, 總之, 奇萊南峰山頂也是接近360度的展望, 玉山、合歡山、中央山脈北二段、北一段及大小劍都可看到…..不要問我哪個山頭是哪個, 我看人都是臉盲, 更何況這些大大小小的山頭

ps. 左下那一片開發過度的的山坡, 應該是清境吧

查了老半天….最後那排是雪山山脈, 照片中間最高的圓圓三角尖頭就是雪主
正前面可以看到公路(台十四甲中橫霧社支線) 的是合歡山, 有條路蜿蜒通到山頂的就是合歡主峰 (合歡主/雪主正好一前一後), 右邊凹下去再上來的就是東峰, 合歡北在東峰左後方, 延伸過去是合歡西

….然後, 在照片中手機通訊標示方向看過去的遠方…..

DSC_0924-IMAG4013X.jpg - 能高越嶺 

最遠的地方, 最高的三角錐狀尖頂…中央尖山, 在它左邊的就是我們上次走完的南湖大山….

照片右邊最靠近我們的尖頭是奇萊主峰, 後面的是奇萊北峰

DSC_0924-IMAG4014.jpg - 能高越嶺

奇萊南峰山頭下面有塊空地, 那個方形的”乾井”就是我們14年前躲風的地方(還有人塞不進來, 只能躲背風處, 慘到極點)….真是超懷念的啊~~ 
國民政府來台後,欲在中央山脈建立無線電台及氣象觀測站,因此選定了空曠平坦的奇萊南峰,當完成地基及水池後,發現合歡主峰交通更為便利,地勢亦較南峰為高,因此旋即停工荒廢迄今。(from: 奇萊南峰地基之謎)

DSC_0924-IMAG4017.jpg - 能高越嶺

現在這個廢棄的基地被人擺了好幾個瑪尼堆祈福….

又累又被曬到昏的我完全不想過去拍照, 只想躲在山坳陰影裡, 反正能高主峰跟南峰已經拍到好幾次了….

下山雖然腳步快很多, 但也是要ㄍㄧㄥ住, 不然腳一軟很容易摔個狗吃屎, 我們一路衝回到小溪營地, 然後就….不想動了~~

這是14年前的照片, 當時水面已經薄薄的凍成一片冰塊….小溪營地的溪流是濁水溪的支流塔羅灣溪的源頭,也是能高瀑布的源頭,並是奇萊連峰的重要水源

大家在小溪營地混了好一陣, 還趁機取水過濾, 喝了好幾口山泉, 才打道回府(天池山莊)….我們吃完中午請山莊煮的麵條之後, 就要打包繼續往能高越嶺的東段來去….. 

 

=待續=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