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大縱走第四段] 風櫃嘴-內湖大溝溪公園

上個月走過的台北大縱走第6段(中華科大-富陽公園)沿路都有101相伴, 這次的大縱走第四段, 從風櫃口到內湖的大溝溪公園, 意外發現沿途都是美美的瀑布流水, 走完大家的評價都頗高, 是條希望再回訪比例很高的路線

這次會來走大縱走第四段, 全是”意外之喜”, 因為一開始, 它完全不在我們的路線list中…..

我們在line群組中討論到快抓狂的過程實在太好笑了, 一定要留個紀錄

朋友L提議說要走大縱走第五段, 立刻被我打槍…..喂喂喂! 「Hello? Excuse me?」這位大嬸你「是在哈囉?」我們4個月前才走過, 怎麼都只記得下山吃剉冰, 不記得走過的路

所以朋友L花了一個小時找資料, 然後又提出新的idea……
結果提出的路線不是太短就是太長, 通通被我嫌棄, 只好再接再厲的提案, 出現的是……

嗯……這條路感覺可以, 問題是風櫃口(風櫃嘴)交通超不方便, 小巴#1的車少到令人唾棄, 基本上是等不到車, 只能再加踢3K到聖人瀑布, 才有公車可搭, 結果朋友L竟然很阿莎力地說”好啊!”……

我一點都不覺得好, 聖人瀑布-風櫃口這段要3K, 我走過好幾次, 不管是上山還是下山, 每次走都覺得腳累心淚

總之經過一番討論, 最後我們決定採用另一位朋友的建議, 搭計程車上風櫃嘴, 從風櫃嘴開走

開走前一天晚上我又查了一堆資料, 總覺得劍潭-風櫃口這條路跟大縱走第5段(劍潭支線)重疊的路段太多, 不是不好, 只是前一陣才剛走過, 實在有點沒勁, 所以決定要去策反所有人

上圖是拿臺北大縱走全圖full map截下來, 原本朋友想要走的風櫃口-劍潭是橘色箭頭標出來的路線(約14K多), 粉紅色是第四段的標準路線(<10K)

(from: 官網第四段路線圖) 最後…..我們決定依計畫搭計程車上風櫃口, 但改走第4段大縱走, 然後我還打算賴皮省掉起點風櫃口涼亭這段, 所以要提前下車…..

ps. 風櫃口的涼亭旁,有拓印柱「北」字,不過我們沒人在集字,所以一切以方便+偷懶為原則

沒想到我們的計程車司機也很瞭風櫃這邊的步道, 我們一說要提早下車, 他馬上接口說是三粒石頭那邊….
ㄟ…..其實石頭不只3粒, 但意思有到, 就在風櫃口前最後一個髮夾彎這裡就對了

原本氣象預報就是不會下雨的陰天, 沒想上山一看路全是濕的, 結果大家都是登山鞋, 只有一人穿雨鞋, 有種不太妙的感覺…..

萬溪產業道路上的大石頭入口處進來就是雙溪溝古道, 步道一開始不到2分鐘, 就看到展望點

因為沒有特意想到要拍環景, 回來整理照片才想到, 所以就……硬把兩張站不同位置拍的照片接起來, 不過意思還是有到…..可惜今天超濛霧的

果然步道整個超級澹漉漉, 都是泥…..回家要洗鞋啦!

目的地標示一路都有, 而且很清楚

這段路其實2,3年前走過, 當時是從龍船岩那邊走過來, 原本也只是隨便亂走, 混到傍晚從萬溪產業到出來時一整個傷腦筋, 只好摸摸鼻子踢下山到聖人瀑布, 把所有人都操翻!

台北大縱走多數都是人工化的步道, 這樣原始又自然的山徑真的不多, 贏得一致喔漏

步道旁的涓涓細流據說就是內雙溪

發現小瀑布

雖然之前北部時不時就持續的大暴雨, 但這整條溪流的水看起來非常乾淨, 完全沒有砂土混濁的狀況, 潔淨的溪水真的很讓人愉快

水管真的是台灣很多溪景的硬傷, 超級殺風景, 避都避不掉

藍天隊在今年3月才來巡過田水, 整理過步道, 真是太感激了

這每隔100公尺就有的指標, 要迷路也有點難…..

