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部落 司馬庫斯&鎮西堡_探訪神木群

(2006照片) 台灣最深山的原民部落,司馬庫斯。這個泰雅部落地處高山深林,在發展觀光以前,因長年沒有電力供應,也未建設對外道路,族人生活十分艱苦,多數人選擇離鄉背井到城市生活,在凋零時期曾只剩下8戶人家,加上無電力的供應,使得部落曾被視為「黑暗部落」,又因扎根於基督信仰,使它被稱為「上帝的部落」。

我第一次到司馬庫斯(&鎮西堡) 在2006年, 對當時的司馬庫斯已經印象全無, 翻出僅存的2-3張照片看了半天, 喚回的是浮光掠影般, 比白開水還淡的記憶, 所以看到經常參加的登山旅行社開辦司馬庫斯&鎮西堡3日的行程, 立刻按了參加…..

要特別注意, 司馬庫斯產業道路(竹60線39.5K起,即泰崗岔路口至司馬庫斯部落之間路段)由於路寬僅3、4公尺不利會車, 所以從上午6點半到下午6點40分設有單線交通管制, 不同的車輛要進出司馬庫斯, 都只能在規定時間以內, 除開放上下山時間外, 其餘時間禁止進出。 (請看官網 : 司馬庫斯Qalang Smangus:旅遊資訊)

因為如此, 我們一早上車(中巴)之後, 就展開沿路下車到處玩的行程, 務必ㄠ到下午3點準時開上往司馬庫斯的道路

上了車, 第一站停車的地方….合興車站….原諒我孤陋寡聞, 這是那兒?…..

合興車站:位於新竹縣橫山鄉,為臺鐵內灣線的鐵路車站,是內灣線唯一的木造車站,曾為內灣線貨運量最大的車站,以運送石灰石到台泥竹東廠為主,2000年台泥停產後,合興車站跟著沒落。台鐵原本打算廢站,後來一對夫妻出面認養舊車站,於是促成了合興車站的重生。2014年薰衣草森林進駐經營,將合興車站打造成為全國唯一的愛情車站,繼續傳遞感動的愛情故事… 

合興車站最大的特色在於它是屬於台灣鐵路少見的「折返式車站」。由於合興站附近處於爬坡段,不利於停車及會車,因此車站另設一條平緩的鐵道。 當列車會車時,一輛火車先轉入站內的平緩鐵軌,等另一列車通過後,再折返倒車,然後再往前駛入主線。 這種折返式的鐵軌較常見於高山鐵路,例如阿里山線,日本的箱根線,有些路段火車呈之字型爬坡, 無法直接轉彎,於是在鐵軌之字轉彎處,延長鐵軌,火車先駛入延長的鐵軌,然後火車頭調頭, 移到另一頭再拉著火車往上爬。(from: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337) 內灣線.合興車站 )
非常可惜的是,合興車站的折返式鐵軌如今已廢棄,站內的折返鐵軌與主線已脫離,改成景觀步道及公園。

週五下著雨的早晨, 整個車站的店及候車室都還沒開, 真是倍感淒涼的愛情車站….但我們無意間發現一旁的樓梯上的”愛情宣言”, 讓原本沉悶無趣的探訪變得沸騰….必須承認, 我的嘴角狂抽筋, 下巴收不回來, 雞皮疙瘩不停的往地上掉, 根本來不及撿

第二站停靠點….內灣….在週五下著雨的早晨, 同樣大多數的店都沒開, 街景一片淒冷, 只不過一下車, 路口斗大的指標”失戀博物館” 讓剛從”愛情車站”過來的我們哭笑不得….我跟朋友特地跑去博物館(沒開門), 門口有關於這間博物館的收藏介紹, 專收一些分手後會引發回憶的紀念物

ps. 旁邊商家的許願竹筒上, 竟然有人許的願是開賓士不會再撞到…..心中各種OS吐槽….

想起2014年, 我在克羅埃西亞的首都札格雷布街上, 也曾看到概念相同的博物館….結果台灣也搞了一間….

第三站停靠點 : 錦屏大橋…..這座拱型鋼架橋高250公尺,全長120公尺、寬12公尺,橋上有泰雅族的14座銅雕塑與石板雕刻,內容深具泰雅族的歷史傳統。兩側女兒牆泥塑著一幅幅關於泰雅族美麗的射日、希利克靈鳥、出草、狩獵、祭祀、耕稼、等先民的生活與傳說故事。(可以參考這篇的圖文解說 : 錦屏大橋上泥雕的故事)

我們繼續開往宇老觀景台, 不過因為下雨又有大霧, 所以觀景台就省下, 直接來去附近的一家景觀餐廳–網路上評價非常不錯的「以娜的店」用餐

「以娜」,在泰雅族語言中就是媳婦的意思。 店內提供各式當地原住民特色料理,但口味跟擺盤都相當的現代化,當天的湯最合我意,兩道青菜也都非常有亮點,山豬肉處理得很好,本來很看好那道酥炸魚,其實它的調味很香,外層也炸的非常酥脆,但魚選的不好,土腥味太重,而且肉太柴….甜點….好吧! 朋友很愛, 但我對甜的耐受力真的很低

第五站停靠點 : 竹60線31K處的秀巒村, 這裡以野溪溫泉著名….可惜溫泉沒有包在這次的行程中…
以往秀巒檢查哨是進入司馬庫斯/鎮西堡/霞喀羅的門戶, 但現在因為免申請入山證, 所以是可以直接通過….只不過我們要等進司馬庫斯的管制時間, 所以就先在秀巒”鬼混”一下

