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緬甸攝影團 : 最後皇都–曼德勒(Mandalay)瑪哈穆尼大金佛

我們揮別萬塔之城:蒲甘, 跳上飛機來到緬甸王朝最後的皇都–曼德勒(Mandalay)

曼德勒(Mandalay)位於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畔,位居緬甸的心臟地帶,是古代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薈萃之地,更是緬甸內陸地區交通樞紐,是緬甸第二大城市,也是緬甸華人聚集的主要城市。

曼德勒附近是阿瓦(Inwa 或稱 Ava)王朝的皇城古都-阿瓦城,所以當地華人都習慣稱其為「瓦城」,現名則是因城市背靠曼德勒山“Mandalay Hill”而來。又因盛產寶石、礦石、玉石等等,還身兼緬北寶石、礦石的產地以及最大的集散地,被稱為《多寶之城》,或《黃金之都》。

19世紀中期,緬甸最後一個雍笈牙王朝(1752-1885, 又被稱為Konbaung Dynasty貢榜王朝)的第10代(倒數第二位)君王— 明東王“King Mindon”,於1857年正式遷都於此,本地才因而快速發展,開啟這個黃金城的輝煌歷史,只不過最後這段緬甸王朝的風光僅僅維持28年,1885年英軍攻陷後便宣告落幕,之後又遇上二次世界大戰,整座皇城僅護城河與城牆保留下來,其餘全在戰火中灰飛煙滅。

ps. 雖然”瓦城”是泰國料理, 但真的瓦城卻是在緬甸…..

從機場到曼德勒市區, 司機開上了高速公路, 領隊就順便介紹了一下緬甸的高速公路的幾大特點: 
1. 甚麼車都可以上路, 摩托車, 拖拉車…..牛車也可以來個橫跨….
2. 這條緬甸唯一的高速公路雙向4車道. 從頭到尾都是用水泥鋪就的, 也從頭到尾都沒有路燈….. 
3. 從頭到尾的公路幾乎都是直的, 但就在靠近曼德勒的地方有個近90度的大轉彎, 不熟路況的人一路狂飆, 很多就會在這邊衝出公路, 所以事故很多….

緬甸的高速公路從 仰光—内比都(現今首都)—曼德勒, 於2008年10月開始動工, 2010年12月完工, 全長366英里(約589公里)

因為在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奇景”, 所以害我相機一路一直舉著沒放下來過….
路邊架設桌椅販賣食物飲料的攤販….這算是….休息站? 所以賣水果土產不稀罕, 神奇的是還能圈一塊地養雞鴨牛羊…..

緬甸的載客”小巴”長這樣….看起來透氣又寬敞, 還能隨時增設座位….

(借朋友照片) 已客滿….大概吧?! 說不定兩邊還可以加掛….這種人包車的功力跟印度有拚, 我們只能望之興嘆

車頂特別座, 還加了墊子, 這個視野超讚, 我只是很好奇, 煞車的時候不會直接飛出去嗎?

竟然…..第一眼看到時還以為眼花了, 用力揉了一下眼睛…..作為曾經的養鳥人, 我絕對沒膽子這樣出門, 因為小鳥很有可能因各種狀況直接嚇走飛不回來…..第一次看到有小鳥這樣乖乖地跟著主人出門購物, 送兩根大拇指比讚! 好厲害的小鳥!

ps. 主人的衣服跟小鳥好搭啊! 

我們在曼德勒的第一站 : 瑪哈穆尼寺(Mahamuni Paya)….看著入口, 好像小小窄窄的不起眼, 但它可是曼德勒眾多佛塔中,香火最旺盛的佛塔

瑪哈穆尼(Mahamuni)是兩個字的合併。瑪哈(Maha)是巨大、偉大的意思,翻成「摩訶」更能貫通所知悉的佛教文獻。穆尼(Muni)是聖人,指的當然是釋迦牟尼;而釋迦(Sakka)在巴利語的意思是有能力的。瑪哈穆尼就是摩訶牟尼,代表寺廟供奉著偉大且有能力的聖人:佛祖釋迦牟尼。

表參道的商店街, 這邊店面的規模比起前一天去的蒲甘瑞西貢塔要高大上許多, 種類多, 樣式多, 而且又大又整齊

進入佛塔前的大涼亭….已經先被這金碧輝煌的頂天大柱給閃到…..

