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之細道-山形.山寺(立石寺) 參拜
今天依舊是趕趕趕的行程, 早上要去東北著名的靈場聖地–山寺(立石寺), 挑戰1015級的石階, 下午則是要前往具有大正浪漫氣息的銀山溫泉來去泡湯…..
為了爭取在山寺有足夠的時間鬼混, 所以起了個大早, 沒想到一起床就發現有驚喜啊~ 雖然不是正對日出的方向, 但翻紅的天空 & 山邊整片的霧海讓我們忍不住嗷嗷叫著抄起相機手機狂拍
天光大亮…霧海中還起了一個類似水龍捲的雲柱….最棒是今天晴空萬里, 這樣的天氣真是萬萬歲啊!
我們從山形搭乘JR仙山線, 只要20分鐘左右, 就能直達山寺站, 實在又快又省心
火車到站後, 先從車上搶拍一張, 正前方的山壁上可以看到很多寺院屹立在山間, 這裡就是山寺的所在地
山寺駅在1933年(昭和8年)開通, 木造建築非常古樸, 2002年(平成14年)入選為「東北の駅百選」之一
入口旁邊有個瞭望台, 但我們去的時候沒有開放….是說也沒有架很高
從山寺車站出來直走, 盡頭是同樣古色古香的やまがたレトロ館(旧山寺ホテル)
這個老旅館在仙山線開通時的1916年(大正5年)建造, 在經營近乎一個世紀之後, 在2007年閉館, 2012年重新以”山形復古館”「やまがたレトロ館」開館, 並登録為有形文化財
入場無料(歡迎自由捐錢至募金箱)、開館時間:午前10時~午後4時(冬季休館)…..反正又是與我們無緣….
一路順著路上和尚圖樣的指標,就會來到橫跨立谷川的寶珠橋
橋對岸有一間茶屋「お休み処対面石」,可品嚐到山寺名物「芭蕉焼団子」….但我們急著趕路, 完全沒有花時間在山寺逛街購物吃吃喝喝…..
第一個景點就是茶屋旁的這塊大石頭 : “對面石“
傳說在貞觀2年(西元860年)慈覚大師開創山寺時,曾和此地的獵人地主磐司磐三郎在對面石上會面,希望能在山上建立寺廟作為佛教的聖地。同時為了佛國淨土,希望不再獵殺動物。被慈覚大師感動的磐三郎不僅放棄了賴以謀生的狩獵,自己也皈依了佛門,並協助立石寺開山的基礎建設。這塊巨石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者,是山寺的著名景觀。傳說只要把左手放在上面許願,就可以與好運相見。
朋友贊助的磐司磐三郎的雕像…..話說這在哪拍的? 我怎沒看到!
ps. 山寺的磐司祭慶典上的獅子舞,即是表現在獵人不再打獵之後,歡喜的動物們對磐司的感激之情。
為了永遠傳頌山寺開山的功績,在對面石前面的建築裏面放置著慈覚大師和磐司磐三郎的塑像。據說在塑像面前參拜許願的話就能夢想成真。
此外,「幸福之鐘」是為了紀念根本中堂的禦本尊「木造藥師如來坐像」在五十年之後重新開放,而於平成25年所建的,想許願的人可以撞鐘兩次。
過寶珠橋後往右轉,路邊是一整排土產店, 不過我們到的時間早, 大部分的店都還沒開門營業…..
雖然這幾天有下雪, 不過應該沒有堆很高, 大約是怕雪滑落砸到人, 所以店家找人來把屋頂的雪清掉…..
