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聖地之旅[第1章] : 世界最古老城市-Jericho耶利哥 & 耶穌誕生地-Bethlehem伯利恆

(圖片來源 : 陽光以色列) 以色列的聖地行程從世界最古老的古城Jericho開始 …..

其實….我們在下飛機後的行程是從….吃午餐–約旦工商服務–過海關(離約旦-進以色列)–耶利哥Jericho的工商服務….展開序幕
雖然是因為拉車, 有必要解決民生問題, 不過第一天就連著逛了兩間賣店, 實在傻眼, 不得不佩服中東人這種緊迫盯人的做生意手段…..但我也逃得很快就是…. 

(from wiki) Jericho在中文聖經中譯為「耶利哥」(也有人翻成耶律哥,或傑里科)….Jericho位於約旦河匯流進死海的西北方約10公里,在約旦河谷西側,海拔低於海平面約258公尺,是世界最低的城市。這裡屬沙漠氣候,年降雨量僅約204毫米,但因為豐沛的地下泉水,形成一片富饒的綠洲,使它成為一個盛產椰棗的綠洲,故而在希伯來聖經中被描述為“棕櫚樹之城”(City of Palm trees)。

耶利哥城的頭銜上掛了兩個”最”, 最低海拔 & 最古老 的城市….

耶利哥古城的考古調查始於19世紀,經過百年來的挖掘,考古學家持續接露超過20處遺址,揭示出的文物,其中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證據顯示,Natufian文明將Jericho的水源地旁作為一個狩獵採集之後的紮營地點,他們留下了篝火的木炭,和他們用的石頭和動物骨頭製成的獨特工具。

耶利哥遺址上的第一個永久定居點建立在公元前9,500至9000年間(Pre-Pottery Neolithic 前陶器新石器時代),在Ein es-Sultan泉附近發展,阿拉伯人稱此地為“Tell es-Sultan蘇丹山丘”,當時的居民從狩獵轉向務農(已知最早的農業),並形成有組織的社區(2000-3000人口的城鎮),四周築有城牆,可見現今發現最早的階梯,與圓式塔樓的遺跡,號稱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城市。

在此之後,有新移民的到來,帶來了仍然是新石器時代的文化,一直到西元前BCE6000年第二個新石器時代的階段結束。然後在西元前4000年,一個城市的文化再一次出現在傑里科,大約2300 BCE,城市生活再次破裂,再來就是由許多不同群體組成的游牧新人。大約1900 BCE,迦南人 Canaanites在此重新引入了城鎮生活,直到以色列人在約書亞的帶領下攻破Jericho的城牆。(from: Jericho | Facts & History | Britannica.com)

Jericho遺址 “Ancient Jericho: Tell es-Sultan” 列在 UNESCO 的觀察名單 Tentative Lists 上, 還不能算是真正的世界文化遺產…..

課外專業閱讀 : 耶利哥城之考古 

耶利哥有豐富的地下水源, 古城的遺址就在Ain es-Sultan泉水旁, 基督徒稱此泉水為”以利沙泉Elisha’s Spring” …..目前也供應了整個耶利哥的飲水 

在耶利哥古城遺址圍欄邊(靠停車場這一側)有個水池, 這個Elisha’s Spring水池是從源頭接水過來, 池壁的右側記載了泉水命名的故事 : 
耶利哥城的人跑來見先知以利沙,告訴他這裡的水質惡劣,因而土地貧瘠。以利沙到水源處,命人取新碗來,裡面放點鹽,然後把鹽倒在水里,並說:“耶和華如此說:我治好了這水,從此必不再使人死,也不再使地土不生產”。這樣,耶利哥的泉水就變得純淨了。

ps. Elisha’s Spring的源頭就在耶利哥古城遺址入口的附近, 進去參觀要另外買票…..