嗯….雞屎藤?…..結果它是雞屎”樹”, 這兩種雞屎屬於同科(茜草科),但不同屬, 而雞屎樹又有圓葉雞屎樹、台灣雞屎樹、琉球雞屎樹…..等等, 就不深究了

看這篇: 【野地裡的雞屎】雞屎藤‧雞屎樹 – 家栽好逑

路上發現大頭茶掉落, 現在正好是季節, 我們一路上踩著大頭茶鋪就的步道, 感覺超快樂

走溪水邊的好處就是溫度涼爽, 加上今天原本就不曬, 難得我不需要出動扇子

雖然沒有陽光, 但不減山澗溪流的美麗 

往回拍……

過溪…..還好溪水很淺, 又有石頭可踩踏, 完全不會濕腳

這邊岔路其實滿多的, 但路標也很多, 不過我們還是一路用GPX地圖重複確認

長相奇特的樹與大石在步道兩邊把關

大縱走有7段, 第6段起算南縱走路線

步道走出來看到往右的指標, 下意識走出擋土牆後右轉(外面就是大馬路)

但其實步道要走裡面才對….爬上土坡一個大右轉往上

這邊有一段陡坡, 有架設輔助拉繩, 坡雖陡但沒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而且只有一小段, 所以不拉繩也上的去

坡道頂端有個小岔路, 可以看到往梅花山三角點的指標, 這個三角點真的很近, 兩步路就到

第一次來的時候我們是從對向過來, 因為沒有指標, 我們直接衝下坡, 然後才發現錯過三角點, 只好又爬坡回來找

梅花山又稱插花山,海拔標高640m, 有顆北市都市計劃處基石, 為四等三角點NO.134。

梅花山的三角點在樹林中央的空地上, 完全無展望。話說之前來的時候, 跟朋友在週邊找半天找不到梅花, 最後我們戲稱梅花山=”沒”花山

再回到叉路口, 繼續往圓覺瀑布的方向來去…..

結果不到兩步路, 我們又在路邊的樹下發現另一個基石

看藍天的牌子上有特別註明這是鑛務課的基石, 但這邊也掛上了梅花山的扛棒…..why? 真正的三角點是剛剛那個才對吧?!

繼續往前….看到有個基石立在怪怪的大石頭上, 然後所有人都噴了, 哈哈哈! 這個山頭的名字取的好啊

果然就是小山啊~~~

ㄟ…..好像是月桃的果實, 但是是哪一種月桃啊? (比對網路的圖好像是山月桃)

路上發現有兩三株的….我只能確定是一種根結蘭….

回來查了一下, 它就叫台灣根節蘭, 因為葉子又長又大,數量又多,以前的人就拿它包粽子,所以又叫作粽葉根節蘭,英文名稱為Taiwan Calanthe

之前的指標都寫”圓覺瀑布”, 莫名變成白石湖……反正就是–>白石湖–>圓覺瀑布, 所以方向沒錯

雲芝? 怎麼可以長成這樣? 亂, 密, 當下實在忍不住”噁~”一下

這段路跟”界寮縱走”重疊了…..這條路線從劍潭走到基隆,長26公里,要過11顆山頭,其中包含2個小百岳,是進階挑戰的指標路線之一

看看這路有多泥…我們一路小心翼翼, 害怕不小心陷進泥巴裡面就慘了

路上很多大頭茶掉落, 它的花超美, 可惜一掉到地上就很容易爛掉, 好不容易撿到幾朵還算新鮮完整的…..

沿路還發現好幾根國家公園管理處的水泥柱, 這是…..界石?

我們從右上的稜線上走過來, 指標的路指向下面腰繞的路, 但看起來繼續直走稜線好像也行, 兩條路就一上一下完全平行, 結果我走下面, 其他3個人決定走上面, 看我們能不能在前面某處相會

我跟朋友們走一走就互相呼喊一下, 確認上下兩條路都是一致的方向

下面的路有一段鋪石頭弄的很不錯, 其中一小段變得很爛的……上面的路據朋友說不錯走, 所以哪條路都行

我走的這條路最後也再往下匯入另一條步道….這個下坡段看起來有點嚇人, 所以我是從左邊比較和緩的, 應該也是有人走出來路徑下去…..but最後的落差有點高, 要小跳一下

出來是個叉路口….朋友們從前面不到10公尺的地方出來…..

