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葡萄牙之每天2萬步_第九站: 豔陽下的Lisbon貝倫區

早上沿著Bica纜車的路一直下到港邊

里斯本最主要的旅遊景點大概就是分三區 :  阿法瑪區(Alfama)和龐巴爾下城區(Baixa Pombalina)& 貝倫區(Belém), 我們第一天把阿法瑪區和龐巴爾下城區大大的繞了個圈給踩遍了, 剩下的半天就留給在港邊自成一區的貝倫區(Belém)

晨光下的TimeOut Market

雖然網路上大家都建議到「Cais do Sodré」火車/地鐵站後, 轉搭路面電車Tram 15, 不過我們一早沿著Bica纜車的路走到港邊之後, 就在領隊的帶領下上了火車…..原因….不記得了, 好像是因為一日券的效期沒了, 要另外買票, 而火車來回比路面電車便宜很多, 所以….同時我們在不想來回走回頭路的情況下, 直接坐到Alges站(地圖左側)

我們美好的預想是可以一路欣賞海岸風光, 一路沿者景點玩回去到Belém站, 結果證實人算不如天算, Alges站走來不僅啥都看不到, 沿路太陽狂曬, 而且我們最後的行徑路線根本就東跳西逛的大錯亂…..真心建議還不如就坐到Belém站
Alges下車–貝倫蛋塔店(早餐吃不夠, 太餓要去補咖啡+蛋塔)–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純經過)–發現者紀念碑(門還沒開, 只好先閃)–貝倫塔–發現者紀念碑–回公寓旅館(時間來不及, 只好搭計程車)

Pastéis de Belém (葡文意思: 貝倫甜點)貝倫區百年蛋塔創始店 1837, 店內分為外帶及內用區, 平常不管是哪邊通通都要大排長龍等候, 我們開門前就到了, 等都不用等…..

葡式蛋塔(pastéis de nata 或簡稱 “Nata”, 葡語意思:奶油點心) 的起源, 從WikiPastéis de Belém官網(英文版) 的”歷史介紹”,  都是來自於19世紀以前的葡萄牙里斯本貝倫區熱羅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 

當時的修士與修女會用大量的蛋白為衣服上漿,為了不浪費蛋黃,便將之加入糕點中。隨著宗教秩序的消失, 1820 年,葡萄牙發生自由革命 (Liberal Revolution),在許多修道院被迫關閉的情況下,修士決定出來販售葡式蛋塔賺錢,這些糕點被稱為“Pastéis de Belém”。後來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在 1834 年正式關閉,修士便將這道甜點的食譜賣給修道院附近一間糖廠。

1837年,糖廠主人開了間烘焙坊名為 Fábrica de Pastéis de Belém,販售各式甜點,其中當然包含葡式蛋塔,並且遵循從修道院取得的“秘密食譜”,由專門的糕點師傅在“秘密房間”手工製作。時至今日糖廠主人後代不僅持續經營這間烘焙坊,而且還維持傳統製造方法。葡式蛋塔的配方和名稱“Pastéis de Belém”都獲得了專利,還曾被英國《衛報》列為品嚐葡式蛋塔的最佳去處。

在葡萄牙正宗的蛋塔吃法,是要趁蛋塔剛烤出爐時,撒上肉桂粉及糖粉,再一口吃進嘴裡,享受千層酥餅的酥脆,加熱後發泡鼓起的奶油蛋撻,還有調味粉一同吃進去的滋味

店內有好幾隔間, 所以其實還滿大的, 座位也不少, 我們吃到一半還聽見隔壁好像有大票中國旅客進來, 唏哩嘩啦的進來不久之後又吵吵鬧鬧的離開, 而我們則好整以暇, 慢條斯理的配上咖啡慢慢吃….在連吃好幾天的蛋塔比較後, 不得不說它們家的外皮真的很脆很香, 內餡口感很滑順, 但對我而言還是一樣稍甜, 肯定要配咖啡…..

一抬頭發現樓上曬的衣服飄揚在頭頂…..那是….

我室友今天就要搭飛機回台灣, 所以買了一盒回家當伴手禮, 據說回去後冷冷吃也是很棒! 難怪很多人外帶…..