耶利哥 in 舊約聖經….舊約中提到,耶利哥城是約書亞率領猶太人渡過約旦河後攻打的第一個城鎮,約在公元前14世紀下半葉被摧毀。

舊約聖經》裡記載3500年前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後在曠野住了40年,摩西求神許他過約旦河,但神未答應,只令他上尼波山(Mount Nebo)去觀看迦南地。摩西死前將棒子交給 Joshua約書亞,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過約旦河後,進入迦南地地後,他們遇到的第一座城,就是耶利哥城。
因為耶利哥城很堅固,城牆很厚很高,根本沒有辦法攻下,耶和華曉諭約書亞說:「看哪,我已經把耶利哥和耶利哥的王,並大能的勇士,都交在你手中。你們的一切兵丁要圍繞這城,一日圍繞一次,六日都要這樣行。七個祭司要拿七個羊角走在約櫃前。到第七日,你們要繞城七次,祭司也要吹角。他們吹的角聲拖長,你們聽見角聲,眾百姓要大聲呼喊,城牆就必塌陷,各人都要往前直上。」(約書亞記6:1-14) …..結果耶利哥的城牆真的就在號角聲與眾人的呼喊聲中垮了…..

ps. 看完這個故事後立刻聯想到孟姜女….她一人哭倒長城, 以色列人用號角+群吼, 震倒了耶利哥城牆…..孟姜女完勝

課外閱讀 : Read Scripture: Joshua Chapter 1 – 24 – Facebook 裡面的影片很值得一看 

相隔噴水池不遠有個觀景台, 上面的扛棒指向試探山(Mount of Temptation)…..

試探山又名Mount Quarantania,意即拉丁文的Quarentena “40”。在新約聖經中,耶穌在約旦河受施洗約翰的洗禮之後,被聖靈引到耶利哥曠野的山上禁食禱告四十天,後來受到魔鬼多次試探,相傳其中兩個試探(石頭變食物、最高的山)就在耶利哥的試探山發生。

魔鬼對耶穌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塊石頭變成食物。” 耶穌回答:“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魔鬼又領耶穌上了高山,指著天下的萬國給他看,對他說 :“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 耶穌說:“撒但,退去吧!因為經上記着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他。”
魔鬼依然不死心,繼續對耶穌進行引誘,又領他到耶路撒冷去,叫他站在殿頂上,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從這裡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保護你。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 耶穌對他說:“經上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
…..於是,魔鬼離了耶穌,有天使來伺候他。(馬太福音四:1-11)

在這座山上東面山壁上有許多修道士苦修的洞穴,據說那裡就是當年耶穌受試探之處,許多修道士為了體驗昔日耶穌受試煉的感受,特地來此苦修,最多曾到達12000人。他們將天然的洞穴修築成房室,小教堂和儲藏室,並建立了一個複雜的集水系統收集雨水穴。 在4世紀的時候,在拜占庭時期的堡壘廢墟上建起一座修道院。西元614年波斯入侵之後,僧侶們放棄了這個地方。(Mount of Temptation « See The Holy Land)

希臘東正教教會在1874年購得這塊土地,並在1895年,在試探山海拔350米的懸崖上重新修建現在看到的修道院,其中還保留一些原始的洞穴。在修道院裡有一塊石頭,據說是耶穌當年齋戒時所坐的石頭,也有說這就是魔鬼向耶穌提出變石為餅的那塊石頭。

前往修道院可以搭乘在1998年由瑞士承造的纜車(號稱是全世界海拔最低的纜車),還可以俯瞰Jericho遺址….不想花錢的話,可以用走的一路爬上去,中間經過的這棟建築物是休息點,供應咖啡&餐點 

Jericho有不少值得參觀的地方, 但我們只有站在水池邊 & 觀景台聽導遊講故事的命…..覺得非常挫敗~ 所有的景點都是看的到去不到…..

觀景台還有另一塊扛棒, 上面還寫著另一個景點: “Hisham Palace” 希沙姆宮
這個宮殿位在耶利哥Jericho北方約三公里,是阿拉伯烏瑪亞王朝第十代哈里發(Umayyid Caliph Hisham bin AbdulMalek) 在西元724~743年所建蓋的宏偉行宮。這座早期伊斯蘭教的遺址內有宮殿、庭院、大澡堂、清真寺、馬賽克拼貼等,最精彩的莫過於浴場內保存完整的鑲嵌畫「生命之樹」,描繪了一顆果樹,樹下有三隻鹿和一隻獅子,而獅子正在獵補其中一頭鹿…..