來到緬甸, 很多老外都很融入的脫掉褲子, 換上當地的筒裙

一踏進寺裏面, 就被這滿眼的金給驚到, 真的是太….太燦爛了!
柱子上半段以上牆面全都刷上金漆, 不光如此, 上面還有細細的雕紋, 精緻程度不是一般, 兩座大柱間另有金拱形裝飾, 相當有氣勢

往前走到主殿, 看到這些玉石磁磚拼貼的大柱, 我也只能目瞪口呆地掉下巴, 上漆金下貼玉, 原諒我這沒見過世面的俗人….

雖然很想好好地拍些有fu的照片, 但無奈人來人往實在太亂, 只能盡量趁莫名出現空檔的時候快打幾張, 好難拍啊!

踏出走廊來到廣場, 抬頭一望, 果不其然, 不僅內裝金燦燦, 外表當然不能弱掉, 一眼望去也都是金的…..

可惜最大的主塔整修打包ing….不過還來不及抒發我的嘆息, 下一秒就變成了滿眼的驚嘆號!!!!!

喔喔喔! 有盛裝美女! 

還有正在給紙傘下咒的和尚…..(大誤!)

更多美女站出來啦!!

這個髮型…..得梳多久啊?!…..看到那一堆髮夾, 我覺得我的頭皮都繃緊了….

主角們出現了…..還是領隊說明才知道, 原來這是出家儀式…蝦密! 這麼小的男孩就要出家?

雖然法律並沒有規定男子一定要出家當和尚,但是緬甸人認為如要成為真正的大人,就非得經歷這樣的過程不可,甚至沒當過和尚的男人就沒有人要嫁,因為見家長第一件事問的就是幾歲出家? 在哪出家?
…..感覺好像以前台灣男生要服兵役的時代, 男人相交先問的是哪年當的兵? 在哪當的兵?…..

一般男孩到了5- 15歲左右,家長就要準備出家儀式,每個家庭都非常重視出家儀式,一定要搞得非常隆重,因為這甚至是比結婚都重大的一件事情。

在儀式正式開始之前,準備出家的孩子都要頭戴王冠、描眉塗眼畫著濃妝,穿著(偽)王服、肩披綬帶,裝扮成王子模樣(據說是模仿釋迦牟尼,因為他在成佛之前是喬達摩王子),然後送到剃度的寺廟中,請住持僧人為他們念經祈福,之後會騎著馬(年齡小的由父親抱著一同坐在馬上,年齡稍大的自己騎但有專人牽馬),在鼓樂的伴奏下,浩浩蕩盪在村中游行一番之後,再進寺廟給孩子剃髮,穿袈裟,聽戒規,然後布施齋飯。(from: 緬甸男孩出家和女孩穿耳)

所有的親朋好友們都盛裝出席, 參加這個送”出家”的隊伍, 根本就像是比美大會, 真的是非常吸睛

【Amazing Myanmar】 緬甸人的出家儀式 : 隊伍由盛裝的剃度孩子的父母引導,一般是父親肩背孩子今後化緣用的飯缽,母親手捧花器,再派出親朋好友中模樣俊俏的大姑娘,穿上最漂亮的衣服裝扮得美美的,捧著各種供佛的禮器參加遊行

不知是不是儀式太累, 所有的主角們幾乎從頭到尾都是臭著一張臉, 完全沒有笑容啊!

不是說是男孩出家, 為啥出現女孩?
在緬甸男孩的首次出家和女孩的穿耳洞都是人生大事,所以一般女孩兒的穿耳儀式會和男孩的出家儀式一起舉辦,並且聯合整個家族,或是村里幾家幾戶共同籌資給適齡的孩子們舉辦盛大風光的儀式。遊行時男孩騎馬,適齡女孩則是由媽媽或姐姐陪同坐在裝扮的花枝招展的由兩頭耕牛同拉的牛車裡….

ps. 所以我們前一天看到的那整列的牛花車應該就是遊行後回程的空車

哇! 所有的前導美女們的大合照…..我們一票”歪果仁”在旁邊偷拍拍得很爽! 只能說我們超lucky, 因為這真的純粹是撞大運才碰到

小朋友們都送進去剃頭了! 終於曲終人散….啊~回神囉! 回來拍照囉!

