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聖地之旅[第3章] : 耶路撒冷.橄欖山
橄欖山(Mount of Olives)是猶太人和基督徒的聖地,得名於滿山的油橄欖樹,位於耶路撒冷老城的東面,中間隔著汲淪(Kidron)溪谷相望。橄欖山有三個山峰,最高的北峰海拔820公尺,中峰海拔806公尺,一般所說的橄欖山通常指的是南峰,海拔808公尺,它面對耶路撒冷居高臨下,歷來攻城的軍隊,都會選擇在這裡紮營
耶穌在人生的最後一周來到耶路撒冷,他和門徒們經常在此聚會,最後也在此被羅馬人抓捕。《聖經》上許多重要事件發生在橄欖山,同時記載了許多耶穌在橄欖山的事跡和言論。橄欖山在公元4世紀起就有許多修道院和教堂,許多基督徒來此朝聖。
山頂上是我們在耶路撒冷住的旅館,叫7 arches Hotel “7個拱門飯店” ,很明顯可以看到它的建築就是以7個拱門做為門面,這個飯店非常有名,不過不是因為旅館本身,而是它前方的觀景台
….從這邊可以享有耶路撒冷老城(Jerusalem’s Old City)的全景
ps. 關於我們房間的view? 呵呵….甭提了! 唉~~~
橄欖山的這個觀景台, 是來到耶路薩冷必推的景點, 因為在這裡有180度的視野, 可以直面耶路撒冷老城, 指標建築及週邊景觀都看的一清二楚, 眼力好的, 甚至都還可以看到在廣場上走動的遊客, 因為視野太好太清楚, 所以導遊在這邊講大衛王, 講基督, 講聖殿, 還講到猶太人的墓葬習俗, 然後還講了啥我已沒心力聽下去了….解講了快一個小時都還講不完…..
先看一下耶路撒冷的地勢圖(圖片來源: 耶路撒冷Jerusalem – 聖光聖經地理) ….為了配合下面的照片, 所以我把它橫放方便對照(橄欖山的位置在東方, 所以這圖變成西邊朝上)….
我們所在的位置是橄欖山, 眼前這座被不規則的牆圍起來的古城,就是耶路撒冷老城(Jerusalem’s Old City)…..橄欖山與老城之間有個小山谷,稱為汲淪(Kidron)溪谷
聖殿山位於古城左邊角落(東南方)的平台, 上面有金色&黑色的兩間圓頂清真寺
大衛城 (City of David) 在耶路撒冷城牆的東南角附近(從聖殿山往外拉出去, 就建在山脊上),約建立於西元前1003年,至今已有超過3000年歷史。 城中心是以色列王國的宮殿, 這裡面有個頗有名的景點: 希西家建造的水隧道….我們沒有安排這邊的參觀, 有點可惜
耶路撒冷名稱的來源無法確定,一個比較普遍的解釋是它將《聖經》裡兩個城市的名字結合在一起:耶布斯(Jebus)和撒冷(Salem)。Jebus的意思是“基石”或者“城市”,Salem為和平,耶路撒冷因而有“和平之城”之稱。 這個被一圈城牆所圍繞的耶路撒冷老城,面積只有1平方公里,於1981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在橄欖山住了兩個晚上, 不僅可以包圓老城的日出, 黃昏 & 夜景, 還通通都有2次機會, 所以收穫了一堆光線色調不同, 但畫面一樣的照片
夕陽….正好都是晚餐時間, 更不幸的是這2天的雲層都是整片擋在下面, 夕陽還來不及變成鹹鴨蛋就被雲吞了, 可看性大打折扣, 所以也免了我吃飯吃到一半還要扛腳架往外衝, 直接意思意思的從餐廳往外拍, 只是那些樹梢卻避不掉, 真是雪上加霜的淒慘夕陽…..
夜景…..後面的雲層有點搶戲, 但第2天的狀況更不好, 所以就只能拿這張當代表作…..
ps. 晚上拍照風超大, 我細細的旅遊腳架不是很牢靠, 所以也不敢把光圈縮太小, 就不要太計較星芒
日出….很抱歉, 橄欖山在東方, 太陽從我們旅館後面出來, 所以不會有老城vs.太陽升起的照片….
這張是出門的時候, 在旅館過道的窗戶邊拍的, 沒法在這邊繼續等太陽出來, 因為要去拍老城
凌晨, 天剛矇矇亮….還未睡醒的耶路薩冷
但還是有人跟我一樣套炸起床出門, 在寒風中苦等…..