我們雖然沒能去到Hisham Palace看看這顆「生命之樹」, 不過在日後到訪的某工商服務店家中, 正好碰上工匠在製作「生命之樹」的馬賽克鑲嵌畫, 牆上也有大大小小好幾幅配色/精緻度不一的完成品

耶利哥城這個古老的城市是進入迦南美地的主要通道入口點, 根據聖經的區隔, 耶利哥城可分為三個時期 (from: 棕櫚樹之城‧耶利哥)
一是舊約時約書亞所毀的耶利哥舊城Tel Jericho (Tel es-Sultan)
約書亞攻占耶利哥城後,立誓說:「有興起重修這耶利哥城的人,當在耶和華面前受咒詛」(書六26)。500年後,有伯特利人希伊勒重修耶利哥城,果然因而喪失長幼兩子,正應驗了約書亞的咒詛(王上十六34)。

二是新約時代的耶利哥; 希律王在舊址西南二公里的高地所重建,位於蓋勒特河Wadi Qelt 峽谷兩岸一帶丘陵(該地稱為Tulul Abu al-‘Alayiq)。
這位歷史上以殘暴奢華聞名的希律王修築了華麗的羅馬城,城裡有圓形劇場、競技場、休閒花園、和美輪美奐的冬宮,將耶利哥重新建造為一個花園城市。在羅馬帝國衰敗後,耶利哥城也逐漸式微,漸漸變成古舊殘破的回教村落
在新約聖經裡,耶穌也多次來到耶利哥。他曾在此地附近醫治了瞎子(馬太福音20, 29~34);也在此傳講福音,遇見稅吏長撒該(路加福音19,1~10);在最後一次往耶路撒冷的途中,又經過了耶利哥。

三是聖經以後…..現代阿拉伯人住的耶利哥(與古城遺址距離約2公里),巴勒斯坦自治組織曾將總部安置於此

聽故事聽到後來我已經注意力渙散, 再說一直站著不動腳很酸, 忍不住就東混西混…..附近店家放養了好幾隻孔雀, 一夥人忍不住就背棄了導遊, 被開屏的花花鳥兒迷昏了眼…..

ps. 有團友說孔雀開屏, 代表我們前面的霉運通通過去了, 後面的行程會越走越順….真是會說話, 不過還真的是, 原本飛機落地後的大雨天一路變成大陰天, 到下午已經變成了大晴天, 然後之後每天都是曬到昏頭的大好天氣….

我們的車在準備離開Jericho時, 導遊突然要司機在路邊暫停…..要大家趕快用力拍轉角這欉圍起來的大樹…..這株二千年樹齡的老西克莫無花果樹, 當地人認為就是耶利哥城的稅吏Zacchaeus撒該 曾經爬到上面等候耶穌的那棵樹

2000年前一位名叫Zacchaeus的猶太小個子擔任當時羅馬統治時的地方稅吏,欺壓猶太族人收取血汗錢,是大家深惡痛絕與唾棄的羅馬走狗。他知道大家討厭他,可是又很想看見受人景仰的耶穌,因為他個子很小所以躲在樹上想看到經過的耶穌,沒想到耶穌經過的時候抬頭看著他,要他下來也願意去他家。眾人驚訝耶穌以無私的愛接納他。Zacchaeus因而公開懺悔以往腐敗的行徑,並發誓要歸還他們的錢財,在他的豪宅宴請族人。傳說當耶穌抬頭的時候,他嚇一跳從樹上掉下來,從此這顆樹被稱作“Zacchaeus Tree”

ps. 據很多人考據的結果, 聖經上寫撒該爬”桑樹”其實不太對, 真正的是Ficus sycomorus 通稱: Sycamore Fig西克莫無花果樹….這種樹幹分叉點離地不高, 容易攀爬, 而它的無花果實與一般無花果實(Common fig)相比較小, 但較甜也較香, 一年有多次收成, 因此在古早時代曾有其重要性, 在聖經時代, 以色列王大衛還請專人管理種植, 近代由於各種高經濟價值水果的引進, 已無經濟價值.
參考資料 : 西克莫無花果樹—撒該爬的樹….竟然連研究聖經都能研究出植物學….服了!

