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緬甸攝影團 : 萬塔之城–蒲甘(Bagan)佛寺

早上拍日出雖然鎩羽而歸, 不過不能削減我們拍照的興致, 攝影老師說了, 一張照片最重要的是主題, 構圖, 再來就是光, 所以….我們就來練習吧…..

這裡是通往蒲甘最古老的寺廟–瑞西貢塔(shwezigon pagoda)的走廊, 以日本寺廟來說, 就是類似表參道的存在, 而緬甸的佛寺要求進到寺廟的地界就要脫鞋, 所以鞋子都被我們給留下了…..

我們剛到時, 整條走廊熙熙攘攘, 來來往往的人很多, 原本還在納悶地想說這個樣要怎樣拍啊?!…… 

沒想到混著混著突然發現….. ㄟ! 康ㄚ! ㄚ郎巄遭都ㄎㄧˋ?

雖然是大陰天, 不過還是微透著光的長廊, 就變成我們拍攝的場景….好處是這樣明暗反差不會很極端, 比較好抓曝光, 但是空空的長廊要拍啥也很傷腦筋, 沒主題啊!…..

走來走去勘景的老師 & 正好經過的母女……雖然都是用大光圈, 但分別以望遠&廣角不同的焦段拍攝, 效果就不同, 順便再調個黑白版本, 感覺又不一樣…..

再度派我們最美麗的專業麻豆上場…..

正好附近一群小朋友跑來玩,  拜託導遊幫忙去”騙”小朋友們

來! 排好, 等一下看跑最快喔!

跑步跑的超嗨的小朋友們, 應我們的要求重跑好幾次, 每次都跑得嘻嘻哈哈, 完全都不會累, 連原本懶洋洋的躺在旁邊的狗狗都被感染到一起來跑

搶拍瘋跑中的小朋友, 很難講究構圖光線, 甚麼燈光美氣氛佳就不用肖想, 光要對焦到主題, 就已經搞到腦袋&手&眼 通通都不協調…..

ps. 老師開連拍的噠噠聲超級”振奮人心”的, 在旁邊聽了都感覺熱血沸騰…..

不要跑了….來! 走過來試看看….
小小男模二人組生平第一次感受到走伸展台的時候, 觀眾的熱情….(是說正前方一堆人虎視眈眈地拿著相機/手機對著你狂拍, 要是叫我走, 肯定同手同腳渾身僵硬!)

另一位超害羞的姑娘, 第一次也是走的縮手縮腳, 連笑容都有點不知所措….
重新拜託她跟兩位小朋友牽著手一起走, 這下自然多了…..

小朋友都走了, 來一張”靜物”吧!….這張總算有是有主題, 有構圖, 有光線….的芭樂照

拍完了習作的功課, 我們邁步走向瑞西貢塔(shwezigon pagoda)….怎麼感覺入口被人拿來當成臨時住所…..

據說長廊兩邊的牆上是捐款者的姓名和捐款金額…..

從明亮寬敞的雪白長廊接到另一個充滿攤販的幽暗長廊, 再進入這華麗的涼亭, 像是一進又一進地步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看著房頂上那一長排的圈圈文字, 我覺得好佩服緬甸人……@@

 

沿路在走廊銜接之處發現各種有趣的….雕像, 它們不像是用石頭也不是用木頭”雕”出來的, 反而像是用水泥or灰泥 “ㄍㄡˊ”出來的
據說瑞西貢塔被五十三尊雕塑環繞著,包括獅子、摩迦羅(一種形似鱷魚的動物)和蟾蜍的雕塑…..

