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主峰連峰步道(主峰-南峰-西峰)下清天宮

大屯主峰連峰步道是一條非常經典的登山路線, 可以一次把大屯主峰.南峰.西峰打包, 算是有點小挑戰…..
這條路說實話, 南峰到西峰之間的爛泥巴實在是太討厭了, 走一趟渾身都會苟到泥, 回家必須要把人跟裝備從頭清到腳, 所以除非是為了很強的目的性, 我們很少主動想要來走….

最近一次來走大屯連峰是2016為了去加羅湖, 因為沒穿過雨鞋爬山, 所以特地穿雨鞋來做山訓…..
天啊~~竟然有6年了! 總之, 這次是朋友想看芒花, 給了草嶺古道跟大屯山兩個選擇, 我很直接地選了大屯, 想說順便也給2週後的二刷雪山多少練一下腳力

大屯山連峰步道從百拉卡公路的鞍部登山口起登,直上大屯主峰,再翻過大屯南峰、大屯西峰,下山到面天坪,再從清天宮出步道

參考官網圖片&資料(大屯山系 – 陽明山國家公園) , 步道全長5.8公里(鞍部-清天宮),  約需4.5小時, 步道分級:第3級

上面是連峰步道的官網路線圖, 我們這次就完全照著走, 打算從鞍部上清天宮下, 先來去吃大餐, 然後再搭車下山

ps. 台北大縱走第二段從二子坪到面天坪, 繞一個大U走大屯連峰步道, 然後從鞍部再接到小油坑, 所以兩條步道有很大一段重複…..

 

這是官方的高度剖面圖, 我們是從鞍部登山口起登, 也就是從海拔比較高的登山口, 先把高點”輕鬆”搞定, 然後一路往下衝

一大早拚6:00第一班捷運出門, 然後再轉車上陽明山公車總站, 正好剛過7點….
在等#108(遊園公車)的時候, 看到太陽也升上來了

我們乘108遊園公車, 在「鞍部」站下車……

登山口對面是大屯山鞍部停車場, 一大清早已經有不少人上山了…..因為我們是A進B出, 完全不考慮開車

登山口….這入口也太溼了, 像是剛下過雨

7:44開走….從登山口到大屯主峰就1.6K, 前面1K都是這樣的石頭階梯

一開始是走在高高的箭竹林中, 所以頗有遮陽的效果

兩邊從箭竹林變成了芒草叢, 遮陽效果沒了, 大家都趕快拿出帽子戴上

抬頭可以看到大屯主的山頭…..從鞍部上大屯主是最短最快的路線, 不過就是陡啊

這一面的芒花還沒開, 都還是草, 特地為了芒花而來的我們有點小失望

不過今天天氣很不錯, 山上一片藍, 反而是山下的雲比較多, 有點雲海的fu

對面看過去是小觀音山, 山上有許多電視及廣播的訊號發射站, 山頭上一排直指天際的發射天線, 實在是很壯觀

腿長的朋友一經一馬當先的衝到唯一的岔路口等我們…..

距離鞍部登山口0.6K有條小岔路往觀景涼亭, 短短不到50公尺, 天氣好的時候建議可以來給它看一看

看看這個景……難怪有人霸住高點就不動了

ps. 左邊的小山好像是菜公坑山, 右邊的是小觀音山, 下方蜿蜒的車道是百拉卡公路 (雖然官方說法是”百”拉卡, 不過我們從小就說習慣的是”巴”拉卡)

據解說牌記載,百拉卡公路蜿蜒地穿越山巒間,是早期的百六砌古道,於1952年(民國41年)拓建修築而成的

————————————————————————–

查了一下百拉卡的命名由來 (from : 巴拉卡公路 – 淡水維基館)

「陽明山國家公園全區古道調查」報告一文中,列有「百六砌古道」,這條古道約闢建於嘉慶21年(1816年),文書證據則為1820年。當時因這段山路陡峭,於是居民用一段一段的筆筒樹樹幹鋪設臺階,總計162階,後來改用石塊鋪設,簡稱「百六砌」。

「百拉卡」名字相傳源自「百六甲」(一百六十甲)的河洛話發音,亦有考證認為出自「百六砌」(一百六十階)地名的諧音。
「百六砌」地名,日據時稱為「百六戛」,臺灣光復後訛傳為「百拉卡」。至今百拉卡公路仍可看到「百六戞」的門牌地名。今日的百拉卡公路,即是沿著昔年的「百六砌古道」舊跡所建。