順著道路前行, 左手邊有好幾個登山的步道, 雖然都是到山寺的寺廟, 不過還是全都跳過, 我們要從”正路”上去
終於看到標示”奧之細道”的山寺登山口……宝珠山立石寺通稱『山寺』, 但它不只是一間寺廟….而是山上的一群寺院
立石寺 所在地 : 山形県山形市大字山寺4456-1 | 別稱 : 山寺
山號 : 宝珠山 | 宗派 : 天台宗 | 本尊 : 藥師如來
創建年 : 貞觀2年(860年)
開山 : 圓仁(慈覚大師)
札所等 : 四寺廻廊 , 最上三十三觀音 第2番(千手院)
文化財 : 中堂、木造薬師如来坐像(重要文化財)
(圖片來源 : 山寺官網) 山寺全稱為寶珠山立石寺,於貞觀2年(860年)由圓仁(慈覺大師)遵照清和天皇的請願,作為比叡山延歷寺的別院而建,是擁有1150年以上歷史的天台宗佛教道場。整座寺院全依著山而建, 整座山內有大約四十多個名勝建築,俗稱「山寺」。
元祿2年(1689年)松尾芭蕉曾到訪山寺,在他的短篇遊記文學「奧之細道」中留下了吟詠俳句「閑さや巖にしみ入る蝉の声」,意指「山林萬籟俱寂,蟬鳴聲滲入岩石裡」的名句。山寺因而聞名,之後在1853年,門人將其名句鐫刻在石碑上,成為山寺的另一特色名景「芭蕉句碑」。
從登山口的階梯一上來, 立刻就可以看到這間古樸的寺廟– 立石寺本堂 :「根本中堂」
立石寺雖在860年開山建寺,但在戰國時代曾一度被燒毀。 現今的根本中堂,其實是由初代山形城主 波斯兼賴於延文元年(1356)重建,是五間四面的歇山頂建築(「入母屋造」的屋頂樣式構造),據說是日本最早的山毛櫸木建築,並完善地保存了天台宗佛教道場的形式,也是日本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產。 (from: 山寺觀光指南)
立石寺以藥師如來為本尊,「根本中堂」中就存放著慈覺大師親手刻製的木造「藥師如來坐像」以及從京都比叡山延曆寺分火過來的「不滅法燈」
傳說「不滅法燈」是傳教大師從總寺院「比睿山延曆寺」取火上點燃,並分火至立石寺的法燈,後來發生著名的織田信長火燒延曆寺事件之後,在元亀2年(1571年)重建延歷寺時,又從立石寺這裡取火回去。
在入口處有一尊「招福布袋尊」,據說摸了會招來福氣
在沿途的參拜道上有非常多不同造型的地藏菩薩, 地藏在日本民間信仰則被奉為遠行者、旅客和幼童的守護神,所以常立地藏塑像於十字路口或岔路口…..
第一次注意到手抱童子(或揹或幼童環繞) 的地藏王菩薩……這個稱為水子地藏也稱子安地藏
日本民間信仰認為孩子於七歲前死去的話,不論何種死因皆屬於不孝之罪,將不能渡過三途川前往冥界,須被罰於三途川邊堆石塔贖罪還親恩,常有地獄惡鬼獄卒侵害以及烈火焚身之苦,就這樣重複,永無止境。地藏菩薩憐念這些孩童,以自身為其依怙,遂有水子地藏(子安地藏)形象傳世。因此地藏菩薩被認為是孩子的保護神,被廣受尊崇。 (from:水子地藏)
ps. 好奇查了一下…. “水子” 原指羊水或水中的生命, 在日文也稱早夭嬰孩為水子, 而對流產或墮胎的嬰兒有所謂的”水子供養“…..
其實…..在這邊應該要看的重點還有…..
1. 松尾芭蕉的雕像&他的俳句石碑
2. 清和天皇的御寶塔(供養塔),也是這座山上最古老的石塔
3. 「根本中堂」與「日枝神社」間的「御神木」(超大的銀杏樹,是山形市最大的天然紀念物,傳說由慈覺大師親手栽植,已經有超過1000年的樹齡)
….以上, 我們全都漏掉, 因為大家都被下面這個”石柱”給黏住了……
木芥子塚…..據說每年都會幫壞掉的木芥子作法事祈福
木芥子(こけし,kokeshi)是一種源自日本東北地區的人偶,最先造出木芥子的是「木地師」(即使用轆轤的專業師傅),發祥於宮城縣藏王町的遠刈田溫泉附近。 之後製作木芥子的技術傳到東北地方的其他溫泉區。傳聞中這些人偶在江戶時代(1600–1868年)中期被製造出來,銷售給來日本東北泡溫泉的旅客們
…..我們在這趟行程的最後, 就是要去宮城白石市的彌治郎村去尋找木芥子娃娃
大的石柱木芥子的下方, 還有一個小棚子, 裡面有個看起來很原始粗糙的迷你木芥子….. 其實這個的造型讓我們聯想到的是晴天娃娃…..