控溪吊橋 : 位於白石溪上方,是通往控溪部落的通道,也是秋天賞楓秘境。可惜我們來的時候才10月底, 雖然已經有些樹葉開始變黃了, 但離變紅還要好一陣…從橋上可以看到白石溪與泰崗溪(又名塔克金溪)匯流在一起,之後稱為玉峰溪,為大漢溪上游支流之一,
軍艦岩吊橋 : 我們只有遠眺….就在吊橋邊可以看到一個巨大的突出岩壁,有如大型軍艦的艦首,就被稱為軍艦岩

驚異的發現我竟然有2006年拍攝的控溪吊橋與軍艦岩…..新舊控溪大橋差好多….以前根本沒有軍艦岩吊橋….河岸地形也變好多….

在白石溪河岸, 可以看到大片的崩壁, 看起來有點驚悚, 感覺隨時會有土石繼續崩落….路旁的擋土牆上則是有好幾幅描述當地景觀與原住民生活的馬賽克圖案, 非常的引人注目

司馬庫斯位於雪山山脈主稜的山腰,面朝泰崗溪(塔克金溪)溪谷,海拔約1500公尺,是全台最深山的泰雅族部落 (第一天下雨, 一路狂打瞌睡, 這是第2天出司馬庫斯時拍的照片) 

由於位處深山交通不便,司馬庫斯直至1979年才有電力供應,1991年神木群的發現使得觀光業有發展的契機,但對外道路直到1995年才完全修築完成。在此之前,當地居民必須徒步穿越溪谷五個小時(以當地原住民成人的腳程)到相隔一個山谷的新光部落來取得日常生活的物資以及上學。也由於較封閉的環境,當地保留了不少泰雅族的傳統生活風貌。

[圖片 : google 銳葉高山櫟(又稱清水高山櫟、塔塔加高山櫟)] …. 看到圖片, 才發現原來我們團員早就在路上撿來給我們看過, 還拿它來撩妹, 雖然這個妹其實是阿姨等級….

司馬庫斯是泰雅族一個支族部落,傳說中一位名為 ” Mangus ” 的泰雅族祖先,在一次大遷徙中,帶領著族人從南投攀越大霸尖山到新竹縣尖石鄉定居,此後族人為了紀念這位祖先,就以司馬庫斯(Smangus是對於這位祖先的尊稱)為部落之名。
也有一種說法…..Smangus在泰雅語中是指銳葉高山櫟(塔塔加櫟),這種普遍生長在現今司馬庫斯、新光、鎮西堡山區的植物,它的落葉令土壤肥沃,果實則為動物提供食物來源,形成豐富的生態,當年泰雅族人的祖先來到這裡,盡目滿山都是高山櫟,於是就將此地命名為「司馬庫斯」(Smangus),引伸意思是「櫟樹茂密,獵物豐厚、土壤肥沃之地」。

我們在傍晚抵達司馬庫斯部落, 正好趕上最後一場導覽介紹….
這個小米倉庫與以前拍到的竹製倉庫有著同樣的柱腳頂結構, 用來防止老鼠等動物的入侵, 同樣的設計也在遙遠的歐洲鄉間看到 
可惜的是….雖然司馬庫斯的先祖在遷徙過來的時候是以種植小米及狩獵為生,但在小米的經濟價值不斷降低的情況下,幾乎都己經改種蔬菜果樹

司馬庫斯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成功實施了全台獨有的「共營制度」。在這裡,部落採類似以色列集體農場的共同經營模式,居民分擔工作、共用土地、均分所得,同時享有醫療、教育等各方面福利津貼,以互助共生之精神,共同經營當地之觀光資源,打造屬於他們的「上帝的部落」。 (課外閱讀 : 共營制下的奇蹟)

導覽員帶我們來看部落中惟二的石板屋頂(這是學校)….可惜天光漸暗, 我只拍了屋頂, 想說第二天再來拍學校, 結果就這樣錯過了, 只好去它們官網借圖demo….

這裡是新竹縣「最高學府」尖石鄉的新光國小司馬庫斯實驗分班,是在2003年由當地部落族人共同決定畫地並合力建立的學校,主要解決司馬庫斯部落的孩子不用再翻越山谷到另一側的新光國小上學,也同時保留泰雅族傳統文化教育傳承。
部落教室計劃從2000年開始推動,教室建築是由老中青三代合力建屋,這個過程結合傳統與現代的觀點,使得傳統技術得以轉化。2009年分別完成第一、二棟教室落成。融合古法的石板屋頂,原木堆疊外牆,加上天窗的設計,抬頭就可以看老鷹飛翔,白天陽光直接灑下鋪石地板。部落教室平日是「小學生」上課的教室,週末及寒暑假可多元利用,推動部落自然人文遊學活動。(左上小圖 &文字 from : 司馬庫斯官網)

在部落中可以發現不少以漂流的木雕, 這些充滿趣味的雕像線條簡潔有力, 卻也滿載部落的傳承理念

最特別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部落廣場中央的木雕像「生命之樹」,是為紀念司馬庫斯的祖先遷居至此而建,時刻提醒族人能夠與部落共同分享,互相支援,把傳統的共生慨念傳承下去 
木雕像由三個人物作為代表 : 背著臼的是部落開拓者「Makus」;
抱著孩子的是「yaya」(媽媽),她為族人織出美麗而禦寒的服飾;
「年輕勇士」腰繫泰雅彎刀,掮上扛著獵物,帶給部落一起共食,象徵分享文化。

我們的導覽員最後帶我們來遠眺在山的對面的新光&鎮西堡作為ending….因為當時都已經天黑了, 這是第二天走完步道來補拍的….

