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境之北_南竿卡蹓

這次到馬祖的行程:

  • date 1.  台北 -(飛機)-> 南竿 -(渡輪)-> [北竿] -(渡輪)-> 南竿 (宿)
  • date 2.  南竿 -(台馬輪)-> [東引] (宿)
  • date 3.  東引 -(台馬輪)-> [南竿] -(飛機)-> 台北

雖然第3天才是南竿的完整行程, 但其實每天都能拍到南竿的一點一滴


從台馬輪上遠眺珠山電廠

  • 台電公司投資51.79億元興建的珠山電廠2009/12月正式揭牌, 除提供南竿電力外, 還可透過海底電纜供應北竿電力需求

    珠山發電廠旁邊,就是爭議多時的清水濕地!雖然目前已列入國家級溼地, 但是火力發電廠運轉所排放的溫水及廢氣, 是否會造成濕地生物的浩劫, 仍有待觀察!

第一次上台馬輪, 所有人興奮的爬上爬下到處拍, 第2次回程時就都偷懶的窩在船艙補眠聊天

拍了一堆照片, 結果我最喜歡這張…
原本站在船艙的大窗往外偷拍 (我超愛拍一字排開的各色屁屁 @_@b), 後來跑出來換角度繼續偷拍, 一轉頭發現這個角度倒影正好全都錄, 不過拍這張實在有點難搞, 歪一點不是倒影出不來, 就是人下不去, 本想多抓一些人的腳, 鏡頭偏偏又不夠廣, 害我在旁邊練蹲馬步又左探頭右歪腦的橋來橋去, 動作醜斃了…..

之前說過, 馬祖什麼不多, 坑多洞多, 這是南竿最著名的北海坑道

  • 1968年,國軍基於攻防一體之戰略指導與作戰任務需要,在南竿、北竿、西莒與東引開鑿可供登陸小艇使用之坑道碼頭,並將此案定名為「北海案 」作戰工程。(註:西莒因地質關係開鑿失敗)

    南竿北海坑道是馬祖最被推崇的戰地景觀,整個坑道呈「井」字造型,高度為18公尺、寬度10公尺、步道全長700公尺、水道640公尺、漲潮時水位為8公尺、退潮時為4公尺,坑道內可停泊120艘小艇,又被譽為「地下碼頭」。沿著步道蹺行一週,全程約為30分鐘。

雖說走一趟30分鐘, 不過我們不是一般人, “逛一下”絕對超過1小時, 還有前輩拍到人家關燈摸黑出來, 而我則是在裡面搞丟帽子, 出來很久之後才熊熊發現, 可是找也找不到啦~~

鐵堡

  • 以往被闢為軍事據點,由一班兩棲蛙人部隊兵力日夜戍守,由於防禦工事需要,巖礁內部鑿空,上面覆以水泥掩體,粉刷迷彩漆料,並設置草綠色防護網架;堡內有地下石室、坑道、射口、砲台、房間、廁所及廚房等空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據導遊說, 當年曾有大陸水鬼摸哨突擊, 將整班兵力”做掉”, 所以…..晚上不要逗留, 看到會飄的不負責~~~

馬祖天后宮

  • 在南竿島西南方馬祖港旁,傳昔日孝女林默娘投海救父後,負父屍漂流至此沃口,居民除將之厚葬於此,並立廟奉祀(稱為媽祖廟)外,也將此地名改為「媽祖沃」。至今石棺板仍廟中央的地上。後來國軍駐守媽祖,覺得名稱較柔弱,去女字邊,才改稱「馬祖」,即馬祖命名之由來。

    明朝時,媽祖受封為天妃,清康熙時晉封為天后,也就是天上聖母的別稱,因此供奉媽袓的廟,便命名為天后宮。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是當地重要慶典。

馬祖娘娘的衣冠塚就在香案前方,為保護墓石,廟方裝上了強化玻璃


我們住的飯店就在天后宮旁邊, 我第2天一早晃到廟裡, 就聽裡面服務的人說了好幾篇的靈異故事, 沒想到第3天導遊把我們帶來後, 又活靈活現來個加強版….

