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遊西班牙_古城之章_ Cordoba 科多巴

我們離開馬德里周邊之後就一路往南走, 本來在山城 & 海邊小鎮之間猶豫, 不過想想冬天的海邊…大約只有扇冷風的命, 還是跑山城可靠點, 所以就繼續跑世界遺產級古城…..

Cordoba 科多巴在安達魯西亞省的中心位置,位於瓜達及維河畔(Rio de Guadalquivir),東西文化交會之處,回教、猶太教及天主教遺跡都混合在此。

摩爾人統治時期定都於Cordoba所以Cordoba在10~11世紀是最繁榮的時期是當時文化, 經濟, 與政治的中心。此時的Cordoba是全歐洲人口最多的城市, 大約有40萬的居民。被天主教國王收復之後, 重心轉移到Sevilla,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後, Cordoba每況愈下, 18世紀時, 居住人口一度只剩2萬人! 這種情形直到20世紀才慢慢改善, 目前人口約是33萬人左右

Cordoba的古城區是歐洲第二大古城,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告的世界遺產中, 則是最大的古城遺跡

T恤這樣賣…..

前面介紹的幾個古城雖然也是號稱宗教文化的混合, 但基督教的氣氛還是比較明顯, 相對Cordoba因為最繁華的時候是回教時期, 被天主教國王收復之後, 鋒頭反而被別人搶走, 所以這裡回教的味道就重了一些….

跟Sevilla幾個南部大城一樣, 這裡到處都是橘子樹…..

我們的GPS在Cordoba遭到極大的考驗, 主要是圖資沒有及時update, 很多單行道的資訊錯誤 & 人行徒步區擴增, 結果害我們不停鬼打牆, 在我們重繞3圈+大繞1圈, 問過2間 i & 路人, 最後在一家小酒店的一位客人給了我們最靠普的走法之後, 我們終於停好車, 扛著行李奔進古城, 在天黑之前衝進旅館

PS. 枉費我訂到了古城裏面旅館的停車位, 結果變成白付錢了>.<||

Cordoba市民最引以為傲的就是美麗的天井(Patio), 有很多是自羅馬時期就有的, 其實有點像中國的四合院建築模式+大雜院的住戶組合, 我們住的旅館也是其中之一

這樣的建築最著名的就是在猶太區清真寺北邊的花巷(Calleja de Flores), 不過我們沒走到那裏去….只好看看別人拍的(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851512 ), 還真的不愧那個”花”名….只是我們這大冬天的, 去了應該只剩草&葉子….

Cordoba清真寺, 現在的正式全名: 科多巴聖母升天主教座堂(Catedral de la Asunción de Nuestra Señora)…XD, 有夠繞口…是回教徒在西班牙遺留下來的最為美麗的建築之一。 

摩爾人統治Cordoba且定都於此之後,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 Abd-ar-Rahman I 於公元785年下令,將聖文生(San Vicente)教堂拆除,原址改建為僅次麥加歐洲最重要的清真寺。接下來的幾個世紀,又經過了不斷翻修和擴建

整個擴建過程可以分成四個時期:

1. — Abd-ar-Rahman III 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時期,主要的工程是加大齋戒沐浴的中庭, 延長禮拜廳的迴廊,以及建造清真寺的特有的尖塔。 

2. — 公元961年,Al-Hakam II 阿爾哈肯二世擴大了清真寺的基座,裝飾了禱告壁龕。 

3. — 公元987年,由Al-Mansur 阿爾曼左爾下令完成最後一次擴建。這次擴建之後,清真寺的內部變成了一個由雙重連環拱門和馬蹄形穹頂構成的石柱迷宮。 

4. — 1523年,基督教徒收復失地後,在這座清真寺內修建了大教堂,其中包括大型宗教組畫、巴洛克雕塑和由桃花心木做成的唱詩班座椅。 

大門邊有高達93米的鐘樓 (聽說可以上去, 但我們不知….)