原本第2天早上雄心壯志的想早起逛部落, 但是起床看天上都是烏雲, 就又躺回去賴床….結果只來的及在早餐集合之前, 衝去教會拍了張照片….

為什麼衝教會? 因為在我稀薄的印象中, 2006年來的時候, 當時是睡在教會後面的宿舍裡….但現在面對面, 我果然還是想不起來….嚴重懷疑我是不是被其他記憶給混淆了

司馬庫斯的巨木群直到民國80年才被發現, 山區蘊藏有二十餘棵千年神木, 由部落通往神木區的路徑舒緩且指標清楚, 單程約5.5公里 (要走來回就是11K….這真的差很多, 不要被5.5K給蠱惑了)

登山口就在最高停車場邊, 一旁還有山產店, 有機會可以進去逛逛….

剛出發沒多久, 就發現路旁有變黃的楓葉夾道歡迎

雖然天氣有點陰沉, 雖然楓葉稍嫌不夠紅, 但都不能打斷我們的好興致….

步道的整理維護及竹橋, 木橋的架設都是由司馬庫斯部落的原住民獨力完成

這片竹林超美的

從竹林走出來發現….剛剛那個登山口只能算是”唬嚨”遊客的啊….

原本最早的登山口起點在這兒, 有的資料說步道單程5.5公里, 應該是從最前面的圓拱門起算…..有些散步的旅客走到這裡就折返

步道口的簡易地圖….2K & 4K處有洗手間, 最後的神木區可以繞一圈 (不幸的是2K-3K之間因為崩塌, 要多花40分鐘左右高繞)

ps. 圖上有步道往司立富瀑布, 但我完全沒注意到岔路在哪….而且因為中巴的下山時間限制在13:40-14:00, 我們其實也沒時間加碼….

過了登山口沒多久就會通過一個鐵門, 做為控制進出的閘口 (我是回頭拍)

這裡原本該是個小小的石磐瀑布, 但可憐到只看到濕濕的石壁….如果水量大一點, 漫過石壁, 應該會超美的….

步道很寬, 路很平, 十分好走

竹林景色很美, 雖然缺少光線有點小遺憾, 不過還是忍不住一路狂拍

早期司馬庫斯族人分享不完的獵物,他們會泡在清涼的溪水中保存著,當成是天然大冰箱。溪水會有獵物的味道,故名「味道溪」

看到牌子, 聽到水聲, 但溪咧?

我非常喜歡這種竹木橋, 看起來很別緻, 又完全融入山林之中

喔….這應該就是味道溪吧….但我沒機會去摸水, 不知道到底涼不涼啊~~

再度進入竹林….竹製的長椅看起來非常舒適, 但要不斷告誡自己不能混….

1K….剩下的路還很長

ps. 據說在步道1K處有叉路轉往司立富瀑布(因瀑布位於幽深的山谷,建議中午陽光正好照進來時前往)….完全沒注意到岔路底豆…..

在約2K處, 步道封閉….旁邊的是部落巡查員的小屋

而建在另一側懸崖山壁邊的是號稱五星級的….廁所 (步道有兩處廁所, 這是第一處)

注意到了嗎? 這個廁所沒有外牆, 可以一邊欣賞山林一邊解放, 真的是五星級享受

高繞路段從這邊開始….

ps. 我們路上碰到一些帶著小小孩的家長, 幾乎每個都抱著小朋友走, 這段高繞, 小小孩跟老人家走起來會有點吃力(我們有些團友腳力不夠的也吃足苦頭)

這段高繞有比較陡峭, 路程也長, 不少人走到氣喘吁吁, 不停的在途中停下來休息

因為前兩天有下過雨, 地上還是多少有點濕, 所以大家走得戰戰兢兢的

有些路段比較狹窄一點, 但也是可以輕鬆通過…

這段高繞我們 pass掉碎石坡, 香菇寮, 楓香亭, 以及一段修築在峭壁上的天空步道….
怎麼感覺虧很大, 不僅一些景觀沒看到, 還付出超多的體力….只是換回來的是安全, 所以也實在不能抱怨嫌棄

到了芒草的季節啦, 出來露臉了…

黑色竹子像是被火燒過, 應該是有好幾年了, 因為看不出來土有像是燒過那種焦土…

高繞下坡….不斷的繞S

不知道是不是竹林的關係, 步道上少見一些花花草草, 最常看到的, 反而是長在朽木上的各種蕈菇

照片右邊數量龐大成群生長的小型真菌, 有明顯溝紋的是”簇生鬼傘”, 剛長出來小小的珠圓玉潤, 越大顏色就變灰而且溝紋越明顯(人也是一樣啊~ >_<||)…..這種菇據說可食, 但我絕對不會想要去吃它, 怎麼看都不好吃, 再說這麼小, 連塞牙縫都塞不住啊~~

團友的眼睛很利, 常常從我看起來就是土石的地方撈出各種樹櫟、果實&種子

路邊發現非常漂亮的雲芝, 像是用木片做成的人造花…..之前看到的都是又黑又醜, 密密麻麻又容易引發密集恐懼症….

