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景之一: 松島海岸 & 仙台點燈

旅行第9天, 這天一大早, 我們兵分二路, 小年輕去執行她自己的採購任務, 三位大嬸則從仙台乘坐JR仙石線(石巻行),約40分鐘便到達有”日本三景”ˋ之名的松島海岸, 來去落實吃喝玩樂囉

乘坐觀光船是當地推薦環遊松島海灣中的島嶼的最佳途徑, 所以我們的第一站….直奔港口, 買船票先

自松島出發環繞松島灣一周是最具代表性的航程,所需時間均約為50分鐘…..目前主要有2家船公司經營, 我們隨便選了最快出航的一班船跳上去
(船艙裡超溫暖, 但玻璃窗對拍照實在是硬傷, 而且只能拍到一邊的風景, 所以一開船我就直接跑到船後去吹海風, 反正為了拍照拚了….不過還真是凍啊~~)

回來看資料才發現…..丸文松島汽船在鹽釜灣內周遊定期行程中,從12月到3月還推出牡蠣火鍋遊船…..這樣不就埋頭狂吃牡蠣火鍋, 根本顧不上拍照看風景了啊~~

日本三景 : 宮城縣的松島海岸、京都丹後的天橋立、與廣島縣宮島(嚴島神社)….此三景均為海邊的傳統建築與島嶼風光,是歷來詩人、文者及畫家讚頌歌詠的地方。

日本三景 最早的起源被認為來自江戶時代前期,日本著名儒學家林春斎,在踏遍全國後,於1643年完成了《日本國事蹟考》一書,在其中寫到「丹後天橋立,陸奧松島,安藝嚴島,為三處奇觀」這三處景點早在德川幕府建立初期便已全國聞名,此後逐漸成為日本景色的象徵,並被編寫入民歌、教科書等宣傳材料之中。

一出港灣, 就被一旁長長的朱紅色大橋吸引住目光….這座「福浦橋」總長252公尺,連結松島海岸與位在海岸東邊的福浦島(被指定爲縣立自然植物園),據說只要穿越過這座橋,就能夠被賜與良緣,所以也被稱為「出会い橋」(相遇之橋)

ps.  福浦橋要收過橋費200日圓….我們沒有去走, 實在是時間不夠啊~~

DSC_8368.jpg - 2018大正浪漫 -- 最上川.酒田.仙台

福浦橋原本的橋墩在311大地震時受到嚴重損害,因為得到台灣賑災經費的支持,才得以在短時間內修復,又被稱為與台灣的友誼之橋

松島橫跨二市三町,總面積達12,600公頃,海岸線長約33公里,海面上大大小小約260座島嶼,分散在整個松島海岸港口周邊,共同特徵是島上都矗立著茂密的松樹,「松島」一名便由此而來。

ps. 311大地震時, 也因為這些島嶼的形成了最天然的緩衝物, 減弱了海嘯的威力, 所以松島海岸損害不大倖免於難

松島海岸除了有特殊的島嶼景觀外,也生成許多暗礁地帶,在戰國時期被仙台統治者伊達政宗當作重要軍事基地使用,甚至被譽為戰國時期仙台的第一防線
(【日本三景】東北宮城松島海岸)

松島四大觀 : 由江戶時代舟山萬年命名,意指從松島灣周圍各個不同高處眺望之後所得到不同的印象,分別被稱之為 壯觀、麗觀、幽觀、偉觀…..

壯観・地點:東松島市宮戶島的大高森・標高105.8m — 由松島灣東端往西方眺望,奧松島的島群之外,可看到遠方的船形山(奧羽山脈)。
麗觀・地點:松島町富山的大仰寺・標高116.8m — 眺望南方的松島灣、奧松島。
幽觀・地點:松島町和利府町境界的扇谷・標高55.8m — 眺望東南方的塩竈灣。
偉觀・地點:七濱町代崎的多聞山・標高55.6m — 眺望北方的塩竈灣、遠方的松島灣、奧松島。。

只能說日本人真的很能搞事, 真的要很有閒情才會跑遍這四個地方去收集不同的松島景象啊~~

環海的松島有著豐富的美食, 特別是牡蠣和星鰻都是名產, 海灣中也到處可見各種不同樣貌的養殖區…..

這個應該是養殖牡蠣的蚵架, 但浮球下面不知道是放甚麼?  

「松島牡蠣」常與廣島牡蠣並稱,乳白色富光澤的松島牡蠣比廣島產小一點,但更有口感。每年10月到翌年3月份是最好吃的時候。

岸邊插得密密麻麻的竹竿也不知道是在養啥?