就為了等待….晨曦照耀在老城上的那道溫暖的黃色光…..
第2天再戰….今天老城上方超乾淨, 完全沒有雲, 但那些該死的雲全跑到後面擋住太陽, 所以…..一整個平光, 完全沒有陽光照耀的感覺….只能默默地收拾腳架退散
拍老城要啷大景才裝的下去, 不過有件事情有點困擾, 看見鏡頭裡面一堆的石頭”箱子”了嗎?
不要懷疑?! 這些全部是棺墓, 全部….這些墓葬一路往下到汲淪溪谷, 連對面老城的城牆下面也通通都是棺材板….跟導遊發問的時候, 雖然99%早已是心知肚明, 不過當這1%拍板確定時, 還是忍不住艸了一下, 這也太誇張了啊~~
橄欖山顧名思義是得名於滿山的橄欖樹….不過這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的事, 因為現在滿山都是墳墓….眼前這些不全是猶太人的墓地, 溪谷&靠近耶路撒冷城牆那頭很多是早期巴勒斯坦人和約旦人的墓
據wiki的說法, 山上估計有15萬個墓穴….而根據導遊的說法, 有些家族墓穴是會重複使用的….
也就是說, 我們住在應該是全世界最大的夜總會的頂上, ㄚ飄估計有數十萬….嗯~ 應該慶幸這兩天都還睡的挺好的嗎?
猶太教當中有末日審判的說法,據猶太人的古代先知預言: 上帝將在適當的時候派他所膏立的”彌賽亞”從橄欖山降臨,前來復興猶太國,拯救其子民。猶太人也相信復活,他們相信彌賽亞的出現令所有死者復活,因此猶太人就以橄欖山面向耶路撒冷聖殿山的山坡作為最神聖的葬地,葬在這裡,在末日來臨當彌賽亞來到時,他們可以最快復活,與祂一同前往耶路撒冷。
導遊講故事講得欲罷不能, 正好碰到有人來”掃墓”, 所以話題又轉了….猶太人在致祭時, 並不用鮮花素果, 而是在棺上放石頭, 所以石頭越多的表示來祭拜的人越多…..
同時, 可以看到很多石棺向東一側有開一個小洞, 據導遊說….通常石棺裡面還放置經文, 這是為了讓死者一邊念經一邊隨時”監督”, 當彌賽亞出現的時候, 就可以立刻復活….聽到這裡, 忍不住感到有一群烏鴉不停地ㄚㄚㄚ從頭頂飛過
ps. 一個120公分長、60公分寬的墓地….有人寫約台幣70萬元, 也有說100萬人民幣, 甚至有到六千萬台幣!!!….差距太大, 我忘了我們導遊開價多少
耶路撒冷自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西元前19世紀起,至公元20世紀初,先後有迦南人、埃及人、亞述人、迦勒底人、猶太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阿拉伯人、中世紀歐洲十字軍、馬穆魯克人、奧斯曼人、英國人占領過這座城市。縱觀其歷史,一直處於周圍大國的爭奪佔領與戰火洗劫,曾遭受過三十餘次的異族攻佔與破壞,其中至少有十餘次在政權轉移過程中慘遭戰火的蹂躪,亦有多次幾乎被夷為平地。
從三千年前的大衛王開始,到二千年前的希律王為止,猶太人一直是耶路撒冷的實際支配者。耶路撒冷在猶太人時代曾遭受過二次毀滅性的攻擊,第一次在西元前586年對巴比倫的戰爭、第二次則是在基督死後,起因於猶太人反抗羅馬帝國的暴政,先是在西元70年羅馬大軍攻陷耶路撒冷,聖殿被毀,西元135年羅馬皇帝哈德良下令將耶路撒冷徹底剷平,在原址新建羅馬城市愛利亞加比多連(Aelia Capitolina),猶太人被趕出耶路撒冷。
此後的5個世紀中,該市一直在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的統治之下。4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控制該市期間,耶路撒冷變成了一個基督教中心,紀念性教堂建築林立,成為一座基督教城市。 當時,雖然仍禁止猶太人居住在耶路撒冷,但他們已經開始在每年的聖殿被毀日(埃波月九日)來到西牆前哭泣。