意外拍到圓環上的雕塑, 重點在上面的一句話 “City fo the Moon”…..在迦南語中,Jericho為“月亮”,這表明早期的居民崇拜月亮。

Jericho於1949年-1967年被約旦佔領,自1967年6日戰爭之後被以色列佔領 ,造成人口大量流散。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華盛頓簽署了加沙、傑里科先行自治協定,1994年5月又簽署了該協定的執行協定,自此傑里科行政控制權移交給了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由解放組織的法塔赫派系(Fataḥ)控制。

所以我們雖然在以色列國內, 但卻算是身處”巴勒斯坦國” 的領地

離開耶利哥前伯利恆的路上, 看到路旁的圍籬, 原本以為是為了防止動物跑到路上, 卻沒想到這是為了”人”而隔離

(圖片來源 : 以巴關係|通識圖像|香港電台) 以色列 vs 巴勒斯坦兩者間的恩怨情仇實在太複雜, 盡量”簡單”的科普一下歷史 

1948年猶太人回到應許之地,他們的復國對巴勒斯坦人來說,卻是佔據他們世代居住土地的侵略行為。周圍的阿拉伯國家因著歷史、宗教、政治仇恨等等各方面的原因,”頗熱心的”協助巴勒斯坦人發動攻擊戰爭,以色列用軍事手段回應,雙方均有傷亡。

50年多前,1967年6月5至10日的「六日戰爭」,立國不到20年的以色列與埃及、約旦、敘利亞交戰短短六天,以色列占領了加薩走廊和埃及的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 (West Bank),耶路撒冷舊城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共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國土擴張近三倍,在世界站穩了腳步。巴勒斯坦在一星期內領土全失,巴勒斯坦人為爭取世人注意,催生了一群武裝組織,向以色列/猶太人進行恐怖襲擊,要求獨立建國,引發生生不息的以巴衝突,影響至今。(YouTube : 兩分鐘歷史:六日戰爭如何改變中東?)

最終,兩方在聯合國斡旋調停下,於1993年簽訂奧斯陸和平協定(Oslo Accord),以色列承諾逐漸交還巴人土地,最終促成巴勒斯坦建國。當時根據協定,以巴雙方同意把西岸地區West bank暫分為A、B、C三區,目的是以當時局勢訂出土地暫時控制及管理權。

導遊花了不少時間解釋…..約旦河西岸分成A/B/C三類地區。簡單來說,A區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控制的地區,包括八個主要城市如希伯崙、拉姆安拉(Ramallah)、伯利恆(Bethlehem)、耶利哥(Jericho)等,協議規定軍事與民事管轄權均由巴人控制;B區是為A區外的緩衝區,包括約440個巴勒斯坦村莊,名義上雙方共管,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負責民事管理,而以色列則有軍事控制權。西岸其餘的土地被劃為C區,軍事與民事管轄權均由以色列控制,當中包括猶太人定居點,大部份城際道路及基建設施,及很多為未開發的資源重地。

根據和平進程,C區應要逐步交還巴勒斯坦。但經常有巴勒斯坦人滲入以色列偷襲製造恐怖事件,以色列政府宣稱受不了巴勒斯坦人時不時的攻擊事件,便自2002年6月起,沿1967年戰爭前以巴邊界線修建高8米、全長約700公里的安全隔離牆,城鎮周圍也都設立以軍駐守的核查點。所以現在巴勒斯坦人除非持有許可,否則不能進入以色列,另一方面以色列也不允許以色列公民進入這些城鎮,但以色列軍隊可以隨意進入,去逮捕他們眼中的反抗人士。外國人則可以隨意合法來往二者之間。

ps. 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在2000年開始,2002年,以色列國防軍發動大規模軍事進攻,大約200名巴勒斯坦人,包括一批武裝人員逃進聖誕教堂尋求庇護。以色列國防軍對伯利恆聖誕教堂的圍困持續40天。期間,有9名巴勒斯坦武裝人員和教堂敲鐘人被槍殺。最後,在美國和國際調停下,13名巴勒斯坦抵抗人員被送往不同的歐洲和非洲國家,結束聖誕教堂的圍困之役。

巴勒斯坦圍牆在以色列這邊的牆面通常都很乾淨,少有圖樣或文字標語;聽說數年前有一著名的英國街頭藝術家為巴勒斯坦人的處境打抱不平,在高牆的巴勒斯坦一邊開始作畫創作,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越來越多的國外藝術家都在此留下了作品,為祈禱和平,為伸張正義,為同情可憐的巴勒斯坦人。所以巴勒斯坦這邊的牆面就花了,有各種嘲諷繪畫或抒發心情的標語,有不少值得品味的作品….可惜我們搭車一溜煙的就閃過, 我只來的及搶拍2張….