朋友們出來的地方有奇怪的石雕像, 土地公(?) & 石獅子, 通常是在廟裡的石像為什麼會放在這步道途中啊….

土地公的對面還有一尊提燈仙女(?)….

我們第一次經過這裡的時候, 就被這三尊石像給雷到….誰人這麼厲害把石像搬上來, 真是超詭異的…..

繼續往圓覺瀑布的方向前進, 路邊發現舊時的石板土地公小廟

又有叉路, 另一條似乎是往私人土地, 總之我們就是往圓覺瀑布

台灣山菊,山上常看見一大群盛開,它跟其他山菊最大的差異就是那個多角形的葉子,有人還形容說像蟹甲

我們再度碰到叉路,大縱走的路線是往右走大崙頭山,往左則是走甜水鴛鴦湖….因為大家都對那個鴛鴦湖很好奇, 正在看地圖, 正好有一小隊人從甜水鴛鴦湖的方向過來, 領頭的先生據說是在這邊30多年的志工, 我們聊了一下, 決定聽從前輩的建議, 來去甜水鴛鴦湖, 再從那邊接回白石湖

ps. 走甜水鴛鴦湖的路線較平緩, 還可以省掉往大崙頭山的陡坡(要拉繩)

哇…..這邊路上掉落的是甚麼花啊? 

近拍……這花非常迷你, 超~卡哇伊!

注意到步道兩旁的筆筒樹都被砍頭, 只剩下軀幹還在…..本來以為是有無良商人偷蛇木, 但想想也有可能是整理步道才必須砍掉, 不然那些葉子會遮檔住整條步道

志工大哥告訴我們看到大石就轉往下, 果然…..雖然沒有指標, 但路線很清楚

但志工大哥沒有告訴我們這顆石頭這麼有特色啊~~

接下來…..我們突然走進雙扇蕨護衛的步道

遇到第二塊往下的大石了…..這邊有輔助繩

歐歐歐…..已經可以看到下方樹間透出的水影

出現啦! 這邊有個橋通到水牆邊, 問題是觀景台就在旁邊, 但沒法直接過去, 要下橋, 然後再爬上觀景台…..

橋上有說明介紹, 很高興它是乾涸後再度被救活

這邊風景真心不錯, 加上藍天會更美, 不過今天這樣的陰天完全不曬, 所以我們決定在這個觀景台上小休補充一下熱量

我們正準備收拾走人, 遠遠看見有”東西”游過來, 本來我還期待是鴛鴦, 果然是想太多…..是鴨子

當它們還頗遠的時候, 旁邊有山友就說有6隻, 4公2母….所有人馬上滿頭???, 這眼力有多好, 超遠的就能看的出來……

當鴨子游近到所有人都能看得清楚的時候, 朋友天來一問怎麼看出來是4公2母, 一群人全都轉頭像看外星人一樣看她…..
喂喂喂….公的色彩鮮豔, 母的就土土灰灰的, 這不是關於鳥類的常識嗎?

因為有鴨子來送行, 我們帶著滿心的滿足離開甜水鴛鴦湖….接下來後面的步道就較為人工化了

接回大縱走的路線了…..

看到民宅了, 這表示我們離開樹林走出來了……遠處山下應該是內湖區吧!

因為我們走甜水鴛鴦湖, 所以閃掉了大崙頭山, 就這樣很爽的直接走出大崙頭步道…..

這裡是北面登山口, 上次我們走大縱走第5段時, 是加碼從大崙頭的南面登山口上去

一出來就看見這間閩南三合院古厝, 後來看地圖知道這是郭氏古厝, 可惜古早的磚瓦屋頂已經都被換成是很醜的鋼板 

這間古厝僅剩下一部分外牆

路上看到的芒花剛出來還很紅, 再過幾天就會爆發成白絨絨的了吧

遠遠可以看到山下的市景, 今天實在是太朦朧了

從古厝到下一個許願步道之間要踩一小段馬路

大縱走第四段也是由好幾段步道組成, 風櫃嘴步道(一開始就被我們省掉)→雙溪溝古道→大崙頭北面步道→許願步道→圓覺寺步道

本來以為許願步道的扛棒旁邊木棧台上的大樹是地圖中的許願樹, 還想說殘念沒拍到…..還好許願樹不是它!…..