7世紀時伊斯蘭教興起,阿拉伯帝國在西元638年攻占耶路撒冷,這個猶太教與基督教的聖城,在此後的500年便一直被穆斯林所控制。歐洲基督徒針對伊斯蘭控制下的耶路撒冷發動了「聖戰」,從1096年第一次十字軍出發,到1396年最後一次十字軍敗北,前後十次出征,持續了整整300年。
最後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在1517年佔領耶路撒冷,城牆和老城被重建,各宗教也可以並存,維持400年的統治,直到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末為止。雖然鄂圖曼帝國後來的無能統治導致耶路撒冷經濟衰退, 但它所修築的城牆與堡壘,現被列為聯合國的世界遺產。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鄂圖曼帝國瓦解後,國際聯盟委託英國暫時統治巴勒斯坦,其範圍大致上包括現今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領土,耶路撒冷也在其中。英國人為保持舊城區的原貌,規定城市裡的建築外觀只能使用沙岩做的石材。1948年5月14日英國終止對巴勒斯坦之託管,以色列立即於次日宣佈建國。
清晨日出時拍的, 整個老城沐浴在暖洋洋的黃色光線之下
由於歷史和宗教的原因,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聖地
對於猶太教而言: 這是上帝賜給他們的土地,古代猶太王國的首都,城內錫安山上還有他們的宗教聖殿
對於基督教而言: 這是耶穌誕生、傳教、犧牲、復活的地方,是無可替代的聖地
對於伊斯蘭教而言: 這是穆罕默德夜遊登宵聆聽真主安拉祝福和啟示的聖城
太陽升起後拍的, 是早上還算清新的陽光
聖殿山(Trmple Mount)雖說是”山”, 但就只是位於耶路撒冷老城東南角這一片小小的平台. 這裡卻是宗教與民族矛盾最具爭議性的地方,也是敏感之源
耶路撒冷曾先後在此出現兩座猶太人的聖殿。第一聖殿由大衛之子所羅門王建於西元前967年,被巴比倫毀於西元前586年;第二聖殿建於西元前515年,西元前19年希律王開始重修與擴建,卻不久就毀於羅馬大軍,遺下西牆作為遺跡。猶太教一般相信,這裡還將是彌賽亞到來時重建第三聖殿的地點,所以是猶太教千百年來最神聖的所在。
下午的老城是逆光, 但還好有雲擋住太陽, 變成淡淡的基督光, 整個成亮到發白
現在看到的聖殿山是伊斯蘭教的宗教聖地, 包括:金色的「岩石圓頂清真寺」和銀色的(現在變成黑色了) 「阿克薩清真寺」。
1948年以色列建國,東耶路撒冷&橄欖山原本是屬於約旦,但在1967年六日戰爭後被以色列奪回。以色列與約旦後來達成協議,聖殿山仍由約旦組織的伊斯蘭教信託單位管理,非穆斯林不得進入,並開放讓非伊斯蘭教徒也可參觀,但不可參與敬拜。而聖殿山四周有以色列軍警嚴密把守,是全城管理最嚴格的區域之一。
ps. 西牆遺跡(現在稱為哭牆)就在兩個清真寺中間樹木的後方
金色圓頂清真寺的裡面放置著一塊被稱為「基石」(The Foundation Stone)的巨大岩石,穆斯林相信先知穆罕默德某天晚上在天使的引導下,乘坐一匹名為「巴拉克」的神馬「夜遊」至此,踩著這塊岩石登上天堂,聆聽上帝的教誨,被稱為「登霄」。這塊巨石上至今還留著穆罕默德昇天時的腳印,被穆斯林視為“聖石”,因此作為第三聖地。
而同一塊大石被猶太人認為是神創造世界的地方,它同時又被認為是亞伯拉罕以子獻祭接受神測試的地點,也是聖殿放置約櫃的位置…這塊石頭還真是又夯又好用
ps. 圓頂清真寺斜後方有兩個連在一起的藍色屋頂, 就是基督教的另一聖地–聖墓教堂
因為小時候很迷印第安那瓊斯, 對”法櫃奇兵”這部電影印象深刻, 忍不住就針對”約櫃”多查了一些資料…..