參考資料 :
以色列官方如何對待戈蘭高地、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
巴勒斯坦的希伯崙︰死守被佔領城市

我們的車從耶利哥(Jericho)開往伯利恆(Bethlehem), 在到第一天住宿點之前, 還有時間再拚一個景點…..

ps. 很有趣的是…..如果想使用Google地圖從Jericho規劃路線, 結果是拉不出路線的, 而且”Jericho”還會變成阿拉伯文…..我看到某個老外的blog說是因為背後有大量的多層政治角力, 但為什麼是Jericho啊?! 伯利恆和耶路撒冷都沒問題啊~

伯利恆Bethlehem,希伯來語的意思是“麵包房”(House of Bread),象徵富饒,坐落在耶路撒冷以南大約10公里左右的兩座山丘上,海拔七百八十公尺。猶太先祖亞伯拉罕從伊拉克長途跋涉首先在此定居,是南部猶太國的首府,現在則是巴勒斯坦自治區的熱門旅遊景點。

這座四周被高牆包圍的城市是聖城中的聖城,因為猶太人的祖先雅各(Jacob)把他心愛的妻子拉結(Rachel)葬在這裡; 因為猶太人的王–大衛(King David)在這城裡出生,也在這裡受膏為王,再因為,基督徒心中的彌賽亞——耶穌也相傳誕生於此……
導遊一直講, 我卻早已昏頭, 耶穌沒問題, 亞伯拉罕, 大衛王跟雅各…..名字有聽過, 但他們速隨? ….算了, 知道伯利恆有一堆聖者在這邊出生死亡, 神聖的不得了就好

參考資料 : 
伯利恆….看到第2段我立刻崩潰果斷放棄, 有誰能看完看懂的, 請接受我謙卑的膜拜
古猶太王國興亡錄….這篇的文字容易懂多了, 但落落長, 看到大衛王死後他兒子所羅門王繼位….我也看不下去了….

(圖片來源:1arthouse.blog) 這應該算是最簡單的說明….原來這些人都在耶穌的”祖譜”上…..

在步行到聖誕教堂的途中, 眼尖的團友報給我看….阿拉伯版的星巴克Star & Bucks(星星與雄鹿), 哈哈哈! 真是好樣的….

這是在馬槽廣場(Manger Square)拍的照片, 右邊的圍牆是亞美尼亞修道院, 左邊的小小洞口才是耶穌誕生教堂的門面

Church of Nativity(聖誕教堂/耶誕堂/主誕堂)位於伯利恆的中心, 原址的首座聖誕教堂由君士坦丁一世的母親海倫娜於327-333年間修建完成。但於529年撒瑪利亞起義的暴動中被破壞。 現存的聖誕教堂由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於565年下令重建成現在的形式。

當波斯帝國於614年入侵時,教堂未受破壞,傳説是由於牆上的壁畫中,東方三博士穿著波斯人的服飾向嬰孩耶穌朝拜,當時的司令沙赫巴勒茲(Shahrbaraz)看過壁畫後,下令不破壞這座教堂。至12世紀耶路撒冷王國時代,在拜占庭皇帝協助下,十字軍對教堂進行了維修及加建。

聖誕教堂在歷史上先後被羅馬人、波斯人、阿拉伯人、歐洲十字軍和土耳其人等佔領,除了掠劫竊盜的人禍之外還有地震等天災,使得教堂多次遭到毀壞、傷痕累累,在過去的1,000多年間經歷了多次的整修和改建,好在整體的風格和結構大體上得到了保持。它現在成了伯利恆主要的遊覽勝地和基督徒朝聖中心,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教堂之一。1995年12月,聖誕教堂交由巴勒斯坦管轄至今,由羅馬天主教、希臘東正教及亞美尼亞使徒教會共同管理。 2012年,聖誕教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它也是巴勒斯坦第一處世界遺產。(from : wiki)

教堂的入口十分狹窄,大約僅有1.2米高,要彎腰才能通過。有人說,這是為了讓人們俯首,以感到主的偉大和自己的渺小,因此這個入口也被稱為「謙卑之門」(humble door)

入口可以看到十字軍時代拱形門的框架上面還有個更高大的門框…..據說因中世紀歐洲十字軍佔領伯利恆,遭到阿拉伯人的頑強抵抗,為了阻止阿拉伯軍隊騎馬進入,因此把大門用石塊封閉,以保護教堂。後來為了便於教徒出入,才又在密封的原門上劈出了一個小洞。

主祭壇正在進行儀式, 遊客們都非常自覺的安安靜靜….若不小心講話大聲點, 就立刻會被工作人員噓…..