山門傳說是建立於鎌倉時代,門上掛有「關北靈窟」的牌匾,從這裡起算到大佛殿的奧之院的石階超過800階。
登山口上山費用: 300日圓 | 開場 8:00~17:00
我們到的時候已經9點多, 但門口還掛著休止的牌子, 票亭也沒人, 害我們一度以為今日封山, 還好朋友跑進去裡面問, 原來是管理員忘記把牌子換過來….
前兩天下過雪, 所以頗有一些積雪, 但今天天氣回暖, 結果就是我們一路遭受屋頂 & 樹上掉落的雪塊不預警”攻擊”
哇~ 好壯觀! 參天古木之中石碑林立……但是…..在冬天有積雪的時候, 這一路的石階要上下山很困難吧…..
穿過山門後, 第一個景點是”姥堂“…..心心念念記得要拍照, 拍完說明扛棒, 然後…..就走了, 忘了姥堂還沒拍, 真心想跪…..
同樣是朋友贊助的照片….姥堂供奉的本尊是奪衣婆的石像
「奪衣婆」是日本民間習俗信仰上,負責看守陽間和陰間交界的「三途川」的鬼神。據說人死之後,在通過三途川前往陰間時,看守的「奪衣婆」會先脫去亡者的衣物,並將其衣物掛在樹上,用以判斷亡者生前的善惡。
裡面的兩尊都是奪衣婆?! 這兩位笑得實在很…..
為什麼還有小熊維尼啊?! 還兩隻手拉手…..
(這個點實在很有fu, 所以還是借官網裡的照片看一下真貌) 從姥堂這裏開始,向下便是地獄,向上便是極樂凈土。
用旁邊的巖清水清洗身心,換上新的衣服之後就可以登上極樂,換下的舊衣服則供奉給奪衣婆。據說一級一級登上石階也可以消減身上的欲望和污穢,成為光明正大的人。
….ㄟ…很好奇, 真的有人在這裡換衣服嗎?
笠岩(笠投石)…..傳說慈覺大師曾在這塊巨大的巖石下避雨
不知道是哪位參拜的遊客留下的小雪人, 忍不住幫它再整修一下
一路上有很多很有特色的佛像
這尊佛像看起來就像頂著”毛茸茸”白帽子, 和套著白色的保暖手筒….正好很符合現在的季節
之前說過日本人相信地藏菩薩是早逝孩童的守護神,也因為嬰孩的日文發音”赤ちゃん”與紅色很像,因此將地藏菩薩也圍上了紅色的布兜,形成了獨特的地藏造型….所以不要在路邊看到可愛的地藏菩薩像就隨便亂摸,尤其是頭戴紅帽,身系紅圍裙,前面供奉著玩具或零食,這種佛像一般都是代表一個早逝的小孩。
仔細看, 這個地藏的前面還有一個超迷你的小佛像半埋在雪堆裡…..
這邊寫著的四寸道….指的是…
這邊….兩塊石頭間的階梯是全步道中最窄的地方, 只有14公分,因此被稱為四寸道…腳大一點的人在這邊會卡到鞋子…..
ps. 一路上看到很多擺在地藏菩薩旁邊的長條木牌, 這些多是供養因為車禍往生的孩童
不是下雪, 更勝下雪…..走在樹梢積雪的林間, 每當一陣徐徐”清風”吹來, 都只能抱頭鼠竄
不知道是因為冬天本來遊客就比較少, 還是因我們來了個大早, 整個山道空空蕩蕩的, 遊客一雙手數得過來, 讓我們非常自在地一路玩一路拍
順著自然的山勢修建而成的參道,也是自古以來修行者的道路,這裏有開山的慈覺大師的足跡,還有許多人的先祖和子孫也都曾走過,因此也被叫做親子道或子孫道。
「せみ塚」–「せみ」其實就是「蟬」的意思,當年松尾芭蕉造訪山寺時,曾在這裡寫下名句:「閑か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蝉の声」(寂靜的山林裡,蟬的叫聲滲入了岩石中);後來,記載著松尾芭蕉所寫的句子的短冊,被埋在了這裡,並將石塚命為「せみ塚」。
這又是個拍了牌子沒拍到正主的實例, 到底在哪兒? 我本來以為是後面石頭上的黑色石碑, 後來回來查了一下網路圖片, 才知道原來是在木牌後面高起來的石堆上, 照片右上方細長的石柱下面還可以看到”塚”字, 而埋詩的石塚在最高靠後處, 就只有拍到下半部一點點….