資料上說的擴建第1期加蓋的尖塔….應該就是這個吧!? 原身是清真寺的宣禮塔, 後來被基督教徒改成鐘樓

【壁龕Mihrab】 

這個就是第2時期增建的祈禱室,位在清真寺南邊最深處,朝向麥加方向是昔日回教徒行一日七跪的禱告處。其金碧輝煌的鑲金與巧奪天工的鑲崁藝術,令人嘆為觀止是摩爾藝術的最精華藝術品…..真的只能用倥金倥銀到極致的超~~華麗來形容。

(原始版中庭拱門)

花崗岩、碧玉和大理石的圓拱石柱,這些石柱多半取自西哥德人和羅馬人的建築。眾多的樑柱在昏暗的清真寺內時常造成一種令人視覺上暈眩的感覺,在一絲絲的折射光線下,更顯出一種神秘的氣氛。

(增建版)

第三時期的增建, 也是清真寺時期最後&最大一次的增建, 就是在東邊加了八條迴廊與繼續擴大中庭, 面積足足是之前的一倍大, 原本是想展現王室的權力與國力的強盛, 但其實花費很少, 因為都只是複製已存在的建築結構, 例如拱門上紅白交錯的建材本應是磚塊與石頭交替, 此時卻是直接畫上紅白顏料, 頗有打腫臉充胖子的感覺……完成後共有18列, 1293根柱子, 可以同時容納6萬名信徒參拜!

以上資料來源: 洗淨鉛華的Cordoba

然後….出現了….在清真寺的正中間,這種將 回教 & 基督教的各自最強烈的特色硬結合在一起的建築設計,讓人有種非常違和的感覺….

ps. 因為天主教堂增開了不少天窗, 太陽出來, 攝影上說的耶穌光就出現啦…..

【贖罪門Puerta del Perdon】 一座具有摩得哈爾式風格的門,是天主教於西元1377年統治時所興建,據說凡通過此門的信徒,其罪將會被赦免。

又來了…回教+基督教的混搭….

教堂裡面一樣放了很多的繪畫作品&寶物…..這個聖體匣沒有Toledo大教堂的那個那麼珠光寶氣又瑞氣千條, 但也夠金光閃閃又豪華大氣…..

清真寺有祈禱室, 教堂則有聖龕 (有好幾個, 有雕刻取勝, 也有金碧輝煌的, 我拍到手痠手抖腦袋混亂….)


教堂嘛….唱詩班座位一定要的….低頭看 : 豪華的木雕坐椅, 抬頭望 : 精緻的屋頂裝飾…..兩邊比財力的結果也是很駭人的…..

我寫了老半天的基督教…這好像應該算天主教堂耶…..(大汗)

非常有阿拉伯風的外牆側門

終於出來了…其實逛教堂真是一件體力活…ㄟ..繼續繼續, 好像還有很多地方還沒走….

古羅馬橋 Roman Gate & Bridge

位在清真寺南側Rio Guadalquivir河上的古羅馬橋,建於西元1世紀,為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所建,但現今僅有部分是當時遺留下來的,羅馬橋長230公尺、共有16座橋墩,在橋的中央有座建於1651年的哥多華守護神-聖拉菲爾雕像

看介紹最好是要從橋對面看過來, 是欣賞Cordoba的最佳位置,尤其是在日落時分,夕陽的餘暉將羅馬古橋映照成燦爛的金橘色之際…..

走到這邊大嬸們就沒力了, 那2個男的走後我們立刻就霸占了那個位置, 然後坐著…喘! 只有朋友S屬於過動兒級的, 她非常努力地跑過橋再跑回來…..

其實, 沿著城牆往下走, 就可以到Cordoba的阿卡乍堡 (又是Alcazar) , 不過我們就給他沒力到直接pass, 沒緣啦!


PS. Cordoba的阿卡乍堡:
這座具碉堡功能的宮殿是於西元1328年奉阿方索六世之命下而興建的,基督徒收復之後曾一度淪為監獄。目前堡內已改為一博物館,回教風格花園是這裡的重頭戲,還有保存良好的羅馬石棺&浴池。

 

附錄:  Cordoba Map

圖片來源: http://www.wpmap.org/map-of-cordoba/

 圖片來源: http://www.planetware.com/i/map/E/cordoba-map.jpg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