因為儀式的進行, 原本通往耶穌出生的洞穴的門暫時關閉, 好幾個旅遊團的人都被擋在門外等候…..等一下我們也要加入那堆人潮之中…..

ps. 第一代聖誕教堂的馬賽克地板在教堂大廳被用木板覆蓋著 (聽說可以去掀開, 但誰敢去動啊~)…..

教堂的內牆以12世紀的金色馬賽克拼畫為特色,曾經覆蓋在兩側的牆上,但現在只有部分保留下來

大教堂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 但同時也被列入100個最瀕危遺址觀察名單。屋頂木材自19世紀以來一直沒有被替換,滲入建築物的雨水不僅加速了木材的腐爛,破壞了建築物的結構完整性,還破壞了牆體馬賽克和繪畫。
2010年,巴勒斯坦宣布進行數百萬美元的恢復計劃。恢復工作的初始階段於2016年初完成。該項目部分由巴勒斯坦人資助,由巴勒斯坦和國際專家組成。新的窗戶已經安裝完畢,屋頂的結構修復已經完成,藝術品和馬賽克已經清理和修復….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教堂內有44根列柱,其中30根繪有聖人圖像,但有不少已經斑駁到很難辨識

等待進入石窟…..看看前面的人潮, 有的等了!

等了半個多鐘頭終於等到開門, 門口有人控制進入的人流, 但完全沒章法, 後面的人拼命往前擠, 我們只能隨人群移動…..結果就是我們有的人進去了, 而我正好被檔在門口, 到下一次開門, 一群人突然從後面擠進去, 我被推到門邊, 一腳踩進去但身體卡著整個動彈不得唉唉叫, 後來不知是哪個好心人從後面把我推進去…..

ps. 負責掌門的人被到處亂擠亂插隊的觀光客氣到發飆, 還跟一些老外互相叫罵, 最後一氣之下竟然撂挑子一走了之不管了(我跟幾個團友在一旁有點傻住)…..不過這些工作人員對我們這些嬌小的東方女生相當維護, 看到別人擠我們, 還會主持正義….

外面的門進來後, 裡面還有一個入口, 但因為在階梯下面, 後面的人又陸續一直擠進來, 不小心就會跌下去, 超危險的…..好幾個人一直大叫”Don’t Push!!!”

過度擁擠的人群, 很難讓我產生任何謙卑/敬畏/肅穆的心, 只想趕快拍完照趕快逃走…..偏偏不管怎麼閃怎麼橋位置, 通通都是一堆人頭….

乾脆從Bethlehem官網借照片比較實在…..在聖誕教堂裡的小地下室,其中這個小石龕稱作”Grotto of the Nativity誕生石窟”,相傳為耶穌基督誕生的確實位置。
這個地下洞穴形狀為長方形,長約12米乘3米。在1869年發生嚴重火災之後,其中三面牆壁由厚重的皮革窗簾保護,背面是石棉。

我拍的同樣的角度…..只是下半截全都是人….
話說聖誕祭壇的上半部分原本好像是浮雕(見 wiki), 不知何時變成了繪畫~~

這就是著名的14角伯利恆銀星….忍受著人擠人, 縮在一邊好不容易等到一秒鐘的空檔, 卻被我拍糊了…..真是痛心疾首! 捶心肝啊~

相傳耶穌當年就出生在這個長13米、寬3米的地下岩洞中的一個泥馬槽里。後來,泥馬槽被人用銀馬槽所替代,再往後,銀馬槽又被換成了一個大理石聖壇,裡面鑲嵌著一枚空心的14角伯利恆銀星以表示耶穌出生的具體位置。聖壇上空懸掛著15盞屬於基督教各派並在不同時間點燃的銀製油燈 (六個屬於希臘東正教,四個屬於天主教徒,五個屬於亞美尼亞使徒),晝夜不滅地映照著這塊神聖角落。

課外閱讀 : 聖誕之謎:耶穌到底出生在哪裡?….這篇介紹寫得清楚易懂

ps. 虔誠的教徒忍不住想要把全身的塞進去, 幾乎把頭貼在銀星上, 也有不少以手貼著銀星一直喃喃唸著, 而純”觀光”的人也都不能免俗地摸著銀星來張照片….

