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蔡瑞月舞蹈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蔡瑞月舞蹈節, 今年已經是第八屆, 我照樣報了攝影志工提”槍”(相機)上陣

原本喜孜孜地拿著新買的D600上膛開打, 沒想到回家一看, 一堆人的臉全都發白過曝…仰天哀嘆一聲”哇哩咧!” 還好這是總彩, 正式場默默拿出之前用慣的D90, 總算有拍到一些能看的….不然就糗大

最後整理照片時才想到, 我忘了把D600的D-lingting (我還設到high) 取消, 難怪測光曝光一團亂….我個豬頭….
<
D-lingting在戶外陽光下單一光源的很好用, 但在多種燈光齊聚的舞台, 就….起肖啦!

這次很催悲的碰到下雨天拍攝, 穿著小飛俠雨衣, 蹲在最旁邊座位的地上 (因為有點遲到…汗), 相機淋著雨, 雨衣裡面死命冒著汗, 腳蹲到沒知覺快廢了, 真是雙重苦

下半場脫了雨衣跑到另一邊的樹下靠著樹繼續蹲, 但有時可以偷偷貼著樹站起來, 總算是得救了…..


蔡瑞月舞蹈節是「玫瑰古蹟」一年一度大型國際交流演出,每年都受到相當的好評,主要秉持臺灣現代舞蹈之母蔡瑞月透過舞蹈關懷臺灣人文、土地的精神,,每年都受到國際間好評。這次演出更特別以人權為主題,由臺灣、日本、美國及澳洲等多個舞團參加演出

這次演出將以美國人權大師埃利歐‧波瑪爾的作品〈Morning Without Sunrise〉這支因曼德拉而創作的舞蹈史詩作品為主題。期望能以這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寬恕與和解的精神,帶給台灣和平的曙光。

(from: 玫瑰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FB)  

 


1. 《傀儡上陣》編舞家│蔡瑞月

蔡瑞月說 [這是我的故事,我白天活著像傀儡般,只有在夢裡才能懷抱我的孩子。]

《傀儡上陣》是 1953 年蔡瑞月老師編的《木偶出征》,裡頭隱含了她從綠島剛出獄時的心情,透過「傀儡」表達反對當時政府的極權控制、對實行白色恐怖的深沈憤怒。被譽為「台灣第一支人權舞作」

《傀儡上陣》呈現的是台灣人民在殖民史中追求「自由」的意志。而這份追求的意志、對「自由」的渴慕,更是蔡老師用自己生命的苦難構織而成

( from: 蔡瑞月的舞蹈與人生  作者/周馥儀 )

這支舞男女舞者的肢體動作雖然帶了一點詼諧, 但是忍不從心底傳來一種無力掙扎的哀傷….

 


2. 《樹枝暗影

日本重要的編舞家小堀秀子特別為藤田恭子所編創的獨舞作品

月の下、風にゆれる枝の影模様
時には強く、はかなく映り舞う影は、世の流れに舞う人のごとし。

嗯~~我一邊拍一邊很無良的想: 那是真髮嗎? 真的嗎? 不是裝上去的嗎? 

其實我有拍到一張舞者把頭髮甩到前面的照片, 真是比貞子還貞子…..

 


3. 《 Radeau 》 編舞家埃立歐.波馬爾

由海地強權執政下引發許多逃難,但往往是從一個苦難,逃到另一個苦難中。

瞭解過去是為了不要再重蹈覆轍 Never Again!

「Radeau」在法語中,是「筏」的意思。在《Radeau》中,以三位女舞者,舞出她們航行暴風雨的恐懼與盼望,背景音樂結合大自然迴音聲響與擷取來自烏干達的紡織聲,越來越一派祥和,然而,舞作最後卻是結束在這三名女性的尖叫聲中。

埃立歐是否要告訴我們,若未意識到台灣的處境,也許有一天我們也會跟海地人民一樣,陷入獨裁統治,被迫逃離家園?

我承認, 第一次看的時候, 在結局被嚇一跳, 啊就…..拍最後的pose拍得很專心, 然後….突然聽到女人驚叫, 還以為發生啥大事…..冏rz

 


4. 《晨星》   編舞家│伊莉莎白˙陶曼Elizabeth Dalman

《晨星》舞作呈現日落到日出之間,古老的儀式跳著、唱著充滿祖靈力量的歌舞,訴說著生死的循環不息。

在一次日出前的吟唱,馬庫那(海鷗)出現,拍打著晨星之杖,賜姓「丹布」予族人,並賦與他們傳唱晨星傳說的使命。此時「晨星」在紅彤天際昇起,為人們帶來新生命。

澳洲北領地的阿納姆地東北部的「尤俉」族乃世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很多他們的傳說故事有幸仍流傳著。「晨星」的傳說就是其中一個關於自然生命循環 的故事。它教導我們不可忽視人類與大自然的連結,包括土地、水、植物、 樹、海、天空、飛鳥、走獸、爬蟲等。「晨星」在日出前出現,領著太陽橫越 天空,給大地萬物帶來生命。日落後它又成為亡靈等待重生的天堂。

如果我們再不重視這些古老傳說,就沒有《晨星》,沒有日出,註定滅亡。我們尊重所有原住民及其先祖。我們聆聽他們的故事。經由他們,重新學習如何永續生存以及保護這美麗的星球。

(from: 玫瑰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FB)  

看了說明, 又對著照片琢磨半天終於懂了….這位舞者應該是代表–馬庫那(海鷗)

伊莉莎白˙陶曼老師….毫無懸念, 就是那「晨星」囉~~!