蛋塔店門口往右看, 就是熱羅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修道院前的電車就是Tram 15, 看起來又新又霸氣的新式電車

結果所有人都直接往發現者紀念碑去, 只有我一個跑來….但也只限照照像…..

哲羅姆派修道院,如從葡萄牙語音譯,則為”熱羅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位於里斯本貝倫區,華麗宏偉的建築可以說是里斯本最為突出的古蹟,是曼努埃爾式建築中最為成功的一例。熱羅尼姆斯修道院自1907年以來被列為葡萄牙國家紀念碑,1983年與貝倫塔同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7月7日被選為葡萄牙七大奇蹟之一。

先解釋一個單字” 曼努埃爾式(Manueline)”  : 葡萄牙在15世紀晚期到16世紀中期因極力發展海權主義,而在藝術和建築上出現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取名自當時執政的曼努埃爾一世。

大發現時代將大量財富和知識帶入葡萄牙,當時葡萄牙的船隻遍布全世界,葡萄牙探險家們向全世界揭示了遙遠文明的存在,很多外國藝術家紛紛來到葡萄牙工作,這為葡萄牙的建築師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風格和元素。這種文化的交融產生了曼奴埃爾風格”Manueline”,這種葡萄牙特有的建築特色風格出現在國王曼奴埃爾一世Dom Manuel I (1495-1521)統治時期,但是直到19世紀才開始用他的姓名來描述這種創造精神。

其建築特色在於扭轉造型的圓柱、國王紋章和雕飾精細又繁複的窗框,同時運用大自然圖像,如在石頭上鑲著貝殼、錨等。你可以在曼努埃爾式的建築中找到亞,非,歐和南美的風格,所以後人又稱曼努埃爾風格為“大海風格”。其中以里斯本的貝倫塔、熱羅尼姆斯修道院、托馬爾的耶穌修道院、阿卡巴薩修道院和巴塔哈修道院等最具代表。另外參考摩爾建築也是曼努埃爾式的一大特點,辛特拉的辛特拉國家宮為其代表建築。

修道院分為兩部分,一為迴廊(需要入場費),二為聖瑪利亞教堂(免費進入)….

聖瑪利亞教堂 西門是歌德建築風格與文藝復興建築風格之間過渡期的一個好例子,它是於1517年建成。 其弧形頂飾描述了受胎告知、基督誕生及顯現。
門的兩邊均充滿著很多雕像,在這些雕像中間的是曼努埃爾一世和其第二任妻子Maria of Aragón,呈跪下的姿態。
他們的旁邊為守護神聖熱羅尼莫及洗者聖若望。 支撐著西門的疊澀由一些小天使雕像作裝飾。

最精彩的 南門….打包整修中(灑淚)

(from Wiki) 南門是哲羅姆派修道院的一扇華麗的主要大門,高達32米,寬達12米,延伸至兩層樓高。它由很多山形牆(gable)和小尖塔(pinnacle)包圍著,還有很多精細的雕塑。 南門上方的弧形頂飾(Tympanum),其半浮雕顯示了聖熱羅尼莫一生的兩個情景。在右邊的情景描述:聖熱羅尼莫在沙漠中。 左邊的情景描述:聖熱羅尼莫為一頭獅子把刺從腳中拔出,獅子亦因而成了他最好的朋友。

中間的拱肩(spandrel)上有曼努埃爾一世的徽章。而碼頭壁龕中的劍大概在描繪航海家恩里克。 拱門飾、三角面與弧面部分無論哪裡都包含曼努埃爾的元素。 貝倫的聖母像立在拱門飾上的基座上,在它之上則立有聖彌額爾的塑像,而頂端有聖令十字(Cross of The Order)。

(from Wiki) 航海家恩克里王子(Infante D. Henrique,又譯亨利王子,1394年-1460年)約於1450年在此建立一座供奉聖瑪利亞的修道會所,供船員出海前和返航後祈禱之用。1497年,達伽馬和其他船員在啟程至印度前的那一夜曾在此祈禱。當時舊院已年久失修。

十五世紀末,因為達·伽馬發現印度航線,香料貿易給葡萄牙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曼努埃爾一世(Manuel I,1469 – 1521年)下令在修道院的舊址之上,修建一所新的修道院,作為王室成員的埋葬地,成為今日所見熱羅尼莫斯修道院Jerónimos Monastery。在達伽馬抵達印度帶回黃金與財富的一年之後,熱羅尼莫斯修道院轉而成為葡萄牙企圖彰顯國力與航海霸權的象徵,教堂內的僧侶也替航海者祈禱平安。