【瑞西貢佛塔(Shwezigon Pagoda)】:修建在伊洛瓦底江的東岸,是浦甘的地標,香火最盛,最靈驗的佛塔,與仰光大金塔並列為緬甸佛教四大聖地之一。

始建於公元1044年,相當於中國的北宋年間,這座佛塔的修建歷經了兩位國王Anawrahta阿奴律陀(1044-1077)和Kyansittha(1084-1113)時期,是蒲甘王朝的開國之塔,也是蒲甘現存最古老的寺廟。據說建塔的起源是斯里蘭卡國王曾向阿奴律陀進獻一顆佛牙,阿奴律陀讓一隻白象載著佛牙,最後在白象停住處蓋塔收藏佛牙。

瑞西貢佛塔是蒲甘千塔中唯一一座用石頭堆砌的古塔,看起來是一座巨大的扣鐘形的建築。佛塔的造型簡單,底座由三層平台構成,上接一八角形平台連接鐘型塔,是緬甸風格佛塔建築的鼻祖,為後來浦甘平原許多佛塔的建築範本,仰光大金塔就是以此為原型的。

雖然停止下雨, 但整個天都還是隨時會滴雨的樣子, 金塔沒有藍天來襯托, 果然感覺遜色好多

佛塔的主體施以紅漆,外面貼著一層金箔,周邊的法器和雕塑則是鍍金的,塔的四周被各式側殿或小型敬拜所和建築包圍着,配殿有著統一的紅漆柱子,頂部裝飾著鎏金寶塔,裡面都供奉著一尊小銅佛。

這些鎏金寶塔都雕刻的非常細緻, 除了各種紋路造型&繁複的花樣, 還可以找到不少人物或動物隱藏在其中….只是我太懶惰不想一一去拍攝細節, 因為絕對拍不完啊

由於塔內珍藏著佛祖的一顆佛牙和一些佛骨,在信徒當中非常有名,每天都有虔誠的緬甸人來給塔身貼金祈福,因此通體金光燦燦,太陽落山後,亮起射燈,輝煌奪目。
而瑞西貢佛塔的Shwe的意思是“黄金”,zigon的意思是“沙丘”,Shwezigon的意思就是“在黄金沙丘

主塔以及旁邊的裝飾和周邊的配殿, 全部都是金碧輝煌……不管是貼金箔, 是鎏金, 亦或是鍍金, 鑲金,  緬甸人有多愛”貼金”, 這趟旅程終於讓我見識到啦! 

據說瑞西貢佛塔在很久以前是可以上塔的, 不過現在當然早就被禁止, 所以我們又只能學藏人繞圈走……只是這邊的占地很大, 又有大大小小的佛殿建築, 我們一票人宛如泥牛入海, 一眨眼所有人全都跑光光, 每個人都跑去找屬於自己的畫面…..只是那個時不時滴幾滴的雨特別惱人, 拍照很容易受到影響

緬甸人拜佛大多都會使用鮮花, 所以賣花的攤子隨處可見, 讓人有緬甸鮮花處處的感覺

早上跑的兩間佛塔的規模與豪華程度完全無法與瑞西貢佛塔相比……這個側殿的雕刻裝飾讓人眼前為之一亮, 尤其是那些晶晶亮亮的貝殼還有亮片, 放閃得很!

從柱子上攀下來的是…龍? 一節一節的身體, 很像是蜈蚣風箏……

因為一方面很在意集合時間, 一方面又像劉姥姥進大觀園, 啥都好奇, 啥都想拍, 但繞完一圈又一圈, 到最後很悲傷的體認到我拍了一堆佛塔建築, 但卻找不到吸引人的主題啊…..

除了頂上功夫, 另外吸引我的, 是手上的小狗提袋….好可愛啊!

來的時候因為一心一意先往廟裡衝, 對於兩邊花團錦簇的”商店街”雖然心很癢, 但完全沒時間顧及, 走出去的時候, 終於有閒情逸致給它”參觀”研究一下

這是我們第一次”逛街”, 每個攤位都覺得好有趣

DSC_4260.jpg - 2017緬甸-印象_蒲甘

在這裡第一次看到緬甸人臉上塗抹的Thanaka (塔納卡), 原來就是用這種木頭磨漿磨出來的汁液拿來抹臉的

這位西瓜女郎正好與我們迎頭碰上, 結果被我們從大老遠偷拍, 正面拍, 側面拍, 背後拍….一陣狂拍, 經過的每個人每個通通都在拍…..哈哈!