松島海灣中有很多很有特色的島嶼, 通常船長在經過景點時船會刻意放慢,而且會根據目前的所在位置,撥放導覽錄音帶,介紹每一座經過的小島

我聽著廣播一下左邊一下右邊, 不過因為很多都聽不懂, 所以常常搞不清楚到底哪個才是正確目標…..很像是海浪造型的鎧島、兜島等獨特造型的海島很多還是都被我給漏掉了…..(參考 : 松島湾の島々)

這個應該是雙子島中的鯨島, 旁邊還有一個龜島, 很不幸地被我拍照時給卡掉了…..

頂著一棵松樹的千貫島….據說伊達政宗覺得這座小島很有型,於是說了一句「誰能把它運到我家的話,賜錢千貫。」因此稱為千貫島…..

鐘島….這座島有四個海蝕洞穴,真的是很特別….而且會取這個名字就是據說海浪大時,波浪打到洞穴裡會發出如敲鐘般的聲響。

仁王島….這個其形狀與仁王神(金剛力士)相似,故得名為仁王島。

仁王島….其實我真心覺得它像轉頭向後看的鴨子…..

還是仁王島….我還真是愛它啊! 各種角度都拍了…..這回看起來像是海上的獅身人面雕像….

這個有點懸念, 不過應該是陰田島….不知道它為何有人氣, 竟然還上了船票上的照片…對我而言, 最討喜的就是旁邊那”坨”似冰淇淋又似便便的小礁岩

海上密密的插了好多紅旗, 不知道是不是航道的標示…..

礁石上有不少的海鳥休憩…..距離實在太遠, 感覺有點像是鸕鶿

結束50分鐘的導覽, 回程……(最後還是鑽進溫暖的船艙, 外面扇風實在太凍人了)

所有的大船中船小船也通通回來啦! 

松島夕陽與松島月景也超有名, 夕陽與月光在海上映照出來的粼粼波光的”光之路”與海上大大小小的浮島輝映, 讓許多人都為之流連忘返, 有機會可以安排在這邊住一晚, 可惜我們因為種種原因考慮, 只能在這邊待半天, 沒有夕陽或月光, 用日光假掰一下, 聊表安慰囉…..

從港邊拍五大堂, 福浦橋 & 福浦島…福浦橋真的是拍照的亮點

往另一側看, 觀光船後方的島嶼就是雄島, 可以看到有座紅橋連通, 稱為渡月橋

古時候松島被稱為「奥州の高野」是作為死者供養的靈場,而雄島是信仰的中心。走過23公尺長的渡月橋來到雄島,在這裡原本有108座岩窟,修行僧為保祐死者能上西方極樂淨土,在岩窟裡不斷祈禱著。現在仍保留著50多個岩窟,大多數的洞穴內壁上可見刻有卒塔婆、佛像和法名等痕跡。

松島有三座紅橋,雄島的渡月橋、福浦島的福浦橋,以及照片中連通五大堂的透橋….

這三座橋又依”傳說的功能”而有特別的別名, 福浦橋又名”出会い橋”(相遇之橋); 透橋又名”縁結び橋”(結緣橋); 而雄島的渡月橋,則是傳聞可以斬斷孽緣,又名”縁切り橋”(斷緣橋)…..

ps. 雄島曾經是松尾芭蕉等人進行俳歌修行的場所,會被稱為「斷緣橋」據說是為了展現成為詩人的決心而斬斷孽緣的意思…所以不是真的斷緣, 嚇我一跳啊!

五大堂的「透橋」橋面採15cm的間隙設計,能看到下方的大海,據說這樣的設計是為使信眾在過橋時候注意自己的腳步,在抵達佛堂前能夠集中注意力。也有一說是因為「要判斷這個人是否能一同邁向未來人生時,請好好看看腳下」的意思。

ps. 這兩條直跨的木板是後來才加上去的, 所以走起來變得輕鬆很多, 不然直盯著腳下的木條和下面的海水過橋肯定頭暈眼花…..