弥陀洞–這片巨大的岩壁因漫長歲月的風化而顯現出宛如阿彌陀如來的型態,因為有1丈6尺(約4.8米),被稱作「丈六的阿彌陀」….據說看的出佛像的人就能擁有幸福
ps. 因為鏡頭不夠廣, 所以又去官網借了一下彌陀洞的全景照片….但不管瞪多久, 很抱歉我就是沒那慧根, 沒有哪隻眼睛看的出阿彌陀如來的樣子
再往上走, 就可以看見這個號稱「山寺第一景」的仁王門
現在這個仁王門是在嘉永元年(1848年)用櫸木重建,門的兩側有安置仁王尊像,據說帶著邪念的人會無法通過……
兩側的仁王尊像(阿像・吽像)傳說是由運慶的弟子所作….但我完全沒有想到要去拍裡面的神像, 光是古樸的仁王門外表就十足吸引人啦!
ps. 運慶(出生年份無法確知,1224年卒)是鎌倉時代的佛師(雕佛像技師)、僧人。他的佛像雕塑如奈良圓成寺的大日如來像、東大寺南大門的金剛力士像和福寺北圓唐的彌勒佛坐像等都被日本視為國寶。
從仁王門往上, 旁邊這些依山而建的寺院群統稱山內支院
在最上氏統轄的最盛期,寺坊有超過300間、1千多名的修行者集結在這個靈場。而直到江戶時代為止,有12座塔中支院供眾多僧人修行。如今僅剩的性相院、金乘院,中世院、華藏院四座支院,還殘留著當日的風貌。
山內支院旁的山岩是作為「修業の岩場」, 這裡由多層的岩石形成, 被稱為釋迦峰, 是修行者修練的場所, 洞窟內有一間古時候的修練小屋「胎內堂」,因為位置太危險,所以並未對外開放
ps. 聳竣的山岩除了修行者, 也吸引了不少熱愛攀登挑戰的人前來攀爬, 據說在這邊出事摔落死亡的, 大多是一般人, 而誠心向佛的修行者因為有啵比, 所以沒事…..總之, 因為危險性太高, 現在禁止修行者以外的登山者登爬
吭哧吭哧的埋頭往上爬樓梯, 偶一回頭……嗚~哇~~
岩石上紅色的小廟堂是收藏佛經的納經堂,慶長4年(1599年)建造,宝永2年(1705)進行大改修,是山內最古老的建築。昭和28年(1953年)山形縣指定為有形文化財,在昭和62年(1987年)進行了解體修理。
最左側是小小的納經堂;中間被打包起來的是開山堂;右上側看起來像是涼亭是五大堂的一角
納經堂所在的這塊巨岩稱為百丈岩,岩石中間有天然洞窟,在貞觀6年(864年)圓寂的慈覺大師就長眠在這,被稱為入定窟。
開山堂用來祭祀慈覺大師,堂内安置著大師的木制尊像,早晚都會供上食物和香火….不過現在被打包整修, 只剩下頭頂露在外面給看…..
從開山堂旁邊的樓梯往上走, 可以到五大堂
我們運氣不錯, 雖然前面幾天有下雪, 但一路上的石階都沒甚麼積雪很好走, 就只有上五大堂的樓梯積雪結冰, 下來時一群人走得戰戰兢兢的, 深怕摔了直接滾下來大出醜……….
這是之前從火車站上拍寶珠山的照片放大, 可以看到突出在斷崖之上的五大堂…..
五大堂是開山30年後創建,現存的五大堂是正徳4年(1714年)再建,作為祭祀五大明王的木造舞台,也是祈求天下太平的道場,因為視野寬廣而且角度極佳,是遊客必到的展望台。
真的是超級美景, 難怪所有人都強力推薦一定要上來五大堂展望
我們終於爬完1015級石階來到最上層…因為是一路玩上來的, 所以還能誇口是臉不紅氣不喘的完成挑戰
左側被透明塑膠布圍起來了的是大佛殿, 裏面奉有高5米的金色阿彌陀如來像(不能照相), 每天都會舉行卒塔婆供養。右側尖頂的是「奧之院」,正式名稱為「如法堂」
…..在大佛殿與奧之院之間有賣店,要買御守就只能在這裡買
在登上最後的階梯以前,後知後覺的注意到有一盞用青銅打造的巨大金色燈籠,這可是日本三大燈籠之一
(另外兩盞分別在金刀比羅宮(香川県琴平町)& 金華山黄金山神社(宮城県石巻市))
奧之院在明治5年被重建,裡面供奉著當年慈覺法師在中國修行時所持的釋迦如來和多寶如來兩尊神像,同時也是立石寺的抄經堂《石墨草筆》
入口橫樑兩側是動物造型, 不過這是….貘? 日本怪談中可以食夢的貘?