5. 《Morning Without Sunrise》編舞家│埃立歐˙波瑪爾Eleo Pomare

「If things are not coming together, they are coming apart.」
 (意旨歧視種族這件事,如不加以阻止,總是隨時會有悲劇發生。)

這支作品正是被上述尼爾森‧曼德拉的書面聲明所激發的。

這支舞就是這次舞蹈節的主題,波瑪爾於1986年為南非人權鬥士曼德拉創作的舞蹈史詩,刻畫曼德拉當年如何對抗種族隔離的抗爭,並為南非帶來和平的曙光。


男舞者扛女舞者不希罕, 但是要單腳轉一圈就很強, 不過女生要能這樣用臂力抱起男生, 就是super悍了…..


以前拍舞台, 習慣設定A模式, 讓相機自己決快門, 這次全程改M模式, 白天快門拉到1/90秒, 晚上也給他設到1/60秒, 倒是讓我拍到很多”空飄”照, 讓相機飆ISO的代價就是很多張照片雜訊爆表…..

這支舞非常的長, 又分為好幾段舞結合在一起, 讓我抓鏡頭抓到手軟, 3場的照片下來, 讓我挑到頭昏眼花…..

 


6. 《苦酒 》編舞家│埃立歐˙波瑪爾Eleo Pomare

2007 年編舞家在紐約受訪時談到黑人白人種族問題時曾說:「我們都身在其中,但不論如何我們都一樣是人」。

《苦酒》以最原始的情感而非述事形式,透過貝西.史密斯三首藍調呈現她三階段的悲劇性美國人生。

貝西·史密斯 ( Bessie Smith ,1894年4月15日-1937年9月26日),20世紀20~30年代美國著名藍調女歌唱家,同時她更以恢弘歌聲與獨特唱腔跨足爵士樂壇,是第一位主要錄製唱片的布魯斯歌手和爵士歌手,對於這兩種音樂形式的發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被稱為「藍調女歌后」或「布魯斯皇后」。

貝西.史密斯以藍調演唱起家,她讓你相信音樂就是在她血管裡奔流的血液,她身材高壯,有血有肉地唱出絕望而歌詞生動的故事,描繪出來的悲慘世界是那些受蹂躪的人所熟悉的。 她是後來被稱為“經典藍調時期”的2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藍調女藝人。

1937年 Bessie在南方的密西西比遭遇車禍,據說本來她的傷勢並非致命,然而在種族歧視盛行的南方,一位黑人是不會受到白人公正的對待的,她的傷勢被耽誤了,終於因此而失去了生命。

去找了一下關於Bessie Smith的音樂, 找半天只認出一首…., 但她的音樂是真的很有特色

YouTube:  Nobody Knows You When You’re Down And Out (Bessie Smith, 1929) 

 


 

7. 心《折田克子獨舞》 編舞家│折田克子Orita Katsuko

渴望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吶喊。 

折田老師代表的是大自然精靈的角色,這支舞是訴說武士道(禮教)和大自然(樂教)的調和,是日本傳統精神所在,而現代的「法治社會」只講教條,嚴刑峻法,抹殺農業社會的靈魂,值得深思。…..摘自FB上網友的討論說明


其實…這支舞的寓意我完全沒看懂, 但對雙人採高鞋的舞蹈非常的甲意, 標準的看熱鬧不看內涵的俗人…..只是有點小問題, 折田老師雖然跳得很棒, 但目光很容易就黏在那支紅傘上啊~~! 加上與紅色天花板相互輝映, 真是視覺暴力, 最可惜的是那些讓人OOXX的燈管電線…..

男舞者 : 石井登 (日本現代舞之父 石井漠之孫) 

 


8. 《豐年》編舞家│石井綠

昭和十六年前,二十歲的時候,蔡瑞月常演出的舞碼。

石井綠在編這支舞作談到人和大自然的共存,人大都是從大自然中取得恩惠,透過這支舞作,希望當地的土地與農人都能得到祝福,能夠豐收。


日本國寶級大師石井綠是蔡瑞月的恩師,二戰時期,師徒倆曾經一同去南洋巡演,《豐年》時常安排在最後演出,第一屆蔡瑞月舞蹈節時也曾演出過,由石井綠的女兒折田克子親自指導舞者們。

折田克子表示,石井綠在製作這支舞作時談到人和大自然的共存,人都是從大自然中取得恩惠,透過這支作品,希望當地的土地與農人都能得到祝福,能夠豐收。

《豐年》中的舞者或插秧、或鋤地,呈現幾十年前農村歡欣鼓舞的情緒、豐收的心血,為了更精確地呈現農民耕種的感覺,舞者們更前往北投,親身體驗腳踩泥地、手拿鋤頭的感覺。

 ( from: 鉅亨網報導 )

大堆頭又歡樂的舞碼, 因為幾乎都是大票人整齊的跳在一起, 所以很好拍 (不會有人一下從左邊直接蹦到右邊), 但是拍完一看照片….很多張長的就像前面2張, 只是人的動作不一樣, 差別就是抬手或抬腳….汗


 

ps.
這次有好
幾支舞的燈光都非常”難搞”, 不是怪異的螢光, 就是多種顏色打在一起, 結果就是舞者身上的顏色超精彩, 白平衡改色調都救不回來, 還有那種昏暗到拍不到舞者, 相機飆ISO的結果是整張照片下片片白雪, 慘不忍睹….尤其是晚場的效果最”悲慘”, 讓我不得不砍掉很多照片, 留下來的都是燈光效果打五折的下午場……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