結果拍完一轉頭….媽呀! 我果然不該對雲芝掉以輕心, 嚇死人好嗎!

3K…終於走過半了

桑葉懸鉤子?  斯氏懸鉤子? 

從山谷撐起支架的竹木橋, 走在上面相當平穩….
沿途經過的木橋、竹橋,是當地居民就地取材所建,以最不破壞自然生態的工法完成,純樸而自然,保持了山林的原始樣貌,也足以見得當地族人的用心。

雖然還沒到神木區, 不過這橫出的樹幹也頗具可看性

4K的天空之城其實就是廁所+涼亭的組合….因為光線反差太大, 最後放棄拍涼亭, 只拍了眺望出去的景….大霧退散中, 天空出現一抹藍

我趁著一夥人上洗手間的時間拼命狂塞行動糧, 剛剛走那段高繞把能量都耗光了….超餓….

耶耶耶….陽光出現啦!

萬歲! 到達巨木群環狀線步道的入口了, 由登山口至此4.2K, 這邊有個小廣場, 一般建議右進左出….不過我們領隊帶著我們從左邊開走….

哇….這個植物好特別, 而且很可愛啊~~

本來一直找不到這叫啥, 沒想到熊熊發現google 相簿竟然有植物辨識的功能(資料來源是來自維基百科), 試了一下, 有的靈有的不靈, 這個….應該是石豆蘭的一種

要看神木….還是要爬, 而且一開始就陡上…..

ㄟ…這株巨木有設柵欄, 應該是神木之一….不是說有號碼牌? (共有編號1~9號的巨木標示) 但我完全沒看到啊….

好吧…不用糾結要收集1-9個號碼的大樹, 那就是我看到甲意就拍啊….(在司馬庫斯估計有二十餘棵超過一千年以上樹齡的神木)

突然看見溪流, 二話不說, 立馬跳進去踩水….微涼的溪水摸起來很舒服…..

(朋友幫拍) 我趁這次機會穿新買的短筒雨鞋試走, 碰到這樣的小溪不下去潦水真是對不起自己(還可兼洗鞋)

今天來司馬庫斯的人頗多, 等了好一陣才勉強抓到橋上出現一個小空檔….這樣的木橋配上優美的溪谷, 真是完美, 最不搭的就是人…..

繼續收集各種形狀的神木

出現啦~~ 司馬庫斯神木群中最大、最具代表性的7號神木 

這棵神木樹齡約2500年,樹圍20.5公尺,約可讓二十人牽手環抱,樹高35公尺,屬於台灣紅檜木。當地人稱為「YaYa Qparung」,泰雅族語意為「媽媽」神木(也有人稱為 : 巨人神木、神木爺、老爺神木),其外形酷似一個人張開雙臂,非常奇特 (其實我覺得超像海神手上拿的三叉戟)

林務局官網資料 — 台灣十大神木排行:
一、大安溪神木(位於中雪山林道35K處) ,樹高約55公尺 ,樹齡約2000年
二、新中橫神木(位於新中橫18號公路89K一帶),高約40公尺 ,樹齡一說有4000年
三、拉拉山18號神木(位於拉拉山風景區),高約42公尺 ,樹齡約1900年
四、眠月神木(溪阿縱走路線),高約48公尺 ,樹齡據說有4100年
五、觀霧2號神木(位於觀霧森林遊樂區),高約37公尺 ,樹齡約2000年
六、司馬庫斯神木,高約35公尺,樹齡約2500年
七、水山神木
八、萬年樟樹公神木
九、拉拉山21號神木
十、觀霧1號神木

朋友幫拍的照片….可以看出樹大人小的差距有多大…..

這棵也是神木, 但看完Yaya神木, 就完全不夠看了啊…..

這兩棵也是神木?

繞過來發現ㄟ….這兩棵是連體嬰, 然後中間還出現一棵小baby?

喔喔…這棵神木好有趣, 向陽的一側長滿了附生的植物, 好像是長頸鹿長長的脖子還有綠色的鬃毛…..

轉過另一邊發現…天啊~ 這棵樹是扁的, 最厲害的是它還裂成兩層…

唉呦, 這棵更特別了, 像是把好幾棵細細的樹全綁成一綑, 有一小棵中間硬是把自己撬了出去, 不過又被折回來向中央靠齊, 然後在最上方, 所有的小樹通通向外打開….真是超級有趣味的樹

最後看到出口的小廣場, 本來已經加快腳步, 不過在過橋的時候我又硬生生地停下來, 這裡竟然有個小瀑布耶….沒帶腳架, 把相機擱在橋上的木頭柱子上, 試著打了兩張長曝, 還好有張成功…

回程….大家心無旁騖地一路疾行

我跟朋友還是落在後面一路”跟拍”

我們走高繞過來, 當然還是要高繞回去…..加油!

來的時候是大霧, 非常幸運的是回程時霧都散了, 所以可以清楚的看到下方的塔克金(泰崗溪)溪谷

雖然大部分陽光還是被擋在雲後面, 不過比我們早上出發時要好多了, 微微透光的竹林更美了….