瑪哈穆尼寺(Mahamuni Paya) 這是曼德勒人心中最重要的大佛寺,與緬甸人此生都需朝聖1次的仰光的瑞光大金塔、吉諦瑜大金石,並列三大聖地。瑪哈穆尼佛塔的名字來源於本尊高約4米的瑪哈穆尼佛。大金佛歷史有2500年,但瑪哈穆尼寺是1784年為迎佛而建 (1884年發生大火而重建)。

因這尊佛像容貌與佛祖釋迦牟尼(Gautama Buddha)如出一轍,所以當地人將這座大金佛視為佛祖真身,在緬甸有著神聖的地位。而這尊佛像來源…..據說……
西元前554年,佛祖帶領500僧眾來到亞拉干王國(Kingdom of Arakan)講道傳揚佛法,造成熱烈迴響,國王山達(Sanda Thuriya)誠心懇求佛祖能留下鑄像供後人參拜。佛祖在菩提樹下冥想七天之後,用金、銀、銅、鐵、錫等貴金屬親自監造鑄造佛像,建好後朝佛像內注入靈氣(有的網路資料寫注入7滴汗水?),賜名「Candasara」,並預言佛像將遺留人間五千年,人們只要見到佛像,就見到佛。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Mahamuni Buddha Temple,   為佛祖形象貼金箔,緬甸最神聖佛像:國寶瑪哈穆尼佛寺 ) 

千年過去之後,蒲甘王朝國王阿奴律陀(Anawrahta Minsaw)試著將佛像搬至蒲甘,沒有成功。後來,貢榜王朝國王 波道帕耶(Bodawpaya)在1785年征服了當時西邊的若開地區謬烏王國,搶了釋迦摩尼佛等身像,將佛像作為戰利品帶回。1857年敏東王(Mindon Min)下令遷都,佛塔搬至現今曼德勒。

佛塔曾在1879和1884年兩次的祝融中被燒毀,但佛像卻奇蹟般地保存下來,唯一受損地方是純金皇冠和金製品被溶化混在一起,從中所回收的近百公斤黃金,也再度打成金項鍊,掛回佛像胸前。

緬甸的信眾有一個風俗,就是給佛塔貼金。 金箔可以貼在塔身,也可以貼在四周的神像之上,以求自己和家人的平安。 如今,虔誠信眾貼上去的金箔塊已經覆蓋了佛像面部以外的所有區域,經多年積累,衍生成蜂巢狀的金葉厚度已經超過16cm,整個佛像身體變了形,而每天還有無數的金箔等待著被貼上去。

我本來以為那一身的金「疙瘩」是佛像原本身上的雕刻, 結果並不是……那全是金箔貼出來的, 明明就是薄薄的一片金箔, 不知為何一層一層貼上後, 日積月累的竟然變成這樣…..說實話, 看起來頗詭異…..

小知識 : 金箔的製作過程  (from: 緬甸何以被稱為黃金之鄉?/  缅甸的金箔工人
手工製作金箔是神聖的工藝,方法幾百年來幾乎不曾變過。首先將一盎司的黃金放在竹製的包覆紙上,以3公斤重的重錘敲打 30 分鐘,再將金箔分割成六小張。接著再將這些小張金箔疊起,並多次重複這個程序,直到金箔到達所要的厚度為止。大約一共要6個半小時才可以把1克黃金捶製成100片金箔。這些薄如蟬翼的金箔只有萬分之一毫米厚,比印在紙上的墨還要薄,面積大小的不同,價錢也不一樣,一張金箔的價格大約在300至700緬甸元之間(約台幣6.5~15.5)。

(圖片來源 : Pilgrims in Burma: Mahamuni buddha)

這四張圖掛在佛殿外(我完全沒注意到, 只好上網抓圖),說明佛像多年來的變化。1984年時貼上的金箔只有薄薄的一層,還可以看出佛像的原形,但到2010年佛像下半部已經狗上厚厚的金疙瘩,體態一整個變形啦!