五大堂  是臨濟宗妙心寺派的佛堂,最早為西元807年由坂上田村麻呂創建。後來,因為慈覺大師安置五大明王,故而稱「五大堂」。 現有建築是伊達政宗重建瑞嚴寺時,招來紀州(現和歌山縣)的工匠於1604年重新建造的,是日本東北地方現存最古老的桃山式建築,被國家指定為重要文化財。

ps. 五大明王,以位居中尊的不動明王為首,東方為降三世明王,南方為軍荼利夜叉明王,西方為大威德明王,北方為金剛夜叉明王。五大堂內的明王像只有在每33年一次的開佛龕之際才可看到。

五大堂四面的橫樑上刻有十二生肖, 每一面有三個生肖, 我看了老半天, 要不是按照排序數過來, 好幾個根本看不出來是哪個…..(提示: 正面匾額上的是馬)

ps. 這些生肖的照片實在是因為不是一個一個對著拍, 而是從整張建築物的照片裡面裁切放大的, 所以看起來有些模糊….

寺廟屋簷角落的裝飾頗為奇特, 後面的看得出是鬼臉, 但前面這隻”怪獸”看起來像是有著 短吻龍頭+貓耳朵+烏龜殼+鯨魚尾巴…..

五大堂前方有一個石碑 “妙法蓮華經碑”, 但這個碑不重要….重點是後面的海上, 那兩個相依偎就是雙子島, 圓的是龜島, 細長半邊有樹的是鯨島

又是福浦橋….這是從五大堂的松林之間望出去的景象

松島海岸一帶壯麗的自然景觀,讓日本大文豪松尾芭蕉寫下了「松島呀,啊啊松島呀,松島呀(松島や、ああ松島や、松島や)」這般感動到語無倫次的句子….有種烏鴉飛過的無言ㄚㄚㄚ….

 

回到松島的市街上, 本來想去展望台, 但不知為何沒開放…..只好邊逛街邊開始找飯吃…..

賣仙貝的一煎堂的手繪警告標示太吸睛, 既然海鷗會一直跑來搶, 肯定好吃…..那麼, 在午餐之前先來點點心, 3人都來一塊吧!

逛街發現好玩的…..木芥子娃娃 & Q版的伊達正宗娃娃…..

午餐….松島以牡蠣聞名, 但滿滿海鮮的漁夫飯也是一絕, 我在兩者間猶豫好久, 最後還是敗給海膽跟魚卵…..朋友吃的牡蠣大餐包括炸的烤的跟醬汁煮的, 原本以為炸牡蠣會很油膩, 卻出乎意外的好吃

吃飽了, 來去繼續拚下午的行程…..

下午的時間不多, 所以我們選定了最具代表性的瑞巌寺(官網), 但沒想到剛踏進”總門”, 我們就卡住了…..

瑞巖寺的”總門“,為一間一戶袖塀牆付的藥醫門形式,建於慶長14年(1609年),其上的匾額為「滄桑禪林」,平成16年修復完成,這個門是宮城縣指定文化財

哇!哇!哇!~~~12月中竟然還能在日本東北撿到這麼漂亮的楓葉! 我們真是人品大爆發啊!!

扒在樹下狂拍……死都不肯走啦!








就這麼一棵楓樹, 我們拍了10幾20分鐘還停不下來, 感覺還有很多構想沒有拍出來, 可惜沒有時間啦…..

大約在江戶時期,瑞巖寺外苑岩壁被開鑿出許多洞窟作為僧侶修行、納骨供養的場所,大片岩壁上仍保有卒塔婆石窟群(象徵供奉舍利的佛塔), 並供奉著三十三尊不同形象的觀音石雕。

往主殿的參道兩側, 高聳入天的杉樹排列成蔭

ps. 2011年的311大海嘯,因瑞嚴寺有外圍的松島灣作為屏障,故本體並未嚴重受創,但因海水灌入導致土壤鹽化,原本參道兩側參天古木無法存活,只能重新移植新的樹木,所以在地面上可看到許多被砍掉的巨大樹根…..

瑞巌寺  正式名: 松島青龍山瑞巌圓福禪寺  |  別稱: 松島寺  |  山號: 松島青龍山 
宗派: 臨濟宗妙心寺派  |  本尊: 聖觀音菩薩
創建年份: (伝)天長5年(828年) /  臨濟改宗:正元元年(1259年)  / 瑞巌寺竣工慶長14年(1609年) 
開基者: 淳和天皇  / 北條時頼 伊達政宗
札所等: 三陸三十三観音靈場・番外
文化財: 本堂(御成玄関付屬)、庫裏及び廊下(國寶) /  御成門、中門&其他(重要文化財)

瑞巌寺  據說最早是由創建“平泉”和“山寺”的僧侶‧慈覺大師圓仁於828年修建的,原本隸屬於天台宗,但於日本鎌倉時代(1192-1333)更改為佛教禪宗寺廟。經歷了多年的衰落後,瑞巌寺終於從領主伊達政宗手中再次恢復其顯著地位,並被改建為家族宗廟。 