修道院蓋了很久,原本是曼努埃爾式建築風格,又變成文藝復興風格,後來又加入了古典元素,後來葡萄牙當時被西班牙侵佔60年,最後因為經費短缺的關係,停止繼續建設。

1755年,哲羅姆派修道院在經歷大地震的洗禮後,仍然屹立不倒,甚至沒有什麼損毀。但1833年,葡萄牙的教會被國家法令世俗化,宣布停止使用哲羅姆派修道院,許多藝術品和珍品在這個時期被轉移或失去,因空置年久失修,情況開始惡化而其牆壁亦已開始嚴重斷裂。1860年後,修道院開始修復工作,包括在修道院西面的新建長廊neomanuelino,今天的國家考古博物館和部分海軍博物館所在地。

本來修道院是用以供皇家的墳墓,為慶祝1898年瓦斯科·達·伽馬(Vasco da Gama)在印度到達的第四個一百週年,決定在1894年恢復探險家的陵墓,所以現在除了國王曼努埃爾一世及其妻的棺木,或有重要功績的名人之墓,如航海家達伽馬,葡萄牙詩人Luis de Camoes也長眠於此。

這是後來從發現者紀念碑上方鳥瞰
哲羅姆派修道院是葡萄牙全盛時期的建築藝術珍品,整體的結構是一個橫短豎長的拉丁十字形,外表全部採用當地的金色石灰岩「pedra lioz」,打磨光滑的石灰岩在陽光照射下,呈現出暖金的柔和象牙色,看起來格外溫暖。三十對數十米高的塔尖直指蒼穹,規模宏大,裝飾華麗,特別是大量運用與航海有關的元素,其中聖瑪利亞修道院最為著名,是十六世紀初期曼努埃爾是建築藝術的典範。

發現者紀念碑(葡萄牙語: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

發現者紀念碑於1940年首次在葡萄牙世界博覽會上展示,由葡萄牙藝術建築師特姆及雕刻家里奧普度所建造。由於起初採用了易腐爛的材料建造,因此在1960年8月6日以混凝土完成重建,以紀念葡萄牙著名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週年,這個位置是葡萄牙人在航海時代出海的地方。

紀念碑高52米,遠觀像一艘風帆高掛起錨欲發的大船,風帆之上方鑲嵌著作為國家象徵的盾徽;「船尾」鐫刻著酷似十字架的一柄長劍,碑前的地上刻有一幅世界地圖,象徵當年天主教君主企圖征服世界的野心。

下方的雕像第一位屹立在船首的是醉心於航海事業的恩里克王子右手托著一艘小帆船模型,左手拿著一張海圖面向前方;東、西兩側各有16尊雕像,都是地理大發現時代的航海家、導航員、歷史上的著名將軍、傳教士和科學家等與葡萄牙王國有關的人物

西側的雕刻群像
屹立船頭的就是恩里克王子,他是若望一世之子、葡萄牙親王、維塞烏公爵(Duke of Viseu)、地理大發現的主要推動者。 

低頭拄劍跪在恩里克身後的是命運有點背的費爾南德王子(Ferdinand the Holy Prince, 1402-1443),他是恩里克王子幼弟,1437年隨兄遠征摩洛哥。孰料葡軍在丹吉爾(Tangier,休達以西約40公里)一役慘敗,葡方在簽下交還休達的協議,並留下費爾南德作人質的條件下才得以安全退軍。不過葡萄牙沒有遵照協議,倒楣的費爾南德王子最後病死異鄉,被教皇封了個聖人。

最後兩位也是王室成員:左二是菲利帕王后(Filipa de Lencastre, 1360-1415),恩里克王子的生母,原為英國蘭開斯特公爵之女,英王亨利四世的姐姐;
最後面的是佩德羅王子(Infante Pedro, 1392-1449),恩里克王子的二哥,被封為科英布拉公爵,曾代表葡王多次出使歐洲各國,1425年從威尼斯帶回義大利人繪製的最新海圖。