這邊有個小廣場, 也是公車小2的停靠站, 我們到的時候正好公車進來, 有一瞬想跳上公車……

廣場兩邊種滿了的花….我知道這是某種芙蓉, 而且早中晚會變色, 但搞不清究竟是啥芙蓉

朋友查了網路, 知道是木芙蓉(也叫醉芙蓉),花色一日三變:清晨為白色,中午為桃紅色,傍晚為深紅色

我們拍攝的時間在12:20左右…..白的淺粉的深粉的通通都拍到了, 看來每株變色的進度完全不一致

我們走進幸福廣場旁邊的小巷探險, 又發現另一間古厝, 但可惜像是準備辦桌, 房子被遮棚擋住大半……

我本來以為這是白石湖著名的黃氏古厝, 但房子正面跟照片上看到的黃氏古厝完全不向, 結果一查門牌, 發現竟然是一間草莓園的地址…..

我們繼續沿著步道走, 這邊有一棵被圍起來的大樹, 我們一直搞不清它為什麼被特別對待
(地圖中有棵的榕樹全家福, 不過這不是榕樹啊~~)

回來查資料看別人blog的照片, 發現這棵才是正宗的許願樹….這是烏心石
(烏心石木材名貴屬闊葉一級木,其心材色深且硬,材質細密,木理均勻,適合用於家具建材使用,也是切菜用砧板的好材料)

眼尖的朋友在旁邊發現一隻螳螂寶寶

它真是超可愛, 被我們圍住團團拍照, 表情看起來無辜又無奈

「許願步道」的磚石上有隱藏著幸運草的圖樣, 仔細看腳下, 可以比賽誰找得多
(我有注意到, 但完全每想到要拍它)

步道旁鐵網上的小花又吸引我的注意…..這是某種鐵線蓮

城市小孩的我完全認不出這是啥…..經朋友解惑, 這是苦瓜…..好吧! 至少等它結果, 我就一定認得

這個步道口的扛棒也太可愛了……走出來就是碧山路

之前有來白石湖這邊鬼混幾次, 所以…..熟門熟路的帶大家轉進來夫妻樹的岔路

原本的夫妻樹是2棵紅楠,但其中一棵在民國104年8月因蘇迪勒颱風而傾倒,本地居民又於原地再補種一棵樹,好繼續夫妻樹的名頭,問題是….
後來「續絃」的樹是杜英不是紅楠….所以不同樹種是怎麼當夫妻啦?!

平常講到夫妻樹就會聯想到2棵黏在一起的樹, 所以看到這兩棵完全平行的夫妻樹, 再看到說明上寫著”相敬如賓”, 有種強塞概念硬ㄠ的fu…..只是沒想到這4個字get到朋友的點, 一直狂喔漏….

夫妻樹這邊有個觀景台, 天氣好看出去的展望應該很棒, 今天近處的山頭還好, 但遠處就真的濛了

白石湖另一個必訪景點….同心池,它原本只是一處荒廢的湧泉,現在被改造成雙心造型的生態濕地池

運氣好的時候, 裡面種的是石竹或聖誕紅之類的紅花, 就會是美美的紅心, 偏偏我幾次來好像都是綠的…..

nikon Z(上) vs goolge pixal 4a手機(下)…. nikon的綠色就是漂亮, google在這種綠色主導的情況下反而微微的偏紅…..

從同心池往吊橋走, 會經過一的小埤塘, 旁邊是整排的相思樹

這個埤塘叫做古錐埤,是為了紀念白石湖地區一位長者「古錐伯」。在白石湖開墾史中,山區水源一直是個大問題,古錐伯召集村民,一起挖鑿一個蓄水池,供村民使用。 這個埤塘廢棄了30 年,近年才在地主的推動下,起死回生。

黃花曼陀羅……我好像是第一次注意到它的花苞, 剛出來小小的像是手指, 花瓣冒出來還沒完全張開時, 看起來也很特別, 像是捲起來的菸草, 真的是很別緻

* 再次提醒, 曼陀羅花全身是毒, 不要動手亂摸…..