ps. 關於第一聖殿的毀滅
大衛王去世之後,其子所羅門王繼承王位,並開始在耶路撒冷大興土木,並花費7年時間建造猶太教聖殿。聖殿長200多米,寬100多米,坐落於耶路撒冷的錫安山上,由一道環形石牆護衛著。聖殿建成之後,成為猶太人宗教活動的中心。據說,聖殿裡收藏猶太教的聖物: “金約櫃」和《西奈法典》,以及所羅門王積聚的無數奇珍異寶。公元前586年巴比倫王國攻占耶路撒冷,燒毀王宮和聖殿,掠走財物,然後將大批的猶太人俘虜至巴比倫(史稱「巴比倫之囚」)。從此以後,再沒有人見過「金約櫃」和「所羅門珍寶」。
又ps. 關於約櫃…聖經中記載,約櫃是神與以色列人的通話工具,甚至是最可怕的武器。
三千三百年前,上帝將先知摩西召喚到西奈山頂,先是授給他一套法典和教規,讓信奉猶太教的希伯來人必須遵守和照辦。隨後,上帝又親自用手指在瑪瑙板上寫下《十誡》聖諭,也是後世以色列人的法典。他告訴摩西,要找兩名能工巧匠,用金合歡木、黃金等原料製成一個神聖的柜子。這個柜子從尺寸到用料,從顏色到細節都有嚴格的規定。約櫃的施恩座兩端還必須有兩個黃金製成的小天使,這兩尊天使面對面的用翅膀圍出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代表上帝所在的地方,約櫃放在哪裡,那個地方就代表有神的同在。在《舊約,出埃及記》中,上帝曾說過「要謹慎做這些物件,都要照著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去做”的話。摩西不敢怠慢,他找了猶太人中手藝最高超的兩名工匠,夜以繼日終於製造出了著名聖器:約櫃(Ark)。
約櫃是以色列人的聖物,象徵著耶和華的臨在,根據摩西律法規定,只有作為祭司的利未人才可以抬扛約櫃,其他任何人都不得觸碰約櫃。根據《聖經》記載,違反上帝的律法,擅自觸碰約櫃者都會被處死。
在耶路薩冷老城東面的城牆, 有一面被封閉的大門稱為金門(猶太人稱為仁慈門, 阿拉伯語則稱為長生門), 由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於主後520年左右興建於早期城門的廢墟之上, 猶太教相傳彌賽亞將會通過此門進入耶路撒冷….因此, 跟猶太人槓上的伊斯蘭教徒就不樂意了….
西元七世紀伊斯蘭教興起,在荒廢數百年的聖殿山興建清真寺,為了防止猶太人的彌賽亞通過東門(金門)進入耶路撒冷,西元810年穆斯林關閉了金門
十字軍佔領聖地後,在1102年重新打開,但在1187年被薩拉丁再度封鎖。
1541年,奧斯曼帝國蘇萊曼一世築牆封閉金門至今。不但如此,為了防止假彌賽亞或敵基督進入,還在東門前修建了回教徒的墓地。
關於耶路撒冷的歷史先科普到這邊, 但上面寫的也正是導遊一早把我們”釘”在觀景台聽講解的內容, 超級長~超複雜~….到了後半段我的注意力開始渙散, 找貓咪玩去…
這篇的重點其實是要把橄欖山的景點先整理起來, 老城那邊的景點要另外單獨分一篇, 因為說明介紹實在太多了(嘆氣, 資料不知要看多少, 只能ㄘㄨㄚˋ咧蛋)….
借一下別人畫好的路線圖(【耶路撒冷景點懶人包】橄欖山半日遊)
導遊帶我們參觀左邊路線的主泣教堂, 克西馬尼園&萬國教堂之後, 就直奔耶路撒冷古城….下午回旅館之後, 我們又約集一票人, 自行補上右邊路線的主禱文教堂, 升天教堂 & 先知墓
抹大拉的馬利亞教堂(Church of St.Mary Magdalene)是耶路撒冷的一座俄羅斯正教會教堂,由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興建於1886年,教堂是俄羅斯流行的帳篷屋頂風格,包括7個獨特的鍍金洋蔥圓頂。這座教堂紀念的是耶穌的女門徒抹大拉的馬利亞。根據《馬可福音》第16章的記載,抹大拉的馬利亞是最早看到耶穌復活的人。
…..這個教堂我們就遠遠的觀賞而已….不過他金色的屋頂真的非常特別
終於開始走了….我們沿觀景台往右手邊走, 就可以看到一條非常陡的坡道…..