前往下一站時巧遇又粉又紅的緬甸尼姑, 這還真是最女性化的色彩….台灣看到服裝顏色的不是灰色就是土色, 完全沒有可看性

緬甸是典型的重男輕女的國度,女人的地位很低,毫無地位可言。不僅要掙錢養家餬口,還要肩負繁重的家庭負擔。就算出家,緬甸男女也是不平等的。因為男人可多次出家,多次還俗,還俗後可以酒照喝,肉照吃,媳婦照娶。而女人一旦出家為尼,則終生不能還俗,必須伺候佛祖一輩子,但還是有不少女性覺得這是一種虔誠的表現。(有另外一派說法是只有一次還俗機會)
(from: 一起看世界:緬甸人的重男輕女)

阿難陀寺(Ananda Pahto ),一譯阿南達寺,寺名來源自佛陀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中的阿難陀,是一座位於緬甸舊蒲甘東邊的佛教寺廟。建於1105年,由蒲甘王朝(Pagan Dynasty)統一緬甸後的第3代君主江喜陀王(King Kyanzittha)下令興建,屬於早期的塔寺一體建築,是蒲甘現存最完整、造型最美麗的佛教寺廟,也被譽為蒲甘第一佛塔,其建築工藝大大超越了之前的佛塔,而且建造時融入了緬甸特有的風格,是蒲甘現存的四座佛教寺廟之一。

前一篇在紅色天空下, 金光系系的佛寺, 就是這間阿南達寺

阿南達寺(Ananda)  在1975年時的一場地震中毀壞,修復人員對塔身進行修復以及粉刷,並在塔頂鍍了一層金,據說比震前的佛塔更加耀眼。

這個長廊裡面兩側上方有些看起來是很近代畫上去的圖畫, 除此之外就一整個平平無奇, 但從外面看, 變得既優雅又華麗….
雖然有點金玉其外, 敗絮其內的感嘆, 但若是整修重漆的白嚇嚇, 大約又會被我嫌棄說沒有古早味….

整個寺院呈正方形,象徵平衡與和諧,三層塔基,每一層的四周再立上小佛塔,外觀富麗堂皇,混合印度和孟族的建築風格。寺的周圍分別有四條長長的走廊,每條走廊都通到中間院子裡的阿南達塔。

寺外的四方均有獅子守護著,獅子在緬甸是勇氣的象徵,威懾四方,能守護著寺院,是緬甸的守護神,不論寺院、住宅都能見到祂們的踪影。

廟宇裡的獅子大部分都是卡在轉角處, 很有趣的是不管從左邊看還是右邊看, 都是完整的, 也就是說…..緬甸獅子是一個腦袋但有兩個屁股的”連體嬰”……

 某位成員很快的舉一反三, 立刻跑去檢查某部位是否跟屁股一樣有2個…..然後很興奮地跑來跟我們說:”真的有兩個!!”…..再然後…..一群人通通都跑去彎下腰瞪大眼睛去找獅子的丁丁….

 

從走廊通到阿南達塔的接口, 有著非常美麗的大門, 偏偏左右那兩塊不知道為何被磨平, 還留下很醜的證據, 真是破會畫面…..

ps. 不知是銅片還是白鐵片打成的葉子做成的….”盆栽”? 讓人有點哭笑不得, 不意外的又讓人覺得跟廟很搭

門口旁的雕像….依稀可以看到雕像上還有殘存的顏色, 不知有沒有能還原色彩的時候….而我直到回來整理照片時才發現, 右下角的牆上還有看起來很有趣的小雕刻, 不過面貌已經破損, 真是太可惜了

寺內有四座高9.5米的大金佛,高度相同,但佛像表情和手勢不一樣。分別用檀香木、柚木、松木和玉蘭木雕成,形態逼真,栩栩如生,被公認為蒲甘最莊嚴美麗的佛像。
東面的Konagamana拘那含牟尼佛(右上),南面的Kassapa迦葉佛(右下),西面的Gautama釋迦牟尼佛(左下),與北面的Kakusandha拘留孫佛(左上)

面北及面南的立佛是蒲甘風格的原作,手勢一樣,稱為說法印,又稱轉法輪印,象徵佛陀說法。朝南的迦葉佛,據說近看佛陀眼睛下垂,從下面看上去,好像在注視著我,慈悲而嚴肅;離遠看則面貌寬容,非常特別。