其一. 民國52年國軍進駐,煮伙食時不慎發生火災,燒了部分廟體,為平息眾怒而承諾改建,工兵在施工時無意將地磚整個舖過墓穴,隔天墓穴上的地磚離奇地全部破碎,再舖過又碎;最後擲筊,馬祖娘娘指示 “原封不動”……

其二. 民國90年的改建的時候,施工單位原本怕破壞墓石所在,打算暫時遷移,但鑽地的地鑽卻突然斷裂,再鑽過又斷;最後擲筊,馬祖娘娘指示 “原封不動”……。 

其三. 新廟落成時,廟方原本想為墓石塗上油彩,但奇怪的是,任何塗漆都難以上色,最後再經擲筊請示,媽祖做了保持墓穴原樣原色的指示……..。

ㄟ..阿喏….馬祖娘娘, 我在裡面練拍照, 叨擾了, 您老不要介意才好

傷腦筋的順風耳(阿咧…還是千里眼??…我向來搞不清楚)

其實傷腦筋的是我, 因為猶豫很久, 不知該正放還是倒看…..看懂了嗎? 我把這張照片上下翻轉過了, 拍的時候真正的角度是斧頭在上, 順風耳其實是桌面上的反射, 只有那把斧頭是實物, 原本的想法是 — “虛幻的神像與真實之斧”, 偏偏我又對焦在神像上, 讓斧頭脫焦, 故意有點真真假假的感覺, 結果是想太多, 反倒不倫不類, 不如乾脆倒過來看, 就變成搞笑版的順風耳….orz


天后宮當初重建的時候集合了兩岸三地的一流工匠, 所以看到的所有裝飾雕刻算相當的細緻, 不像台灣現在都是鐵皮/公寓大樓/水泥灌漿的廟宇, 讓人一見就腦袋跟著灌漿…..

津沙聚落

  • 津沙位於雲台山下,南竿島西南方突出處的灣澳,是南竿最接近大陸閩江口的第一大漁村聚落,因擁有如金砂般細緻的沙灘,故名金沙,後寫作津沙。

    這裡曾是南竿第二大村,早年因捕漁及引船入港的行業而致富,靠近碼頭的街上,釀酒、藥鋪、商號、煙館等各式商店林立,福州戲曲由此登岸,也開始了教育,民國初年林柏濟創辦了私塾,教小朋友識字讀書,是馬祖最早的私塾。

    國軍撤退到馬祖後,兩岸關係緊張,位於戰略要地的津沙,在砲火中首當其衝,加上民國60年代馬祖漁源枯竭,許多居民為避戰火、求生存而大量外移,但卻也因此意外保存了這個百年聚落的原貌。由於北竿芹壁的成功例子,津沙人也有了自覺,成立津沙社區發展協會,馬祖風管處也編列經費,著手修繕廢棄30、40年的舊屋,整修完成後,委外給民眾經營民宿、咖啡屋與餐館,吸引觀光客前來旅遊與休憩

雖然看的出來津沙想要力圖振作, 但地方政府與人民之間, 似乎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午後的津沙十分的寧靜, 只有我們一群人穿街走巷, 努力尋找拍攝的主題

我們的巴士正好擋住門口, 也擋住了我的角度, 以及後退的距離 (我的鏡頭不夠廣啊! 又沒有超廣可以逼近), 哇咧…..

這個小女孩超兇, 我拍巷子時她突然跑過來, 轉身對著另一邊的人叫囂 (應該是我們其他團友追著想拍她), 按下快門的一剎那正好轉頭看見我, 這下換我被罵…. 而且她罵的又快又帶著福州腔, 我完全聽不懂….orz (被罵這點倒是很肯定)


八八坑道

  • 坑道主體由花崗岩構成,相傳是先民躲避海盜的藏身山洞;國軍進駐馬祖後,闢為戰車坑道,全長200公尺,後方出口可通往過去的南竿軍用機場;施工期歷時約10年,於民國63年完工,為慶祝蔣公88歲誕辰,因此命名為「八八坑道」。

    後來,坑道一度成為中華電信的機房,至民國81年冬,軍方才正式移交馬祖酒廠使用。馬祖酒廠接收後,改為儲酒用,目前主通道為罈裝老酒存放區,次通道為高粱酒系酒槽區;坑道內冬暖夏涼,長年溫度約15-20℃間,具恆溫穩定作用,是絕佳的儲藏酒窖,尤其陳年老酒,因停產之故,現存均為十五年以上,存量賣完即停,更顯其珍貴。坑道內酒香四溢,置身其中不禁令人微醺。

上飛機前, 當然先跑了趟酒廠, 讓大家買伴手禮回家, 然後再順道到坑道口拍照10分鐘….唉! 超想坐在坑道裡面開罈酒解熱解渴說!!



參考資料

馬祖卡蹓旅遊網  http://www.m-kaliu.com.tw/index.php

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區  http://www.matsu-nsa.gov.tw/User/Main.aspx?l=1

馬祖旅遊通  http://tour.matsu.idv.tw/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