在金光閃閃的佛像周邊一直擠滿了忙著給佛貼金箔的男人

女人不允許靠近佛祖所在,所以主殿的高台上下都是男人的世界,主殿的空間很小,沒有金箔的男人,可在高台之下膜拜,不能背包,正對佛像時必須盤腿而坐,不能站立;有買金箔供奉的男人,可從側門進入高台主殿親手貼金箔,給佛像貼金箔時,在正面也必須坐下,只有在側面才可以站立。

女性是不能親自貼金薄, 甚至不能進入中央殿堂, 所以女性的信眾們,都跪拜在殿堂的外圍,通過電視直播看著自己的丈夫或兒子親手貼上金箔的情形

(這張照片是失敗的手震照片, 不過我只照了這101張, 只好留下當證據…..)

電視直播…..原本還在想說奇怪, 為什麼在廟裡拜拜還要看電視, 結果….竟然是貼金箔的實況轉播, 昏!

古代的緬甸人相信 : 依佛祖形象打造的佛像,全世界僅有五尊,兩尊位於印度、兩尊在天堂(Paradise),一尊供奉於瑪哈穆尼佛寺 (Wiki : Mahamuni Buddha Temple)

看資料說每天清晨4點都要舉行為佛像洗臉的儀式,大約3點多就有大量信徒/遊客進去佔位置,儀式結束後信眾可以排隊領取洗臉水,據說洗過佛臉的聖水會保平安,每日都吸引了無數當地佛教徒前來參拜。

今天我們是下了飛機直接過來, 肯定來不及, 但明天的凌晨….我們另有計畫啊! 只能放棄, 話說我也沒想要方洗臉水, 所以不會覺得很遺憾

主殿內外整個都是金的, 牆上還另有壁龕, 裡面也都安置了小的金佛, 圍繞著的欄杆裝飾也都是全上了金漆, 舉目望去都是金的, 至此我已經黃金無感了……
決定從這大片金色當中脫離….

放在寺廟一角的”自助式手動飲水機”……

那塊放置在地上的薄木板被貓貓霸佔為床, 睡到一整個香, 完全不理會來來往往的擾貓清夢的無禮人類

帶著小朋友來敲鐘的爸爸

在緬甸,寺廟裡幾乎都有鐘,時不時有人敲動,網路上找到的說是敲三下代表平平安安;敲五下代表求財富;敲七下代表大吉大利、萬事順心。
不過我更喜歡這種說法 : 敲鐘表示有人做了好事,例如禮佛後,就可敲鐘三下,分享喜樂。 聽到鐘聲的人,就知道剛剛有人做了好事,也會很快樂。

其實我是想拍大銅鐘下面的鐘擋, 看起來超可愛的, 而且竟然是用脖子後面來卡住鐘的底部…..怎奈那位小帥哥就一直講電話講不停, 只好用偷拍的方式一起入鏡…..

廟口賣現切水果的小姐, 逮到我在偷拍…..不過我們後來有過去交關, 後來好幾個同伴也都跑來買啦!
我有幫你招到生意, 就不要拿刀比我啦!

ps. 小姑娘給了一包調味粉, 但不知那是甚麼粉來著? 只記得有鹹味還有點淡淡的辣, 沒想到沾著水果真的很好吃
(一開始我們還不敢讓她直接撒水果裡, 請她另外包一小包給我們) 

我們的飯店就在伊洛瓦底江畔(英語原稱Irrawaddy,現稱Ayeyarwady), 車子一路開過來, 我們簡直都快把臉貼上窗戶了, 因為這看到的景象真的是太刷新我們的眼界了…..