白石湖的地標景點…..白石湖吊橋…..難得我們到的時候碰巧遊客不多, 通常都是滿滿的人頭

白石湖吊橋全長116公尺,有別於一般的吊橋工法,採「直路式吊橋設計」,視野不會被纜線遮擋,龍骨造型連結有台北龍穴之稱的內湖區白石湖,紫色橋身亦是它的一大特色

我們一群人在這張圖前研究超久, 朋友認為龍珠就是龍眼珠, 一直糾結為什麼眼珠會在龍頭外面…..是說這想像也太嚇人…..

解釋半天龍珠就是舞龍時在前面逗龍的那個彩球, 然後大家又對那個龍頭比龍珠還圓無法理解…..

回來查了一下所謂的龍頭龍穴, 發現大約要從空中往下看, 我們這些沒風水慧根的人這樣是看不出來的…..

白石湖地區是個山坳地形,從東邊龍船岩連接白石湖山、大崙頭山、忠勇山、鯉魚山,到圓覺瀑布,有如一條蜿蜒的巨龍,而龍口正是吊橋的下方,古來即有龍穴之說。龍口前方的小尖山(圓覺尖),狀似龍珠,猶如祥龍戲珠般。

原本要帶朋友去一家很多人大推的景觀餐廳吃山菜風味料理, 沒想到我幾年沒來, 它竟然變成茶館…..哭哭……

從下山就一直哭么的我眼見午餐就沒了, 但也只好默默地繼續行程…..踢了一段馬路, 要來接圓覺寺步道, 但我們到卻找不到路….

明明GPX地圖就顯示步道就在這裡, 但我們在馬路周邊一直找不到入口

不抱希望的往圓覺寺的後門走, 還真的bingo….

步道口隱藏在邊坡下, 那個指標又小又不起眼, 不走過來絕對看不到……這太坑人了啊!!!

這邊也是人工化的石階步道

到圓覺瀑布剩最後的700公尺……

石階梯下來, 發現旁邊有小小的隱藏版瀑布, 但半空中那條見鬼的電線非常煞風景

可惡啊….瀑布被橫切一刀, 超醜的~~

想拍美美的瀑布就不能偷懶, 只能走下去溪邊拍照…..從上面俯瞰, 跟從水潭邊微仰望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溪水從土地公廟下面走……但我們要轉彎, 背對土地公廟離開

ps. 大家都對土地公廟旁那塊近乎正三角的大石非常好奇, 尤其是那個平滑的斜切面, 拿來玩溜滑梯應該很刺激, 就是太短

路經這塊山壁也是一整塊大石被削成的斜壁, 超有特色

今天雖然很濛, 但….竟然看得的101耶!

猛然發現圓覺寺到了….看介紹說明, 它竟然已經快要百年了….不過wiki上是寫現在的寺院是改建過的

ps. 我有找到一位資深山友在2002年po的文章, 裡面的建築照片看起來是真的很像但又有點不太一樣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054) 內湖.碧山巖.圓覺瀑布)

內湖圓覺寺奉祀「三聖如來」釋迦牟尼佛、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創建於民國十三年(日治時期大正十三年(1924年)),為內湖區最早設立的佛教寺院

寺前觀景台也是可以看到101, 天氣好的時候後面的山巒應該更壯觀吧

ps.  圓覺寺坐北朝南,背靠圓覺尖山,面向鯉魚山,據傳建寺之前就測過風水…..
在大雄寶殿正下方,挖一地洞,埋入一塊30公分見方的紅布、十二條紅色棉線、十二個染紅色的生鮮雞蛋,等待一個月後再取出,生雞蛋完好無變質,則是吉地。

眼尖的朋友看到下面的山壁開滿了花…..實在是太遠, 不過很像是洋紫荊一類的花, 只是樹上爬滿了小花蔓澤蘭, 有點生存危機啊….

出了圓覺寺, 就是一長串的石階步道…..我們往下走了快10分鐘, 一邊慶幸我們是下山, 若是上山就累囉!

下到很明顯是公園的地方, 先不及著照指標走, 要往人聲&水聲的地方去…..

