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境之北_燕秀東引(+西引)

30多年以來, 我一直以為馬祖是一個島….上次(7,8年前)來的時候, 我進化到以為馬祖是2個島(北竿+南竿), 這次來馬祖, 才終於搞清楚, 原來…..馬祖有一群島, 叫”馬祖列島”

ps. 是說我們國高中的課程老要我們背一些長江黃河沿岸的城市, 卻始終不教學生認識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史地…..又還是我自己也很白爛, 不思自我學習上進……


安東坑道

話說馬祖是世界坑道最密集的島嶼, 據統計有256座 (含防空設施, 但目前軍用中的因為是機密, 所以沒有算進去喔), 東引也有一座北海坑道, 但聽說整修中沒開放, 所以我們來到另一座也頗富盛名的 — 安東坑道

坑道入口就是30度的斜坡, 有四百多階的步階, 坡道上雖然特別噴上金剛沙增強抓地力, 但坡度太陡, 走下去還是建議走樓梯, 免得摔死人不償命, 不過, 回程就要先做好上坡的心理準備…..


  • 四通八達的安東坑道。打通二重山的安東坑道全長三百公尺,沿途共有八個孔道,每條都通往海邊。興建於冷戰時期的民國60年代左右。軍方於2002年釋出坑道,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興工整修,於2004年對外開放。除了坑道內的觀景平台、彈藥庫、官兵寢室、中山室、豬舍等原貌重現,深具觀光價值以外,每年4月左右,皆有黑尾鷗、蒼燕鷗等保育鳥類從日本南下,在坑道口及周邊島礁棲息繁殖下一代,從觀景平台望出,碧海藍天、奇巖怪石、群鷗飛舞,令人讚嘆,每年夏天,都會吸引許多愛鳥人士至此朝聖。


來對時節的話, 從這個洞口可以看到很多的燕鷗等保育鳥類

可惜我們只看到石猴仔頭…….


助教直接支使她老公去曬太陽, 好讓我們當點景拍個夠 ……. 襯著藍天, 霧靄與大海的多層次藍, 再用洞口當框景, 看起來超有fu的…..


東引島燈塔 — 東湧燈塔

  • 燈塔塔高14.2公尺,中空圓筒型,塔身向上逐漸縮減,塔頂是個半圓型穹隆構造,頂上安裝風標和避雷針,位於東引島世尾山山腰上,聳立於峭壁旁。

    清光緒年間,馬關條約將馬尾設為通商口岸,為了指引來往船隻,由英國工程師設計建造了這座燈塔,於光緒28年開始興建,落成於光緒30年,是馬祖列島中,僅見的英式風格建築。

    東湧燈塔曾歷經數次整修,民國77年文建會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是台閩地區位置最北的一座古蹟。燈塔下方崖邊設有霧砲兩尊,現改增設霧笛1座,取代霧砲做為助航之用。燈塔面向東海,聳立於懸崖峭壁上的白色塔身,和崖下湛藍的海水相互輝映,格外引人入勝。遊客順著低矮的白色水泥護欄蜿蜒而上,就能找到這座燈塔。


幾年前因內部零件故障, 所以原本還可發光發亮的燈塔, 現在只純做”觀光”用途


非常有希臘風, 再加上碧海藍天, 相似度95% (屋頂漆成藍色就100%啦!)

我要說的是….一口氣爬上來真的很喘 (我可是重裝-_-||)


這個拍照標準點是老師帶的, 還特別指示要站到石塊上(墊高), 角度更好

燈塔再往上就是 –「東引別墅」, 包括守燈員的住家、辦公室、彈藥庫、豬舍….等 (以前軍事管制物資不豐的年代, 可以享用這樣的公家資源, 有吃有住, 管燈塔可是很被羨慕的)。


這個景點叫”烈女義坑”, 聽名字大概就可以猜個八九不離十…..據說清末年間, 有海盜劫掠東引, 想強擄姦淫某漁民之妻, 她頑抗不從, 縱身投崖殉節, 所以就把投崖之處取名為「烈女義坑」。

這2位咧….因為我們的導遊很夭壽的提議這個點可以玩傑克與羅絲的把戲 (鐵達尼號去看一下) , 結果老師就指名全團最年輕的2個去cosplay


怎樣…..換個角度就知道這個點有多恐怖, 我有去站一下, 感想喔….只能說哇哩咧!!


有證據…..站最前面的那個就是我, 一轉頭發現懸崖壁上的影子真是有趣, 一群人就這樣又玩了起來


路上老師突然喊停車, 就為了拍….芒草, 秋天了啊!


遠眺中柱港 / 中柱島

 

  • 東引原本不是一個島,而是東引與西引兩個島組成,過去兩島間有一座礁巖,名為中柱島,漲潮時就成為一座孤立的海中礁島,距離西引約有兩百公尺的距離,當連接兩島的堤防還未建立時,大退潮時可從東引經過中柱島,涉水步行至西引。  

    民國64年,先築起介石橋連接東引與中柱,11年後再完成連往西引的道路,路中有座高於路面的感恩亭,經過時,遠遠還能看見蔣經國銅像坐在亭內。  

    俗山仔的中柱島現已不見島的蹤影,以「中柱堤道」形容更為貼切。如今這條筆直大道成為最適合漫步其間,欣賞黃昏時中柱港海面夕陽餘暉、日輪沉入海中的觀景去處。

 


從三山據點往中柱港的方向眺望, 對面峽角的地方像是一隻短吻鱷, 然而從對面看過來, 三山據點所在的峽角, 也是一隻趴伏的鱷魚, 所以被當地人成為鱷魚島

到三山據點會有阿兵哥出來當解說員帶領導遊 而且一定要你跟著他走, 同時他會嚴格監看, 我們可以拍石頭拍海, 就是不能拍據點中的任何武器, 其實我們到這裡的主要目的是要拍夕陽, 不過很不幸的….太陽完全被海面上的霧靄遮住, 枯等一小時, 啥也沒得拍

  • 三三據點位於西引島最西端的岬角上,是東引防區33座據點中,位置最西,也是最後一座據點,與二六據點共同構成防禦火網,守護海上防線。東引島在開放觀光後,三山據點於2010年才正式解除管制,成為東引的最新景點。


 

糊掉的靜伏鱷魚…..下車十分鐘拍照, 根本懶的把腳架扛下車, 就直接拼手持, 太陽已經下山, 手持1.5秒, 結果可想而知

(鱷魚頭的亮點就是三山據點)

  • 西引清水澳西岸,一塊伸入海中的陸地,遠看狀似靜臥的鱷魚,當地人又稱為「鱷魚島」,又稱「靜伏鱷魚」。民間傳說,過去生性兇猛的鱷魚隨魚群沿河水來到清水澳,經常在此作怪,漁民們不堪其擾,幸而有玉帝相助,降服了這隻鱷魚,讓它魂歸清水澳西岸,鱷魚島才有了今天的模樣。

 


………………………….

參考資料

馬祖國家風景區   http://www.matsu-nsa.gov.tw/User/Article.aspx?a=8j&l=1

馬祖旅遊通    http://tour.matsu.idv.tw/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1. 阿希

    吼..好像不能從RssReader看到你blog更新..

    過來一看多了好多篇

  2. 嗯~啊? ~ 哈哈…..
    我也不了耶, 以為後台系統會自動通知說….

    試試自己按通知, 結果只能接上 plurk / face boo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