伊洛瓦底江全長2,288公里,流域面積41萬平方公里,約占緬甸全國面積的60%,是緬甸境內的第一大河,也是緬甸的母親河,在江畔兩岸,居住著許多靠江吃飯的人民。 

這些江邊的房子非常簡陋, 很多房子幾乎沒有牆壁, 或是用簡陋的篾編制而成, 用家徒四壁來形容都不為過, 住在這裡感覺就是日照曬, 雨照淋, 完全不符合我們對”房子”的要求, 不過看到當地人卻是優游自得的生活在其中, 所以還真的不需用我們的水準去要求別人

河邊很多人的”家”連這樣的躺椅都擺不進去, 但是沒關係, 擺在路邊躺著看車水馬龍, 人來人往, 也是很快樂的生活

等一下!! 這是加油站??? 油存放在哪啊?
晚上收工把塑膠布一放, 就變成”家裡”了……

馬路的兩邊一邊是河景, 另一邊是….菜市場! ….我們車行經過撇見這位太太就這樣扛著魚回家….我又再一次掉下巴! 

ps. 這趟旅程開始沒幾天, 我就覺得臉皮&下頷整個鬆動了啊! 天天要掉好幾次下巴….

因為鄰近河邊, 所以這個菜市場的魚攤也非常驚人, 各種魚貨任君挑選….

右下角的照片中那一大箱白白的….我原本以為是冰, 拿來給攤販冰魚(雖然沒看過有魚攤放冰), 但看一看又像是鹽…..嗯…..

這一區全都是賣花….我只拍到一角, 真的滿滿都是花, 如果我走進去, 應該會狂打噴嚏…..

車子繼續前進, 我就一路狂拍, 這些還只是靠馬路的部分, 整個市場不知有多大啊…..

我們這次旅館就住在河邊, 可以欣賞伊洛瓦底江的風光……聽到老師這樣宣布, 頓時覺得好爽! 但其實…..

這才是我們房間看出去的景象…..Orz
我跟慧小姐從9年前的土耳其旅行觸發了那個”背海面山”的魔咒就一直沒有退散, 這次改版為”背河面街”…..大哭!

又到了午休時間, 老師說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逛市場, 結果…..我躺在床上看手機沒兩下就睡著了…..

在曼德勒的第二天我們終於擺脫之前的陰雨連綿, 出大太陽啦! 從飯店頂樓拍出去的伊洛瓦底江就真的非常風光明媚了…..據說乘坐河輪,一直都是緬甸的熱門旅遊方式之一

旅館有非常寬敞明亮的樓梯間, 第2天出大太陽, 趁著有光影, 我們也在樓梯間開拍起來

老師讓我們的道具組人員撐著之前買的小紙傘下樓去當點景, 這樣一來, 畫面就有了聚焦點……

換個不一樣的角度……

(借朋友照片) 道具組…..(其實他是我們團員, 只是常被我們抓來互相調侃的開心果)

 

 


原本對於女人不能進主殿貼金, 感覺到佛教&回教這些宗教對女人的歧視還真是ooxx…..不過在看到下面這篇文章的最後一段之後, 又覺得….或許真實的情況真的並沒有我所認為的”絕對”, 果然還是抱持隨遇而安, 多尊重的心情看世界….

from: 如果只看一個景點,就去摩訶牟尼佛塔
緬甸確實有歧視婦女的傳統,如以右為貴,通常遵循男右女左;視女人的筒裙為不吉利,不允許掛在高過人頭的地方;到佛塔寺廟朝拜,不得攀登,只能在塔下磕頭膜拜,貼金都由男子代替,更是忌諱婦女碰觸僧侶。   

緬甸社會人分五等,從尊到卑依次為:和尚與軍人、男人、女人、尼姑、人妖。和尚軍人也還罷了,不多贅述。男人是“三等公民”,即等天亮、等吃飯、等睡覺。女人和尼姑都是下等公民,必須承受更多的壓力和磨難。佛教初期不接受女人,後來佛陀姨母皈依佛門,才給了女人出家的機會。不過,男人出家可以還俗,而女人出家為尼,則要終身伺奉佛祖,比和尚持戒更嚴。我沒見過緬甸人妖,只聽說勉強與“人”沾邊。   

但不可一概而論,緬甸是中南半島女權主義最為盛行的國家。相對於中國、印度,緬甸婦女除了那幾點無關痛癢的差別待遇,日常生活中,她們才是真正地當家作主,扛起家裏的活計。她們不需要遵守中國式的“三從四德”,也不用舉行印度式的“自我祭獻”。男人只是她們的附屬,從來都不是命運共同體。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