看到啦!!! 圓覺瀑布…..今天水量很不錯啊, 這樣看心情也是頗澎湃的

因為是假日, 不少人扶老攜幼來這邊遊玩

圓覺瀑布這樣看有兩層的感覺, 但它高度不高, 大約5公尺而已, 不過瀑布下方的巨大岩石很有震撼力啊~~~ 

這個說明牌…..感覺就是沒有知識含量的吹捧宣傳文字

瀑布旁有條頗陡的石階, 我們很好奇的爬上去, 希望能拍到上面的瀑布…..

石階步道上面有個休憩點, 但被樹葉遮住的大部分的景觀, 只能看到部分的瀑布

石階中間有個地方可以跨出去到瀑布中段的大石上, 但我自知本人腿腳不夠靈活, 平衡也不好, 所以乖乖回到瀑布下面, 困難的部分交給愛冒險的朋友們去執行

朋友手機拍攝…..圓覺瀑布上半部….今天水量真的有澎湃, 兩道水流都很大

我們在瀑布這邊又玩了好一陣, 把精力都耗完, 結果就是每個人都覺得要餓扁了, 決定要趕快出去找食物補一下…..

沒想到….步道走沒兩步, 我們遠遠看到大石頭上有奇怪的東西……

天啊! 這綿羊也太可愛, 誰這麼有巧思…..

正面看, 微笑的黑面綿羊, 真的直擊我們的cute點

接下來的步道都是沿著大溝溪溪畔而行…..真的很讚

看著路上的解說牌, 本來還有點摸不著頭

一抬頭看到對面山壁的岩層….哇~~好特別!!

換個角度看, 岩層的紋路更明顯

…..所以這到底是順層, 再順斜還是反斜? 那個說明完全看不懂!

我們快步在步道中前進, 朋友又突然煞住, 指著溪邊的大石, 說: 這是烏龜吧?! 這就是烏龜啊~~

我拍的沒有很好, 但現場看真的有像, 上面一圈草的石頭是龜殼, 烏龜頭則長滿青苔, 右前腳還有點半舉起來要往前爬的感覺

來到往鯉魚山的岔口…..那條路我很久以前走過, 不過都是從大湖別墅的葉氏宗祠那邊上山, 倒是沒有走過這裡

對面山壁又出現很有趣的岩層, 很像是但高一層一層疊上去, 不過這應該都是被水切割出來的吧…..

看到這個很有風情的橋, 我們忍不住走過來…..結果發現….. 

ps. 步道在這邊分兩側沿溪走, 兩邊都可以走

竟然有個小瀑布躲在橋的角落後面, 走在步道上完全不會看到, 真的有賺到的感覺

這個圖也太簡單了….總之我們從左邊的圓覺寺走到右邊的大溝溪親水公園, 已經快結束今天的行程了

這個石頭橋不是重點…..重點在橋下……

我們驚喜地又再度偶遇鴨子, 不過這次變成紅面番鴨&白鴨, 而不是在鴛鴦湖碰到的綠頭鴨

朋友問…..那個番鴨是我們吃冬歸鴨跟薑母鴨的鴨吧…..哈哈…..有人真的餓慘了!

最後我們是有點逃出公園的感覺…..因為草坪在整理施肥, 後面這段路都快被薰昏, 救命~~

熊熊發現….那些水泥柱上的石頭是貓頭鷹造型耶!!! 而且因為石頭的形狀各異, 所以變成每隻貓頭鷹的表情動作超可愛, 害我們又在門口抓狂的到處拍照

這次我用兩個不同的app抓路線, 不同的地圖型態可以互相參考一下, 右邊的路線圖中, 黃色的是標準的第四段大縱走路線, 綠色是我們今天走的軌跡

最前段的風櫃嘴步道被我們省略, 大崙頭山也被我們閃掉, 歪樓去甜水鴛鴦湖, 然後我們在白石湖亂逛, 所以又再度偏離路線, 圓覺寺之後就又接回正路…..

今天從萬溪產業道路上的雙溪溝古道起算, 一直到我們到大溪溝公園入口, 約8.7K, 走了快6小時(含休)….

全程就只有爬升約100公尺, 看那個頗面圖, 最高點就梅花山645m, 然後就幾乎是一路下坡, 沿路景點多, 溪流美, 所以大家都走得很快樂, 實在是一條爽爽路線

現在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餐廳有點遠, 要一直走到大湖公園裡面的泳池健身區那邊去…..衝啦! 真的是好餓啊~~~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