據說在一千年前的緬甸,只有達官貴族才能近距離參拜佛像,這種獨特的工藝是為了告誡統治者誠心禮佛、勤政愛民。然而這個技術並沒有流傳下來。


(圖片來源 : 直飛緬甸 蒲甘曼德勒深度遊)

東方及西方的立佛即因一場大火而遭燒毀,都是後來14~15世紀重新打造的,為貢榜王朝晚期或者曼德勒風格,可惜已經失去了「微笑」的面容。面向東方的佛像手臂垂在兩旁,手向外伸,雕像的拇指和中指間夾著一個小球,這種與傳統佛教完全不同的手印,可能代表佛陀傳授正法以作為脫離苦海之道。面西方的佛像的特點是右手的無畏印(abhaya mudra,手向外伸出,代表無所畏懼)

ps. 為了確認拍到的佛像到底是東南西北的哪尊, 翻遍了十幾篇blog, 最後還是用英文版的wiki確認….
ps. 想知道佛像透過手印(手指所結的各種手勢)所傳達的意義, 可參考: 佛像的造型 – 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

西面的釋迦牟尼佛像腳下有兩尊小金佛,因被貼滿金箔而顯面目模糊 (因為我不是對焦在小金佛上, 所以就整尊更糊了)….
這裡可以讓女生進去貼金(當然要花錢買金箔), 所以有意願的人可以問一下現場管理人….大部分的寺廟是不能讓女人自己去貼金的…..

阿南達寺對光運用非常出色,塔內雖然陰暗,但利用在廊壁上開的天窗,讓自然光線可照在佛面,而佛身也熠熠發亮。

塔座是印度風格的正方形大佛窟,走在塔內真的有種走在幽暗洞窟的感覺。在佛塔內的通道牆壁有多層的佛龕,據說有塔内四壁有80個佛龕,裡面供奉著千姿百態的佛像,描寫佛祖從誕生到教誨等場景。

在向東的佛像正前方, 有一扇特別的窗, 然後我們就在這邊給粘住了…..先是拜託旁邊不認識的美女上去擺姿勢, 然後是我們自己人輪番上去各種搔首弄姿, 還有雙人秀恩愛….

可是呢….其實我對門廊壁上和天花板上豐富多采的壁畫更有興趣….只可惜很多都斑駁的看不清楚了….

打拼了一整個早上, 實在餓到不行, 今天中午吃緬甸的風味餐….感覺有點像韓國料理都是一小碟一小碟, 又鹹又辣的….我們約4人吃一組, 不要覺得好像分量不多, 只要吃完一碗, 後面侍者馬上又添滿補回來, 還一直想給你加飯, 根本吃不完啊!

吃完午餐撐著肚子回旅館午休….對! 沒搞錯, 緬甸旅遊跟吳哥窟那邊一樣, 大多會安排中午過後回來小憩, 傍晚前再出門….

游泳池很美麗, 但天氣有點冷, 完全不適合下水, 早上又一大早起床, 所以直接癱倒在床上….

一覺醒來, 再度被拉上遊覽車, 原本還有些迷矇, 一看到路上這一排頂著….蛋糕? 麵團? 發糕?….的婦女行列, 就hi 到醒了…. 

原本早上滴滴答答下著的雨,  到傍晚是停了, 而且還出現了陽光, 只是還是頂著個大陰天

這些是學校的學生, 被帶來做社會勞動服務, 幫助整理佛寺周邊的環境

再度來到滿是佛塔的蒲甘平原…..我們來這邊尋找可以”玩”拍照的佛塔….

又看到最高的達比紐塔(Thatbyinnyu Pahto), 它的外形很容易辨認

導遊跟老師帶領我們穿過一片荒煙蔓草….終於確認了目標….
唉呦~~佛塔的頭不見啦….

牆上還保留著些許曾經美麗的證明, 可惜沒能繼續維護下去…..