往下走不遠, 在右手邊有個非常不起眼的入口, 看似要進到私人住宅的花園….不要懷疑, 這裡就是主泣教堂的入口
途中經過一個開放的洞穴, 一眼望去裡面都是棺材板….昏
主泣教堂是耶路撒冷最新的教會之一,位於一個古老的遺蹟之上。在施工期間,考古學家發掘出可以追溯到迦南時期的文物,並發現第二聖殿和拜占庭時代的古墓….看來就是上面這個洞, 說是古墓, 可是我們看到的棺材板感覺好新啊
路的盡頭可以看見一個造型奇特的迷你教堂, 這就是主泣教堂(Dominus Flevit)
主泣教堂(Dominus Flevit,又譯為主哭耶京堂), 「Dominus Flevit」,從拉丁語翻譯意為「上帝哭了」,教堂的外觀結構為淚珠形狀,教堂外圍的四個角上各有一個淚瓶裝飾物,那是表示耶穌為耶路撒冷而哭泣。據說耶穌走向耶路撒冷的時候,震驚於第二聖殿的美麗,並預測其將來的毀滅和猶太人的離散,當眾哀哭。
路十九42-44: 「恨不能在這一天,你也知道有關你平安的事;但這事如今在你眼前是隱藏的。的確,日子將臨於你,你的仇敵要在你四周築起壁壘,包圍你,四面窘困你;又要蕩平你,及在你內的子民,在你內決不留一塊石頭在另一塊石頭上,因為你沒有認識眷顧你的時期。」
瑪二三37-39: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你常殘殺先知,用石頭砸死那些派遣到你這裏來的人。我多少次願意聚集你的子女,有如母雞把自己的幼雛聚集在翅膀底下,但你卻不願意!你看罷!你們的房屋必給你們留下一片荒涼。因為我告訴你們,自今以後,你們斷不能再看見我,直到你們說:『因上主之名而來的,當受讚頌!』」
耶穌多次預言耶路撒冷將會被圍困、聖殿將會被毀,在耶穌死後果然發生。導因於羅馬高壓統治之下猶太人起義反抗,因而在西元66年至135年間,發生歷史上的猶太戰爭(亦稱猶太人大起義)。公元70年,羅馬大軍圍困耶路撒冷達4個月25天之久,羅馬軍隊拆除了城牆,並在入城後拆毀了聖殿(只剩下部分牆基,即西牆)。由於正值猶太人的一個大型節日,城內糧食很快消耗殆盡,甚至出現人吃人的現象,圍困其間有大約110萬人喪生,7萬猶太人被賣為奴。132年猶太人再次發動起義,135年被鎮壓,幾十萬猶太人遇難,倖存者多被迫流亡他鄉,猶太人從此流落到世界各地。
現在的教堂建於1953年至1955年。設計師為安東尼·巴盧奇(Antonio Barluzzi)。巴盧奇在20世紀上半世紀設計了一些神龕和教堂,在耶路撒冷有很多他的其他作品,如萬國教堂、荊冕堂(也翻作鞭苔教堂Church of the Flagellation)等。
透過教堂祭壇上的雕花窗戶,可以看見聖殿山和老城,據說這個角度也是到此一遊必拍照片, 所以就從善如流地也跟拍了…..上面的穹頂跟窗外的金頂還真是相輝映啊! 都是金系系
從半山腰的猶太墓地回望橄欖山頂….一層層的棺木真的是超壯觀, 不過因為一個個都是像著同一方向躺平, 所以整體看起來算是相當整齊”清爽”, 不會像台灣的亂葬崗一樣的讓人無法忍受
坡道繼續往下, 途中會再經過一個教堂的入口, 就是有金洋蔥圓頂的抹大拉的馬利亞教堂(Church of St.Mary Magdalene), 不過它的開放時間只有在週二與週四 10:00-12:00, 雖然當時正好有一群人被迎接進去, 不過應該是有特別預約的, 然後就看到鐵門在我們面前被關上…..啊~繼續往前走囉…..
在靠近坡道底端, 我們下一個目的地很快就到了, 客西馬尼園 Garden of Gethsamane
一進來就看到一個有很多”很老”的橄欖樹的庭院….這裡位於橄欖山山腳,學者們認為原本可能是一片橄欖樹樹林,昔日是榨橄欖油之地。根據路加福音的記載,耶穌經常和門徒到客西馬尼去禱告,也是在此被捕。此外,東正教傳統上認為,客西馬尼園是使徒安葬耶穌的母親瑪利亞的地方。
客西馬尼在希伯來文的意思是「榨油房」、「壓橄欖」的地方。
這裏最有名的就是和耶穌同時代的8棵橄欖樹,據說耶穌在被捕前對着橄欖樹禱告過
雖然我聽講不太用心, 雖然我記憶力很鳥, 但….記得聽導遊說 : 原本在耶穌時代作為榨橄欖油之地的橄欖樹早在西元70年羅馬人攻下耶路撒冷前已經把樹都砍光了,所以並不是當年耶穌對著祈禱的本來的樹
不過因為橄欖樹砍下後的枝幹還能長根發芽繼續生長,經證實,園內的橄欖樹有二千多年且來自同顆母樹,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橄欖樹,所以有可能是當時砍下的樹再重新長大。 現在這裏的橄欖樹被圍起來,有專門的園丁保護看管…..