現在的建築物是在慶長14年(公元1609年)伊達政宗下令重建,花費5年時間而完成的。營造時,政宗蒐集桃山文化(在16世紀末,豐臣秀吉統治時期盛行的豪華和大規模的文化潮流)的精華,並從日本國內招來130位名匠,建材取自奈良縣熊野山。由此可知奧州霸主的威望。特別是扇門和格窗以及隔扇壁龕的豪華繪畫, 被認為是代表日本的自然美的人工美之極致。(from: 瑞巖寺| 宮城的古蹟

從中門進入到中庭,正面是國寶的本堂,本堂建築形式是書院造,外觀是簡樸的和風設計,內部裝飾有各種雕刻、色彩、金器、襖繪和貼畫,表現出絢爛的桃山建築世界。

比較無言的是因為我們花太多時間在拍楓葉, 完全沒時間好好地參觀瑞巖寺, 最後, 我被派進來拍照…..只是….殿內禁止攝影….
結果我用15分鐘的時間快步走完參觀步道, 然後就只能拍拍庭院…..其他的地方包括國寶級建築”庫里” & 存放寶物的青龍殿通通都沒有去(哀~)…..

進入中門後的左側種著白梅,右側種著紅梅,它們被稱為”臥龍梅花”—是伊達政宗出兵朝鮮時,用頭盔代替花盆而帶回日本的,由於是他自己親手栽植故而聞名於世。是縣指定的天然紀念物….每年4月中旬左右是賞花季, 現在只有枯枝….

這是車站入口的廣告扛棒…..只好翻拍這個來撐一下….(視頻: 瑞巖寺| Planetyze)

瑞巖寺本堂的障壁畫由仙台藩雇用的狩野派畫匠描繪。「孔雀與松」、「竹梅」、「櫻」、「菊」等為主題,以金地濃彩的筆法繪成優美的畫作。

瑞巖寺除了本堂之外, 還有一棟建築”庫裏” 也被列入國寶, 但被我漏掉, 只好借官網的圖show一下

這裡其實是禪寺的廚房, 但它的懸山式屋頂(切妻造)實在是太漂亮了, 曲線開闔有直衝天際之勢…. 感覺廚房比正殿還要有氣勢…..

話說….我出來的時候, 看到左邊的門很特別還特地跑去拍照, 但不知為何又被我刪掉, 只留下這張大景…..(昏)

左邊的門很重要啊!~~ 不要看它好像舊舊破破的, 這個門稱為御成門, 是天皇・皇族・藩主専用的門, 跟中門都被列入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

往車站方向直奔….途中經過一株…天啊! 這是甚麼樹啊?! 枝幹竟然可以盤結成這樣…..好驚人!!

安全上壘….月台等車ing~

發現月台上可以直接眺望到松島灣還有福埔橋….只是那些電線實在是把整個美景切割得亂七八糟啊~~

(圖片來源 : 松島海岸秋日紀行)

松島地區其實有很多地方可以慢慢逛, 可惜我們的時間不夠, 只能留待下次有緣再來…..

傍晚把兩位同伴送上火車去搭飛機, 我跟朋友接著跑去Montbell開買, 又心機很深的在line群組直播搞起現場團購, 鼓吹一堆人一起敗, 最後以8條裙子1件外套1件保暖褲1頂帽子1雙襪套的戰績驚呆了櫃檯…..(照片中還包含之前在山形店裡敗的)

衰尾二人組….很不幸的正好卡在仙台燈祭亮燈當天回台, 等不到開燈, 只能在的海報前裝B….沒想到上了飛機後竟然又傳來消息 : 飛機怪怪的…..最後…..看著FB發文&照片忍不住笑出來! 

“如果按照原訂計畫現在是要在桃園降落了,在機上枯坐一小時後,機長廣播直白的說油箱訊號顯示出問題,我配著機艙窗外的消防車、油罐車、消防員和維修人員的畫面無法言語………想著我該跟誰說些什麼嗎? 空姐來發餅乾,沒胃口…..再繼續枯坐一小時後,機長廣播說取消不飛了!猴嗨三哪!整個人輕鬆起來,笑了出來😄 明天轉進更北更冷的花卷機場!”
還有另一個更搞笑的在煩惱….要想辦法解決一下內衣內褲不夠換洗的問題…..