我真是超愛這種一片翠綠筆直頂天的竹林

泰雅族與竹子密不可分,泰雅族祖先有交代,不論到何處,或遷徙到何處,都要種下竹子,生活才不虞匱乏,因此只要是泰雅族部落就看得到竹林,而竹子也真的包囊了許多生活上的需要,例如造屋、器具、食用筍等,有許多的用途。

DSC_0612.jpg - 司馬庫斯鎮西堡

不過隨著現代化器具的”入侵”, 竹子對泰雅族人的重要性也隨之降低

不過可以看出來當地居民對這些竹林還是付出心力維護整理….泰雅族人傳說,桂竹林的茂盛與否跟部落的生息有關;桂竹林越多越茂密,部落就能越興盛。

回程的時候開始狂撿植物…….台灣馬蘭 : 標準的菊科植物

紫珠….它的另一個名字”杜虹花” 我永遠記不住, 實在是”紫珠”太清楚明白又好記

這個….google辨識沒幫上忙, 不知道叫啥, 那個豆莢(?)好特別

紅果薹….據說台灣常見, 但我好像第一次注意到它 (沒成熟之前是綠果子, 可能因此被忽略)
別稱: 山稗子、漿果薹草、紅稗、紅稗子、土稗子、山高梁, 莎草科(Cyperaceae)薹屬(Carex),  原產地 台灣及溫熱帶亞洲, 分布於台灣全島山坡林緣或灌林濕地、中低海拔森林邊緣常見

用途 : 1.野生動物的糧食, 據說為山豬與獵人的精力食品; 2.插花花材用; 3.藥用(治療女性月經不調和崩漏,據說還能治療瘋狗咬傷)

DSC_0627.jpg - 司馬庫斯鎮西堡

青牛膽? 

左邊照片中的植物找不到它叫啥….葉子&果實都是刺, 頗嚇人, 沒勇氣伸手去摸, 怕會像咬人貓一樣讓人”痛不欲生”….

右上, ? 像是一堆超迷你版的大蒜長在枝條上
右中, 紅色果實非常吸睛, 對著網路上一堆照片比對半天, 這大概是紫金牛
右下, 垂釣著的小白果真是超級可愛, 這應該是台灣排香(開黃色的小花, 但可惜都掉光了)

虎葛(烏歛梅)?

台灣何首烏 

喔喔….之前經過的時候沒注意到上面的楓香有一些已經紅通通的了….

快到最外面的登山口, 碰到一對小姊妹, 爸媽在終點拿著相機鼓勵她們剩最後幾步要加油, 但小姊妹非常氣憤又彆扭, 最後很豪放的倒在地上滾來滾去賴皮

我已經悶笑到快內傷了, 硬裝沒事走過去, 要幫小姊妹和爸媽留點面子啊….

鬆獅的臉本來看起來就很苦, 但他的臉真是超無奈又悲苦…..

我們趕在中巴下山時間之前集合上車, 今天我們要住到鎮西堡去, 準備明天一早直攻鎮西堡的神木區

離開司馬庫斯的路上….司馬庫斯的居民早期主要以農業為主,農產品有小米、水蜜桃、蔬菜等。近年來觀光業開始發展,居民轉向以觀光業為主

下午天上的雲漸漸開了, 希望明天天氣晴….

我們在傍晚前到達鎮西堡….鎮西堡海拔1700-2000公尺間,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秀巒村,約住有三十來戶的泰雅族原住民,是台灣最高的聚落之一。

ps. 鎮西堡(cinsbu)在泰雅語意為「清晨,太陽第一個照到,日照充足之地。」

 

這是我們在鎮西堡的民宿….

旁邊的楓香已經紅了…..

我跟朋友放好行李, 就立刻出走…..憑著我微弱的記憶, 打算去部落的教會逛一逛

半路上經過另一家民宿, 他們的”壁畫”真是太贊了…..幸好我帶超廣出門, 正好把整面牆都圈進來

萬聖節剛過….來不及去做南瓜燈…好吧! 做南瓜燈可惜了, 這應該很好吃, 但扛不回去

最近在山上一直碰到它, 像是60年代翻捲髮型的紫紅色的花朵非常醒目又豔麗, 這次我們發現好大一片, 大約是民宿主人把它當路旁圍籬, 讓我們拍到各種不同時期的花&果

它的”大”名叫”小”木通,毛茛科鐵線蓮屬,是台灣特有的高山植物。主要分布於海拔1000~2800公尺山區。花期為10月左右。果期為11月。開花時,花萼向外翻捲,露出裡面密生長綿毛的多數雄蕊。最特別的是果熟後,雄蕊演化成絲狀,果期中呈螺旋羽狀開展,帶著長尾巴的瘦果,成熟後隨風遠颺。

別名: 玉山鐵線蓮、玉山小木通、毛蕊鐵線蓮、永澤氏鐵線蓮

鎮西堡長老教會….喔喔….這個教堂我記得,不過可惜的是兩次來都沒機會進去主堂, 據說裡面有多幅泰雅文化故事的彩繪壁畫

鎮西堡-泰雅爾中會教堂 ,是村民們親自打造一磚一瓦的信仰聖殿,教堂以當地的秀巒溪石與花蓮白色大理石砌築,花了十年時間於1947年落成,教堂牆上雕鏤著部落的代表圖騰與故事,最上面的圓形標誌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標誌。正門之兩旁的木雕左邊為射日英雄,右邊為抱著羔羊的基督像。

教堂側面的牆壁上也有圖騰與壁畫, 下面三幅圖案, 是教堂對面一排屋舍的門口所掛的”門牌”, 我跟朋友研究好一陣, 猜測他們代表的意思….

左到右 : 餐廳, 休息室, 閱讀室…..不知道猜對了沒?