這些老橄欖樹真的老的渾身的”皮”都皺起來了, 扭曲長出一團團疙瘩, 但非常有特色, 每一株都忍不住讓人驚嘆
ps. 這株被圍起來的橄欖樹是是有啥特別? 最老的嗎?
客西馬尼最著名的事件發生在耶穌被出賣的那一晚….
根據路加福音的記載,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極其憂傷,“汗珠如大血點滴落在地上”。 在對上帝做了三次禱告后,他逐漸恢復了勇氣和自信,決心堅定而坦然地接受未來的苦難。這時猶大帶着祭司長等人前來捉拿耶穌,猶大按照約定的暗號:與誰親吻誰就是耶穌。當他走到耶穌跟前叫了一聲“老師!” 並上前親吻后,耶穌說:“朋友,你要做的事就做吧!” 隨後就被捕了。
在庭院的一角, 看到老外們爭相拍照, 本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原則, 跟在旁邊也按了快門, 回家仔細看, 才發現窗戶下面水泥砌的石頭凹洞裡, 藏了小小的雕刻….
公元一世紀左右,在巴勒斯坦的加利利地區出現了一個小的猶太教派別—— 拿撒勒派,意思是堅守教規教義的人。耶穌是該派的一個重要人物。他繼承了猶太教的教規和倫理思想,卻反對教中繁瑣的教規、禮儀和戒律,並認為這些是有悖於先知的教誨,無益於人們心靈的淨化。當時以色列全境都處於羅馬皇帝愷撒的獨裁統治之下,耶穌的傳教引起了設在以色列各省執政掌權的羅馬官員和猶太領袖的注意。按《聖經·新約》和《福音書》中的敘述,耶穌的被害是猶太祭司長用30枚銀幣買通了耶穌的門徒猶大,和羅馬總督彼拉多合謀殺害了耶穌。耶穌受難之後,其十二門徒繼續他的傳教,受難事件被賦予以更大的宗教意義。門徒中影響最大的保羅,衝破了傳教猶太教的狹隘性,使拿撒勒教派發展成為一門新的宗教,一種世界性的宗教——基督教就此而生。從基督的被捕與死亡使基督教對猶太人產生了極強的宗教敵對情緒,這種對峙局面一直延續至今。(from: 百度)
Church of All Nations 萬國教堂就位於客西馬尼園一側, 又叫苦悶大教堂(Basilica of the Agony)
這座教堂原址築有公元四世紀的拜占庭小教堂,公元 746 年毁於地震,十字軍於十二世紀重建,公元 1345 年又遭棄置。現在看到的建築建於1919年到1924年,建築師是Antonio Barluzzi (跟蓋主泣教堂的是同一人),因得到許多不同國家的資助而得名。
萬國教堂是世界上四大著名教堂之一…祭壇前的岩石傳說是當初耶穌禱告時俯伏在地的石頭 (被稱為「傷痛的石頭」Rock of Agony)….