巴拉卡公路即市道101甲公路,是市道101號公路(三芝-淡水)的支線,由新北市三芝區北新莊通往陽明山小油坑陽金公路(省道臺2線甲線)的道路,又稱「百拉卡公路」(巴拉卡、百拉卡、百六戛),長10.740公里。

想當初…..大概10年前, 我還可以從紅樹林站, 經天元宮, 然後轉巴拉卡公路一路騎上二子坪遊客中心…..當然我早就沒這體力幹這種事了

山下清楚可見的巨大建築物就是位於新北三芝的北海福座(寶塔墓園)

從被占據的觀眾席的方向望去, 眼前真的很”雲海”

涼亭另一側的柏油路就是往大屯主峰的車道(起點在二子坪), 不想走石階的人, 可以從這條路上山 
* 假日07:00-16:00大屯山車道不開放各類車輛上山

涼亭的小路上長滿了毛茸茸的小草, 本來以為是狗尾草或狼尾草一類, 但又覺得不太像, 查了老半天, 竟然跳出一種”長芒棒頭草”…..也不知道對不對

ps. 意外的, 很多像這樣毛茸茸的以動物尾巴命名的植物 : 貓尾草、狐尾草、兔尾草、虎尾草….不是毛茸茸但也是動物尾巴的還有鼠尾草、馬尾草….

清晨帶水珠的毛毛草就已經很吸引人, 逆光的時候更美, 我跟朋友全都蹲在地上拼命拍

來張大逆光的剪影照….

台灣澤蘭…..是斑蝶類最喜愛的蜜源植物之一, 通常一開花就會看到一大片, 不過今天只有一小撮

ps. 澤蘭雖有個蘭字,但並非蘭科植物的蘭花,古時婦人將它揉和油脂當做頭髮潤絲精,可使秀髮光亮如澤,因此稱作澤蘭。

再度回到主步道…..爬~~~

防火線大多沿山脊闢建,往大屯山這段登山步道就是利用早期的森林防火線鋪設而成

看到這個0.9K的路標&後面的大石, 就表示連續上坡的石階地獄終於結束

ps. 據山友說法(按我), 大屯山北峰(標高1078公尺)就在附近, 有民航局的界樁基石(GPS: 301800 2785969), 但要鑽芒草裡面去找….放棄

因為大屯主峰的三角點所在位置不開放, 這裡幾乎可以算是本日最高點…..
鞍部海拔829公尺→大屯山海拔1092公尺,所以剛剛那段0.9K石階差不多爬升約260公尺

回頭拍…..剛剛的下坡路段有經過軍營, 不過被箭竹遮住, 所以我完全沒注意到

原本的芒草又變成箭竹林夾道, 難得看到箭竹林被修整得像圍牆一樣超整齊, 配上頗有年代的石板步道, 在逆光下很有一種蒼涼感 

石板步道出來接上一小段柏油路, 突然發現遠遠的前方, 竟然在雲層之上出現綿延的大山, 很像是海市蜃樓

DSC_1227A.jpg - 2022大屯山連峰

接上往主峰的車道, 這邊有個觀景台, 在天氣好的時候, 會有超棒的景觀…..

ps. 看到山友的照片中, 甚至可以看到南湖大山, 沒想到有這麼強啊~~

拉張全景…..今天的雲很有戲, 像浪花奔騰, 還有巨浪打上觀景台

有個小突起的山頭是面天山, 那個是微波反射板(協助通訊傳輸)…..半空中月亮竟然還掛著

「面天山」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西區,海拔高度977m,山形圓潤整齊,為標準的鐘狀火山體,峰上建有二座「導航用的反射板」,非常好辨識 (合歡北山頭也有微波反射板)

左前方的是民航局大屯山助航台…..大屯山主峰(海拔1092 公尺)最高點就在那裏,接下來的山頭由左到右為 :
山頭圓扁的「大屯山南峰」(海拔959公尺)、
有點胖胖的三角尖是「大屯山西峰」(海拔985公尺) ,
以及很明顯是地中海型禿頭的「面天山」(海拔977公尺) 

大屯山主峰是陽明山的第二高峰,小百岳#001,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第一高峰的七星山主峰(海拔1120, 也是台北最高),小百岳卻是排老二…..why?!

大屯山主峰的三角點原本在民航局牆內, 但據說圍牆內縮, 所以現在可以摸到基石了…..只是要用力鑽芒草去找
…..看看這大片的芒草, 就算山友給出路線&GPS點, 我還是pass

ps. 按照山友的說法(按我), 民航局後門的鐵絲網牆邊 *聯勤測量隊二等三角點內補006號(標高1092公尺,GPS: 301783, 2785662)
還有一顆要從民航局的觀景台下面鑽進去找 *聯勤測量隊三等三角點內補320號(標高1077公尺,GPS: 301884, 2785481) 

從車道繼續往路底的助航台方向走, 側看剛剛混了好一陣的觀景台, 這樣看雲海超美的啦!!!