這隻小黑狗一直想要找小朋友跟它玩, 結果把一些小朋友嚇到不行, 四處躲避, 有位小女孩邊哭邊拔腿狂奔, 結果可想而知….狗狗非常興奮的立刻追著她”玩”, 大家一直叫她不要跑, 但小朋友嚇壞了, 最後是爸爸抱起女兒, 其他人想辦法吸引狗狗的注意, 才結束這段雞飛狗跳的混亂

我們跟小黑玩的時候, 牠真的超high, 加上應該是在長牙, 所以抱著人就一陣亂啃….

 

我們爬上教堂二樓的陽台, 驚見對面角落一片鮮紅, 我們立刻奔過去, 果然…天啊!! 這棵楓葉紅的超正的, 我沒在台灣看過這麼鮮豔的紅葉

上面的照片是 google pixel 4a 拍的, 只能說google的相機軟體超強, 相當接近眼中的顏色, 但還是覺得稍微over

這張照片則是nikon D610搭配一隻2007年入手的老鏡 Sigma 12-24mm F4.5-5.6(2003上市, 已停產, 現已出到第3代), 老鏡的顏色走的是沉穩路線

在教堂旁邊有間工作室, 女老闆就利用山上撿到的各種果實種子做成項鍊手環和吊飾, 還有迷你陀螺之類的小童玩, 我跟朋友出來逛的時候沒想到要帶錢, 不然大約會淪陷在裡面….

照片中的是栓皮櫟…..這全都是一位眼力超強的團友從步道上一路”隨手”撿的

透早起床準備來去吃早餐, 天正嘟嘟看似要亮 (AM 5:51)

今天行程稍微比較趕, 早上要走完司馬庫斯的神木(B)區, 中午回到民宿上巴士, 然後

然後….不到5分鐘, 我上車轉頭放個東西再出來, 就發大啦!!!

吃完早餐, 正在餐廳外閒逛拍照, 順便等著搭接駁車去神木區登山口, 老闆開著小貨車來了, 指點我們到後陽台去拍美景

嗚哇哇啊~~ 果然是老闆最知道自家民宿的最棒的賞景地點&時間點

超~~美的, 而且右邊的山頭出現日照金山啦….可惜領隊已經在叫集合, 等不及陽光照遍整座山啦

出來之後愣到…ㄟ….這是接駁車?!!!

之後….我們就在老闆全力衝刺下, 在後座經歷20分鐘的極限蹦跳跟搖晃….超刺激的!

在領隊與老闆的精確計算下, 我們在6:30準時到達登山口, 約定回頭車中午12:00來接人, 老闆再度千叮嚀萬囑咐一定只能走B區神木之後, 轉頭迅速的就把我們丟包, 又十萬火急地衝回去載別組人馬啦…..

步道旁有個小停車場, 我們中午出來的時候, 不僅裡面停滿了車, 連外面的車道旁都停了好長一排車….

鎮西堡神木群位於基那吉山和馬望山之間,和宜蘭的棲蘭、桃園的復興鄉連成了一片台灣現存最大的檜木林區,為原預定成立的「馬告國家公園」範圍

此區海拔高約1,700公尺至2,000公尺之間 ,因受東北季風夾帶著潮濕的濕氣,培孕了這片廣大的原始森林,其中有吉野杉、香杉、紅檜、扁柏等,是國內已知神木群中擁有數量最多,樹形最巨大,而且擁有超過200棵的紅檜、扁柏等巨大神木。

鎮西堡神木群分為A-B二區,A區較早開發,又稱為基那吉神木群,路線難度較高,路程較遠,來回約需6-7小時,建議有嚮導帶領。A區神木有皇后、扁平兩棵神木,並有一潭湖水即為“毒龍潭”,此處經常雲霧飄渺,充滿著令人怕害和無法捉摸的感覺。
一般遊客走的是B區神木群,現今有15棵神木,其中以“國王神木”、“亞當神木”、“夏娃神木”為其代表;從登山口出發至神木區繞行一圈再走出來全程7K,大多資料說4小時走完….但我們實際走來, 加上途中小休, 花費了5.5小時….

入口處全是芒草…..不會吧~ 最近在能高用嶺東段&鈴鳴閂山都跟芒草奮鬥多次, 幾乎都是傷痕累累收場, 不想慘劇重演啊….
不過還好只有前段, 而且芒草沒有佔據路面也沒有夾雜咬人貓&台灣小蘗, 這次平安通過….

清晨的山間淡淡的霧氣朦朧, 有點仙氣渺渺的感覺

鎮西堡的步道比較多上上下下, 走起來比較有點挑戰, 不像司馬庫斯一路平坦

昨天10公里來回的路程, 讓不少團員決定要在部落糜爛頹廢, 所以今天就變成可以頭尾兼顧的小團體

這是樹根? 樹幹? 竟然可以長成這樣…..太能凹了

過溪…..乾涸到幾乎沒水的溪谷

(2006照片) 有趣的是…我找到了在相同地點拍的舊照片….當時還有小瀑布

(2006照片) 這個從溪谷接上步道的木梯看起來….要走上去要有點膽量

現在的樓梯修得很”高檔”, 也堅固很多

步道中會遭遇一些倒木, 不難通過….鑽就是了…..

有時也需要稍微趴一下….

這種跨度根本不是問題

好肥厚的菇…..

(拍糊了, 哭!) 這個菇的中間是下凹的….沒看過 

步道中有些樹木的樹型很有特色

從溪谷之後, 大多數是上坡路段, 所以我們一路慢慢行

出現岔路….往左

不確定的話….只要看到是往B區的指標就對啦!