整間廟裡面到處都有一些影影綽綽的壁畫”遺跡”….真的好想看看全盛時期的寺塔

 

四尊佛像, 其中兩尊是坐像…..在緬甸,佛像有三種造形:

坐像(最為普遍),代表佛陀正在禪修 — 絕大多數為左手施禪定印,右手施觸地印的造型,少數有雙手施說法印;
立像,顯示佛陀正在說法 — 或右手上舉至胸前,或兩手下擺;
臥像,代表佛陀將入涅槃 — 以右手的手臂當作枕頭,左手平緩的放在腿上,以此安祥的姿態呈現。

ps. 我本來以為我只拍到3尊, 對了老半天, 才以坐佛的背後牆壁確認那是兩尊不同的佛像 

 

老師特別請領隊準備了道具……蠟燭!

全部點上了……好有fu…..可是其實很難拍, 因為燭光很亮, 其他地方變得很暗, 反差變得很大

近拍才注意到臥佛枕了大中小3個枕頭, 而且石床上還有寫字…..

佛像頭頂旁邊的牆上勉強可見畫有一尊小佛像, 後來我們用小手電筒照亮小佛像試試看效果, 結果變成….靈異照片….

除了臥佛, 我們把坐佛 & 立佛也都通通點上蠟燭了……正好坐佛的手勢很適合與燭火來張特寫, 然後就是玩攝影的”壞習慣”, 左邊拍完再試試看右邊拍, 兩邊都拍完蠟燭也快沒了, 再補張”蠟炬成灰淚始乾”…..感覺不錯, 就把成功經驗”複製”到立佛的腳上, 結果….大失敗! (當然也有可能是我拍太爛)

敬拜 (習作之假掰照)….哈哈

拍照途中, 陽光突然從格子窗中照了進來, 老師立刻祭出”道具2″ : 香….不是為了燒香拜佛, 借助裊裊的白煙讓我們能清楚看到”光”的走向

接下來….道具組員上場

ㄜ呵呵呵….好清楚的光柱….

再來就派專屬麻豆上場…..

我們就在這名不見經傳的小廟裡面玩拍照玩了一個多小時…..拍了上百張照片, 被我篩掉只剩40張….

走回程的路上, 突然瞥見旁邊的佛塔上突然出現一位和尚…..

原來是他看到有人爬上佛塔, 特地跑去警告對方, 並請他們盡快下塔…..因為爬塔已經被禁止了

蒲甘曾在1975年遭遇6.5級的地震,幾百座古蹟受毀。在2016年再度受到6.8級地震侵襲,近200座千年佛塔在地震中受損。

很多人來蒲甘自助, 要遊覽這些佛塔的方式有:包車、馬車、腳踏車、以及電動腳踏車…..據說包車一天司機最多可以帶人跑上10幾間佛塔, 我光今天跑的4座佛塔(不含最後這間純拍照的), 就已經搞得頭昏腦脹, 真的拚上7,8座甚至到10幾座佛塔, 我的腦袋跟我的相機應該都會直接當機吧!

大家搭遊覽車離開準備來去吃晚餐, 結果在路上突然有人對著窗外喊著:快看!快看!….大約有7-8輛的牛車隊, 全都裝飾得美輪美奐, 花團錦簇, 

後來有查到這有可能是將孩子送往寺廟皈依禮儀式的過程….不過現在只剩下車夫, 所以有可能是回程的路上?
在緬甸,小男孩要出家當和尚尤其是一件風光的事情,也是整個出家儀式的高潮部分。當地的有錢人,會動用幾十輛小汽車,那些沒有錢的人,則是由幾十輛牛車,或者是數十匹高頭大馬,組成的浩浩蕩蕩的隊伍,還有樂隊及高音喇叭的轟鳴,氣勢十足。

晚上的餐廳是可以欣賞緬甸傳統的木偶劇….演的超熱鬧, 但因為實在聽不懂, 又顧著要吃飯, 所以很難欣賞啊!

吃完飯走出餐廳, 意外發現對面就是一家賣紙傘 & 大水缸的店, 一群人衝了進去, 還有團友當場買了幾支傘, 後來還在攝影團裡被拿來當道具, 紅到不行…..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