有山友說大屯主峰號稱是台北唯一能看見雲海的地方…..不管是不是唯一, 至少肯定這裡有機會看到雲海, 當然這就是要賭人品

又, 高懸的月亮真是畫龍點睛啊

因為可以從二子坪走馬路上來, 所以有不少遊客, 也有騎單車的車友, 情侶相偕來運動散步兼拍照的也不少…..

我們從旁邊經過時, 忍不住偷偷吐槽, 到山區穿長裙絕對不是好選擇, 今天是好險風不大, 還有碰到上下階梯會容易踩到或看不到路, 勢必要把裙子撈起來才能走, 這樣很危險……

順著大屯山車道走底(約2.35K處), 就是民航局大屯山助航台大門,右側有觀景平台&下大屯坪的步道(可轉回二子坪, 或繼續往南峰/西峰)

觀景平台上有一根大屯山(海拔1076公尺)木樁,因大屯山基石摸點不易,大多數人以此木樁為認證點…..

我一心拍展望(結果都是雲), 忘記有木樁的存在, 然後又因為有車友扛車上來拍照遮住, 完全沒看到它…..
總之, 不知道為什麼從以前到現在, 我沒有一次成功拍到那根大屯山木樁

根據步道入口的說明牌, 為了保護昆蟲棲地, 所以這區在3-9月不除草, 可是11月了, 兩側的草還是頗高

我們7:44從鞍部登山口開走, 一路邊玩邊混, 8:44離開主峰, 正好1小時

大屯南峰 & 大屯西峰…..南峰這樣看更扁了

大屯山是台灣境內目前唯一的活火山。最早的噴發在250萬年前於今日的大磺嘴附近,形成原始的大屯山,之後沉寂了約一百多萬年,直到約70萬年前,另一次火山噴發造成現今的大屯主峰、大屯西峰和大屯南峰,也因此火山口不在這些峰頂,反而位於三峰與中正山(十八份山)之間。最近的一次噴發則約在 6,000~5,000 年前。(from : wiki)

臺北盆地依舊被一層雲覆蓋……整理照片時才發現…..仔細看, 中間有個小針頭

沒走兩步, 突然發現….那個小針頭變成101大樓了….哇哇哇! 好奇幻啊~~

從大屯山往大屯坪也是無盡的石階…..問題是這邊面的石階看起來OK, 但實際頗滑, 我以前摔過, 每次來也都看到有人在滑滑滑, 所以下山時要很小心

依舊繼續下石階ing…..我們要一路下到大屯坪, 然後再翻過眼前這兩個山頭

終於…..我們花了30分鐘才走完這0.6K的下坡, 走得大家膽顫心驚, 全身肌肉都繃緊了

大屯坪這邊可以繞回二子坪, 我們當然不可能走對自己這麼輕鬆, 直接往大屯南峰/西峰來去

脫離芒草進入雜樹林的管區

回頭看…..大屯主峰, 我們剛剛就是在那上面

天啊…..爛泥這麼早就出現了….

這段沒有那麼泥, 但路上這些石頭超滑, 依舊不能掉以輕心

前一週幾乎都是好天氣, 但爛泥堆還是這裡那裏到處都是

這段路的芒草就真的是好一陣沒割, 都快把路遮住了, 邊閃芒草還要盯緊腳下…..

哎呀…..這感覺好像是毛茸茸的高個兒低頭垂問矮短的毛毛 : 矮仔! 我們有毛關係嗎?

前面準備要上南峰…..這樣看好像就是個小圓丘, 但不能小看它

再度回望主峰….突然發現….山頂上助航台的圓盤子天線, 這樣看好像是…..凝視遠方的小小兵

….看那個下山的路, 真的就是直直上直直下, 一點都不輕鬆, 而且感覺摔倒的話也會直直的骨碌碌滾下來….

9:36上到南峰啦! 我們從主峰過來, 走了50分鐘….ㄟ?! 官網路線圖的時間是80分鐘耶, 我們速度有這麼快嗎?

南峰跟主峰對望….我們沒有多停留, 繼續往西峰來去

* 南峰上的大縱走集字木樁上是”縱”

別的山友在石頭上發現它…..「麗紋石龍子」是台灣海拔分布範圍最廣的蜥蜴

這隻是幼蜥…..背是黑色, 而且有鮮明的金色線條和超艷麗的藍尾巴
(成蜥的背是褐色, 體側有紅暗色斑紋, 相對小時候的體色很不起眼…..標準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外貌)

隔壁的山頭半躲在雲霧中….這應該是西峰吧!