14角銀星上用拉丁文刻著”Hic De Virgine Maria Jesus Christus Natus Est-1717″(這是聖母瑪利亞誕下耶穌基督之地 – 1717年)

這個銀星於1717年由天主教徒安裝,在1846年(有的資料寫1847年) 被希臘人拆除(也有說是偷盜的),後來由土耳其政府於1853年補上
這起事件引發希臘正教、天主教、亞美尼亞教派互相責難,而法國人和俄羅斯人(以天主教和東正教宗教利益為藉口)和逐漸失勢的土耳其鄂圖曼帝國之間則互相角力,看誰能控制聖地。這場宗教衝突也間接的促成了1853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

參考資料 : 克里米亞戰爭究竟為什麼會爆發?

在耶穌的誕生石窟”Grotto of the Nativity”的對面, 是馬槽石窟”Grotto of the Manger”,標誌著傳說是瑪麗將新生嬰兒放在馬槽裡的地點。

ps. 很有趣的是….宗教博弈的結果, 耶穌誕生的祭壇由希臘東正教和亞美尼亞使徒教會管理, 而羅馬天主教徒則負責“馬槽石窟”的部分

被柵欄遮的七七八八的馬槽石窟….根本看不到裡面有啥…..

史前八世紀,先知彌迦預言:「伯利恆啊,你在猶太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他的根源亙古,從太初就有。」這預示耶穌將在此誕生。

數百年後,有個叫馬利亞的童貞女,因聖靈感孕,懷上了一個男嬰。馬利亞的未婚夫約瑟知道此事後,就想休掉馬利亞。後來,約瑟得到天使的啟示,知道了神的計畫,才將此事作罷。並按神的旨意將馬利亞迎娶過門,照顧這對母子。 過了一段時間,羅馬皇帝奧古斯都下令普查全國人口。約瑟也從加利利省的拿撒勒城往猶大去,到了大衛的城,叫伯利恆;因為約瑟屬於大衛的宗族,他要跟訂了婚的瑪利亞一起登記。他們到了伯利恆的時候,城中客店已經住滿了,他們只好在一間馬廄里過夜。這天夜裡馬利亞生下了嬰孩,她將嬰孩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里。馬槽成為了耶穌基督的搖籃。

洞穴另一邊的牆壁掛著一些畫作,但因為光線實在太暗,根本也無法好好欣賞……

從地下室的另一邊出口出來…..入口處其實長的跟這邊一樣, 只是擠滿了人, 完全看不到階梯的所在….

出口附近的地上可以看到保留下來的一小塊康斯坦丁的4世紀馬賽克地板, 這是在1934年所發現….
ps. 大廳的地板下還保留很大塊的康斯坦丁時期馬賽克地板, 結果我們現在只能看到旁邊的這一小格….

主祭壇內掛著許多希臘東正教的銀製吊飾
在19世紀,希臘東正教,亞美尼亞東正教和羅馬天主教會接管了教堂。他們分擔維護建築物的責任,但只能控制部分,小教堂和牆壁。因此,教堂內的裝飾是部分保存的古代裝飾和三種不同風格的相對現代裝飾的奇怪組合。

教堂另一側有出口(不用從原路鑽洞出去), 可以通向一個迴廊中庭…..

在主誕堂的長廊外是個羅馬風格的庭院,庭院中的塑像是譯經者Jerome (耶柔米,天主教譯聖熱羅尼莫或聖葉理諾,也譯作聖傑羅姆(約340年-420年;英文:Jerome(以前叫 Saint Hierom)) ,因著對聖經研究的貢獻,所以後人稱他為「教會的教師」(Doctor of the Church)。他的雕像一手拿著筆,一手是翻譯的聖經,腳邊有個骷髏頭骨(傳說耶柔米的書桌上,放置一個人頭骨,來提醒自己生命的短暫和死亡的真實,所以要用盡短暫的日子來事奉神)

Jerome原本是個古文學家,經常各地旅遊。三十多歲時,在一次異象中被上帝呼召,便到曠野六年,潛心研究神學、聖經和希伯來文,預備為主所用。382年回到羅馬在那宣講他的主張及修道主義。晚年時(386年-420年)定居於耶穌的出生地伯利恆,靠近主誕堂的一個山洞之中,在那裡過苦修隱居的生活並專心寫作和研究。