萬國教堂瀰漫著悲傷的敬畏氣氛。建築師安東尼奧·巴魯茲(Antonio Barluzzi)通過將內部空間置於半黑暗中,來喚起類似於基督的痛苦的抑鬱情緒,只有通過紫藍色雪花石膏窗戶過濾的柔和自然光才能解除。 星光熠熠的夜空中陰沉的藍色在天花板圓頂中重現,星星被橄欖枝環繞,讓人聯想起客西馬尼園。(from: Church of All Nations « See The Holy Land)
ps. 看到網路上的解說才恍然大悟, 但是因為相機測光都是以補足光線為準, 所以陰暗抑鬱的色調一點沒都拍出來…..反而變成明亮的藍紫色……
教堂內有三幅馬賽克壁畫, 以猶大出賣耶穌的那一晚為主題, 從左到右代表著 : 猶大之吻,基督在痛苦中有天使顯現加添力量給他,以及耶穌的逮補
ps. 我沒有好好的針對拍這三幅畫, 都是拍大景順便帶到, 所以不是變形(超廣鏡頭的原因), 就是不清楚(不是對焦點)….到底在幹嘛啊我?! Orz
教堂為拜占庭風格建築,有圓頂、粗大的列柱和鑲嵌圖案,捐贈來源中代表的十二個國家的徽章被放置於天花板的小圓頂中
教堂外觀上方的馬賽克鑲嵌畫中間紅衣服的是耶穌,他被描繪為上帝與人類之間的中間人,天使出現在他的手中,張開雙臂代表他的決心。在基督的左邊(我們看上去是右邊),一大群卑微的人,流著淚,滿懷信心地看著他。在他的右邊,一群強大而有智慧的人承認他們的力量和學習的缺點。(from: Church of All Nations « See The Holy Land)
屋頂最上方的十字架兩側各有一隻雄鹿。門廊圓栱的科林斯柱上的雕像是寫四福音的使徒(馬太、馬可、路加、約翰)。
這個鐵門上的符號取自立面的馬賽克鑲嵌畫中, 耶穌像之上的希臘字母的第一個 alpha 和最後一個 omega
用Α(α), alpha, 表示開始, 同時用 Ω(ω), omega, 表示結束。 因為這兩個字母, 是希臘字母表上的第一個跟最後一個字母, 以此用來引申成開始跟結束。在新約聖經的最後一卷《默示錄》中,天主和耶穌分別在第一章與第廿二章以 alpha和omega自稱,藉此說明自己既是開頭也是一切的終末。
我就是『阿爾法』,也是『歐米伽』,是今在、昔在、將要來臨的那一位,是全能者。…. 啟示錄1:8
我是『阿爾法』,也是『歐米伽』;是首先的,也是末後的;是開始,也是終結。…. 啟示錄22:13
傍晚的自助行程開始, 第一站 : 主禱文教堂….很可惜, 到的時候已經關門 (開放時間: 周一到周六 08:00-12:00, 14:00-17:00)….
其實走在半路上就有人跟我們說關門了, 但想說在門口拍拍照, 表示到此一遊….可是真正走到時, 卻認不出來(這門實在太像私人住宅的門口), 又被google map誤導, 10幾個人像無頭蒼蠅吵吵鬧鬧的在路口跑來跑去, 對面商店的老闆好心跑出來跟我們說就是這裡, 但我們領隊完全不肯相信, 非常堅持地看著手機google map一直往前衝, 老闆喊了兩次氣到甩門回家不想理我們….最後我們還是繞回來才發現門口左上角那小小的招牌….
主禱文教堂(The Pater Noster Church),天主教又譯天主經堂,傳統認為這是耶穌教導《主禱文(天主經)》的地點,教堂及院落的牆面上鑲滿由瓷磚拼成的140種語言和方言的主禱文(也有中文的),《主禱文》 拉丁文的第一句” Pater Noster “(我們的父)正是教堂英文名的由來。
這個教堂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四世紀。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的母親海倫娜(Saint Helena)決定在耶穌講授主禱文的洞穴所在之處興建教堂,並以希臘文Eleona(意指橄欖 )命名,教堂後來於公元六世紀遭波斯人破壞。在公元十二世紀時,十字軍在此處發現了兩塊大理石版,分別刻了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主禱文,因此重建教堂,可惜之後又再度被毀壞。最後在19世紀後期,由一位法國公主,在原址建造了修道院,成了今天的主禱文教堂。
升天教堂(The Chapel of Ascension)就在主禱文教堂(The Pater Noster Church)的附近
一群人在門口猶豫了一陣, 到底要不要進去咧…..要付錢, 沒人有換以色列幣(ILS), 守門的人說收美金, 問題變成好幾個人沒帶錢….結果….一陣七嘴八舌之後, 門票給打折, 沒帶錢的跟有錢的借錢, 我們進去了…..
進來之後發現….還好我們是打折票進來的, 實在是又小又可憐的一個小教堂, 這也就算了, 最經典的是…..
這個…..號稱”升天石”,據說上面有耶穌升天時留下的右腳腳印(我完全看不出來腳印在哪)
ps. 景美山頂處的有一巨石,巨石上有一足跡,相傳石上足跡為仙人呂洞賓所留,因此稱之為「仙跡岩」….怎樣, 很熟悉的套路吧!