南峰與西峰之間的路上會有許多需要拉繩的路段….我們是下南峰, 有山友跟我們反向, 從這邊上南峰

比較夭壽的是這些拉繩路段, 就算是好天氣, 常常也是一路爛泥&又濕又滑, 所以很容易就搞得全身泥巴….

陽光來了…..忍不住讚嘆, 透光的樹林真的是美呆了

往下看著錯綜的輔助繩 & 滿地的爛泥…..嘆氣~~

從上面一路拉繩下來….覺得…..這棵樹長的好厲害, 我沒滑倒也是好厲害

拉繩路段還沒結束….怎麼比我記憶中還長啊~~

通常….在這種不好走又狹窄的陡坡, 下山的人會讓上山的人先走, 因為上山的人消耗的體能較多(尤其走大山會背大包),停下腳步後,因慣性帶動的動作中斷,需耗費更多體力「重開機」,消耗的程度比下山者嚴酷得多了。相對來說,下山的人就比較輕鬆,所以設身處地體恤對方,讓上山的隊伍先行囉!

終於看到平路了, 終於可以稍微鬆口氣啦….我們下的速度太慢, 後面的山友也都趕上超車了…..

這位山友的裝備真是超簡單, 我跟朋友都哩哩摳摳的裝了一大包, 明明也沒帶啥東西

挖咧….才脫離陡降坡, 又進入爛泥地

水鴨腳秋海棠,又稱台灣水鴨腳、台灣秋海棠,名稱的由來是因為歪歪的葉子&不規則的鋸齒葉緣,形似水鴨腳掌。它的葉柄和莖吃起來有酸酸甜甜的味道,可作為野外解渴的求生植物。

雲霧突然壓下來, 變成迷霧森林了…..還好就薄薄的霧

到了三叉路口…..到南峰0.4K, 到大屯坪0.5K, 到西峰0.2K…..可喜可賀, 到西峰是最短的, 而且只剩200公尺

敬告標誌 : 攀登繩索限10人…..我心中OS, 沒問題, 今天人很少…..完全沒想到我很快就被打嘴巴…..

步道依舊是滿滿的爛泥, 我們的鞋底也已經苟了很厚一層泥巴甩不掉…..

10:12 開始…..爬!!!

10:15 往上看….路很長, 但山頭隱約可見…..

原本前面還空空的步道, 過沒多久, 突然一大票人從西峰上面下來, 還有好幾個帶著小小孩的家庭, 甚至還有爸爸用背架背著baby一起來…..

10:19 我已經讓了好幾組下山的人馬, 趁沒人的空檔, 很快拍照紀錄一下

從西峰下山往南峰/主峰的這條路線, 有一大段是像這樣又陡又窄又滑, 其實這整條路線是屬於稍微有點挑戰的, 這裡有幾點忍不住要嘮叨一下: 
* 說過很多次, 前面有人拉繩子走, 後面的人千萬不要跟著拉, 非常危險…..
我就制止了一位媽媽, 小朋友在前面拉著繩子慢慢下, 她搶拉繩子要跟, 結果直接帶歪她兒子滑倒, 超危險!

* 如果要帶小朋友來, 千萬要考量一下他們的體力與能力, 可以的話, 盡量還是避開人多的時段, 爸媽好好教導小朋友如何利用繩索, 如何選點踩踏, 讓他們慢慢走
* 狹窄山路遇到了, 就大家互相禮讓, 你們前面堵住了, 動不了, 稍微讓點空間給我們走不難, 不要以為這條路都是你的, 只有你的方向是對的, 其他人逆向就是走錯, 山路本來就是有去有回

10:34….我們一直讓路給下山的人, 最後總算掙扎上來, 短短幾十公尺, 我們花了快20分鐘

西峰上的人爆炸多, 我們上來已經搞的一肚子火, 看到滿滿的人更是覺得阿雜, 喝口水喘一下就快閃了….

* 西峰上的大縱走集字木樁上是”走”

西峰上有一塊北市地測精幹點‧市488。不鏽鋼基點嵌於大石之上 (南峰上也有, 但是是很大一顆水泥方塊, 比較容易找)

看資料是說西峰山頂展望頗佳,可眺望大屯山主峰、南峰、小屯山、中正山….我們上來的時候雲霧環繞, 還好不算真的白牆, 多少還是隱約可見

從西峰離開, 往面天坪來去(對面是面天山 , 上面的微波反射板在霧中還是依稀可見)
…..對我們來說, 今天的山頭都搞定了, 接下來就是不停的下下下…..