竟然碰到少見的黃花鳳仙耶….而且還是一大片…..花的側面還有淡淡的紅線, 真是特別

台灣有三種原生種鳳仙花:紫花、黃花和棣慕華鳳仙花。其中紫花分布較廣;黃花較為少見;棣慕華鳳仙花則屬國寶級的保育類植物。

這個….沒找到大名

陽光出來啦! 今天天氣很棒, 步道很棒, 風景很棒….

偶爾需要手腳並用一下, 但難度都不高, 走起來一點都不無聊

有些難走一點的路段團友都會互相幫助

再度過溪….水量一樣少的可憐, 不過還是要特別注意石頭會滑…下雨或水量多的時候, 就更要小心了

我們來走的時候有些地方還是有點濕有點泥, 所以出去的時候大家的褲管多少都有點慘不忍睹….

我們一路直拚到接近2.5K處, 先在這邊休息補點戰鬥糧, 等一下就準備要開始繞圈了….

繼續跟著B區神木的指標走

又要過溪…..旁邊的樹幹原本應該是綁起來架橋讓人過溪的, 只是沒有維護就散開了, 不過因為溪很小, 水量又少, 直接踩石頭就過去了….

O型環形叉路….大多數遊客在這邊走左邊, 先往最精采的3棵神木走

 

圖片來源 : [新竹.尖石]鎮西堡巨木群步道(下)–探索巨木的國度  (鎮西堡的神木只有亞當、夏娃、國王被命名,上圖中其他的名字都是作圖者自取的)

司馬庫斯跟鎮西堡的神木區步道被我戲稱是氣球型的, 前面一條路進來, 最後在神木區繞一圈O型步道, 再走原路回去

若體力不夠或是想偷懶的人, 建議到了神木區的環形叉路後, 走左邊繞順時鐘方向, 經亞當夏娃神木後, 到國王神木就循原路回去 (路比較好走, 且看最精采的神木都看到了)

我們這次又是被領隊帶著逆走….逆時針的走法是先把困難部分的路徑走過, 把精采的神木留到後面

我們走右邊, 採逆時針方向繞圈…一開始就先陡上

指標再度出現, 確定我們走在正確的路上

這棵樹用柵欄圍起來, 肯定是神木之一 

另一個角度…..因為是第一顆碰到的神木, 所以大家非常興奮地各種角度不停拍拍拍….

一路上的神木都沒有編號, 所以就以有柵欄保護的認定是神木囉….這圍起來的是同一棵樹? 好像感覺有好幾棵樹….有人說這棵叫五福神木, 因為有五枝巨檜木組合

大概因為我們是最早進來, 又是逆走, 一路都沒有碰到其他遊客, 只有我們獨享步道及神木, 大家都很盡興地隨便拍, 完全不用卡位不用跟人擠…..

陽光透過樹葉….這光線太誇張 (其實是我鏡頭太舊,在影像中產生眩光)

突然有一小格展望….看不出來是甚麼山….反正今天是來看樹的, 啥山不重要

這棵在路邊的大樹沒有柵欄, 可是看起來也有神木的”派頭” 

每棵樹都很有造型, 這棵樹下方開了個大樹洞, 也不知道是甚麼原因造成的

帶超廣鏡來拍果然是對的….

紫金牛? 硃砂根? 

透光的霧淞真是漂亮

終於看到水比較多的”瀑布”….其實也就是條小水瀑

ps. 看到別人的blog拍到的照片(鎮西堡神木群(B區))….水量有我們看到的10倍以上…..今年說是缺水, 真缺成這樣?

這塊石磐往上走還好, 踩點還算清楚, 往下就會覺得驚險, 而且只要下雨, 就是超大溜滑梯….

這棵樹的樹頭好大…..仔細看, 它也是雙拼樹

ps. 右邊那棵樹幹上貼了一個黃色標籤….那是手機訊號點的標示….最近不管在哪個深山林裡都會看到類似的標誌, 然後就會看到一群人拿出手機開始站在旁邊狂滑….

挖….這算板根吧….抬頭往上看, 那根90度直角轉上的樹枝, 司馬庫斯的神木爺也是有一樣90度上舉的兩隻”手臂”, 到底是什麼”刺激”, 可以讓樹枝這樣轉折

看看那個糾結纏繞的樹根….

這趟神木之旅看了不少這種連體雙胞胎神木…果然看多了就不稀罕了

看吧! 又一個連體雙胞胎

舉手發問….左邊冒出土的巨大樹根, 會是右邊這棵大樹的嗎?

不會這兩棵在土裡面其實是同一個頭吧?!

糟了….一路都是神木….到底看了幾棵了? 不要叫我算照片, 因為有的左邊看跟右邊看就是不一樣, 這張跟上一張都是同一棵, 我不說有誰看的出來….

一路看到的都是各種奇形怪狀的神木, 看到這麼….束結的反而不習慣

好吧! 必須承認這棵雙胞胎有特色, 它們的枝條這樣看起來像是一起高舉著雙臂喊萬歲

這棵也是神木….口氣聽起來有點不屑….但在周邊一堆黝黑瘦小的樹木旁, 它還真是白胖美啊….

沿途神木很美, 但也要看路, 不然會發生甚麼事不知道…..

喔喔喔….這個大傢伙我有印象, 它就是鎮西堡的國王神木….