貘其實是一種在許多國家都被視為不可思議的或是有神力的動物。 而這其實又是從中國傳來的風俗改變而成。在中國自古就認為貘是一種有神力的神獸,認為睡在貘的毛皮上可以防止病疫、去除邪惡。而中國古來就相信人在睡著之後靈魂便會脫出,為了不讓靈魂被惡靈攝去,因此常在枕邊放置除惡靈的神獸,唐代時也常被描繪在屏風之上。貘還被當成是鎮墓獸,成為墳墓眾多陪葬品之一。 而永眠的死者,則更是需要安置強大力量的鎮墓獸在身旁。
在中國,貘的主食被認為是鐵、銅、竹枝, 不過不知什麼原因,到了日本就變成了以夢為主食了,而且在日本牠是專門吃惡夢的。 把貘跟夢擺在一起,最初出現是在日本室町時代。小泉八雲在《怪談》中提到了食夢貘,它在夜晚出現,吃掉人們的噩夢,是一頭食夢獸。又有日本古諺說:「夜之暫,貘尚不及食夢」,原本無形物質的夢境,卻被一頭來路不明的神獸吸食。令人驚怖的噩夢,是貘最喜歡的食物,因為有了貘,睡夢才格外安穩。
門上放的木板用釘子釘上造型, 寫著奉納, 不知有何特殊的寓意…..
奧之院前方有個小廣場, 可以看到折成白色長條的手抄經被綁在各處….
奧之院雖然是最高點, 但不是終點, 我們還漏掉一個”重要文化財”……要來去尋找一番
哎呀! 看到揹小孩的地藏了….. 嗯~ 有點毛~
找到了! 藏在岩壁壁龕中的紅色【三重小塔】…..這樣被關監牢實在很難看清楚本尊…..
這是由山寺立石寺的支院華蔵院當時的住持静運大師發願耗時6年製作,於1519年完工,高248cm,是日本最小的三重塔,現在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
準備轉頭下山……然後就看見1,2隻小鳥邊跳邊蹦的從草叢跑到路上, 追著拍到一半, 突然冒出一大群吱吱喳喳的跳進又跳出, 完全來不及反應…..
右側這棟建築是明治41年9月18日,當時還是東宮(皇太子)的大正天皇來山寺參拜時休憩的建築。當時他手植的松樹和後來修建的紀念碑也都保存了下來。
轉頭準備下山來去囉…..穿過仁王門, 就要跟山寺說掰掰啦!
拔苦門…..話說….上山澄淨心靈之後, 下山又回到紅塵俗世, 這苦立馬又撲了上來, 哪裡拔的了!
(從山門出來後就右轉從另一側離開, 左轉就會回到根本中堂)
發現美貓一枚, 但她豎起的尾巴實在很像試管刷…..
後面那個顆大石是蛙岩(又是一個沒慧根看不出來, 只能陷入迷惘的命名), 前面是羅漢像
旁邊的就是立石寺的本坊(這裡等於是管理山寺事務的office)
其實看了一下導覽圖, 在山寺周邊還有其他2條步道可以走, 不過我看所有人都是直衝山寺而已….. 好吧! 我們是觀光行程, 不是來健行的…..
走回到車站了…..我們最後還是放棄沒在這裡吃午餐…..
我們拼回山形, 先衝去霞城頂樓的觀景台再眺望一眼白天的山形市, 然後買了便當, 帶著行李繼續趕車直奔大石田….銀山溫泉! 我們來啦!!!
參考資料 :
山寺立石寺 – 山形県の町並みと歴史建築 (日文)
再貼一張日文官網(宝珠山立石寺) 的直式地圖….這張比橫式的還要清楚!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