下西峰還是要繼續拉繩

下來300公尺了, 拉繩還沒結束, 今天真的拉繩拉到懷疑人生…..總覺得以前拉繩路段沒這麼長…..

11點了, 我們往面天坪的路上, 還碰到人問我們第二段縱走還要走多久….
ㄟ….這位小姐, 你才剛走沒多遠吧?! 前面還有很長一大段, 而且還有3個山頭等妳喔…..(女生馬上轉頭跟男生唸唸唸)

我們還在繼續下山大業…..

萬歲! 脫離輔助繩路段了, 雖然還是下坡, 不過和緩很多

11:15 走出來到面天坪啦! (鞍部登山口到這邊正好3.5小時) …. 這裡也是很多步道的起點或轉接點 

臺北大縱走第二段 (官方資料) : 面天坪涼亭→小油坑遊客服務站, 約12公里, 所需時間 6~7小時
(二子坪遊客服務站)→面天坪涼亭→大屯西峰[活動柱-走] →大屯南峰[活動柱-縱] →大屯山觀景台[活動柱-大] →小油坑遊客服務站

哇….這隊伍的裝備好像有點誇張, 好像要去走好幾天的大山…..

我們只剩下最後往清天宮的1.7K….幾乎全部是下坡

陽光又出現了…光影真的很漂亮

很久以前沒那麼多人爬山, 我曾在傍晚時分碰到一家子竹雞在我面前衝過”馬路”

離出口還有1K…..喘一下, 一直下石階也是超累, 我們那位腿長的妹已經衝到很前面去了

剩下兩位腿短的老人家一步步慢慢走

我一直認為它是馬藍(別稱大菁或大青), 但好像應該是”台灣馬藍” ….臺灣特有種,是原生的染料植物

根據網友(按我)的說法 : 臺灣馬藍:葉兩面密被長硬毛。馬藍:植株較高,葉面光亮無毛,花較大朵
….這樣講好像很簡單分, 但我沒有動手去摸, 也沒有兩種花排排站比大小, 所以我就不深究….

最後400公尺….旁邊有好心人捐出家裡不用的古早的那種大理石面木頭沙發給山友休息

喔喔….靠近清水宮的步道旁邊突然出現好大一個景觀窗….記得之前常常被野草遮住, 沒想到今天整個被打開, 但….空氣濛到不行, 淡水河岸也是

這裡是清水宮…..廟前的視野超好,可俯瞰台北市區及八里,遙望觀音山及台北港…..今天天氣雖然很好, 但是望出去還真是白茫茫

猛一抬頭…..本來含在嘴裡的一口水差點嗆到…..

哈哈哈…..這姿勢好撩人啊~~ (以前都沒有注意到祂坐在這裡搔首弄姿)

清水宮主祀的就是清水祖師,有點納悶為何這匹白馬會出現在這邊? 有人跟我有相同的疑問,結果廟方的回答….. 
….祖師爺為了要行醫,以前沒有交通工具,所以要求白馬做為交通工具…..?

淡水老街的也是清水祖師廟, 可是那邊的就沒有白馬, 所以這是北投祖師公特有的配備?

非常可愛的牆邊植物, 但認不出來它叫啥?

這個無懸念, 就是金露花, 常常被當作綠籬

耶! 出來啦! 正好12點……我們差不多走了快4個半小時, 跟官網的建議時間差不多, 不過我們在上西峰時被擋很久, 所以是有稍稍被delay到 

相對官網給的資料(5.8K/4.5小時), 我紀錄的路程是5.56K, 行程時間含休息也是近4.5小時…..
速度表中看到在第3小時前後有一大段時間的停滯, 就是我們上西峰時, 讓路讓到寸步難行的時候  

我們這次整段路大約只有在上主峰前的觀景涼亭&主峰有稍微停留拍照, 為了拚中午去吃美食, 一路倒是馬不停蹄, 兢兢業業地趕進度

下去右手邊就是終點的清天宮, 這處登山口最棒的是有洗手台, 一旁的水頭頭有接水管還附刷子, 讓下山的山友可以很方便的簡單清洗一下, 不會把滿身滿腳的泥巴帶到車上

不過今天我們決定先去隔壁紅磚厝吃飯, 然後再回來清洗, 實在是餓到昏…..我們3人看似節制, 但還是很豪氣地把想吃的菜都叫了一輪, 然後清得乾乾淨淨, 超滿足…..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