從後上方看, 像是兩棵樹相連, 從正面看, 就變成有十幾根分岔的大樹 

據說是因為它的樹型像是國王的皇冠, 十多根的分枝圍繞著巨大的樹頭, 像是圍繞王冠的尖錐….(我覺得更像是倒頭栽的章魚)

我們獨佔國王神木好一陣, 還在這邊小小野餐了一下, 待了快半小時, 直到越來越多的遊客到達….趕快讓位繼續我們的繞圈

我們離開國王神木時已經快10點, 遊客也陸續到達, 園區中開始出現人聲笑聲, 突然整個熱鬧起來

再度過溪, 這邊的溪水比較寬, 所以領隊特地站旁邊指點大家適當的踩點, 免得弄濕鞋子….見我很大方的潦水過去還小小怨恨了一下, 因為我穿雨鞋…哇哈哈哈….

路旁見到一棵幾乎是神木級的巨木橫倒, 正好跨過一個小小的山谷, 正好變成是很特別的紅檜獨木橋, 網路上看到有些人還特地爬上去走….

ps. 這種的我不太敢(平衡感爛, 怕滑, 怕高), 除非是必須要走, 不然就只會旁觀…..

倒地巨木的樹根, 看起來大部分都已經砍掉整理過了, 但走在旁邊還是頗有壓迫感

早晨的陽光真的很漂亮, 但因為明暗反差太大, 不少照片不想天空&枝葉過曝, 靠地面或陰影處就變得很暗….

超級可愛的苔蘚植物….台灣苔蘚植物推估約1500種,已紀錄發表有1400種,現在也有不少人在養苔蘚,這對我而言是另一個世界的喜好…..

喔喔喔…..到了最有名神木之二 : 夏娃神木….這個巨大的樹洞原本不會引人遐想, 但…..我們突然聽到不遠處一陣狂笑

朋友幽默的說 : 看來那些人對亞當很滿意

亞當神木….長這樣….哈哈哈哈…..有兩根耶!

14年前來的時候是跟一群年輕的男生&女生朋友, 大家就一陣傻笑, 這次換成一群ㄛ巴桑, 果然年紀大看得多了(大誤), 臉皮也厚了, 當下就肆無忌憚的大笑出來…..

忍不住前X左右各拍一張 (背後就免了啊)

剛剛走在前面大笑的團友們….

我們用倒吃甘蔗的方式, 最精采的放後面, 把神木區繞了一圈

我們大約在10點半繞完圈, 之後就馬不停蹄地往出口的方向踢出去….2.5K 說長不長, 也是大約要花上2小時

這一段是循著原路回去, 一路上碰到很多陸續進來的團體 & 遊客, 大家打招呼都是….”唉呦, 你們走完要出去啦! 到神木還有多遠啊?….”
而我們則是嘴角含笑的一路說著 : 加油啊!……這種別人才要開始奮鬥, 我們已經全壘打要回本壘的感覺, 忍不住暗爽在心裏

臨近中午, 太陽越來越大, 也越來越熱, 還好一路都算走在樹林裡, 沒有真正的曬到

樓梯太陡又有點濕, 朋友怕滑, 所以倒走下來…..這也是一種防滑小撇步

回到了一開始通過的乾涸溪谷….等一下, 石頭上有畫箭頭ㄝ….我們來的時候沒看到啊….

歐, 又看到這個凹成圈的樹了….快到終點啦!

一開始的木橋….中午的陽光直射下來啦!

耶耶….我們非常準時的在12點之前踢出去, 來接我們的老闆喔漏到不行(大約枯等客人的經驗太多太慘, 不堪回首)….大家上車, 再度經歷瘋狂蹦跳20分鐘回到民宿….

在民宿吃了午餐又稍微整理了一下, 我們準備要離開鎮西堡了….. 最後的最後, 我才發現站在餐廳的後陽台可以清楚看到鎮西堡教會, 超清楚的!

路經新光國小, 下車去逛逛…這面牆應該是有關泰雅族的神話與遷徙歷史中的重要地標

學校建築都用漂亮的部落圖騰與圖案裝飾

操場的一角就是新光小學最吸引人的樹林教室,在以天為棚, 腳踩土地, 樹木環繞的自然教室中上課,是都市學生無法體驗到的美好

我們前進司馬庫斯的時候, 當時經過宇老, 因為下雨又大霧, 只匆匆吃過午餐就上路, 回程的時候再度經過宇老…..這麼好的天氣, 領隊當機立斷的大喊”下車!” 

宇老觀景台位在新竹60縣道20k處,海拔高度約1450公尺,是尖石鄉前、後山地區的分界處,也是從那羅部落前往尖石鄉後山秀巒或司馬庫斯的中繼站!宇老舊稱鞍部,即俗稱的「風口」,因位居高地,形成山坳風口,加上氣溫低,所以造就此處特殊山景。站在景觀台東邊可眺望深峻的玉峰村,西邊則有遼闊的那羅溪谷,天氣晴朗時還可看見竹東與橫山的景色。

 

傳說中很有名的宇老臭豆腐…在我還搞不清楚情況的時候, 團友已經衝去排隊, 很快就報了兩大盒熱呼呼修燙燙的炸臭豆腐來啦…..

我覺得最特別的是搭配附上的辣味韭菜, 很特別, 而且真的不錯吃……

以臭豆腐作為旅行的結點….也是挺不錯的 (其實我們後來還有去吃慶功宴, 不過我沒拍照, 哈哈…..)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