剩下我跟朋友兩人繼續玩, 打算拚到周日, 半夜再回台灣….今天晚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去看仙台一年一度的點燈盛會–SENDAI光のページェント

點燈的地點都固定在定禪寺通, 但周邊的商店街也都會有點燈裝飾…..

哇塞~~ 整條定禪寺通變成燈海, 金黃閃閃…..而且就只有一種燈泡, 沒有五顏六色, 沒有任何造型, 但是真的超壯觀又亮眼啊….

仙台光之盛會(SENDAI光のページェント)是每年在仙台都會舉辦的點燈活動,被譽為東北第一的點燈盛會。
今年(2018年)邁入33年,使用的燈泡數從剛開始的30萬到現在60萬,點亮了定禪寺通的160棵樹,這項活動已成為仙台冬季盛事之一。

舉辦期間 : 2018年12月14日~31日
點燈時間 : 17:30-22:00(12月31日/24:00為止)

每晚6:00、7:00及8:00的整時都會有「亮燈」表演,屆時所有燈光都會熄滅大約1分鐘,然後於同一時間齊齊亮燈

….我們當時正好在外圍, 熄燈幾秒後才反應過來, 周邊實在太亮了啊….

聽說60萬盞燈泡中有1顆粉紅色的燈泡,找到的人可以獲得幸福,這樣的傳說每年都有,但能找到的人少之又少…..

就僅僅是把燈泡綁在樹上, 讓看似單調的燈會在各個不同的地點方向都出現不一樣的視覺效果, 頗像是一幅以燈光繪成的抽象畫

也有一種像是在欣賞銀河中大大小小各種星座的fu

仙台市特別增設夜間遊覽車,讓懶得走路的旅客可以輕鬆舒適地賞燈…不過我覺得這些裝飾過後的三輪車更吸引人啊~~

坐三輪車遊燈街, 對老人家來說會輕鬆很多, 至少不用去人擠人

中央分隔島的散步道上擠滿了人潮, 所幸鏡頭都是往上拍…..不過偶爾還是會出現”障礙物”…..

找個姿勢美的借來當前景也是不錯的啦…..

我們在光樹形成的迴廊裡來回走了一趟….不管怎麼看就是覺得漂亮到不行

突然有一台發光的車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媽呀! 好陰森的聖誕老人啊~~

這位聖誕老公公一直在燈會區域巡迴, 還好後來拍到的相片正常多了….

燈會周邊可以發現有不少企業也有自己設計的裝飾燈展

這個….跟燈會無關, 只是我們肚子餓了, 看到這個更餓….決定該來去找飯吃, 而仙台最有名的就是牛舌…..雖然我們一下飛機就立刻吃了一客牛舌便當, 不過這肯定是不夠的, 所以我們就往小巷裡鑽, 尋找庶民美食去….

仙台牛舌的特色是炭烤牛舌搭配麥飯與牛尾湯, 價格就取決於牛舌有幾塊, 通常一份是4塊, 而我們是最豪華的1.5份(6塊)

醃到入味的牛舌烤起來香到口水直流, 吃起來非常的Q彈, 牛尾湯加了很多的蔥, 喝起來非常清爽不膩, 感覺真是非常健康的一餐! 再叫一杯冰啤酒配上牛舌, 更是對味啊~~

回程….路上遇到的有趣的神社, 守在前面的竟然是猴子跟羊…..

仙台的免費夜景….網路上推薦的地方有兩個, 一個是仙台站旁邊的AER展望台テラス的31樓, 但只開放到晚上8點, 所以我們絕對來不及, 另一個是住友生命仙台中央SS30展望台, 開放到晚上10點還是11點, 而且離我們旅館比較近, 所以我們就跑來了….

這棟大樓夾在一堆商辦大龍中間, 晚上有點難找, 繞了幾圈才找到, 出來之後我們又看著google map給它拐錯方向, 所以…..一整個晚上都在走路走超久的啊~~


補充一下….我們到仙台的第一晚就先衝去定禪寺通想說碰碰運氣看能不能看到點燈, 結果它也沒有是點燈, 很準時的就是要第二天12/14才會亮, 為了慰勞可憐的衰尾二人組, 我們最後跑去逛商店街, 多少沾一下點燈的fu….結果就順便喀掉一份超甜超奶的”消夜”, 回到旅館要討論之後的行程, 又把之前一路上買到的飲料點心通通拿出來清倉….只能暗自慶幸我們每天都很努力地走路拚景點, 不然這樣吃下去, 腰圍又要大上一圈啦!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