耶柔米以研究聖經和註釋經文聞名,他曾學習希伯來文,是拉丁教會中唯一懂得希伯來文的人。他出任羅馬教宗Damasus I的祕書這段期間,教宗請他將聖經翻譯成拉丁文。雖然當時已有一部拉丁文譯文,但該部聖經相當的粗糙又錯誤繁多。他翻譯時先用舊約的希臘文譯本也就是七十士譯本和希臘文新約作基礎,再譯成拉丁文的詩篇、舊約及四福音書。但是後來他覺得舊約的原文是希伯來文,應該以希伯來文聖經作基礎,於是毅然決然捨棄當年被視為「神聖」的《七十士譯本》,以希伯來文舊約作基礎,重新翻譯。他花了二十三年(382年-405年)終於完成了拉丁文聖經修訂本,後稱《拉丁通俗譯本》(或譯《武加大譯本》,拉丁文:Biblia Vulgata,英文:The Vulgate)。這是西方教會認定核可的拉丁文譯本(=聖經的第一個官方白話版本),也是羅馬天主教的官方版本。

雕像背後的是聖凱瑟琳教堂Church of Saint Catherine,這座羅馬天主教堂是伯利恆天主教徒的官方教區教堂,每年的聖誕節前夕,午夜彌撒將在這裡舉行,並在世界各地播出。原教堂建於1882年,坐落於12世紀十字軍教堂和聖路易斯教堂的廢墟上,為紀念出生於埃及的聖凱瑟琳,因反抗羅馬皇帝馬克森提(Maxentius)對基督教徒的迫害,四世紀的時候被斬首,成為一位為宗教犧牲的聖人。現在的教堂是1948年由聖地的建築師安東尼奧·巴魯齊(Antonio Barluzzi)所復建。

教堂底下有以前修士居住的洞窟,其中有Jerome最後居住的洞穴,他死時原本就地埋葬在洞穴中,但後來據說被轉移到羅馬。現在這個地下洞穴設為小禮拜堂, 紀念在伯利恆境內被殺的無辜嬰孩的聖壇,& St. Jerome (YouTube : in the Grotto of Saint Jerome)

在庭院的一角發現這個耶路撒冷十字Jerusalem cross, 在後來的旅程中, 這個十字架經常會出現

這個被四個小希臘十字所圍繞的一個大希臘十字,所組成的紋章十字或基督教符號,被稱為耶路撒冷十字有時也被稱作為「十字軍十字」,因為這是當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時候,教宗烏爾巴諾二世將一面帶有此標誌的教宗旗給予了十字軍戰士,後來這個十字也成為了耶路撒冷拉丁王國的標誌。
據說,耶路撒冷十字中,四個小十字象徵著四福音(瑪竇福音、馬爾谷福音、路加福音、若望福音),或者代表基督的福音從耶路撒冷傳出的四個方向。而就整體來說,五個十字可以象徵耶穌受難及摩西五經中的「五傷」,也被說成是代表最初五大基督教會。

庭院的一旁有騎士屠龍(?)的塑像, 但完全找不到相關的說明….反光太嚴重, 被鏡像干擾的看不出雕像的細節, 怎麼挪位都沒用 

中庭旁的長廊牆上有一幅伯利恆的舊地圖, 標示幾個聖地的位置, 在聖誕教堂附近還有一個基督教的聖地:牛奶教堂(Milk Grotto Church)

據說當年耶穌一家人為躲避猶太希律王的追殺,逃到這小小山洞裡避難,聖母瑪利亞在此地給耶穌餵奶,乳汁灑落在地,使黑色石頭變成白色..… 牛奶洞穴之名因此而來。

後人在牛奶洞穴上興建了一個小教堂,這就是全球各地許多不孕夫妻會特地前來禱告,也有婦女來此祈求大量乳汁以哺育寶寶。教堂販賣店內最具特色的禮品是一包包的白石粉末,據說是求子祕方

….可惜我們沒時間過去…..(心中暗暗OS, 我們這群人應該沒有要求子求奶的, 所以沒人計較)….

步出主誕堂, 就看到太陽要下山了…..漫長的一天終於在此結束, 飛了十幾二十個小時, 又過海關又跑景點, 最後還去經歷一場人擠人….沒力了~~上車回旅館吃飯洗澡就癱在床上睡死……

 

參考影片 : Tour of the Nativity Church (雖然講的英文有點腔調, 但好處是話不多, 以影像為主)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