東側的雕刻群像
拄劍跪坐在恩里克身後的是阿豐索五世(恩里克的侄子),在他治下葡萄牙開始向南部的阿爾加維(Algarve)及北非擴張,他也全力支持叔叔的航海事業。

後面的是著名的航海家瓦斯科·達·伽馬(Vasco da Gama, c. 1460-1524),他於1497年率船隊繞過好望角後繼續航行,第二年到達非洲東海岸的莫三比克,後又兩度遠航印度,被葡王封為伯爵,1524年9月被任命為第六任印度總督,但三個月後就在殖民領地科欽(Cochin)去世。

後面有個手拿環狀物的人, 是其中對我來說最著名的人物 : 費爾南·德·麥哲倫(Fernão de Magalhães, c. 1480-1521)。麥哲倫出生在波爾圖一個沒落貴族家庭,加入葡萄牙遠征隊到過東非、印度等地。他最輝煌的成就–人類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卻是由西班牙王室資助的。麥哲倫於1519-1521年間率領船隊西行,沿美洲東海岸南行,繞過其南端之海角(今稱合恩角或麥哲倫海峽)駛入太平洋,歷盡艱險來到菲律賓群島一帶。1521年4月27日在與當地人的衝突中喪生,其部眾則繼續向西航行返回歐洲。

有興趣了解其他雕像的人, 可以參考 : 葡萄牙帝國的海上花列 裡面有非常詳盡的介紹

看過歐洲人到處扣愛情鎖的能力, 何況是這種直接做成愛心LOVE的鐵格子架, 看看….簡直是滿坑滿谷的鎖頭….

退開一點用逆光的方式拍攝, 嗯~ 看起來還有很多”空檔”還可以被填滿….

遠遠的對岸看到有個像十字架的東西…..
那是白色的大耶穌像(National Sanctuary of Christ the King) 全世界僅兩座,另一座在巴西…..
不過整個空氣霧霧的, 加上距離太遠, 所以怎麼拍都拍不出來, 回家裁切放大也看不出所以然, 所以就醬吧, 遠觀是美, 朦朧是美, 太較真就不美了….

在發現者紀念碑前的左方可見到橫跨特茹河的4月25日大橋(葡萄牙語:Ponte 25 de Abril)
它是一座橫跨Tejo河的懸索橋,連接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和對岸的Almada。全長2,277.64公尺,是世界排名第32大的懸索橋(from 英文Wiki),上層六線行車,下層有雙軌鐵路。因外形類似美國舊金山的金門大橋,常被拿來比較(由建造舊金山 – 奧克蘭海灣大橋的廠商建造)。 1966年8月6日通車,原名薩拉查大橋(葡萄牙語:Ponte Salazar),康乃馨革命(Carnation Revolution)後改名。

原本想上紀念塔, 發現還沒開門, 一票人全都轉戰貝倫塔在排隊買票了, 只有我還在這邊磨蹭, 加緊腳步往貝倫塔衝, 只是忍不住會回頭拍一下紀念碑與大橋…..

疑?! 奈ㄟ一群傢伙衝過來啦! …啊啊啊….一下就衝過我去了, 不過我還沒走到貝倫塔, 這些傢伙就已經又繞回來了! 究竟要跑幾趟啊?

這個是紀念1922年時,葡萄牙飛行員Sacadura Cabral與Gago Coutinho 駕駛水上飛機從里斯本飛到巴西里約熱內盧,創下成功飛越了南大西洋的世界紀錄

貝倫塔(英語:Belém Tower,葡萄牙語:Torre de Belém)是一座五層防禦工事,位於葡萄牙里斯本的貝倫區。它建於曼努埃爾一世時期的1514年到1520年間,用來紀念達伽馬成功航海世界一周以及防禦位於貝倫區的港口,以及附近的哲羅姆派修道院。

據說當年貝倫塔距離岸邊約一百餘米,1755年里斯本發生嚴重地震,海岸線移動,今日貝倫塔距離陸地僅數步之遙,遊客只須跨過一道木橋就可入內參觀。

衝上橋看到竟然大排長龍, 原來是售票系統竟然壞了….搞了老半天完全不work, 最後只能手工收費, 沒法給票…..一整個邊曬邊等到快趴了才進去…..