升天教堂(The Church of Ascension) 最早大約建於第四世紀時,由一位富有的朝聖客叫作Poemania出錢所建的。當時所建的是沒有屋頂的,猜想建築時認為如果有屋頂的話,耶穌升天的時候,會被屋頂所阻。這個紀念堂一直存留到第十世紀才被毀壞。十字軍時代(十二世紀),在原址重建新堂,然而這紀念堂,隨著十字軍時代的沒落,在1187年落在撒拉丁(Saladin) 回教徒的手裡,而且被改造成為一個Mosque,並在頂上加蓋一個半球形的穹形屋頂。現在,小堂仍由穆斯林控制,但是允許基督徒可以在每年的耶穌升天節來小堂慶祝,但是需要象徵性的收費。
俄羅斯正教會在橄欖山頂也有一個「耶穌升天修道院」….. 拍到純屬意外, 經過時看到塔很高就拍了….
俄羅斯東正教的升天堂(Russian Church of the Ascension) 於1870至1887年間所建。這紀念堂有一幢高塔鐘樓,俄羅斯東正教徒相信,耶穌就是在這塔樓裡的那塊圓形的石頭上被接升天的。鐘樓高六層,爬上214級樓梯後,可以上到懸掛大鐘的頂樓。從那裡,可東望死海,西望地中海。樓上的大鐘是1885年在俄羅斯鑄造成的,後經海路運到雅法港(Port of Jaffa,即約拿時代的約帕港)。登岸後,由一群俄羅斯婦女步行扛抬(以表示她們的虔誠)而運到橄欖山上。
在橄欖山上,至少有三個地方都自稱是耶穌升天的地點,除了上面2個, 還有一個是德國路德會的「升天堂」(Church of the Ascension)….自動放棄….
最後一個點先知墓Tomb of Prophets…..剛到達時, 大家又再度猶豫要不要進去….因為裡面烏漆嘛黑的啊~~
還好後來守墓的老人點燃了蠟燭, 再度經過一番討價還價, 一人一美金皆大歡喜
(後來發現, 升天教堂跟這裡都已經過了”營業”時間, 算是守門人的業外收入, 加上我們人多, 所以守門人願意給我們一些折扣)
根據猶太傳說,這裡埋葬著希伯來聖經中的最後三位先知哈該(Haggai)、撒迦利亞(Zechariah)和瑪拉基(Malachi),還有另外47個跟從他們的門徒(學生)的墓。
這個洞不是天然的,而是先知們刻意要安葬在此所挖的洞。
守墓的老人先解釋給我們看洞穴的構造及墓穴的位置, 可以明顯看到有2個夾層, 墓穴沿著最內層的岩壁鑿成一個半圓
一人發一根蠟燭, 開始探險…..小洞的墓穴是門徒的, 先知的墓穴比較大, 但裡面就空空的山洞, 沒看到棺木….
探險完之後, 守墓人還幫我們拍團體照, 還特地要求要拿apple的手機, 看的出來拍照業務非常熟悉, 拍得真是好…..
踏出洞口, 今天的行程結束, 準備回旅館吃晚餐休息…..突然眼睛一亮! 有雞….ㄟ~好像哪裡怪怪的….
ps. 從洞裡剛出來, ISO來不及調回來, 加上夕陽頗曬, 背景整個過曝, 不過照片的氛圍也變得好夢幻…..
等等! 雞腿雞腳雞爪子咧?!….
然後就看到一群人追著人家養的雞跑, 一路狂拍…..這雞圓滾滾的, 腳超短的, 跑起來有點好笑, 真的超可愛
雖然很長, 但非常棒的課外閱讀, 完整的介紹了耶路撒冷的興衰….聖城期待神再臨—耶路撒冷四千年的故事 總共有9篇:
(1)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先祖,信神得福報:亞伯拉罕(約3,900年前)
(2)猶太人首度以耶路撒冷為都城:大衛築城、所羅門建殿(約3,000年前)
(3)毀滅與重建:巴比倫之囚(西元前607年)~希律擴建(西元27年)
(4)耶穌的耶路撒冷:耶穌降生(西元前5或7~西元31年左右)~基督教合法化(西元313年)
(5)基督教的耶路撒冷:基督教合法化(西元313年)~ 阿拉伯帝國佔領耶路撒冷(西元637)
(6)伊斯蘭教的耶路撒冷:阿拉伯帝國占領耶路撒冷(西元637年)~十字軍東征前(西元1096年)
(7)千年世仇的開端:十字軍東征(西元1096~1396年)
(8)聖城和平何時降臨:19世紀~至今
(9)考古形塑的耶路撒冷
一般留言