在貝倫塔的建築風格上很容易看出設計者使用了摩爾人和阿拉伯人的藝術元素,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曼奴埃爾風格”Manueline”…

嗯~這樣說來, 牆上看起來像是扭轉的繩子, 城垛的裝飾, 還有上面崗哨亭的怪異屋頂, 就都是曼奴埃爾風格”Manueline”的具體表現…..

壁壘底層的內部….牆上共有16個炮位可以安裝大炮以禦敵。地板中間高,邊緣低,這樣有助於保護大炮,也可以快速的排乾積水。

從天井下方往上看, 僅有一小塊的天空, 這是井底之蛙的視線……

爬到樓上後俯瞰平台 & 剛剛仰視的天井, 在平台上有六座崗亭(還有兩個在兩側最後面),據wiki裡的形容, 崗亭的屋頂像是胡椒罐形狀的阿拉伯式屋頂…..沒見過這種胡椒罐, 所以不予置評, 不過我倒是覺得很像是…..擠花的鮮奶油上面倒放著插蠟燭的塑膠小花

平台有一尊勝利聖母像(Nossa Senhora do Bom Sucesso),也被稱之為葡萄處女(Virgem das Uvas)。她身後的塔身上最中心位置刻有 “曼努埃爾一世國王之盾” (Royal Shield of King Manuel I)。

塔內的迴旋梯很窄很窄, 只能容納一人通過, 所以到了每一層之後要再上樓或下樓, 要等門上的燈號變綠

ps. 我本來以為是上樓下樓燈號互換, 後來才發現是要嘛全紅要嘛全綠, 也就是我這邊變綠, 我可以隨意往上或往下, 但我上下層的旅客就先被紅燈擋住…..這種管制法滿有道理的

貝倫塔前的廣場, 有一座擬真的縮小版模型, 我在那邊蹲了好一陣才勉強找到這麼一個時機按快門, 實在是人太多不停來來去去, 要讓正版&盜版一起完整出現不容易啊….

好不容易貝倫塔逛完又衝回發現者紀念碑…….今天天氣好到萬里無雲, 港邊啥遮蔽也沒有, 走到哪曬到哪…..

其實要搭火車回去的話我們沒時間了, 猶豫了一下還是買票上了, 機會不再啊!
(打好算盤直接招計程車了!)

哇哈哈哈~~~ 插腰仰天長笑! 上來真是對了! 尤其天氣這麼好, 360度的展望是也好到不行啊!….換個高角度看 4月25日大橋 & 大耶穌像….只是依舊像是在迷霧之中

構想是美好的, 原本想把紀念碑側邊的人物 一起拍進來……結局是淒慘的, 不僅對焦沒對到,  人物都看不出來只有一排人頭….失敗啦!…..而且因為拍照時是單手把相機伸出去, 很有那種”抓不住相機要掉下去了~~”的恐慌感, 手臂手指都因為過度僵硬, 甩了好久才復原…..

站在前端, 想試看看能不能模擬在帆船的瞭望塔上往下看那種乘風破浪的感受…..好吧! 今天完全沒有浪….

試試直拍, 這是大船要航向對岸的fu….

ps. 塔上的平台空間不大, 而且是瘦長型, 兩頭能站的人不多, 所以拍照不好意思佔據太久

貝倫塔在右邊的正前方…..一直走到底就是(靠後面有個碼頭入口, 所以要大繞一圈才走的過去….)

紀念碑的入口前用大理石鋪成的廣場,是1960年由南非贈送給葡萄牙的禮物,廣場是一個直徑50米的航海羅盤造型,羅盤中央有古代世界地圖,也有許多帆船在海上航行的圖騰,所到之處就標示了葡萄牙船隊在大航海時代所「發現」的各個陸地(殖民地)的路線及年份,地圖上的標示的地點包括有亞速爾群島、維德角、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安哥拉、馬達加斯加、錫蘭、帝汶島、澳門等城市。

因為我從修道院走過來時太興奮, 完全沒注意地上, 只一直對著紀念碑拍照, 然後離開時又太匆忙, 所以完全沒能去拍那大航海時代的古地圖, 聽說裡面可以找到台灣喔…..還好鳥瞰圖有拍到, 雖然上面站了一堆人, 完全看不出來地圖的樣貌…..

趕快閃人, 領隊要抓狂啦!!!

 

=待續=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